香港政府新聞網 - 基建與物流
-
屯門住宅地逾46億批出
地政總署公布,屯門青山公路---大欖段一幅私人住宅用地以46億100萬元批予長江實業集團旗下的彩浩投資有限公司。
地皮為屯門市地段第561號,地盤面積約33,713平方米,樓面面積介乎72,821平方米至121,366.8平方米,批租期50年。
-
加強協調 助棕地作業升級轉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以一換一形式向棕地作業者提供土地讓他們繼續經營,並非政府政策。當局會從政策局層面協調,希望藉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契機,協助棕地作業升級轉型。
甯漢豪今日會見傳媒時說,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期間要收回約800公頃棕地,約佔棕地總面積一半。相關棕地位處發展區內,或要用作高密度發展,或因其露天作業與四周環境不協調而須清拆。
對於社會上不時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全面取締本港1,500公頃棕地,她指出,棕地上有經濟活動,政府不會這樣做。
就收回土地的安排,當局過去數年已改善了對棕地業主、土地持有人、棕地作業者的補償,讓他們在政府收地時有資金作經營、尋覓新土地或緩衝之用。同時,政府推出短期租約用地,長遠而言也會發展多層工廈容納棕地作業。
甯漢豪表示,發展局未來會研究提升相關工作,不但在政策局層面協調,也會主動找出棕地上個別對香港經濟發展特別重要的作業,加強協助。
-
機組人員檢疫安排即日起調整
根據疫情最新發展,政府調整機組人員檢疫安排,往來海外地區或台灣航班的駐港機組人員抵港後須取得核酸檢測的陰性結果,方可離開機場,並須每天接受核酸檢測至第四天。有關調整即日生效。
經調整檢疫安排下,相關駐港機組人員逗留外站期間必須遵守特定條件,包括除飲食外須時刻戴上口罩,也不准參與大型聚會或到酒吧等人多的地方。
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有別於一般從海外地區或台灣來港人士可檢測放行的安排,他們須檢測待行,即必須在取得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後方可離開機場,抵港後也必須每天接受核酸檢測至第四天,以持續監察健康狀況。
此外,政府已要求航空公司實施有效機制,以確保其機組人員逗留外站期間嚴格遵從相關要求。如有機組人員違反逗留外站條件,其特定檢疫安排資格將被取消。航空公司會制定內部機制,按違規嚴重程度對違規機組人員實施相應懲處。
政府表示,有關調整可有效協助航空公司提升運力,以期加強香港與世界各地的航班服務,為旅客和商界帶來方便,促進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正常恢復。
-
小工程便利特殊需要公屋戶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撰文表示,房屋委員會一直免費為居於公屋的長者和有特殊需要人士進行單位調適或改裝工程,過往十年已為約22,000個有特別需要的家庭服務。
以下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10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今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香港房屋委員會各項便利活動上有特殊需要住戶的措施,我也想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房委會的有關工作。
我們相信,公屋不只是為市民提供一間屋,更是希望大家在當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對於有特殊需要的人士,我們也希望能提供適切支援。
政治助理文倩日前就與房屋署同事去探訪和樂邨居民馬女士。馬女士的兒子數年前開始需要依靠輪椅出入,除了要在心理上克服這些轉變,也要重新適應家居環境,每次去浴室都要經過廚房及露台,途中要越過幾個門檻和「跌級」,對馬女士的兒子而言都不易跨越。有時兒子在家中跌倒,馬女士要扶起他也感到相當吃力。
小工程滿載關懷
「房署職員好好,幫了我們很多。」馬女士說。她又表示,在收到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信後就聯絡房署職員,職員很快就上門研究如何為單位改裝,以便利其兒子的生活,過程「快手」,其兒子也感到很滿意,從此出入方便了不少。單位門口設置金屬斜台、廚房和浴室裏加裝扶手、加高露台地面、降低門檻、更換合適坐廁,縱使全部都是小工程,卻處處展現了對有需要的居民的關懷。
「我兒子之後再也沒有跌倒了。」馬女士的每句說話,都流露出對房署同事的感謝及對兒子的關愛。
改善環境也保留日常訓練空間
房署同事也在這些小工程中貫徹了房署關懷為本及盡心為本的信念。高級屋宇保養測量師卓長基舉例說,他們既要加高露台地面、降低進入浴室的門檻,又要防止沐浴時浴室有水流出,因此為浴室、露台都做了暗斜;升高露台之餘,又要保留輕微「跌級」,少少高低差讓馬女士的兒子在行動時可以有一些日常訓練,助他更早適應融入社會。他們在改裝浴室時,還特意用快乾防水英泥,讓馬女士及其兒子當晚已可使用坐廁,連同鋪好地面的磁磚都只是三日之內的事,盡量減少對馬女士及其兒子造成的不便。
十年服務2.2萬個有特別需要家庭
事實上,房委會自1982年起已開始免費為於公屋單位居住的長者及有特殊需要人士進行單位調適或改裝工程。在過往十年已經為約22,000個有特別需要的家庭服務。房署收到住戶提出申請及相關的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的建議後便會立即處理,如有需要,更會和住戶及物理治療師或醫生商討有關工程的細節,以確保單位的調適或改裝工程能切合住戶的實際需要。若住戶只要求在浴室加裝扶手或者把浴缸改為企缸等較簡單的改動,更無須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的建議信便可直接與房署聯絡。申請一經批准,房署會盡早展開工程,工程一般可在兩至五個星期內完成。
對能夠幫助有特別需要的人士,卓長基說︰「這種以人為本的服務,小工程,但大意義改動,能夠大大便利了有特別需要居民的生活。我很高興看到同事們事事多行一步,從小處改善住戶的生活環境,讓居民所住的屋變成更溫暖的家。」
-
駕駛教師複修課程下月推出
運輸署表示,將於下月3日起推出駕駛教師複修課程,以進一步提升駕駛教師質素。為讓合資格駕駛教師有足夠時間報讀並完成課程,有關課程今日起接受報名。
該署表示,《2021年道路交通(駕駛執照)(修訂)規例》去年12月1日生效,其中有關駕駛教師複修課程的條文設有24個月過渡期。若私人駕駛教師或指定駕駛學校受限制駕駛教師執照持有人明年12月1日或之後申請續領執照,必須在續領執照前三年內完成複修課程。
有關課程的上課時數為八小時,無須收費。學員通過課末筆試便可獲發課程證書和續領駕駛教師執照。
查詢可致電2804 2600。
-
安全智慧工地 創新建未來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撰文介紹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她指,發展局2020年起在個別工務工程合約推展安全智慧工地系統,首階段計劃在八項不同性質的工務工程合約試行有關系統已大致完成,各個試點項目引證系統對提高工地安全成效顯著。
發展局會全力推展第二階段,以期在明年年初在超過三千萬元的工務工程全面採用有關系統。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0月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政府一向十分重視工地安全,不時檢討工務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統,包括在工程設計、標書審批、合約條款、工程監管、科技應用、承建商規管和工地安全宣傳推廣等方面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近年政府以共建工地安全文化為革新目標,在多方面投放資源,並與業界積極推動使用新建築技術和創新科技,研發不同系統在工地使用及訓練從業員,以提升工地安全及安全管理文化。今次,我邀請了工務科及水務署同事帶大家來到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地,了解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如何發揮作用。
安全智慧工地
發展局副秘書長(工務)黃恩諾表示,發展局於2020年起在個別工務工程合約推展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現時,我們已大致完成首階段的試行計劃,在八項不同性質的工務工程合約試行有關系統。
水務署總工程師連登泰表示,建造工程的特點是工友流動性高,工地環境不斷轉變,以及有不同承建商在同一工地進行工程,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發生意外的風險。
工程團隊在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工地設置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能實時收集數據,並傳送到工地的一站式管理平台,讓工程團隊掌握整個工地的狀況。當發現有危險時,會即時提醒在場的安全管理人員和工友。此外,管理平台能收集相關工地安全表現數據並進行分析,讓工程團隊更了解工地狀況,從而針對性地調整工地安全措施。
虛擬實境安全訓練
安全訓練在工地安全擔當重要角色。現時,不少工地已開始採用虛擬實境的安全訓練教材,包括由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共同開發的虛擬實境訓練套件,透過像真度極高的模擬意外事故,讓工地人員體驗高危工序的風險和發生意外後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提高個人安全意識。
智能裝置監察高風險工作
在海水化淡廠的工地,工程團隊以智能裝置來監察具高風險的工作,提高安全警覺性,例如未經授權的工友誤闖危險區域,其佩戴的智能安全帽和智能手錶會發出提醒訊號予安全管理人員和工友;如工友停留在密閉空間的時間過長,系統也會作出提醒。此外,如工友遇上緊急情況,可透過智能手錶即時發出求救訊號。
全景防撞監察系統
工程團隊也為重型機械設置了全景防撞監察系統,有效消除機械運作時的盲點,例如,當系統雷達偵測到工友在重型機械操作範圍內,駕駛室會發出警號聲響提示機械操作員及已進入重型機械操作範圍內的工友。
加快推展安全智慧工地
各個試點項目引證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對提高工地安全成效顯著。發展局會全力推展第二階段,以期明年年初在超過三千萬元的工務工程全面採用有關系統。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
至於私人工地方面,早於2018年,我們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透過建造業議會的協作,資助業界採購及應用創新科技,加強工地安全及提升生產力。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表示,議會支持及鼓勵業界積極採用創新科技,以提升工地安全。基金自2022年1月起已將安全相關科技資助上限,由80萬港元大幅調高至200萬港元,每間公司的申請金額更提升至600萬港元,以構建更加安全的工地環境。
在推展安全智慧工地方面,我們會和建造業議會合作,希望他們能找到更多這些安全系統的樣板,讓建造業界參考採用,然後透過基金資助業界應用這些系統,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希望明年上半年完成。
展望未來,創新科技將會是推動建造業邁向未來十年基建黃金時代的引擎。建造業界有必要繼續善用創新科技,並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提升工地安全水平,實現工地零意外目標。
-
堅尼地城非工業用地招標出售
地政總署公布,2022至23年度賣地計劃內一幅堅尼地城非工業用地下周五招標出售,11月4日截標。
地皮為西寧街和域多利道的內地段第9069號,佔地約537平方米,指定作非工業用途,但不包括倉庫、酒店和加油站,最低樓面面積為2,578平方米。作私人住宅用途的最高樓面面積為4,296平方米;作非工業用途的最高樓面面積則按照賣地條件中的相關特別條件計算。
賣地文件下周五上載至地政總署網頁。
-
甯漢豪:不會放慢造地建屋步伐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第三季度將招標出售三幅位於啟德、赤柱和堅尼地城的住宅用地,合共提供約2,500個單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強調,即使近日樓市氣氛相對以往疲弱,政府不會放慢造地建屋步伐。
甯漢豪今日會見傳媒介紹10月至12月賣地計劃詳情,指啟德用地提供約1,750個單位,赤柱用地提供約650個單位,至於堅尼地城用地則可提供約100個單位。
港鐵公司季內會就小蠔灣項目第一期招標,預計提供約1,400個單位。市區重建局也計劃就西營盤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項目招標,預料提供約200個單位。
至於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當局預計季內有兩個項目完成地契修訂程序,共提供約1,800個單位。
綜合各項土地來源,第三季度推出土地可興建約5,900個私人住宅單位。連同上半年推出土地可供應的約6,000個單位,本財政年度首三季度的土地供應可提供約11,900個單位,超過本年度私人房屋供應目標九成。
商業用地方面,政府將推出觀塘安達臣道一幅用地,樓面面積約10,250平方米。該地皮位處石礦場公營房屋群中央位置,可作零售、餐飲等用途,照顧區內居民需要。市建局則計劃推出觀塘市中心發展區的商業項目,總樓面面積約20萬平方米。
甯漢豪表示,環球經濟前景充滿挑戰,香港樓市氣氛相對以往疲弱,但市民對增加和加快土地房屋供應的期望殷切,土地也是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本,政府不會、也不能純粹因為目前經濟環境而放慢造地推地的腳步。當局會貫徹多管齊下的造地策略,以持之以恆的態度提供土地作發展之用。
-
房委會再度延長非住宅租金寬減
房屋委員會宣布,轄下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通過再度延長合資格非住宅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和商用車輛月租戶的75%租金寬減,為期三個月,下月1日生效。
房委會表示,此舉配合政府本月公布的延長租金寬減措施。租金寬減期內,非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如須遵照政府防疫規定或指示而關閉處所,可繼續就暫停營運時期申請全額租金寬免。
為保障資源有效運用,與現行適用於超級市場或超級廣場的安排一致,便利店、個人用品店和新鮮、冰鮮或冷藏食品行業租戶須提出申請,並提供銷售額下跌的證明,才可獲寬減租金。上述行業租戶在延長租金寬減期內總銷售額若較上一年同期下跌,房委會將按銷售下跌百分比提供相同比率的租金寬減,上限為75%。
延長租金寬減措施估計惠及約2,600個零售和約1,380個工廠大廈單位、約80個廣告牌租戶、約40份巴士車長休息室租約,以及約4,400個停車場使用者。
新一輪寬減措施將令房委會租金收入減少約3.52億元。2019年10月至今年12月,房委會向合資格非住宅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提供租金寬減而少收的租金總額估計約40億元。
-
兩路段測試自動交通執法系統
運輸署與警方合作,在中環皇后大道中和觀塘開源道兩個路段測試自動交通執法系統,冀借助感知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執法,加強阻嚇,減少道路擠塞。
系統包括在相關路段合適燈柱安裝閉路電視攝影機和相關設備,透過視頻分析、人工智能和自動車牌識別技術,實時分析車輛動態、識別交通違例情況,以及記錄路邊交通違法行為和違例車輛車牌號碼。測試期間,系統採集的視頻和數據將用於系統學習和測試,以優化系統設置及評估其功效。
閉路電視及相關設備會安裝在三個設有不准停車限制區的地點,即皇后大道中近畢打街、皇后大道中近雪廠街和開源道近觀塘道迴旋處。開源道的系統下月完成安裝,皇后大道中的安裝工程已完成。
運輸署表示,會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要求,系統攝影機鏡頭會調校至覆蓋相關路面,只能識別車牌,沒有人面辨識功能;系統若沒有偵測到任何違例事項,相關影像片段會即時從現場的電腦設備刪除,只有記錄到違例事項的片段才會輸出;所有收集的數據會加密處理。
上述路段適當地點將設置橫額和告示,提醒駕駛者自動交通執法系統測試正在進行。測試預計六個月內完成,運輸署會適時與警方檢討系統成效,探討自動交通執法未來路向。
-
港珠澳大橋香港私家車配額增加
運輸署宣布,粵港兩地政府同意以試行方式每月增加最多500個港珠澳大橋香港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以加強粵港之間的陸路跨境交通,進一步善用大橋。廣東省公安廳今日起接受新申請。
運輸署表示,大橋2018年啟用至今,分四階段推出共19,500個大橋香港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這次新增配額暫定試行12個月,視乎情況檢討有關安排。
申請人取得廣東省公安廳簽發的粵港澳機動車輛往來及駕駛員駕車批准通知書後,須到運輸署過境服務分組申領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申請人須辦妥內地和香港有關手續才可駕車過境。
運輸署提醒合資格申請人,到內地前須確保符合內地屆時針對疫情實施的入境管制和防疫抗疫措施。
此外,粵港兩地政府也同意以試行方式每月增發最多50個大橋內地跨境私家車配額,暫定試行12個月。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頁
- 第 19 頁,共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