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基建與物流
-
政府再推工程界畢業生薪金補貼
發展局公布再推出支援措施,資助私人機構聘請工程、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別的助理專業人員和畢業生。
該局指,疫情對就業市場造成衝擊,專業界別也不例外。支援措施協助私人機構僱用助理專業人員和畢業生,望能為業界保留人才,吸納新血。
新一輪支援措施提供2,000個資助名額,包括1,375個助理專業人員名額和625個畢業生名額。
助理專業人員方面,資助對象主要為今年完成專業學會認可培訓的工程、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別的助理專業人員,僱主聘用每名合資格人員每月可獲10,000元津貼,津貼期最長12個月。
畢業生方面,資助對象主要為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學科的應屆畢業生。僱主聘用每名合資格畢業生每月可獲5,610元津貼,津貼期最長18個月。
至於工程學科應屆畢業生,其僱主可申請工科畢業生訓練計劃的資助,而每名合資格畢業生,其僱主可每月獲發5,610元資助,津貼期最長18個月。
支援措施本月17日起接受申請,11月30日截止。
-
粉嶺元朗土地收回建資助房屋
地政總署今日張貼收回土地公告,收回位於粉嶺、元朗共30幅私人土地,以進行資助房屋發展。
政府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約1.12公頃私人土地,涉及位置為粉嶺新運路近黃崗山、元朗十八鄉路近龍田村,以及元朗元龍街與攸田東路交界。受影響的土地於公告張貼後三個月歸還政府所有。
上述三組地塊為發展局去年5月宣布就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的檢視結果。有關檢視為行政長官宣布的其中一項加強政府主導規劃及收地工作的措施。
政府會與相關土地業權人和受影響人士保持緊密溝通,妥善處理他們的補償及安置事宜。
上述地點的資助房屋發展計劃可提供約1,660個住宅單位,預計最快2027年及2028年開始入伙。
-
觀塘綜合發展項目動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觀塘綜合發展項目暨公務員學院動土典禮,項目預計2026年年底分階段落成。
林鄭月娥致辭時說,她2011年提出起動九龍東計劃,觀塘正是其中重要一環。她欣悉觀塘綜合發展項目於本屆政府任期內籌劃並動土開工,全面配合九龍東發展。
觀塘綜合發展項目按一地多用原則興建,由高座和低座組成。高座是公務員學院的長遠院址,並提供公務員支援設施;低座用作社區和社福設施,包括原址重置職業訓練局的展亮技能發展中心(觀塘),並容納地區康健中心、樂齡科技展覽中心、專業護理人員培訓學院和殘疾藝術家藝術廊。
林鄭月娥表示,一直希望為香港建設一所讓公務員有歸屬感的學院,並通過培訓增強公務員的國家觀念和國安意識,讓他們有足夠志氣和底氣履行「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誓言。
她又說,要發揮好公務員工作,團隊精神至為重要,學院不但要增強公務員對政府的歸屬感,也要增加他們對作為公務員團隊一員的自豪感。公務員應帶着使命感履職盡責,以獲得廣大市民信任。
她並提到,公務員學院要加強領導才能的培訓,通過與相關海內外機構聯繫和合作,提升公務員的國際視野和政治觸覺,確保管治與時並進,也應盡早研究如何通過入職後培訓提升正確價值觀。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公務員培訓諮詢委員會主席馮國經、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候任公務員學院院長郭蔭庶、建築署署長何永賢等。
-
電車下月加價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同意香港電車有限公司修訂車費。下月11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車費由2.6元增至3元,小童車費由1.3元增至1.5元,65歲或以上人士票價由1.2元調高至1.3元。
此外,月票收費由220元增至260元,遊客票會被取消。
政府評估電車公司的加價申請時,已根據既定政策和機制考慮各項因素,包括電車公司服務和擬推行改善項目的質量、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營運成本與收入的變動、預期公眾接受程度等。
政府指,電車公司一直提供零排放和票價相宜的服務,廣受歡迎,既傳承電車歷史價值,同時推行多項改善項目和引進創新措施,為乘客提供更安全和舒適的旅程。
經考慮所有相關因素,政府認為有需要調整電車票價以維持其穩健營運,電車公司的建議加幅也屬可接受水平。經修訂車費率會於刊憲後一個月,即下月11日生效。
-
紅樹種植計劃提高生物多樣性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網誌撰文介紹東涌東擴展區的紅樹種植計劃和生態海岸線試點。這次是政府首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生態海岸線。土木工程拓展署因應地理環境、潮汐等因素設置不同生態海岸線,例如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岩石生態海岸線和直立式生態海岸線,代替昔日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其中,紅樹林試點建立兩年多,紅樹生長情況理想,形成良好的海洋生境,吸引不少「新鄰居」,包括彈塗魚、銳齒招潮蟹、粒花冠小月螺等。
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大嶼山首個智慧型低碳社區的試點,推行智慧、環保、應對氣候變化等城市概念。擴展計劃由設計、施工開始,已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包括在東涌東擴展區設置生態海岸線。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事介紹紅樹種植計劃,並帶大家視察東涌生態海岸線的試點,了解如何透過在生態海岸線種植紅樹林和設置生態磚來提高生物多樣性。
全港首條生態海岸線
土拓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把握東涌新市鎮擴展的契機,將於東涌東擴展區建造長約4.9公里的海堤,當中包括全港首條總長約3.8公里的生態海岸線,目的是透過模仿天然潮間帶的生態環境,以提升生物多樣性。
紅樹種植計劃
項目團隊早前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紅樹種植計劃,邀請東涌區內的小學生種植紅樹苗。在首堂工作坊中,參加的小學生學習到生態海岸線、紅樹林等保育知識,並設計自己的盆栽及把紅樹苗---秋茄樹(別名:水筆仔)種在盆栽內,同時學會了紅樹種植技巧。計劃完結後,參加者種植的紅樹苗會被移植到東涌生態海岸線。參加的小學生表示,很開心參與有關活動。除了認識到紅樹及工程的知識,對於能親自種植紅樹及參與東涌社區的建設,他們感到很興奮。
推廣社區共建的理念
土拓署海洋保育事務主任(大嶼山)胡景泰表示,計劃的目的是推廣可持續發展和社區共建的理念。項目團隊希望透過一系列工作坊和考察等活動,讓參加者認識紅樹林、生物多樣性和有關的工程項目,而最重要是讓他們一起建設和美化所住的社區,增加對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的歸屬感。
三種生態海岸線
東涌東擴展區是政府首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生態海岸線。項目團隊會因應地理環境、潮汐等因素設置不同的生態海岸線,包括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岩石生態海岸線和直立式生態海岸線,以代替昔日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舉例說,紅樹林生態海岸線會設置在較少風浪的位置,而在一些易受海浪沖擊的位置,項目團隊則會放置岩石生態磚。
生態海岸線試點發現「新鄰居」
為了優化生態海岸線的設計,項目團隊設置了東涌生態海岸線試點。日前,在試點中發現了不少「新鄰居」,例如彈塗魚、銳齒招潮蟹、粒花冠小月螺等。胡景泰表示,試點已建立兩年多,所種的紅樹生長情況理想,形成良好的海洋生境。紅樹有很高的生態價值,既可綠化環境,也可阻擋海浪沖撃或侵蝕海岸線。不同的海洋生物可在紅樹林生態海岸線棲息,而紅樹的落葉碎屑亦成為許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的食糧。
模仿潮間帶的生態磚
岩石生態海岸線則設有高高低低的生態磚,其凹凸不平的表面在退潮時可儲起海水,既可降溫,亦為海洋物種提供合適生境,促進潮間帶物種依附在生態磚生長及繁殖。胡景泰表示,岩石生態海岸線成功吸引到海洋生物在此棲息,而在此出現的海洋物種亦日漸豐富。
生態海岸線試點亦設置了直立式生態磚,其設有的孔洞可讓體型較小的生物依附及生長,從而增加生物多樣性。
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作為北大嶼山發展的重點,我欣悉目前填海工程進度理想,除房屋和商業發展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亦非常重視保育現有天然生態及可持續發展。在過程中,我們着重公眾參與的元素,邀請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及公眾共同參與。我希望計劃早日落成,市民可以感受到團隊背後努力的成果。
-
沙頭角碼頭今起開放予旅行團
屬邊界禁區的沙頭角碼頭今日起開放予旅行團進入,以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方向》,推動沙頭角及新界東北旅遊發展,並推廣當區地道文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主持沙頭角碼頭開放儀式。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逐步開放沙頭角碼頭作旅遊活動。為配合這政策方向,保安局與相關部門制定為期六個月的試驗計劃,其間每個假日開放沙頭角碼頭給預先申請的本地遊旅行團,從該處乘船往荔枝窩、吉澳等鄰近景點遊覽。
政府又在碼頭附近增設多項設施介紹當區特色,包括新建地標「沙頭角之角」,即沙頭角最東角落,可同時眺望香港和深圳兩地景色,及載有兩句古人形容沙頭角優美風景詩句的仿製「邊界石」。當局更劃出空間給沙頭角居民售賣特色產品,讓旅客可欣賞沙頭角風光如畫的景色,同時感受當區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沙頭角碼頭開放儀式,又參觀介紹沙頭角發展的展板,以及售賣富沙頭角特色的紀念品和風味小食攤位,並聽取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講解試驗計劃的實施安排和新建設施。
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她期望這項計劃可創造多贏局面,一方面逐步打通以沙頭角為重點的旅遊發展,以文化傳承和自然保育為核心,為沙頭角社區注入新動力;另一方面,讓市民親身體驗沙頭角的真實面貌,並可經沙頭角碼頭往返鄰近景點觀光,欣賞新界東北部的文化特色和天然風貌。
她指出,自《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去年公布以來,不足一年,已在沙頭角墟踏出重要一步。
隨着北部都會區發展,這一帶將與深圳的鹽田、大鵬半島等組成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港深會攜手合作,倡議綜合生態保育及生態康樂旅遊等發展,促進兩地緊密互動,深化港深兩地「雙城三圈」的策略性空間布局。
林鄭月娥寄語下屆政府繼續憑着事不避難的精神,為市民謀福祉,為香港的未來開拓更多機遇。
在試驗計劃下,每個假日劃分兩時段,每時段容納三團本地遊旅行團。試驗計劃完結後,政府會仔細審視計劃成果,評估其對交通、保安等方面造成的影響,以及考慮居民意見,以便研究如何進一步開放沙頭角墟。出席開放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鄧炳強,其他嘉賓包括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和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
公眾人士如有興趣參加經沙頭角碼頭出發往鄰近景點觀光的旅行團,可瀏覽香港旅遊業議會網站。
-
5月樓宇買賣升63.8%
土地註冊處公布,5月樓宇買賣合約共7,949份,按月升63.8%,按年則跌11.3%;合約總值770億元,按月升84.3%,按年跌12.1%。
其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佔6,202份,按月升59.1%,按年跌12.5%;合約總值580億元,按月升65.1%,按年跌24.5%。
月內市民查冊475,130次,按月升18.6%,按年跌7.9%。
-
協助跨境車回港檢驗續牌措施延長
運輸署宣布,協助因香港車輛牌照逾期而滯留內地或澳門的過境車輛回港接受檢驗,以及續領有關牌照的便利措施延長至12月31日。
有關措施去年12月推出,讓滯留內地或澳門的過境車輛於該月27日至今年6月30日期間回港接受檢驗和續領香港車輛牌照,措施延長至今年年底。
合資格過境車輛可在指定日子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回港,並循指定路線停泊在大橋香港口岸的指定停車場或指定地點,然後由車主自行安排的拖車把車輛拖至指定驗車中心檢驗,再辦理續牌手續。
車主須在擬定回港日期前兩星期向運輸署提交申請,獲批車輛須依照批准信上的指定日期,由已成功預約回港易或來港易名額的指定司機駕駛。每日獲准回港車輛數目設有上限,車主應盡早親身或經代理人透過電郵、郵寄或投遞箱遞交申請。
運輸署會刊憲豁免獲批車輛在指定駕車回港當日的車輛登記和領牌規例。
查詢可致電2804 2600。
-
粵港促進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發展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粵港兩地正探討進一步發展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政府飛行服務隊會於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規劃作直升機場的用地設立啟德分部,日後可容許營運商在該處經營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
局長陳帆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陳學鋒議員提問時指,現時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地方已有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發展有關服務可為高端旅客提供更靈活的點對點跨境空中交通服務,即空中的士,同時強化大灣區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就香港而言,跨境直升機主要在上環空中快線直升機場起降。陳帆說,該直升機場的容量仍未飽和,足以應付未來數年市場對往來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地方的跨境直升機服務需求。
至於政府飛行服務隊正興建的啟德分部,日後視乎跨境直升機服務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相關營運商可在不影響部門緊急服務的前提下,於該處營運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
陳帆指出,自2019年起,多家內地直升機服務營運商就往來香港與深圳或廣州的航線試飛,有關服務在技術和操作上均可行。特區政府會繼續在航道設計方面與內地當局保持緊密溝通。
另外,因應國家民航局2020年進一步同意粵港雙方展開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的籌備工作,兩地正探討促進相關發展,包括研究設立符合清關、出入境和檢疫條件的直升機起降點。
陳帆表示,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正積極配合深圳當局進行的可行性研究,並透過與深圳舉行的專班會議提供專業意見。深圳方面期望今年內完成研究,雙方會根據研究結果商討下一階段工作。
-
公共交通業界燃料補貼延長三個月
運輸署宣布延長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本地公共交通業界的紓困措施,向專營巴士、本地渡輪、電車、的士和公共小巴提供額外三個月燃料補貼,協助業界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
署方表示,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影響,公共交通乘客量大幅減少,對業界維持財政和營運穩健帶來極大挑戰。
有見及此,政府向五間專營巴士公司、11間專營或持牌渡輪營辦商、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的士和公共小巴提供五個月燃料補貼的安排,會延長三個月。此外,如公共交通營辦商今年錄得虧損,當局會向合資格營辦商發還7月至12月的實際常規維修保養費用。
上述措施涉及約7.69億元額外開支,運輸署會通知相關營辦商補貼詳情。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頁
- 第 30 頁,共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