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基建與物流

  • 保障買家 銷監局發新作業備考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今日發出新作業備考,進一步提升賣方或其指定財務公司向買方提供財務計劃時的透明度,保障買家。

     

    銷售監管局表示,留意到一手住宅物業的賣方或會不時自行或通過其指定財務公司提供按揭、押記、貸款等不同財務計劃。

     

    作業備考建議,若準買家於售樓處向賣方表示,有意申請賣方在價單所列、由賣方或其指定財務公司提供的一項或多於一項財務計劃,賣方於雙方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前,應向準買家提供列明相關財務計劃資料的資料文件和《給準買家的提醒》。

     

    同時,賣方應提醒準買家,如對財務計劃的條款及條件、批核條件和申請手續有疑問,應向賣方或其指定財務公司查詢詳情。

     

    銷售監管局建議準買家細閱有關價單和其他相關文件列出的財務計劃資料,不應輕信口頭承諾,而應以書面形式確認為準。買家簽署任何文件前應小心閱讀合約文件內容,需要時徵詢法律意見。

  • 過境車通行封閉道路申請程序簡化

    運輸署表示,因應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近日申請過境車輛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的個案顯著增加,明日起簡化許可證申請程序,以加快處理申請,讓合資格人士盡快取得許可證。

     

    該署指,申請許可證個案由1月每日平均300宗增加至現時每日800宗,也有部分申請者提交資料不全,以致延長處理時間。

     

    簡化申請程序的安排明日至5月16日實施,其間,只要由廣東省公安廳簽發俗稱「批文」的粵港澳機動車輛往來及駕駛員駕車批准通知書仍然有效,申請人只需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批文」親身遞交或郵寄至運輸署過境服務分組,無須提交或核對其他文件,運輸署便會盡快審批並發出許可證。

     

    運輸署提醒申請人,簡化程序是應對申請飆升的應急安排,申請人日後續領許可證仍須向運輸署提交齊全資料,以確保符合兩地政府要求。簡化程序並不適用於許可證的全新申請。

     

    查詢可致電2804 2600。

  • 港莞簽訂海空貨物聯運框架協議

    香港機場管理局與東莞市人民政府今日簽署《關於「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落實和促進兩地之間海空貨物聯運模式的長遠發展。

     

    框架協議由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市長呂成蹊在香港簽署,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東莞市委常委兼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光濱、東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嚴繼宗和機管局主席蘇澤光等見證簽署儀式。

     

    林世雄說,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貨物進出口的主要門戶,框架協議有助進一步加強雙方在貨運服務上的合作,提高香港和東莞間的海空貨物聯運貨物處理量,讓更多貨物經香港進出大灣區,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同時提升大灣區整體競爭力。

     

    他又說,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擁有廣闊的國際航空網絡,而東莞則是大灣區首屈一指的生產基地。框架協議在港莞互惠合作的堅實基礎上,有效結合兩地發展優勢,發揮協同作用。

     

    在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下,機管局將於東莞設立上游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及在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管制區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內地出口貨物可於上游物流園內預先完成航空安檢、裝箱或打板及收貨,然後以符合香港空運貨物保安的方式,在嚴密監管下無縫運抵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的貨運碼頭,無須重複安檢程序,直接轉運到世界各地。外國的空運貨物也可套用上述相反路線,經香港進口內地。相關先導計劃2021年年底展開,一直運作暢順。

  • 荃灣住宅地逾14億元批出

    地政總署公布,荃灣寶豐路一幅住宅用地以14億3,880萬元批予嘉里建設有限公司旗下的Wealthy Guide,批租期50年。

     

    地皮為荃灣市地段第427號,佔地約8,360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樓面面積介乎17,520平方米至29,200平方米,不包括將由買方按賣地條件興建、屬政府地方樓面面積的弱智人士輔助宿舍。

  • 多管齊下應對香園圍口岸車位需求

    鑑於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公眾泊車位需求殷切,政府正致力多管齊下以便利市民利用香園圍/蓮塘口岸往返內地和香港,包括調整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公眾停車場的預約安排和泊車收費,以及增加口岸附近的泊車位數量。

     

    政府產業署將推行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公眾停車場優化措施,周五起,只接受經網上預約的車輛停泊,不再接受未經預約的車輛;預約系統同日零時01分起恢復運作。

     

    為減少車輛停泊超逾預約時段,泊車收費包括實際離場時間遲於預約離場時間的額外泊車收費均作出調整,新收費本月24日起生效。

     

    增加泊車位供應方面,除現有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公眾停車場,政府致力促成在口岸附近供應更多停車場和泊車位。

     

    政府近年已處理若干毗鄰口岸的私人土地用作臨時停車場的規劃申請,現時已有私營停車場投入運作。當局會繼續積極處理類似的規劃申請,並盡可能加快處理相關程序,也會探討在口岸附近合適的政府土地提供臨時公共停車場的可行性。

     

    長遠而言,政府會持續檢視該區的發展情況和泊車位需求,以探討增加永久公共泊車位的供應。

  • 機場人力調查料本季完成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機場管理局正進行機場人力調查,預計本季完成。在綜合業界意見和檢視調查結果後,政府與機管局會探討不同方案,目標於下半年制訂措施,推動業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

     

    林世雄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覆林琳議員提問時指,政府放寬入境限制措施後,機場客運量穩步恢復,1月航班起降量和客運量分別回復至新冠疫情前的50%和35%。隨着香港撤銷絕大部分入境限制措施並與內地全面通關,政府相信香港航空業會繼續復蘇,業界的人力資源需求也會上升。

     

    機管局去年底估算,約有五萬三千名員工在機場工作。面對航空業界人手短缺,為保持香港國際機場在航空業復蘇下的競爭力,在招聘及人手編配方面,機管局分別與勞工處和工會合辦香港國際機場招聘,相關活動會在未來數月繼續舉辦。

     

    此外,機管局去年12月推出人手共享先導計劃,由機管局安排一小隊人員提供停機坪支援服務,讓機場營運公司在人手調動緊張時租用相關人員的服務。機管局未來會研究擴展計劃至其他工種。

     

    培訓方面,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提供不同的航空業培訓課程,政府也計劃擴大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多項航空相關培訓及獎勵計劃的申請資格,以及放寬計劃的畢業生就業要求,以鼓勵更多青年人參與此類技術培訓或修讀專業課程,幫助他們發展事業和吸引更多新血入行。

     

    另外,為培育更多青年投身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的航空業,航空學院會與內地相關院校合作,今年上半年將推出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互派學生到香港國際機場和大灣區內其他機場實習,有助支持香港和大灣區航空業的長期人力資源發展。

  • 青沙管制區易通行延至5月實施

    運輸署宣布,「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於青沙管制區實施的日期由原定本月26日延後至5月7日上午5時。該署並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全港加設超過20個諮詢站,協助市民申請「易通行」服務。

     

    該署表示,新增的諮詢站會盡快於本月投入服務,協助車主申請車輛貼、開立「易通行」戶口、連結車輛至戶口、設定自動繳費方式、更新電子聯絡方式等。隧道費服務商則會加派人手到現有四個客戶服務中心和四個服務點協助市民,以及處理熱線3853 7333接獲的查詢。

     

    此外,署方將增設專門為的士業界辦理「易通行」申請的服務點,以加快處理相關申請,另繼續提供申請車輛貼和司機卡的一站式服務,以及透過外展服務向的士業界講解「易通行」的使用方法。

     

    截至今日中午,當局已發出逾43萬張車輛貼,包括車主早前續牌時預先登記的約24萬個申請。

     

    運輸署指,因應有車主忘記他們現時在該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以致未能成功登記「易通行」,署方本周五起會去信全港80萬名車主,告知其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尚未申請「易通行」服務的車主可考慮在收到有關信件後才申請,以便透過該電子聯絡方式取得一次性密碼完成申請。

  • 農曆新年車牌拍賣會明日舉行

    運輸署2月12日舉行本年度農曆新年車輛登記號碼拍賣,將公開拍賣49個車輛登記號碼。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網誌撰文列舉歷來最高售價自訂車輛登記號碼,又呼籲有興趣者發揮創意,打造獨特車牌,並留意運輸署接受申請的日期。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2月1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運輸署明日舉行本年度農曆新年車輛登記號碼拍賣,將公開拍賣49個車輛登記號碼,當中不少是有好意頭的傳統車輛登記號碼。有興趣參與競投的人士可於明日下午3時到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出席拍賣會。

     

    另外,今早亦剛舉行了一場公開拍賣自訂車輛登記號碼,計劃自2006年推行至今,共舉行超過160場拍賣會,售出近四萬個自訂車輛登記號碼。追溯源起,自訂車輛登記號碼是時任財政司司長在2004至200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讓車主自行選擇喜歡的車牌號碼。

     

    大家知不知道16年來,最高售價的自訂車輛登記號碼是哪幾個?以下的一覽表就可以為你揭開謎底:

     

      自訂車輛登記號碼 拍賣結果(港元) 拍賣日期 1 W 26,000,000 2021年3月7日 2 V 13,000,000 2017年2月12日 3 VV 9,300,000 2018年2月25日 4 PP 6,000,000 2019年2月24日 5 MM 1,520,000 2014年2月23日 6 1 L0VE U 1,400,000 2006年9月16日 7 CH 1,400,000 2008年1月26日 8 ZZ 1,250,000 2012年2月12日 9 JY 1,200,000 2009年3月21日 10 JL 1,100,000 2008年3月1日

     

    競投非常激烈的車輛登記號碼「W」拍賣當日經過119口叫價,最終以2,600萬元售出,為底價的5,200倍,刷新了自訂車輛登記號碼拍賣史上最高售價的紀錄。

     

    申請自訂車輛登記號碼的人士須先繳付5,000元按金,並在申請表格上列明如何展示擬使用的自訂車輛登記號碼。運輸署署長會考慮接獲的申請,並通知申請人是否批准擬使用的自訂車輛登記號碼。所有獲批准的自訂車輛登記號碼均會進行拍賣。

     

    申請人所繳付的按金會作為有關自訂車牌號碼的拍賣底價。如果申請人未能成功競投其申請的自訂車輛登記號碼,申請人所繳付的按金將會經由庫務署發還給申請人。

     

    出售自訂車輛登記號碼的收益會撥入政府一般收入,這項計劃的總收益至今已接近六億港元,造福社會。

     

    如果大家有興趣,記得留意運輸署的網站,一般而言,運輸署會在每年1月、5月及9月內的指定日期接受申請。歡迎大家發揮創意,為自己或親友打造獨特、新穎而又貼心的車牌。

  • 北部都會區諮委會委員任命公布

    政府宣布委任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的非官方委員,任期兩年,今日生效。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為強化建設北部都會區的治理體系,政府將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以及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前者由他親自帶領作高層政策指導和監督,後者則由財政司司長主持,成員包括專家和社會人士。

     

    諮詢委員會將就規劃和落實北部都會區建設向政府提供意見,範疇包括土地及房屋發展、產業發展、交通及其他基建設施、環境保育及政府設施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動創新科技和產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基地,對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促進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合作,以及為市民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空間均十分重要。

     

    他說,政府重視社會各界的意見,特別是政商界、相關業界、學界、地區人士等,期待與各委員通力合作,共同為推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而努力。

  • 12月批出八份建築圖則

    屋宇署去年12月批出八份建築圖則,港島兩份、九龍一份、新界五份,包括五項住宅及商住發展、一項工廠及工業發展、兩項社區服務發展。

     

    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11個,完成後可提供住宅樓面面積93,007平方米,涉及2,874個單位,非住宅用途面積2,528平方米。

     

    另外,該署接獲六個建築項目的上蓋工程動工通知。

     

    月內發出19份入伙紙,港島三份、九龍七份、新界九份,涉及住宅樓面面積149,530平方米,共2,705個單位,非住宅用途面積169,677平方米。

  • 過渡性房屋入住情況大致理想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自2020年6月開始推行至今,項目的入住情況大致理想,位於市區或鄰近公共運輸交通樞紐的項目入住率平均超過九成。

     

    何永賢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覆周浩鼎議員提問時說,截至2023年1月底,政府已覓得土地提供超過二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其中超過6,900個單位已落成。

     

    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自2020年6月開始推行至今,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批出共43個項目的資助申請,九個已投入服務,提供約4,400個單位。

     

    九個項目入住情況大致理想,位於市區或鄰近公共運輸交通樞紐的項目入住率平均超過九成;位於新界區的項目入住率平均接近七成。

     

    房屋局已進一步統籌和加強過渡性房屋的宣傳工作,六支區域服務隊在向劏房戶宣傳相關租務管制條例時,會順道介紹過渡性房屋項目,並安排行程不同項目。

     

    房屋委員會也將派發過渡性房屋的宣傳單張予公屋申請者,方便他們了解過渡性房屋的最新資訊和申請途徑。

  • 多管齊下應對建造業人力需求

    就建造業議會今日發表最新《建造業人力預測報告》,發展局表示,政府會制訂策略,多管齊下應對未來人力需求,支持香港繼續發展。

      

    該局指,報告未計及各項增加人力供應及應用先進建築技術和新科技等措施可帶來的效果,局方會參考預測數據,評估如何透過多管齊下策略,善用本地人力資源、加強培訓和按需要引入非本地資源等措施加強人力供應,以及利用提升生產力的措施以減低人力需求,目標在今年年中或之前交代評估,並為應對建造業人手需求提出整全策略。

     

    為吸引新人入行,發展局與業界攜手推行建造業推廣計劃,推廣行業專業形象、發展機會和社會建設的貢獻。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獲政府注資22億元,發展局則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專責統籌組裝合成等高效建築的發展,持續推動業界使用創新科技及提升生產力。

     

    發展局重申,政府必須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此必須繼續大力投資基建、土地、房屋等工程,推動發展,人力資源必不可少

  • 第 4 頁,共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