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基建與物流
-
機組人員違防疫要求 政府促跟進
國泰航空早前有三名貨機機組人員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國泰調查發現三人於外站停留期間未有遵守閉環式管理要求,運輸及房屋局對此表示非常遺憾和不能接受,已責成國泰嚴肅跟進。
運房局今日收到國泰有關該三宗輸入個案的調查報告。該局指,雖然三宗個案屬個別事件,但考慮到事件的嚴重性,局方已責成國泰嚴肅跟進,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該局又備悉國泰已應局方要求,實施一系列加強措施,包括加密機組人員回港後的檢測至每日一檢,更嚴密監察機組人員於外站停留的閉環式管理,更嚴格限制機組人員醫學監察期間的活動並制訂更清晰指引,以及要求機組人員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苖。
為保障公共衞生和確保往來本港的航空貨運服務持續暢通運作,讓本港經濟以至全球供應鏈繼續正常運作,運房局再次敦促各航空公司嚴格執行防疫規定,又指會繼續與業界緊密溝通。
-
華廈邨屋宇裝備工程出色獲嘉許
房屋委員會轄下華廈邨獲英國特許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頒授2021年度項目大獎(住宅建築)。華廈邨位於柴灣,由一幢屬二級歷史建築的工廠改建而成,提供187個單位。
政府在2012年宣布改建,以期在短期內增加公共房屋供應,並保育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工廠大廈。房委會團隊於2016年成功將工廠改建為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租住房屋大廈。
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張裕成表示,獎項肯定房委會在設計、建造、安裝、調校和運作低耗能建築方面的努力。
大廈位處工業區,為減輕鐵路和道路交通噪音的影響,項目團隊為貼近柴灣地鐵站的單位設置特殊減音露台,並將單位內起居範圍定向遠離地鐵站和公路噪音來源。
華廈邨採用多種節能設計,例如居民可透過單位內門控電話或電梯大堂的手動開關調高電梯大堂、走廊和樓梯的照明度。房委會也在邨內安裝發光二極管燈具,是房委會首度在公共屋邨安裝這款節能燈具。
此外,為提高居民對節約資源的認識,屋邨中電力、食水和煤氣的消耗量等資訊會顯示在大廈入口電梯大堂的49吋電視上。
-
外防輸入措施須兼顧社會正常運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機組人員、海員、跨境貨車司機等獲豁免檢疫的安排,旨在維持本港社會整體正常運作,而非為了特定行業、企業、公司或員工而設。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本港大部分食品、日用品和零售貨物均依靠內地和外國供應,因此保持海陸空運輸暢順至為重要。
她指,政府早前取消大部分來港獲豁免檢疫的群組,本港經濟活動和復蘇進度難免受到影響;但對於涉及社會日常運作的往來,卻不能完全沒有豁免安排,否則來貨供應突然中斷,社會難以運作。
近日先後出現三宗涉及貨機機組人員的輸入確診個案,林鄭月娥表示,三名患者均曾在德國法蘭克福市閉環式入住酒店,航空公司已要求曾入住同一酒店的機組人員在港也須接受檢疫21天。有關安排涉及約130名貨機機師,對本港貨運造成不少影響。
她說,上述情況說明政府須尋求方法,既能保障外防輸入措施嚴格執行,也確保社會運作。運輸及房屋局過去數天與國泰航空詳細討論後推出進一步措施,包括限制機組人員回港後首三天要留在家中,除緊急事情外不可外出,其他無須執勤的日子也應減少活動和避免出席社交聚會。
林鄭月娥指,在維持本港運作的大前提下,政府在可行範圍甚至稍為影響經濟活動和社會運作的情況下都會採取進一步防疫措施。她認為現行措施適當,當局會繼續監察疫情變化,有需要時再實行更嚴格的措施。
-
20項目獲資助善用政府空置土地
上星期,我為大家介紹地政總署審批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申請短期租用政府土地的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善用土地,發展局2019年2月亦推出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支援成功申請的機構,展開基本的修復工程,以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今次,我邀請發展局的同事介紹計劃實施以來的情況,而成功申請資助的機構亦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推行逾兩年 20項目獲資助
資助計劃推出至今逾兩年,共有20個非政府機構項目獲得資助。發展局助理秘書長(規劃)洪建樂說,政府沒有計劃短期內就用完整筆撥款,如在批出的20個項目中,11項只批出了前期工地勘測及設計的款項,有關團體仍需於下一階段向發展局申請較大額的工程費用。局方一直嚴謹把關,確保批出的款項用得其所,而有興趣申請的團體,如在申請初期提交充分資料,將有助整個審批過程。
提供技術建議協助順利完工
此外,考慮到部分機構申請人未必熟悉項目規劃、工程管理或缺乏經驗,局方及政府專業部門會向申請人及其委聘的專業人士提供技術上的建議,以協助他們順利完成工程。洪建樂說,資助計劃已取得初步成果,當中兩個項目已順利完成並開始運作,另有六個項目預計今年至明年完成,餘下的項目亦陸續開展並進行詳細設計。
受惠項目多元化
為加強宣傳和推廣,發展局積極參與專業學會及非政府機構合辦的座談會,以提高社會各界對資助計劃的認識,令更多市民受惠。目前獲資助的項目十分多元化,包括藝術及文化、社區共融、社區園圃、動物權益、過渡性房屋、協助有特別教育需要兒童的非牟利學校等。
開放式社區農圃
其中,位於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旁政府用地的項目,工程已順利完成並開始運作。非政府機構「堅農圃」在該處約2,000平方米的範圍,建造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和有機耕種的社區農圃。其顧問團成員麥嘉晉介紹,「堅農圃」也是亞洲首個集三大主要農業技術的臨海社區農圃,為社區帶來全新的體驗,讓公眾接觸農耕技術,他們亦會把這些耕作方式帶進學校、社區、老人院等,與不同人士互動。
麥嘉晉說,社區農圃在起動時遇到不少問題,例如在建築設計方面需要與不同部門和持份者溝通協作,幸好在資助計劃下,得到發展局的幫助,擔當協調角色,並提供專業意見,令項目得以落實和惠及大眾。他說,項目是很多部門同心協力的成果,令他相當感動和感謝。
東區海濱旁建多用途活動中心
另一個獲資助計劃支持的項目是位於東區鰂魚涌海濱的一幅政府用地,獲批租用的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介紹,該會計劃在用地上建造一幢一層高的多用途活動中心,旁邊有個大草坪,讓區內市民休憩和參與活動。他們會善用該片土地推動藝術文化發展、個人身心靈發展及創意理念,並向市民推廣東區的獨有特色,增加海濱的活力。
李玉芝說,整幅土地位於東區海底隧道上蓋,涉及許多技術問題,並需要與不同的政府部門溝通,故感謝發展局在他們提出申請及在建築設計上提供寶貴的意見,令他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現時,他們已成功取得前期和建築工程費用,項目正在施工階段,預計明年年底投入服務。
隨着越來越多已核准項目在今年年底及其後相繼落成,我們期望更多可供申請短期租約的政府用地化作新的空間,廣納民間智慧,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同時,我們會繼續按累積的經驗,適時檢討資助計劃的運作,令更多非政府機構受惠。
此外,在此順帶一提,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剛於周五(11月12日)結束。從已接獲的提名表格數目看來,與發展局相關的三個功能界別,即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以及工程界和地產及建造界,各有多於一名參選人,是具競爭性的選舉。經完善的選舉制度令議會更具廣泛代表性及均衡參與,符合整體社會利益。我期望大家關心、重視今次的選舉,積極了解候選人的政綱、理念和政策倡議,並履行公民責任,於12月19日踴躍投票,為香港未來選出賢能之士。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1月1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碼頭船舶服務業前線員工加強檢測
政府向碼頭和船舶服務業前線員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有關人士定期接受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員須每三天檢測一次,未完成接種疫苗者則須每天檢測一次。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加強碼頭和船舶服務業前線員工的檢測安排,旨在更好地保障高風險、高暴露群組人員的健康。
明日起,葵青貨櫃碼頭前線人員,包括貨物裝卸工人或理貨員、操作組長、冷凍貨櫃技術員、安全主任和舷梯保安員,在離開遠洋貨船後21天內須定期接受更頻密的檢測。
船舶服務業前線人員的強制檢測安排則於本月22日起生效。領港員、所有在葵青貨櫃碼頭以外而須登上來港遠洋貨船工作的碼頭員工、貨物裝卸工人或理貨員、船務代理公司的登船文員、維修船上設備或機件的技術人員、須登船進行檢驗或審查工作的人士,以及包括司機、交通艇船員在內從事遠洋貨船船員換班工作的人士,也須在離開遠洋貨船後21天內定期接受強制檢測。
為便利有關人士接受檢測,除現有的葵青貨櫃碼頭和荃灣西海貴路公共運輸交匯處檢測站,政府本月22日起在上環林士街停車場旁空地、港鐵屯門站F1出口附近、油麻地避風塘公眾登岸梯級設立新檢測站。
局方指,目前逾九成貨運量都是經水路運輸進出香港。政府致力保障公眾健康,防止輸入個案,同時有必要確保環球貨物供應鏈運作暢順,市民日常所需的物品和服務不受影響,因此已在貨櫃碼頭實施各項嚴謹的控制措施,並得到業界全力配合。
截至10月底,葵青貨櫃碼頭前線員工中,98%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
-
東涌東海濱長廊工程首階段完工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主持東涌東海濱長廊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完工暨東涌社區聯絡中心開幕典禮。
黃偉綸表示,東涌東海濱長廊改善工程為區內居民提供一條包括綠化空間和單車徑的新海濱長廊,既改善海濱的環境,也加強區內連接性,利便行人。整段海濱長廊長約400米,預計明年年底前分階段竣工,開放予市民使用。
至於東涌社區聯絡中心則位於第一階段東涌東海濱長廊旁,今日正式啟用。它是由舊有地盤辦事處翻新改建而成,建築特色配合海濱長廊。
聯絡中心設有專題展覽區、洞穴式自動虛擬實境系統,以及互動展品和模型,介紹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在大嶼山的發展和保育工作,提升市民對大嶼山自然、文化和歷史的認識。
黃偉綸期望聯絡中心能提供多一個與社區緊密聯繫的渠道,推動大嶼山可持續發展。
聯絡中心接受公眾預約參觀,非政府機構和學校更可預約部分場地舉辦活動。
-
當局加強機組人員防疫安排
政府高度關注早前兩宗涉及駐港貨機機組人員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輸入個案,現行適用於機組人員的防疫安排將進一步加強。運輸及房屋局已與有關航空公司會面,責成對方加快調查並提交報告。
政府表示,現行適用於機組人員的防疫安排根據風險為本原則而定,並建基於嚴謹的閉環式運作。貨機並不運載乘客,因此不存在與乘客接觸帶來潛在風險。在閉環式運作下,貨機機組人員停留外站期間不會與社區直接接觸,並須於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房間隔離及乘坐點對點交通往返酒店與機場。
此外,貨機機組人員抵港後須於香港國際機場接受檢測,並視乎他們停留的外站及在機上執勤等因素而接受自我隔離、醫學監察。在港期間,他們也要定期接受檢測,以持續監察健康狀況。
為應對疫情最新發展及變異病毒株風險,運房局已循可行方向檢視和研究改善機組人員的防疫安排,並要求航空公司盡快採取多項措施。根據新措施,航空公司須加設貨機機組人員停留外站的駐地監察人員和加強獨立審核工作,確保機組人員符合閉環式運作要求,以減低他們受感染的風險。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須就本地貨機機組人員在醫學監察期間的活動施加更嚴格限制,並訂明更清晰指引和加強監管,盡可能避免他們與社區接觸。
此外,本地貨機機組人員回港後檢測次數會加密至每日一檢;所有本地機組人員須接種第三針疫苗,以期更好保護個人、旅客和本地社區。
政府強調,疫情持續下社會對航空貨運服務需求仍然殷切,航空貨運服務對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個人防護裝備、藥物和疫苗等入口的運輸至關重要。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的貨運總量達450萬公噸,總值35,000億元,佔香港外貿總值約43%。
運房局表示,上述措施能進一步管理風險,同時維持往來香港的空運服務和必需品供應。局方會繼續與航空業界和相關持份者保持聯繫,密切監察情況,有需要時會檢討措施,以保障公眾衞生。
-
交椅洲填海土地最少兩成建住宅
政府回應傳媒有關交椅洲人工島土地用途規劃的查詢,指根據初步建議,約1,000公頃填海範圍中,不少於20%會作住宅用途,而非有報道所說的10%。
政府6月委聘顧問為鄰近交椅洲約1,000公頃人工島作詳細規劃及工程研究,並為連接人工島的優先道路和鐵路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計劃中的人工島新增填海土地可興建15萬至26萬個住宅單位,可供約40萬至70萬人居住,建議的填海範圍不少於200公頃作住宅用途。
人工島將提供約100公頃商業和寫字樓樓面面積,以發展為香港第三個商業核心區,提供約20萬個就業機會,並通過整全規劃,實現兼備完善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交通基建,以及充裕休憩用地和綠化空間的宜居社區。
當局將會通過現正進行的規劃、工程及交通研究,確認人工島的填海範圍、土地用途和運輸基建配套。
-
人工島研究專家小組舉行首次會議
政府就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成立的專家顧問小組今日舉行首次會議。
會議上,專家顧問小組成員與土木工程拓展署、規劃署代表和顧問團隊深入討論人工島研究的不同議題,包括規劃和城市設計原則、基建工程、交通規劃、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以及智慧、環保和具抗禦力措施。
專家顧問小組由十名非官方成員組成,他們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專業人士和專家。
-
歐陽伯權續任港鐵公司主席
政府今日宣布,根據港鐵公司組織章程和作為大多數股份持有人,財政司司長法團再度委任歐陽伯權為該公司董事局主席,為期兩年半。
歐陽伯權2019年7月1日首度出任港鐵公司董事局主席,新任期明年1月1日生效,至2024年6月30日。
-
短租用地 惠及社群
為善用土地資源,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可向地政總署提交申請,租用可供短期使用的政府用地。今次,我邀請地政總署的同事介紹租用的情況;而其中一間成功獲批短期租約用地的非政府機構,亦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暫未有長遠發展計劃土地
地政總署高級產業測量師劉志堅介紹說,這些短期租約用地都是一些暫時未有長遠發展計劃的土地,有不同原因而暫時空置,例如正進行長遠規劃研究、距離落實發展用途還有一段時間等;另外,這些土地在使用上,很多涉及有待克服的技術限制,例如基建交通限制、缺乏車輛通道等。
供申請作短期社區或非牟利用途
政府明白非政府機構或社會企業對土地有多元化的需求,相關用途並非全部涉及大面積土地或需要車輛通道,更不需要興建高密度的建築物,例如偏遠的農地可作休閒農圃,天橋底也可作社區用途,故地政總署自2017年起,把可供申請短期租約用地上載至其地理資訊地圖網頁,供有興趣的機構申請使用,作短期社區、團體或非牟利用途,務求地盡其用。
資助展開基本復修工程
過往三年,約有120多幅曾接獲團體申請,當中30多宗獲批,以推展社區服務、社區園圃、導盲犬訓練、藝術活動、推廣客家文化、動物領養、過渡性房屋等。發展局亦於2019年推出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資助計劃,支援成功申請租用的機構,展開基本的復修工程,以推行惠及社區的項目。
主要考慮用途能否惠及社群
劉志堅說,地政總署在考慮是否批出非政府機構的申請時,主要考慮建議的短期用途能否惠及社群,同時要得到相關決策局的支持,以確保土地用得其所,符合政府政策。署方亦會進行地區諮詢,以收集當區居民和相關持份者的意見,而申請人的營辦能力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地政總署去年已增訂指引,訂明一般須於接獲短期租約有效申請當日起計,不超過12個月內完成處理程序。如申請圑體在申請初期提交充分的資料,將有助地政總署加快審批過程。
舊校舍改作戲劇教育中心
在30多項獲批的短期租約申請中,香港話劇團獲批租用佐敦覺士道7號的前賈梅士學校,計劃把這幢二級歷史建築活化,改建為推廣戲劇藝術的教育中心,提供一系列戲劇培訓課程和工作坊。上述發展局的資助計劃亦為此項目提供工程費用資助。項目建築師葉頌文表示,改建計劃預計需時一年,希望今年年底開始施工,預計最快明年年底投入服務。
提供技術支援助推展工程
發展局的資助計劃,除批出資助,亦會提供技術上的建議及支援,以協助工程順利完成。葉頌文說,發展局在跨部門協調方面提供不少幫助,例如就短期租約申請上,地政總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屋宇署、消防處等對項目各有不同要求及觀點,發展局在當中擔當重要的協調角色,並在項目的設計上提供專業意見,務求令設計最合乎經濟原則,令資助金額用得其所。
我相信,透過短期租約形式和資助計劃,批出土地供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企業作不同的短期用途,廣納民間智慧,有助促進推動有益於社會的項目。下星期,我會為大家介紹其他善用政府用地的項目。
立法會換屆選舉
此外,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10月30日開始,至11月12日結束。立法會議席將由70席增加至90席,由地方選區選出20名議員、功能界別選出30名議員和選舉委員會界別選出40名議員。經完善的選舉制度,將提供更多機會給有志從政和服務社會的人士參政。藉此機會,我鼓勵有抱負人士把握機會,踴躍參選。選舉將於12月19日舉行,也請合資格選民踴躍投票,為香港未來選出賢能之士。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1月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陳帆:過渡性房屋或營運逾十年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過渡性房屋最少營運數年,甚至十年或更長時間,待公營房屋有足夠供應後,數量才會減少,強調不希望過渡性房屋永久設立。
陳帆今日在過渡性房屋經驗分享會上表示,當局必須向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家庭提供支援,因此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劏房租務管制,並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發展。
他解釋,政府覓地、造地和建屋需時,無法短時間解決基層家庭住屋問題,所以要兩條腿走路,不斷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
他說,目前營運中的過渡性房屋單位近2,000個,至明年年中將有另外4,000個單位落成,至2023年年中再有一萬個單位投入服務。當局早前承諾提供15,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陳帆表示,達到目標指日可待。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將過渡性房屋單位供應增至二萬個。陳帆表示,過渡性房屋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當局會積極推進過渡性房屋發展。
他提到,博愛醫院正研究在古洞一幅私人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若一切順利,料可提供約2,000個單位。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頁
- 第 45 頁,共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