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基建與物流
-
行會批准天星小輪兩航線加價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批准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旗下來往中環至尖沙咀、灣仔至尖沙咀的專營渡輪航線加價。新收費4月3日起生效。
收費調整後,該兩條渡輪航線票價每程增加1元至2.3元,成人平日最高票價為5元,周末或公眾假期最高票價為6.5元。天星小輪早前申請加價,要求提高該兩條航線每程票價1.8元至4.2元。
政府表示,綜合審視所有相關因素,包括天星小輪的財政狀況、營運成本、收入和回報預測變動、過往服務表現、公眾對擬議票價接受程度,以及渡輪營辦商採取的開源節流措施,認為有理據支持票價調整,但加價幅度應調低,以照顧乘客需要。
當局指,天星小輪乘客量近年呈下跌趨勢,加上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旅客乘客量跌幅加劇;天星小輪2018年起一直錄得虧損,累計虧損已超越其總資產,須舉債維持專營航線服務。隨着防疫措施放寬,預計乘客量將逐漸回升,但疫情帶來的長遠影響仍待觀察,加上天星小輪營運成本預計持續上漲,故需調整收費。
此外,天星小輪服務一向令人滿意,即使財務狀況嚴峻,仍積極提升服務水平及推行多項環保措施。政府會繼續鼓勵天星小輪多管齊下,從票價水平、非票務收入、政府支援等方面改善其長遠的財務可行性,繼續為市民和旅客提供優質服務,並為香港保留滿載回憶的歷史標記。
天星小輪可收取的最高船費載於《渡輪服務(天星小輪有限公司)(船費釐定)令》,修訂會在下周三以先訂立後審議程序提交立法會省覽。
-
新版香港電子地圖供免費下載
地政總署編製的2023年《e香港街》電子地圖今日起供免費下載。
新版《e香港街》以海濱長廊為主題,透過互動故事地圖介紹21條海濱長廊。故事地圖載有各海濱長廊簡介、風景照片、新舊對比的影像地圖和時間線,讓市民了解海濱長廊的演變。
《e香港街》載有119幅詳盡香港地圖、街道名錄、地名錄,以及屋苑和大廈索引。
地圖可於桌上電腦和流動裝置應用程式上離線使用。用戶可使用具衞星定位功能的免費地圖應用程式,輕易確定自己在《e香港街》地圖上的位置。
查詢可致電2231 3187。
-
簡約公屋新增四選址公布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舉行簡介會,介紹簡約公屋項目的進展,公布四個最新選址,分別為啟德世運道、牛頭角彩興路、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小欖樂安排。
連同早前已公布的屯門第3A區、屯門第54區、元朗攸壆路和上水蓮塘尾四幅用地,簡約公屋項目共涉及八幅用地,未來五年將興建約30,000個單位,以盡快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
何永賢在簡介會上表示,有意見要求簡約公屋位置不要太偏遠,當局在選址分布上已作回應,因此增加市區地塊,一半即約15,000個簡約公屋單位將位於市區。
房屋局今日安排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和傳媒參觀設於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內的簡約公屋示範單位,模擬一個四至五人單位,設有獨立洗手間和開放式煮食空間,配備電熱水爐、抽氣扇等基本設備,讓他們更了解簡約公屋的居住環境和設計。
何永賢說,簡約公屋將有三類型單位,可供一至二人入住的單位,面積約140平方呎;三至四人居住的單位,面積約270平方呎;四至五人居住的單位,面積則約330平方呎。
簡約公屋屋邨會預留空間作休憩、居民互助和舉辦活動之用,房屋局已連同運輸署積極落實交通配套安排。
當局預計,首階段約2,100個簡約公屋單位最快可在2024至25年度落成,其餘單位分別會在2025至26年度和2026至27年度分階段落成。
何永賢表示,若以過渡性房屋相若的設計比較,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矮層簡約公屋樓宇平均單位造價約為53萬元,與過渡性房屋項目每個單位的55萬元資助額相若,而矮層簡約公屋樓宇單位平均建築樓面面積會較過渡性房屋大約20%,至於高層簡約公屋建築需要額外地基、結構加固和增加機電設施,因此高層簡約公屋樓宇的平均單位造價約為65萬元。房屋局將會分兩次向立法會申請工程撥款。
何永賢早前帶同劏房租戶參觀簡約公屋示範單位,他們均對簡約公屋顯得十分雀躍,期望可盡快改善居住環境。何永賢強調,簡約公屋具有相當重要的社會功能和價值,通過善用社會資源幫助弱勢,聚焦民生和社會痛點上,真正做到解決民生憂難。
-
簡約公屋 打破困局
安居樂業,對生活環境惡劣的劏房、籠屋、板間房住戶而言,似是遙不可及。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深明他們的困苦和期盼,對於如何能盡快提供適切居所,讓他們再展歡顏,一直念茲在茲,而答案就是簡約公屋。
何永賢早前帶同接受社福機構服務的劏房戶,到簡約公屋的示範單位參觀,並親自介紹單位設計和基本配備,讓他們直接了解簡約公屋的特點,以及看到改善居所的希望。
租金廉宜 空間充足
「既有自己的洗手間,也有煮食地方,有自己的一門一戶,可很好地讓小朋友成長。成為幫助劏房居民的救生艇,這便是簡約公屋的價值。」何永賢認為,這價值是沒法計算的。
面積約三百多平方呎的簡約公屋單位,適合四至五人家庭入住,設有獨立廚廁,月租初步預計僅2,650元,約為同區新建傳統公屋九折,另有較細單位將可供申請。何永賢冀低廉租金能減輕劏房戶的財政負擔,讓他們有更多儲蓄可籌劃未來。
劣質劏房 深有體會
在香港如此發達的城市,仍有超過十萬戶居民,在惡劣的居住環境下生活。細看簡約公屋的示範單位,何永賢不無感嘆,把以往探訪劏房戶時的經歷娓娓道來。
「那種惡劣的環境,你親身感受過便會明白,牆身不單發霉、滲水,甚至睡覺期間有牆灰飄下來。房間僅像一個櫃子大小,即使有窗,也猶如無窗。」
期盼脫困 早日改善
輪候公屋約一年半的吳女士,與兒子相依為命,參觀期間向何永賢講述自身情況,一時感觸落淚。她與另一到場參觀的劏房戶梁太,均非常滿意示範單位的設計,盼可盡快上樓,改善環境。
帶同家翁、家姑和六個月大女兒參觀的梁太說,已輪候公屋約四年,示範單位環境寬敞,小朋友有充足活動空間,14歲的大兒子既可在書桌上做功課,也可有自己的睡床,日後無須再與妹妹和媽媽同眠,認為單位切合其一家需要。
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興建,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興建約三萬個單位,主要提供予輪候傳統公屋三年以上的申請者,以家庭申請者優先。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將增至約158,000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大幅增加約五成。
至於興建則由建築署負責,以組裝合成建築法加快建屋速度,按現時目標,簡約公屋的建築期大約只為一至兩年。換言之,居於惡劣環境的家庭,有望提早一年搬到較好的安樂窩。
-
獅隧改善工程爭取2025年動工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網誌撰文指,政府正積極推展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及提升隧道設計,同時擴大隧道交通容量,將南北行各由目前雙線改為三線行車,以紓緩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
此外,隧道公路適當地方將裝設噪音緩解設施,沿線屋苑部分單位的噪音水平可因此減低十分貝或以上,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他指,當局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和工地勘測,以爭取於2025年動工。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可加強九龍和新界的連接,推動經濟發展,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今日是農曆正月初七「人日」,恭祝大家健康如意,幸福連年。
屈指一算,於1978年1月通車的獅子山隧道第二條管道都剛剛過了它的45歲「生日」,讓我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談談獅子山隧道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不講不知,政府最初計劃興建獅子山隧道(即現時的南行管道)的目的並非為提供行車通道,而是提供一條管道將沙田濾水廠的水輸送到九龍市區。政府隨後在規劃過程中擴大計劃規模,將隧道建成為一條連接九龍和沙田的道路及輸水通道。隧道於1962年動工並於1967年通車,成為全港首條行車隧道。隨着車流量不斷增加,第二條管道工程於1973年展開並於1978年竣工,兩條隧道統稱為獅子山隧道。自此,獅子山隧道成為連接九龍和新界重要的交通樞紐。
隧道歷史悠久加上使用量極高,難免出現耗損,惟路政署的同事一般只能利用深宵幾小時封閉其中一條隧道管道作例行檢查及局部維修,以盡量減低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雖然隨着城市發展,區內其他隧道相繼落成,如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等,但獅子山隧道仍是最繁忙的隧道之一。有見及此,政府正積極推展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及提升隧道設計,同時擴大隧道交通容量,將南北行各由目前的雙線變成三線行車,以紓緩繁忙時間的交通擠塞情況,改善往來沙田和九龍的交通。
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比興建一條新隧道更複雜,所需時間因此亦較長。為維持施工期間隧道的交通運作,需先建成新北行隧道管道以暫時替代現有的南行隧道管道,並完成轉駁水管工程,始能展開南行隧道管道的擴建工程。我們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包括機電系統、消防系統及隧道監測系統等。由於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因此,在考慮隧道建造方法時,我們除了需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工程項目除了令使用獅子山隧道的駕駛人士和乘客受惠之外,亦可望惠及獅子山隧道公路沿線屋苑的居民。按照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路政署會於獅子山隧道公路適當地方裝設隔音屏障/隔音罩等噪音緩解設施,部分單位的噪音水平因此可減低高達十分貝或以上,以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政府於去年6月就改善計劃展開公眾諮詢,過程中得到不少市民及持份者的支持,他們希望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能夠盡早完成。有附近居民曾反映,過去20多年來,由於隧道的交通噪音令他們無法打開窗戶,寄望工程完成後能打開窗戶,呼吸屋外新鮮的空氣!
保育方面,政府在推展工程的同時,亦盡量保存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因此,我們會按照環評報告的建議,保留兩條隧道出入口上的字體,並置於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出入口的相若位置。此外,位於現有隧道行政大樓內的兩塊隧道啟用紀念碑亦會保留,放在適當位置展示。
此外,我們亦收到各方就現有北行隧道的未來用途提出的建議,有關用途需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配套設施的限制、相關消防要求等),我們會在改善工程的首階段設計下探討有關可行性,並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
我們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以爭取於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四年啟用新隧道管道,及於啟用新管道四年後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三線行車。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將能加強九龍和新界的連接,並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
一手樓潛在供應增至逾十萬伙
房屋局表示,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量為105,000個單位,按季增加10,000個。
該局公布季度數據,截至去年12月底,現樓「貨尾」單位16,000個;興建中未售出單位66,000個;位處熟地可隨時動工單位23,000個。
去年第四季施工量5,400個單位,較第三季增加逾兩倍;全年累計施工量為11,000個單位,按年減少約48%。
季內有4,600個單位落成,按季增加100個;全年累計落成量為21,200個單位,按年增加約47%。
-
港珠澳大橋往來港澳私家車配額增
運輸署宣布,港澳兩地政府同意增加港珠澳大橋往來港澳的香港跨境非商用私家車常規配額,以加強港澳陸路跨境交通。新增配額1,000個,下月20日起接受申請。
大橋啟用至今,運輸署已發放1,800個香港配額。新增配額將由第二季起分兩階段發放,公司配額和個人配額各500個,有效期不超過三年,申請資格維持不變。
公司配額供在港澳兩地均有註冊或在澳門有關連公司的香港註冊公司申請,而個人配額則供在澳門從事受薪工作或開設公司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
運輸署表示,持有效香港配額的私家車可不限次數經大橋進出澳門;配額有效期屆滿後會重新接受申請,以期讓更多人受惠。
符合申請資格人士下月20日上午9時起可經香港政府一站通網頁遞交申請,3月3日下午5時15分截止。
申請程序和詳情可瀏覽運輸署網頁或致電2804 2600查詢。
-
新春家訪 喜氣洋洋
由民政事務總署統籌的新春家訪活動今日繼續進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在年初一連同多位局長探訪屯門的基層家庭,為他們送上賀年福袋,共慶新春。
陳茂波連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探訪居於屯門友愛邨的獨居長者、雙老家庭和少數族裔家庭。
黃偉綸則連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和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探訪居於該邨的雙老家庭。
一眾主要官員與長者、少數族裔家庭閒話家常,送上賀年福袋,表達特區政府的心意,與市民共享節日歡欣。
-
觀塘海濱新氣象 繞道橋墩添新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撰文,介紹「城市藝裳設計比賽---飛躍天橋底2.0」參賽者如何把藝術元素和地區特色注入觀塘繞道下的公共空間。得獎者為30座橋墩設計巨型壁畫,市民可從中了解九龍東的蛻變和香港不同時期的故事。
她表示,發展局未來會繼續在環境美化方面加入心思,以創新思維和公眾參與模式,令九龍東成為一個有特色、多元及充滿活力的核心商業區。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月2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今天是癸卯兔年大年初一,我首先在此向全港市民拜年,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在這喜慶的假期,市民除了拜年之外,我想為大家推介一個好去處---觀塘繞道下的公共空間。大家沿海濱長廊漫步之餘,亦可欣賞繞道橋墩換上的新裝。我邀請了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的同事和得獎壁畫的創作團隊為大家介紹詳情。
30幅巨型壁畫
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起動九龍東辦事處連同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城市藝裳設計比賽---飛躍天橋底2.0」,邀請參賽者為觀塘繞道30座橋墩設計巨型壁畫,為該處的公共空間添上嶄新面貌和吸引力。我很高興早前出席藝術壁畫的開幕及頒獎禮,與得獎建築師梁安裕和設計師龍曉琳現場交流,並透過欣賞這些巨型壁畫,回味九龍東的獨特面貌。安裕和曉琳兩位年青人的創作熱誠和堅毅認真的態度令我感動,我至今難忘他們和他們的作品散發的那股陽光朝氣!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地方營造經理林穎彤表示,得獎作品「Lift Up九龍東」的創作團隊把地區特色和藝術元素注入觀塘繞道下的公共空間,為九龍東締造成為一個與別不同,充滿藝術創意的核心商業區(CBD)。
展現九龍東不同時期及行業的「人物」
安裕和曉琳表示,創作靈感來自九龍東不同時期及不同行業的「人物」。他們把承托着觀塘繞道的30條橋墩,比喻為支持九龍東不同時期發展的人物,例如觀塘在宋朝時期發展鹽業,五、六十年代發展造船業,輕工業時期製作塑膠花、電子、製衣等,到現今的金融業、設計業、文化藝術產業等。他們把有關人物順序地繪畫在橋墩上,包括鹽田工人、造船工人、塑膠花工人等,記錄他們的工作,以及他們對九龍東發展付出的努力。市民亦可透過壁畫了解九龍東的蛻變和香港不同時期的故事。
玩味的比例手法
安裕表示,橋墩龐大的形態正好適合運用玩味的比例手法把圖畫呈現出來,因此壁畫上的人物以插畫形式表達。他們希望來到觀塘海濱公園的市民及海濱道的車輛都能夠以這個有趣的角度了解九龍東的故事。
反映觀塘活力的一面
除了不同行業的人物,他們亦在橋墩繪畫了觀塘休閒文化藝術的一面,例如繞道下有一個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滑板場,旁邊的橋墩便畫了一個六、七米高的年輕人玩滑板的模樣。接近海濱的橋墩亦畫有漫步海邊的戀人、進行健身的人士等,希望把觀塘具活力的一面反映出來。
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和協調
曉琳表示,把設計圖製作成橋墩壁畫殊不簡單,整個過程分為五部分,包括量度橋墩尺寸、移除舊壁畫、平整橋墩、試驗壁畫效果,以及現場施工。當中最大的挑戰是觀塘繞道下的公共空間十分受歡迎,餐廳和活動場地有不同運作時間,因此他們要與各持份者保持溝通和協調,確保施工過程順暢的同時,亦不會影響各個場地的使用者。
另外,「Lift Up九龍東」其中一個致勝原因是加入與公眾互動的元素,創作團隊為每個人物設計了專屬的照片濾鏡。市民掃描壁畫上的二維碼後,可化身為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更可分享觀塘海濱長廊的美麗景色。
積極推動九龍東文化藝術發展
政府致力為市民締造一個宜居的社區,提升生活質素。九龍東由舊工業區轉型為一個讓市民工作玩樂、寫意蹓躂、悠閒消遣的好地方,例如觀塘海濱花園、觀塘繞道下的「發現號」空間等廣受市民歡迎。多項位於九龍東的海濱改善工程亦將竣工,包括橫跨翠屏河口並連接觀塘和茶果嶺海濱的行人橋,將於今年第一季開通;全長13公里、聯繫啟德、九龍灣及觀塘、供行人及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亦正在籌劃,第一期長約7.5公里的通道會爭取今年年底分階段開通。未來,我們會繼續在環境美化方面加入心思,以創新思維和公眾參與模式,令九龍東成為一個有特色、多元及充滿活力的CBD。
-
探訪基層 共慶新春
由民政事務總署統籌的新春家訪活動今日展開。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將一連三日到訪不同區的基層家庭,向他們送上賀年福袋,共慶新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與多位局長率先到訪東區。
陳國基連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探訪居於北角健康村的獨居長者和雙老家庭。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也探訪健康村的長者。
卓永興則連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探訪居於筲箕灣愛東邨的獨居長者和基層家庭。
一眾主要官員與長者和基層家庭閒話家常,送上賀年福袋,表達特區政府的心意。
-
前廳交流會談發展局商經局範疇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日上午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逾60名立法會議員出席,黃偉綸形容討論氣氛良好。
三名官員在交流會後會見傳媒,黃偉綸說,交流會提供很好的機會,讓大家在不太嚴肅、不太正規的場合探討感興趣的議題。
發展局在交流會提出三個議題,分別是優化海濱、精簡行政程序、組裝合成建築法。
優化海濱方面,甯漢豪表示,政府承諾會檢視《保護海港條例》,並提出一些初步想法的方向,其中在維港範圍填海造地的問題上,一般來說當局不會這樣做,仍保持法例中「不填海」的精神,希望將來修例會加強這方面的機制。
但是,如果使用海港做一些與海港的功能,以及讓市民享受到海港很有關係的設施,當局將來在法例上會引入比較簡單的機制去處理,議員大體上歡迎這些拆牆鬆綁方案。
至於如何精簡行政程序,甯漢豪說,相關法例修訂已提交至立法會。當局希望所有負責審批的部門都要檢視現時審批工作是否有部分不需要;如需進行,可否交予外間的專業人士作自行認證,以及部門拒絕審批時,可否給予原因。
此外,甯漢豪表示,今日向議員交代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希望多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當局會有政策配套,包括有自己的儲存設施、製造基地和認證設施,並已成立委員會跟進。
商經局和議員分享的範疇則涵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的成立和工作情況,以及整體招商引資的方向。丘應樺表示,在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方面,議員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並指很多龍頭企業有興趣落戶香港。
另一議題是關於打造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工作情況,丘應樺說,《2022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去年12月獲通過,當局會繼續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希望可培育更多人才。
交流會又談及政府將於7月1日推出的會展業支援措施,一項總額14億元的支援計劃。丘應樺說,在整體討論中,議員和業界都非常歡迎政府對會展業的支援措施,希望可帶動整體香港經濟發展。
-
盡快增加供應 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政府會在未來五年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共租住房屋的力量,務求在四年內縮短公共房屋綜合輪候時間,使之由2022年6月的六年,到2026至27年度縮短至四年半。
何永賢今日在立法會回答吳永嘉議員提問時指,房屋局和建築署團隊正努力檢視簡約公屋的設計,就每一個選址進行更詳細的技術和造價評估、交通安排和工程推展的策略,以回應社會意見。她有信心短期內可公布詳情。
她強調,簡約公屋對於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特別是居住在劏房的家庭,是刻不容緩的救生艇。支持簡約公屋就是支持社會最弱勢的一群脫困。
被問及公屋申請數字下降,何永賢指,輪候冊上的公屋申請個案數字取決於新登記申請數目、獲安置入住公屋單位的申請數目、取消申請數目等因素。
她說,過去六年,一般公屋申請數目維持150,000宗,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由2016至17年度的128,600宗下跌至2021至22年度的97,700宗,這是由於上述期間獲安置入住公屋及被取消的申請宗數多於新登記的申請宗數所致。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頁
- 第 6 頁,共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