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教育與就業

  • 楊潤雄探訪基層家庭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到訪九龍城區,參與共慶回歸顯關懷家庭探訪活動,與區內居民一同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

     

    楊潤雄在土瓜灣九龍城道、燕安街一帶探訪多個基層家庭,包括少數族裔、單親和低收入家庭,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需要,並向他們派發禮物包,表達特區政府的心意。

     

    楊潤雄説,他在回歸後曾擔任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三年,並居於該區,喜歡該區多元、融和的文化特色。這次與地區熱心人士探望街坊,感覺特別親切。

     

    他指出,九龍城區是最能展現特區過去25年成果的地區之一,自機場遷往赤鱲角,啟德發展區隨之起飛,啟德郵輪碼頭、港鐵啟德站、商廈、住宅相繼落成,未來還有啟德體育園和都會公園建成,與香港的未來同樣令人充滿期盼。

     

    共慶回歸顯關懷是特區成立25周年主要慶祝活動之一,由18區民政事務處連同非政府機構和地區團體推行活動,與弱勢社群分享回歸25周年的喜悅。

  • 林鄭月娥:提升婦女地位不遺餘力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作為香港首位女性行政長官,本屆政府在提升婦女地位、促進婦女參與社會事務方面不遺餘力、成果豐碩。

     

    女性公務員和女性首長級公務員已佔整體公務員人數近四成,出任最高級別的常任秘書長佔比更高達70%,而女性擔任政府諮詢及法定組織非官方委員的比例已經提早在去年達至35%的目標。

     

    私人市場方面, 2020年近37%的經理和行政級人員由女性擔任,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她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保障婦女權益措施已經全部落實,包括將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增加到14星期、加強幼兒中心和社區保姆服務、規定新建商業處所設有育嬰間和哺集乳室等。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15日出席香港島婦女聯會「詩詞歌賦頌中華 灣區麗影耀香江」活動的演辭:

     

    金鈴主席(香港島婦女聯會主席)、各位姊妹、各位嘉賓:

     

    大家晚上好!今日香港島婦女聯會以「詩詞歌賦頌中華 灣區麗影耀香江」為主題的中華傳統文化展演活動,作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獻禮。大家來到現場環顧四周,都是一片色彩繽紛的華服衣海,我在此感謝香港島婦女聯會的慧心巧思,讓一眾姊妹可以欣賞一場充滿中國文化特色的詩詞歌賦精彩匯演、同慶回歸的同時,亦向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致敬。

     

    認識中國歷史,承傳中華傳統文化,我們認識國家、培養愛國情懷的基礎。香港特區至今已經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穩步發展。雖然2019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嚴峻的政治考驗,這兩年半以來又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第五波疫情更是來勢洶洶,但憑藉中央作為我們堅強後盾、特區政府迎難而上的決心,以及社會各界和全港市民的同心協力,香港一直努力跨越這些難關。

     

    特區成立25周年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里程碑。有了來之不易的穩定社會和政治局面,現在是加速發展、開創香港未來的關鍵時刻。香港不單要鞏固現有競爭優勢,更要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去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加上「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都為香港帶來美好的發展機遇。只要我們好好把握這些機遇,為國家所需,貢獻香港所長,香港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無可限量。

     

    我注意到今日的活動與深圳市婦女聯合會和前海管理局合辦大灣區分場,兩地同步直播,正正體現了港深兩地交流合作、共同發展。而香港島婦女聯會成立的大灣區女傑聯盟,更聯繫大灣區婦女力量,積極加強內地與香港各領域交流合作,我對於聯會致力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感到鼓舞。我亦要衷心感謝香港島婦女聯會在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下一直積極配合支持特區抗疫團隊,為有需要的市民送上抗疫物資、關懷和慰問,團結婦女力量,服務社區前線,為「疫」境中的香港送上滿滿正能量。

     

    最近,我在多個慶祝回歸的活動上都樂見香港社會各界團結一致,愛國愛港者分享回歸祖國的喜悅,謀劃香港的未來。各位朋友,還有半個月,我便會告別我長達42年的公職生涯。作為香港首位女性行政長官,我可以自豪地向大家說,本屆政府在提升婦女地位、促進婦女參與社會事務方面真的是不遺餘力,成果豐碩。目前女性公務員和女性首長級公務員已經佔整體公務員人數近四成,出任最高級別的常任秘書長佔比更高達70%有多。女性擔任政府諮詢及法定組織非官方委員的比例,已經提早在去年達至35%的目標。至於私人市場方面,在2020年已有近37%的經理及行政級人員由女性擔任,創下歷史新高。而我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將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增加到14星期、加強幼兒中心和社區保姆服務、規定新建商業處所要有育嬰間和哺集乳室、為目標組群女性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和乳癌篩查、改善處理流產胎等,都已經全部落實,保障婦女權益,促進婦女福祉。

     

    香港島婦女聯會以推動婦女參與社會事務,提升婦女社會地位為宗旨,一直都是特區政府的堅實合作夥伴,我們持續在推動婦女發展及其他社會事務上合作無間。我期待各位姊妹再接再厲,一起促進婦女發展,集合力量,為香港以至國家作出更多貢獻。

     

    我今日帶來了我們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主題曲,主題曲的名字是《前》,曲的結語是「願香港同心一齊創建」,現在請各位欣賞,謝謝大家!

  • 推動青年發展 設定政策目標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瑰麗同行啟動禮上說,第六屆特區政府7月1日履新,政府架構重組下設立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專注推動青年發展,制訂整體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為青年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設定政策目標,創造青年上流機遇,強調協助他們就業、創業和發展。

     

    以下是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6月14日在瑰麗同行啟動禮的演辭:

     

    鄭志雯首席行政總裁(瑰麗酒店集團首席行政總裁)、戴澤棠主席(職業訓練局主席)、各位嘉賓、各位好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獲邀出席瑰麗同行Rosewood Empowers的啟動禮,並見證香港職業訓練局與瑰麗酒店集團簽署備忘錄,推動環球實習計劃。

     

    瑰麗同行推動社區支援行動,以幫助社區、回饋社會為項目核心。除了關愛弱勢社群之外,瑰麗同行今日亦會透過與香港職業訓練局簽署備忘錄,展開公私營合作,為青年學徒提供一個環球實習機會。

     

    我出席今天的啟動禮,以示支持。今次瑰麗同行要推動香港青年發展和職業專才教育,這和我政綱裏所強調「同建關愛香港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是一致的。我認為,培育多方面人才,讓青年在傳統教育以外能夠裝備自己,實現夢想,是加強香港競爭力的重要元素。我肯定瑰麗同行和職業訓練局在這方面的努力。

     

    第六屆特區政府7月1日履新。在政府架構重組下,我們會設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專注推動青年發展,制訂整體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為青年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設定政策目標,創造青年上流機遇,強調協助青年就業、創業和發展。

     

    職業專才教育為不同志向和能力的青少年提供優質、多元化及多階進出的學習途徑,讓青年人掌握社會及職場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為升學、就業及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作為全港最大的職業專才教育機構,職業訓練局緊貼人力及職場最新情況,持續發展及優化職專教育課程。今次瑰麗酒店集團與職業訓練局合作,參加的學員會得到在職實習和培訓機會,學員會透過真實的工作環境,累積實戰經驗,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在合作備忘錄之下,部分職業訓練局學員將會在酒店集團的海外和內地公司得到全數資助的實習機會,非常難得。我希望各位學員除了學習待人接物、世道人情的寶貴體會及獲得工作經驗之外,亦可建立你們的國際視野,並為香港酒店及旅遊業造就新的人才庫,提升職專教育人才質素,提升香港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口碑。我希望各位學員以誠懇的態度,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對你們未來就業,以至人生發展都有莫大裨益。

     

    最後,我寄語瑰麗同行繼續將關愛精神發揚光大,瑰麗酒店集團與職業訓練局的合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各位學員滿載而歸。多謝大家。

     

  • 玩轉親子樂巡迴展6至8月舉行

    教育局本月至8月舉辦玩轉親子樂巡迴展覽,並推出家長教育資源套,讓家長認識如何透過親子玩樂與子女共建優質親子時間,為子女創造快樂的童年回憶,協助他們愉快和健康成長。

     

    局方今日向幼稚園和中小學發出通函,通知學校巡迴展覽的詳情,以及鼓勵家長和學生踴躍參與。

     

    正向家長運動親善大使「媽咪Light」和「爹哋Light」會帶領「Light家庭」在各展覽場地推廣正向家長教育,場內並設專題展板和以「Light家庭」為主題的照相區,更會派發親子桌上遊戲,先到先得。

     

    首場巡迴展覽本月18、19日在馬鞍山新港城中心舉行,所有活動免費;專題展板今日起也會在多個公共屋邨商場巡迴展出。

     

    至於家長教育資源套包含文章分享、親子遊戲介紹、遊戲示範影片等,家長可於教育局網頁閱覽和下載。

  • 林鄭月娥深信職專教育續獲支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職業訓練局成立40周年慶祝活動,感謝職訓局多年來盡心盡力推動職專教育發展,她深信下屆政府會繼續支持職訓局提供更多元的職專課程和職場實習機會,並不斷完善教學設施。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13日出席職業訓練局40周年暨傑出校友頒獎典禮的演辭:

     

    我今日十分高興和大家一齊在這裏慶祝職業訓練局成立40周年,並與各位職訓局的傑出校友見面,一同見證這個重要的里程碑。

     

    自從1982年成立以來,職訓局致力為香港培育優秀人才。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和逐步發展,職訓局已經成為香港最大的職業專才教育機構,每年為大約20萬名學生提供全面的職前和在職訓練,對各行各業以至香港整體發展作出莫大貢獻。

     

    面對全球經濟環境急速轉變,加上資訊科技在不同範疇廣泛應用,職訓局一直緊貼社會市場脈搏,通過其廣闊的業界網絡,革故維新,令學員可以藉着與時並進的職專課程,獲得職場所需的專門知識和實用技能,為日後就業好好裝備自己。我代表特區政府在此衷心感謝職訓局以及社會各界不同夥伴在過去40年,為推動職專教育發展盡心盡力,我深信下屆特區政府會繼續支持職訓局貫徹落實實踐與思考並重的教學方針,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職專課程和職場實習機會,同時不斷完善教學設施,緊跟時代步伐。

     

    最後,我祝願職訓局繼往開來,邁步向前,一如我們今年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主題曲,主題曲的名稱正是《前》,以及歌詞結尾所寄語,啟發並培育更加多追求卓越技能的「尋夢者啟程起跑線,在這獅子山下衝線,願這香港同心一起創建」。多謝大家,並請大家欣賞主題曲的music video。

  • 推計劃助僱主儲蓄支付遣散費

    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法案獲立法會通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取消「對沖」對僱主營運的影響會較今年可能出現的通脹影響為少。政府會在下個立法年度提交另一法案,推行專項儲蓄戶口計劃,協助僱主儲蓄以支付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6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我在立法會三讀通過了取消強制性公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對沖」的《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後會見傳媒時,指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亦是改善僱員退休保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過,亦正如我其後於電台節目中所言,這只是改善僱員退休保障的一個「逗號」。儘管取消「對沖」是重要的一步,亦只是其中一步。

     

    上一任行政長官參選時,他的競選團隊詢問我有關取消「對沖」的意見,其後他的參選政綱便提到要「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比例」。到2015年,當上屆政府開始準備就退休保障作諮詢時,我再就取消「對沖」進行研究和分析,更找來三間機構,運用其人事資料和紀錄進行詳細分析,於當年8月11日的明報刊登了一份約4,000字的文章,提出取消「對沖」的建議方案。政府於2015年12月開始進行退休保障諮詢,我亦積極參與討論,提出不同的方案。現任行政長官的參選政綱提到「就落實取消『對沖』安排,聆聽勞工界及商界,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聲音,並致力尋求共識」。我擔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後,便負起這個任務,出席了無數會談及會議。政府於2018年3月提出初步構思方案後,再廣泛諮詢各界。

     

    2018年10月,行政長官便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最終方案。我已無法統計近五年內我就取消「對沖」出席了多少次座談會、研討會、團體會議、傳媒訪問、電子傳媒節目等,能夠單在2018年談這題目的網誌也寫了七份。有批評指政府就取消「對沖」的條例草案講解不足,我只希望大家會明白,條例草案內容十分技術性,而方案的實質內容便是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的方案。至於2021年施政報告附篇提及優化政府資助計劃,目的是更具針對性地協助僱主適應政策轉變,特別是中小微企。當然,我明白無論過往做了多少工夫,不到立法時的所謂埋門一腳,大部分受影響的僱主和僱員都未必會留意社會上的討論,更說不上充分掌握一個連我也認為是十分複雜的議題。我可以坦白地說,就連我於2015年進行深入研究之前,也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及解決難度。這亦是為甚麼雖然2018年10月施政報告宣布了最終方案,草擬法例的工作要2021年中才大致完成。加上立法會換屆的變數,條例草案要待2022年初才能提交立法會。

     

    我於1995年後開始參與立法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廣泛及深入的講解工作,一般都是在立法以後才能真正吸引聽眾。其中有一條法例令我印象最深刻---我曾參與推動立法工作近14年,出席了超個200個大大小小的座談會,做了三次受影響人士的問卷調查,親筆簽署了超過4,000份個人信件,向有關人士講解內容。在立法後的一個講解會中,有與會者站起來,指他從事相關工作十多年來,都沒有聽過有關立法建議,批評我沒有諮詢他的意見,我當時真是無言以對1。簡而言之,取消「對沖」立法後,還有大量廣泛而深入講解的工作要做,不過並不一定要即時開展,而是要在法例實施前一個合理的時間進行。

     

    在立法會恢復二讀的辯論中,我已就議員的意見作出回應。在這裏我只想簡單重提兩點,一是對僱主的實質影響,二是「博炒」的可能性。

     

    坊間有不少分析討論,導致不少僱主誤以為取消「對沖」影響極大。我作一個簡單比喻,取消「對沖」對僱主營運的影響,差不多已可肯定地說會比今年可能出現的通脹影響為少。由於僱員薪酬只佔平均營運成本約三分一,取消「對沖」對僱主平均成本影響只有約0.35%。若大家有興趣作多一些了解,可以參閱本人於2018年10月28日11月4日的網誌。

     

    舉個例子:有一位「麥仲計」先生,每月薪酬為22,500元,他已為同一個老闆工作五年,如被解僱,便可領取75,000元的長期服務金。他正想想應否「博炒」,屈指一算,如再工作一年,便有機會獲得90,000元的長期服務金。如此下去,26年後,麥先生已50歲,發現可以獲得的長期服務金已到390,000元的上限,不走更待何時,於是他便開始「博炒」。不過,老闆見他已是老臣子,便耐心相勸,甚至出memo提點,可惜麥先生仍「執迷不悟」,故意不服從老闆合法合理的命令,老闆只好即時解僱,麥先生分毫長期服務金都不能獲得。50歲的麥先生只好找僱員再培訓局幫忙,參加就業掛鉤課程,每月最高可獲得5,800元的訓練津貼,及後再參與勞工處的中高齡就業計劃。大家是否真的會學麥先生去「博炒」?

     

    正如我在條例草案通過後所指,在下一個立法年度,政府會提交另一條法案,推行協助僱主儲蓄以支付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專項儲蓄戶口計劃。勞工處會設立一個資訊系統,處理專項儲蓄戶口計劃的運作,並準備為僱主提供25年的政府資助,以及廣泛而深入的宣傳教育工作,協助僱主更清楚掌握取消「對沖」的安排。

     

    1在這裏請讓我賣一個關子,有好時機才說這是哪一條法例。

  • 弱勢社群工作有實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立法會答問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在弱勢社群的工作有實效,社會福利經常開支五年間增加六、七成。不過,隨着人口老齡化,挑戰嚴峻,在勾畫長者醫療護理藍圖方面,政府仍要繼續努力。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她曾任社會福利署署長三年多,對於弱勢社群工作有一定掌握和承擔。政府過去五年投放在社福的經常開支增加六、七成,增幅之大屬罕見。

     

    她指出,第五波新冠疫情暴露了院舍照顧和醫社合作方面有很大改善空間,她期望下屆政府分拆出專門處理醫療衞生的政策局後,能牽頭探討如何令長者不入住醫院也能獲得適當照顧,而非在他們身體出現問題時立即送院。 

  • 特首歡迎立會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歡迎立法會三讀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形容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對沖」是加強僱員退休保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預計取消「對沖」安排2025年實施。

     

    根據1995年通過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僱主可以使用其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在指定情況下須負擔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開支,惟此舉無疑削弱強積金對僱員特別是基層勞工的退休保障。隨着強積金計劃運作多年,「對沖」金額日益增加,勞工界提出應盡早取消「對沖」,商界則擔心取消「對沖」將加重僱主負擔和影響營商環境。

     

    林鄭月娥表示,她早在擔任政務司司長兼扶貧委員會主席期間便倡議社會必須認真處理制度下的「對沖」安排。就任特首後,她於2018年3月提出初步構思,就取消「對沖」提出要點,其後在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優化方案,大幅增加向僱主提供的資助,並把資助年期由上屆政府建議的十年延長至25年,政府的總財政承擔額由79億元增至293億元。

     

    經勞工及福利局和勞工處與勞工顧問委員會、主要商會、僱主組織、勞工團體、政黨、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等持份者多次商討,並聆聽商界意見後,政府在2021年施政報告附篇進一步提出優化政府資助方案,在政府財政承擔額大致不變和維持25年資助年期的前提下,更聚焦地支援中小微企、更具針對性地協助僱主適應取消「對沖」安排的政策轉變。

     

    政府認為,這些措施已可正面回應商界的疑慮,妥善解決困擾勞工界多年的「對沖」問題,且為強積金全面「自由行」提供必要條件。

     

    林鄭月娥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特別是勞顧會和勞資雙方相關組織過去多年互諒互讓、理性商討,就取消「對沖」方案提出寶貴意見,促成條例草案在立法會順利通過,成為本屆政府完善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一大成果。她也感謝勞工及福利局和勞工處以鍥而不捨的精神解決這老、大、難問題。

     

    政府會全力推進取消「對沖」的配套安排,包括準備政府資助計劃、跟進為僱主設立專項儲蓄戶口以應付日後財政需要的計劃,以及推行廣泛、簡單易明的宣傳。

  • 特首料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大增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立法會答問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的公營房屋供應量較上屆政府五年任期的供應量多40%,她深信未來十年此數必會大幅上升。

     

    林鄭月娥今日在行政長官答問會上表示,本屆政府大膽嘗試興建過渡性房屋,此項目現已成為房屋階梯的重要部分。當局承諾興建2.5萬個單位,目前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逾2.1萬個單位。

     

    她說,房屋和土地工作的成效不會即時見到,往往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她在首份施政報告已清楚說明,房屋政策和供應不應受樓房價格波動影響,一定要持之以恆,否則難以追回時間。

     

    她期望下屆政府在過渡性房屋工作方面再加把勁,並呼籲擁有土地的發展商繼續支持這項極有意義的工作。 

  • 為實施取消強積金對沖做好準備

    立法會今日通過取消強制性公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對沖」的條例草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法案通過是改善僱員退休保障的重要里程碑,當局會努力為2025年能夠實施取消「對沖」做好準備。

     

    羅致光在法案通過後會見傳媒,指經歷兩屆政府的努力,由進行退休保障諮詢至今,花了六年半時間,完成立法程序堪稱歷史性時刻。他感謝社會各界過往多年就取消「對沖」出謀獻策,最終通過的方案已吸納很多意見。

     

    他說,實施取消「對沖」前還有很多重要工作要進行,包括計劃在下一個立法年度提交另一條法案,推行協助僱主儲蓄以支付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專項儲蓄戶口計劃,設立資訊系統處理專項儲蓄戶口計劃的運作,準備為僱主提供25年的政府資助,以及協助全港僱主知悉日後如何處理取消「對沖」安排的宣傳教育工作。

     

    對於有商界意見指現時並非修例時機,羅致光說,經濟有起有跌,該做的事便要做。如果再等很好的時機修例,然後再多花兩、三年時間進行複雜、深入和廣泛的宣傳教育工作,可能屆時又未必是適合時間執行。他相信,下一屆政府實行取消「對沖」時會審時度勢。

     

  • 學習體驗獎勵計劃接受申請

    2022年度資歷架構學習體驗獎勵計劃今日起接受申請,23個推行資歷架構行業的從業員可參加,8月15日截止。

     

    教育局表示,計劃旨在讓業內持續學習、表現出色的從業員通過參與本地或世界各地舉行的學習活動增廣見聞,認識行業最新發展,擴闊視野、拓展網絡,藉此實現個人和事業目標。今年計劃的主題是「體驗.開拓.新空間」。

     

    從業員可參與獎勵計劃下的學習活動包括比賽、研討會、交流會、展覽會、考察團等。因應新冠疫情,在網上參與的學習活動同樣可獲考慮。若活動形式因疫情而改動,也可酌情得到較大彈性。

     

    參與本港學習活動的獲獎者可獲一萬元獎金,香港境外學習活動獲獎者則可獲三萬元。

     

    計劃自2013年度舉辦以來,吸引超過1,900名從業員申請,逾560人獲獎。逾六成獲獎者參與香港以外學習活動,其餘三成多則參與本地學習活動。 

  • 學校須確保圖書館藏書不危害國安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學校有責任肯定校內圖書館沒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書本。他又指,當局現時的選書指引十分清晰,但若學校遇到問題,仍可向教育局提出。

     

    楊潤雄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表示,圖書與教科書同樣可影響學生思想,學校有責任做好選書工作;過往大部分學校也根據校內政策和教學需要選擇圖書館藏書。

     

    他指,《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學校有責任肯定校內圖書館不會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書本,如果個別學校檢視後發現有問題,可向教育局尋求專業支援。

     

    楊潤雄又提到,學校有必要教導學生正向思維,教育他們愛護國家,並透過教科書或課外讀物增進知識,培養正向人生觀。

  • 第 19 頁,共 6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