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教育與就業

  •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通知安排公布

    教育局表示,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小六學生若獲選為正取學生,其家長將於明日接獲有關中學通知,家長無須回覆學校是否接受。

      

    若學生也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錄取,而家長決定保留該學位,則無須理會有關參加派位中學的通知,其子女會按既定機制獲派該直資中學。

     

    若家長放棄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學位,便須於4月12日或之前通知有關中學,並取回《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的正本,方可保留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教育局表示,未獲通知為正取的學生須參加統一派位。每名小六學生家長4月12日起會通過其子女就讀的小學收到選校表格、家長須知及其子女所屬學校網的一覽表;至於選校手冊,家長可向小學借閱,或透過該局網頁和自動電話查詢系統2891 0088的傳真服務取得學校名單。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為減少人群聚集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教育局建議小學在支援家長選校作彈性安排,例如以視像、電話、電郵等方式代替大型家長會,為家長提供資訊及支援,以及將升中選校文件郵寄或電郵給跨境學生的家長。

     

    家長須將填妥的選校表格交回子女就讀的小學,以便學校於5月5日或以前送交教育局辦理。

  • 政府6月起降低職津工時要求

    政府公布6月開始落實具時限措施,由該月至明年5月降低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工時要求;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則於6月起取消。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令就業及經濟環境惡化,為進一步支援有經濟困難的就業人士及家庭,當局會降低職津計劃非單親住戶工時要求,把基本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44小時下調至72小時,以及將中額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68小時下調至132小時,單親住戶則維持現時基本、中額及高額津貼每月分別36、54、72小時的要求。

     

    政府並會取消個人交津計劃,該計劃最後申領月份為今年5月,申請人可於8月31日或以前遞交涵蓋申領月份至5月的最後一輪申請。

     

    此外,職津計劃所有住戶類別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在今年的年度調整中維持不變,而個人交津計劃在6月結束前,政府會將入息限額凍結在每月11,000元,以及將資產限額維持在99,000元。

     

    查詢可致電2558 3000。

  • 勞工處續為外傭提供檢測服務

    勞工處宣布,在4月份的星期日和清明節翌日即4月5日,部門繼續在外籍家庭傭工經常聚集的地點設立流動採樣站,為外傭提供免費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服務。

     

    繼3月為外傭提供免費病毒病檢測後,勞工處再次提供有關服務,於上述日期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興發街入口、荔枝角公園入口和荃灣公園入口設採樣站,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外傭須帶備香港身份證或護照,並即場登入政府網頁,選擇「非政府人員---外籍家庭傭工」登記個人資料。如有需要,當值人員可提供協助。

      

    負責進行檢測的承辦商不會收集或備存參加者個人資料。檢測結果呈陰性者會獲電話短信通知,而陽性個案會則轉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如屬確診,該署會聯絡參加者。

     

    勞工處呼籲外傭參與免費檢測,職業介紹所和僱主應鼓勵及協助安排外傭前往指定流動採樣站接受免費檢測。

  • 6月底前屆滿外傭合約可延三個月

    政府今日宣布,延續協助外傭和僱主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措施,容許僱主可在僱傭雙方同意下,延長於6月30日或之前屆滿的外傭合約最多三個月。

     

    政府指,按早前實施彈性安排的經驗,延長三個月已提供足夠時間讓僱主安排其新聘外傭來港。如新聘外傭未能於延長期內獲安排來港,僱主應申請與現任外傭續約。至於已根據去年年底宣布的彈性安排下獲准延長的合約,則不會獲再度延長合約有效期限。

     

    另外,政府容許續約或展開新合約的外傭在其原僱主或新僱主同意下向入境事務處申請延後返回原居地,直至合約完結。

  • 擴闊發展空間 掌大灣區機遇

    新冠疫情對環球及本地經濟均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儘管外貿環境在內地經濟迅速復元的帶動下好轉,加上金融市場活動暢旺,令香港經濟部分環節開始改善,但不少面向消費者的行業的經營狀況仍然困難。

     

    勞工市場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繼續受壓,但情況在期內較後時間隨着疫情改善已趨向穩定。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上升至7.2%,是2004年以來最高。青少年失業情況值得關注,15至24歲人士的失業率高達15.6%,失業人數35,500人。失業青年中,應屆畢業生約佔10,400人。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和資歷尚淺,剛畢業的新鮮人在逆轉的經濟環境中尋找工作會比較困難。

     

    只要香港疫情受控,經濟活動有望進一步恢復動力。隨着疫苗接種計劃的開展,在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疫情的威脅冀可逐步減退,有助紓緩勞工市場的壓力。

     

    創職位 助就業

     

    為紓緩疫情下的失業情況,政府較早前已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66億元,在兩年內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職位,涵蓋擁有不同技能及學歷的人士。在已創造的職位中,約10,000個是特別為應屆畢業生和青年人而設。除青年人以外,創造職位計劃亦兼顧基層的需要,當中超過四成屬較基層職位。

     

    截至2021年2月底,已開設了約31,000個職位(包括約15,800個於政府開設的職位及約15,600個於非政府界別開設的職位)。當中超過18,000個已入職,而餘下約13,000個職位的招聘工作已展開或將於短期內展開。

     

    鑑於疫情持續,失業情況惡化,政府於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再額外撥款66億元,開設約30,000個有時限職位。我們會積極推動此計劃。

     

    加入政府 服務社會

     

    與此同時,政府多管齊下吸引有抱負,有理想,以及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人加入政府工作。加入公務員行列對青年人和畢業生一直具吸引力。作為香港最大的僱主,政府會繼續致力招聘新人以填補因流失及新增服務需要而出現的空缺。在2017至18年度到2019至20年度,合共超過34,000人獲聘為公務員,當中逾六成年齡30歲或以下。年輕求職者可以考慮於提供不同職業領域選擇的文職職系,以及六個紀律部隊部門的紀律部隊職系發展他們的事業。

     

    在2020至21財政年度,共有超過10,000個公務員職位空缺。這些空缺涵蓋文職及紀律部隊職系,涉及約60個局/部門。

     

    特別‧愛增值計劃

     

    至於培訓方面,僱員再培訓局於2019年10月及2020年7月分別推出第一期及第二期特別・愛增值計劃,支援受經濟不景所影響的僱員。截至今年2月底,分別約16,200及17,100名學員入讀上述兩期計劃下的課程。第三期特別計劃剛於今年1月開始,將提供20,000個培訓名額。政府於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再培訓局將繼續於7月推出第四期特別計劃,為期半年至今年年底,讓額外20,000名學員接受再培訓。再培訓局亦會繼續擴闊計劃的課程選擇,並提供更多網上課程,讓學員在疫情期間遙距學習。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本港就業之外,香港青年人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遠,從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尋找新機遇。大灣區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以及擁有超過7,200萬人口及生產總值達17,0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為香港開拓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為香港青年人提供就業和事業發展的新跑道。

     

    政府會不遺餘力推動大灣區發展,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人參與。為鼓勵和支持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政府撥款3億7,600萬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並於上周二及周三舉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線上線下同步進行。計劃的對象是2019至21年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居民。受聘者可獲得不低於18,000港元的月薪。至今已收到超過1,800個空缺。

     

    我上周三到招聘博覽視察,並與部分求職者及參展僱主交談,了解他們的意見。不少參展僱主向我介紹他們提供的大灣區就職機會,工種相當廣泛,包括創新科技、銀行、會計、公關、行政管理以至教育等。到場的求職者均認同大灣區工作前景光明,異口同聲表示希望把握機會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闖一闖,擴闊視野,發展事業。

     

    上周三我亦為大灣區青年專才協會就職典禮暨大灣區青年專業論壇主持開幕禮。我致辭時指出, 大會以精英薈萃,揚帆起航為主題至為恰當,這標誌着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切入點,香港青年事業發展的新航道。

     

    大灣區不但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亦是香港疫情後恢復經濟的重要機遇所在。我鼓勵青年人登高望遠,融入大灣區,在更大的舞台上發揮所長,好好把握這歷史機遇。

     

    總結

     

    無論是促進就業、經濟增長、青年人發展,以至抓住國家發展的契機等,都必須建基於穩定和諧的政治及社會環境。歸根究柢,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之本。香港沒有政治安全,就無法長期繁榮和穩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的通過,是中央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體制的重大舉措,堵塞香港選舉制度的漏洞和缺失,從制度機制上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我期待新一套更進步、更有代表性、更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選舉制度的誕生,讓香港的政治體制踏上康莊大道。

     

    特區政府已開始梳理需要修訂的本地選舉法律,待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後,特區政府會依照經修改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盡快完成修改本地相關選舉法律的工作,爭取盡早把條例草案提交至立法會審議。政府亦會全力向社會解說條例草案的內容。

     

    另外,目前疫情雖然緩和,但我們絕不能鬆懈,尤其是在復活節假期間,更要提高警覺,嚴守社交距離措施。此外,接種疫苗是抗疫的重中之重,我呼籲大家護己護人,毫不猶疑地盡早參與疫苗接種計劃。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3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復活假後回校學生比例增至三分二

    教育局今日宣布,全港幼稚園、中小學在學校復活節假期後,可按校本需要安排更多學生回校出席面授課堂,上限增至不多於全校人數三分二,上課時間仍以半天為限。局方下星期會去信學校通知相關細節安排。

     

    教育局表示,局方考慮疫情最新發展、衞生專家意見和學校準備情況後作出決定。當局期望學校能安排各級別學生輪流回校出席面授課堂,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回校上課,與其他同學一同學習和互動,促進社交、身心發展。

     

    中學方面,學校可安排個別級別學生於上午或下午回校出席不多於半天面授課堂,不可安排同一級別學生出席全日課堂,以避免學生出外用膳。小學則只可安排個別級別學生於上午回校出席不多於半天的面授課堂。

     

    幼稚園方面,校方可安排上午班或下午班個別級別的學童分別於上午或下午回校出席半天課堂,而全日班的學童,校方可安排他們於上午或下午回校出席不多於半天的面授課堂。

     

    根據現行安排,若個別學校能安排全校教職員定期接受病毒檢測,教育局會按這些學校的實際情況,考慮容許全校恢復半天面授課堂。學校教職員使用社區檢測中心的病毒檢測服務可獲豁免收費。

  • 逾千六大學生參加創科實習計劃

    創新科技署去年以先導形式推出創科實習計劃,鼓勵學生體驗創科工作,及早培養他們日後投身創科事業的興趣。計劃吸引逾1,600名大學生及逾千間公司或機構參加,深受學界和業界歡迎。

     

    根據參與大學在暑假和寒假實習工作完結後所作的問卷調查,94%學生完成實習後對創科行業有更深入認識,88%學生表示將來會考慮投身創科工作。

     

    此外,99%參與僱主滿意實習學生工作表現,甚至認為超出預期,96%僱主打算繼續參與計劃。

     

    參與計劃的公司多為中小企或初創企業,其中約一半為資訊科技公司,其餘來自生物科技、電氣及電子工程、專業服務、環保等行業,提供程式編寫、網頁設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實習工作。

     

    由於反應熱烈,財政司司長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將創科實習計劃恆常化。創科署正與各大學商議優化計劃的措施,以吸引更多學生和僱主參與。有意參加計劃的學生和僱主可聯絡相關大學。

  • 僱員接種新冠疫苗 僱主應予體諒

    對於外間提議僱員接種新冠疫苗後應享有薪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病假的定義有法例依據,政府只能呼籲僱主體諒僱員情況。

     

    羅致光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若僱主就鼓勵僱員自願接種疫苗作出友善安排,相信會受僱員歡迎。

     

    談及他早前在立法會上有關「職位共享」的言論,羅致光指,部分議員當時就議案發言,希望政府推動「職位共享」文化,他只是就此簡單解說,並描述部分企業就僱員放無薪假的安排和做法。

  • 大灣區青年招聘博覽明起舉行

    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和支持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相關招聘博覽明日起一連兩日舉行,34間機構提供逾800個職位,部分屬創科空缺。

     

    招聘博覽採用線上方式,明日和周三下午6時於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網站舉行,合資格求職人士只需預先登記成為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用戶,屆時即可於網上向參加機構遞交求職申請,費用全免。

     

    參加機構共34間,涵蓋金融、商用服務、教育、物流和資訊科技業,提供超過800個職位空缺,包括設計師、會計主任、行政助理、人力資源助理、業務分析師、機械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網站開發員。

     

    網上招聘會舉行期間,約20間機構會在該兩日上午11時至下午5時30分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設置櫃位,進行即場招聘,入場費全免,截止入場時間為下午5時。

     

    場內因應疫情最新發展和入場人數採取適當感染控制或人流管制措施,入場者須以「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又或填寫個人資料表格投入指定收集箱。

     

    招聘博覽對象為持有2019至2021年期間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居民,在計劃下受聘者可獲得不低於18,000元月薪。

     

    查詢可致電2153 3985。

  • 學習體驗獎勵計劃接受申請

    2021至22年度資歷架構學習體驗獎勵計劃接受申請,23個推行資歷架構行業的從業員可參加,5月27日截止。

     

    計劃旨在讓業內表現出色的從業員通過參與本地或世界各地舉行的學習活動增廣見聞,認識行業最新發展,擴闊視野,拓展網絡,藉此實現個人和事業目標。今年計劃的主題是「學習體驗 蓄勢待發」。

     

    從業員可參與獎勵計劃下的學習活動包括比賽、研討會、交流會、展覽會、考察團等。參與本港學習活動的獲獎者可獲一萬元獎金,香港境外學習活動獲獎者則可獲三萬元。

     

    該計劃由2013至14年度舉辦以來,吸引超過1,700名從業員申請,逾490人獲獎,逾六成獲獎者參與香港以外學習活動,其餘三成多則參與本地學習活動。

     

    為進一步推廣獎勵計劃,教育局邀得多名獲獎者分享其故事並製作短片。短片已上載資歷架構網頁獎勵計劃臉書專頁

  • 工傷職業病補償金額下月中調高

    政府今日刊憲公布,調高因工受傷或患職業病僱員、已故僱員家屬的補償金額,涉及18個補償項目,下月15日生效。

     

    立法會周三通過三項決議,調高《僱員補償條例》、《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職業性失聰(補償)條例》共18個補償項目金額,增幅介乎2.68%至18%。

     

    勞工處表示,按既定機制,補償金額每兩年視乎情況調整一次,金額通常參照名義工資指數所反映的工資變動或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所反映的物價變動。

     

    該處指,提高補償金額可為工傷僱員、職業病患者和因工傷或職業病死亡的僱員家屬提供更佳保障。

  • 文憑試舉行期間試場學校停課六天

    教育局宣布,為配合防疫需要,在今年中學文憑考試提供試場的學校於4月26至30日、5月3日暫停面授課堂,以騰出更多課室作試場及教師擔任監考人員。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教育局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一直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和學界,就文憑試安排保持緊密溝通,務求令今年的文憑試在安全情況下,於4月23日開考。

     

    考評局稍後會發信通知學校上述安排。學校可因應校本情況,決定是否安排其他班級進行網上授課。

     

  • 第 52 頁,共 6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