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教育與就業
-
小一自行收生結果下周一公布
全港官立和資助小學下學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錄取名單下周一公布,21,724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
教育局表示,家長可於當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帶同小一入學申請表的家長副本前往申請的小學查閱結果。鑑於新冠疫情,家長如未能到校,可瀏覽學校網頁或致電學校查詢。
若子女獲派學位,家長須於下周三或周四前往學校註冊。由於學校已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五歲或以上的訪客均須出示新冠疫苗接種紀錄並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方可進入學校,獲豁免或以學生身分參加學校活動者除外。此外,持疫苗通行證紅碼和黃碼人士不能以訪客身分進入學校。
今年有43,755名兒童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在21,724名獲錄取學生中,11,790人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
另外,教育局明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局方鼓勵家長及早登記使用「智方便+」,以享用更便捷的服務。已於小一入學申請表提供電郵地址,並以「智方便+」啟動小一入學電子平台的家長,可透過該平台辦理選校手續和查閱統一派位結果,詳情稍後公布。
-
深港校長論壇探討教育發展路向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與深圳市教育局合辦深港校長論壇,以「十四五規劃下教育發展的路向」為主題,安排多場分組研討會讓兩地校長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的角色和重要功能定位,以及在多個重要範疇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她指出,學校的領導有責任讓師生明白國家發展藍圖及香港在當中的位置,引領年輕一代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和香港的獨特優勢,增加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幫助他們了解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蔡若蓮強調,教育局會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加強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愛國價值觀,自覺尊重與維護國家根本制度。局方會與教育界攜手培育德才兼備、有承擔、有視野、愛國愛家的人才,以迎接未來挑戰,擁抱國家帶來的機遇。
本屆深港校長論壇以實體和網上形式同步舉行,逾350名香港、深圳、澳門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中學、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校長參與。
-
失業率續跌至3.8%
政府統計處公布,8月至10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8%,較7月至9月下跌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同樣下跌0.1個百分點至1.7%。
期內總就業人數增加約19,700人至3,648,600人,總勞動人口增約11,800人至3,796,000人。
失業人數減少約7,900人至147,400人,就業不足人數減少約5,600人至63,400人。
與7月至9月比較,8月至10月期間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零售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跌幅相對明顯。同期就業不足率方面,下跌主要見於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餐飲服務活動業以及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隨着本地經濟活動恢復,勞工市場繼續改善。
他認為,勞工市場的短期前景取決於本地經濟活動的表現。儘管金融狀況收緊會抑制需求,但只要疫情持續受控,防疫措施適度放寬,再加上消費券計劃的幫助,經濟活動應能逐漸回復正常。
-
演唱會舞蹈員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今日交代Mirror演唱會事故調查工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所有掌握的證據均顯示相關舞蹈員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勞工處考慮檢控聘用舞蹈員的舞蹈公司和承辦商。
孫玉菡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對於7月28日演唱會期間和7月25日綵排期間發生的意外,勞工處已審視相關舞蹈員的工作模式、受聘形式等資料,並已進行刑事調查。
對於相關舞蹈員屬自僱或僱員,孫玉菡表示,諮詢律政司後,判斷舞蹈員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
勞工處會循《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和《僱員補償條例》採取跟進行動。
就職安健條例而言,勞工處考慮檢控僱主,即聘用舞蹈員的舞蹈公司,以及承辦商等處所佔用人。當局會考慮他們有否提供安全作業裝置,以及僱主有否為其僱員提供安全工作系統等,再作檢控決定。
孫玉菡又說,相關舞蹈公司沒有呈報工傷,也沒有為僱員購買保險,當局會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向相關舞蹈公司採取行動。
-
紅館演唱會事故 租用人違反規定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負責調查Mirror演唱會事故成因的工作小組已完成調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LED屏幕墮下足證裝置並非安全穩固,場地租用人違反租用條款的部分規定。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領導、負責調查7月28日香港體育館Mirror演唱會事故成因的工作小組詳細檢視墮下的LED屏幕、舞台設備相關裝置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後,認為意外成因包括金屬疲勞引致鋼索斷裂、吊環螺絲裝置設計出現問題,以及懸吊系統安全系數不理想。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考慮工作小組的調查結果後,認為場地租用人違反租用條款的部分規定。他指,根據規定,租用人須提交有關使用場地建議安排的準確詳情,但其提交有關LED屏幕的重量資料明顯不準確,誇大懸吊LED屏幕鋼索的安全系數。
康文署並已將相關資料轉交警方再作調查。
根據紅館的租用條件,租用人有責任確保其本人、僱員、合辦人、承辦商、分包商等遵守紅館一切租用條款及有關法例。租用人要確保其帶入紅館的裝置安全穩妥,也須委聘認可人士證明有關裝置達到業內認可標準,並且安全穩固。
紅館啟用近40年均採用上述安排,業界一直積極配合,以往在紅館舉行的演唱會也大致順利舉行,證明機制行之有效。
楊潤雄表示,根據他與業界的接觸,大家都對事件深感震驚,且認為這次只屬個別事件,不代表業界整體表現。他又指,絕不姑息涉事人士,定必依法嚴懲處理。
調查Mirror演唱會事故工作小組主席李子俊表示,工作小組提出一系列建議強化現有租用機制,包括在驗證機制中更清楚訂明每名負責人員的工作範疇和角色、租用人委聘的專業人士須更早入場參與檢測舞台設計和定期監督舞台工作。
工作小組並要求加強核證搭建物和器材設備的重量,以及要求主辦方提供鋼索品質檢測證明,確保所用鋼索的品質符合規格。
李子俊續說,康文署會研究引入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獨立第三方審核人員,視乎需要檢視租用人所進行的工程和安裝的裝置,並會鼓勵主辦方在演出前盡早綵排,以減低舞台上發生意外的機會。
未來數月,康文署會與業界商討加強措施的執行細節。在未正式落實措施修訂租用條款前,業界仍須遵守8月起實施的三項短期措施,或採取其他獲康文署接納、保障表演者和觀眾安全的措施。
工作小組的調查報告已上載康文署網頁。
-
助青年把握大灣區升學就業機會
教育局今日以實體和網上形式同步舉行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希望各界攜手協助青年多加了解和認識國家發展,抓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獨特機遇,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升學和就業機會。
研討會的主題為共創協同---粵港澳大灣區,蔡若蓮在研討會開幕禮致辭時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及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鼓勵香港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綜合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蔡若蓮說,香港的青年有衝勁、有創意而且深具潛質,相信他們在大灣區建設中定能擔當重要角色。
研討會讓約1,100名本地和內地教育工作者與商校合作計劃機構夥伴交流經驗,提升他們在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專業能力。
蔡若蓮又在研討會中頒發感謝狀予36所機構,表揚新加入成為商校合作計劃的機構夥伴,帶領學生走出課室、放眼世界,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事業探索活動。
教育局在2022至23學年進一步推動商校協作,推出商校合作計劃2.0,積極聯繫主要商會、專業團體及資歷架構下的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推動更多會員機構參加計劃。商校合作計劃會在學校的長假期推出一系列假期工作體驗計劃,並會推出細看大灣新機遇考察之旅,加深高中學生對大灣區經濟發展、教育和升學及事業發展等的了解。
-
內地高校招生計劃3月接受報名
教育局表示,內地132所參與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高等院校明年3月1日至31日接受網上報名。該計劃豁免港生應考內地聯招試,按學生文憑試成績擇優錄取。
202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可於上述日期內報名,並於4月10日前登入報名系統查閱報名資格審核結果,曾按系統要求提供補充資料的考生可於4月23日前登入查閱審核結果。
所有通過報名資格審核的考生須於4月30日前繳交報名費並完成報名確認程序,院校將於明年7月底公布錄取名單並根據招生情況安排補錄。
教育局表示,參與計劃的132所高校提供的課程各有特色,香港學生透過計劃到內地升學,可把握機會認識國家最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面貌,以規劃往後發展路途。局方會繼續與內地商討,邀請更多內地知名學府參與計劃。
-
現階段無招聘方艙閉環工作人員
對於網上流傳有關招聘方艙閉環工作人員一事,政府表示,現階段沒有向外聘請員工負責相關工作。
政府今日回應傳媒查詢時重申,港深兩地政府正就「前置檢疫」的建議磋商具體要求,以確保方案得以周全制訂。磋商仍在進行中。
政府呼籲市民求職時小心,如對任何招聘廣告存有懷疑,應避免向第三者披露個人資料,以免資料被不當使用。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嘉許禮今舉行
勞工處今日舉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嘉許禮暨分享會,30多間企業獲頒積極參與企業嘉許奬。行政長官李家超呼籲企業繼續支持計劃,提供更多優質崗位,協助香港青年投身大灣區建設,發展事業。
李家超在嘉許禮上致辭時說,計劃是政府鼓勵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措施,他欣悉參與的企業及青年均對計劃有非常正面的評價,並感謝企業對青年人的悉心指導和支援。
計劃2021年推出,吸引400多間企業合共提供近3,500個職位空缺,逾1,000名畢業生入職。
李家超表示,他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宣布把計劃恆常化,細節明年初公布。他期望社會各界對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就業、創業抱持更開放和正面的態度。不論他們最終在大灣區發展,或獲得經驗後回港發展,對青年成長和成功都有積極作用。社會應鼓勵香港青年親身感受,加深認識國家、國情,了解國家的發展和機遇。
在嘉許禮上,參與計劃的青年拍下預錄訪問片段,講述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體會和豐富收穫;僱用他們的企業代表則在典禮上分享培訓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工作的經驗。
-
嚴肅調查尖沙咀致命工作意外
尖沙咀一個建築地盤發生致命工作意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對此深表難過,並向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他強調,當局會嚴肅調查意外成因,如有需要會作出檢控。
孫玉菡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表示,勞工處就意外展開調查,已向有關地盤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
針對大幅提升職安健罪行的罰則,立法會正審議《2022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孫玉菡表示,不同背景的議員都一致認為要做好職安健,並提升相關罪行的罰則。由於修例涉及條文眾多,他明白議員希望清楚仔細審議,當局會盡力配合,他期望法案盡快獲通過。
談及香港體育館嚴重事故,孫玉菡表示,希望盡快向公眾交代事件的調查結果,完成後會第一時間交代。
-
內地升學資助額調高
教育局宣布上調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的資助額,增幅由5%至16%不等,2022至23學年起實施。
局方表示,為向在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提供更適切支援,政府已優化計劃資助額的計算方式並增加資助,例如新增旅費津貼。調整後的經入息審查資助和免入息審查資助會按院校所在地區與香港的距離分為三個類別發放給合資格學生。
計劃將惠及在191所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包括於2022至23學年參與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129所院校。
2022至23學年資助計劃已截止申請,當局正處理有關申請,預計明年第一季或之前通知個別申請人其申請結果,明年3月前陸續向受惠學生發放資助。
計劃分為經入息審查資助和免入息審查資助,符合申請資格的學生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其中一項資助。款項按年發放,年期為有關學生於指定內地院校就讀學士學位課程的正常修業期。
-
李家超頒授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主持2021至22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頒獎典禮,向六名教師頒發卓越教學獎,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則向13名教師頒發嘉許狀。
李家超在典禮上致辭時說,香港教育基建完善,教學質量在國際研究中名列前茅。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未來的教育工作要從三方面增能,包括啟發學生潛能、貢獻發展動能、提升教學效能。
政府會在中小學階段大力加強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並推廣職業專才教育;也會配合國家及香港未來的發展,從創新科技至文化藝術都為學生打好基礎,在不同學術範疇培育多元人才。
此外,政府會加強教師管理,當局將推出專業操守指引,並會擴展教師入職的《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測試。
他期望教育界與社會各界一起為青年人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成為愛國愛港、具世界視野的新一代,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盡展所長,為國家、香港和自己奏起精彩的新樂章。
教學獎共收到102份提名,評審主要審視教師在專業能力、培育學生、專業精神和對社區的承擔,以及學校發展的表現。獲獎教師來自體育學習領域、科學教育學習領域和課程領導的範疇。
至於2022至23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則會涵蓋科技教育學習領域、常識科、訓育及輔導三個範疇,評審工作上月已開始。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下一頁
- 第 9 頁,共 6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