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修頓花園36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灣仔修頓花園採取執法行動,檢查374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36人違反強檢公告。

     

    教育局、警方和衞生署今早展開行動,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的36人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28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發布

    政府今日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闡明政府為在港發展具活力的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

     

    政策宣言表明本港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兼融的態度。政府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的環境,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並會適時訂出所需規限,按照國際標準緩減實際和潛在風險,讓虛擬資產創新能夠在香港以可持續方式蓬勃發展。

     

    監管方面,政府正加緊籌備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也樂意聯繫全球虛擬資產業界,邀請有關交易所在港開拓商機。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將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對於可否在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政府抱持歡迎態度。

     

    政府對於日後檢討代幣化資產的產權和智能合約的合法性抱持開放態度,金融管理局稍後會就穩定幣的監管制度發布諮詢結果和下一步工作。

     

    為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並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政府和監管機構正研究推出數項試驗計劃,包括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綠色債券代幣化和數碼港元。

     

    展望未來,政府會通過便利的政策、整全和平衡的監管、風險為本的規限,以及各項試驗計劃,落實這份政策宣言所載的願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向全球市場清晰表達本港對於虛擬資產的政策立場,表明政府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一同探索金融創新的承擔和決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政府認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和Web 3.0有潛力成為金融和商業的未來,這些技術在適當監管下預期可以提升效率和透明度。政府將致力在整個虛擬資產價值鏈上促進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

  • 首爾人踩人事故暫未有港人求助

    南韓首爾發生人踩人事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入境事務處暫時未收到香港人求助。當局會密切留意情況,如有港人要求幫助,定當傾力協助。

     

    鄧炳強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入境處設有協助在外港人求助熱線和機制,任何香港人在外地求助,入境處、駐外領事館或駐外經濟貿易辦事處都會盡全力協助。

     

    他對事故的死者致以深切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本港方面,有市民外出慶祝萬聖節,鄧炳強提醒市民慶祝之餘,要注意人身安全,並留意現場警務人員指示。

     

    他說,警方會盡力在蘭桂坊管制人群,而過往警方有很多類似行動,市民也很守規矩,他相信只要大家注意安全,留意現場警務人員指示,應該能安全度過節日。 

  • 本港錄逾四千七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4,73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7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461宗;另有478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和七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11名院友確診,41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12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四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9人危殆。

     

    鑑於沙田、東區和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五屋邨試行廚餘收集

    環境保護署今日展開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為期18個月,首階段在五個房屋署和房屋協會的公共屋邨陸續安裝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涉及約30座樓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到香港仔石排灣邨出席試驗計劃宣傳活動時表示,現時家居廚餘佔整體棄置在堆填區的廚餘量約七成,而全港有超過200萬人口居住於公共屋邨,因此試驗計劃以公共屋邨居民為目標,鼓勵他們把廚餘源頭分類、收集及循環再造,既可減少廚餘引起的環境衞生問題,也善用有機資源。

               

    謝展寰表示,透過試驗計劃,政府會汲取更多廚餘收集的經驗,以制定一套切實可行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可持續方案,妥善收集家居廚餘,並逐步擴展至全港更多公共屋邨,以配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

     

    試驗計劃首階段涉及的五個公共屋邨為香港仔石排灣邨、牛頭角彩德邨、將軍澳尚德邨、堅尼地城觀龍樓和柴灣連翠邨。環保署指,短期目標是在2023至24年度將試驗計劃擴展至合共100座公共屋邨樓宇,涉及約150,000居民。

     

    試驗計劃採用具備防滿溢和除味裝置的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收集到的廚餘會運往O.PARK1處理,轉化為能源及堆肥。

     

    環保署會加強宣傳和教育,並配合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提供誘因鼓勵居民參與。 

  • 楊何蓓茵呼籲長幼接種新冠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出席油尖旺區新冠疫苗接種日,感謝市民支持新冠疫苗接種,並呼籲市民鼓勵親友特別是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和兒童接種疫苗。

     

    楊何蓓茵表示,經各方齊心努力,70歲或以上長者的第三針新冠疫苗接種率已上升至略高於七成,惟三歲以下幼兒第一針的接種率只有18%。

     

    她提醒家長,不可低估新冠病毒帶來的傷害,自第五波疫情至今,已有九名11歲以下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離世,她希望更多家長積極為子女安排接種疫苗。

     

    楊何蓓茵又表示,需要更多長者和家長支持,才能為本港築起穩健的保護屏障。若疫情反彈時才急忙接種,計及接種疫苗後約需兩星期讓身體產生抗體,屆時未必有足夠時間讓疫苗發揮功效。

     

    油尖旺區新冠疫苗接種日由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油尖旺區校長會和醫護誠信同行合辦。楊何蓓茵希望地區民政處、校長會和不同地區團體可以再接再厲推動新冠疫苗接種。 

  • 傲雲峰6座29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土瓜灣傲雲峰6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31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29人違反強檢公告。

     

    工業貿易署、警方和衞生署今早展開行動,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的29人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15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全力落實土地政策 構建宜居香港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撰文表示,施政報告提出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四個方向的土地發展策略,壓縮造地程序、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發展局會全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以構建更宜居的香港。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0月3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的重中之重。行政長官上星期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從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四個方向,採取多管齊下的土地發展策略,壓縮造地程序,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既為解決住的問題,亦為提升生活質素及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發展局會全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以構建更宜居的香港。

     

    1. 提量

     

    制訂並每年公布十年熟地供應預測

     

    為展示政府造地的力度,以及利便監察工作進度,我們制訂並每年公布十年可發展土地(即熟地)供應預測,這是特區政府首次發表同類預測,亦會成為我們造地方面的其中一個工作指標。

     

    將扭轉土地供應緊絀情況

     

    提量而言,我們將會扭轉過去土地緊絀的情況:未來十年(即2023至24到2032至33年度),熟地供應量將達3,280公頃,而且整體呈上升趨勢。當中,已預留作房屋用途的用地預計可提供約493,000房屋單位。

     

    就私營房屋而言,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最新推算,未來十年的需求為129,000個單位。換言之,我們每年需要約12,900單位,五年大約65,000個單位。政府在未來五年會準備好可提供72,000個私營單位的土地,通過賣地及鐵路物業發展推出市場。再加上市區重建局及其他私人發展項目,整體供應將多於估算需求。

     

    另外,今次施政報告的新造土地來源包括綠化地帶檢討,除了已經納入各項發展計劃的1,200公頃綠化地帶土地,我們再識別了約255公頃、可供應達70,000個單位的綠化地帶土地,並會計入未來十年熟地供應內。

     

    放棄「地剛剛夠就可以」的思維

     

    不過,我們並不止於此,會繼續物色更多土地發展機會,因為我們造地不單是為了解決我們住房的問題,也希望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所以我們要放棄「地剛剛夠就可以」的思維;我們要有儲備,才能讓政府和各界有空間想政策創新。

     

    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願景下交椅洲人工島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整個北部都會區將發展的土地有3,000多公頃,當中四成,即是約1,300公頃,將在未來十年的熟地中出現。至於交椅洲人工島,我們的目標是提供1,000公頃,當中約三成,即300公頃,也會在未來十年的後期開始出現,換言之,這些大型造地項目將在這十年期內陸續出現,絕對不是遙不可及。

     

    2. 提速、提效

     

    精簡發展程序

    為了增加土地供應,我們亦要做到提速、提效,即是精簡程序,當中涉及法定程序和行政程序兩大環節。法定程序方面,我們正準備於今年年底前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修訂多條與發展相關的法例。我期望得到社會和立法會整體支持,令有關法例修訂能順利通過,做到如施政報告所說的大幅壓縮製造熟地時間,令大規模發展由13年壓縮至七年,而一般項目由六年壓縮至四年。

     

    至於進一步精簡行政程序,包括停車場樓面寬免安排、自行核證和獨立審查安排等,這些均是持份者很希望我們處理的課題,我們也承諾明年年中起陸續提出具體建議,並與業界商討。

     

    3. 提質

     

    促進老舊市區重建

     

    提質方面,我們從以下四個方向更新及精簡強拍制度,加快市區更新:

     

    第一,建議把樓齡達50年至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的強拍申請門檻由八成業權降低至七成,而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低至六成。至於非工業地帶工廈的門檻,建議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會由八成降低至七成;

    第二,考慮相連地段合併發展可合併計算業權和門檻;

    第三,精簡強拍法律程序;

    第四,成立專責辦事處,為受強拍影響的小業主提供更多支援。

     

    我們會於今年內就具體建議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專業團體和居民組織,並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予立法會。

     

    活力環島長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展城市的同時,亦着重增設休閒設施,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我們將在香港島建造活力環島長廊,連接港島北岸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及郊野步行徑,全長約60公里,其中20公里需要新建造或作改善,我們希望在未來五年駁通環島長廊九成路段。

     

    除以上主要措施,發展局亦會全力跟進其他工作,包括擴展標準化補地價安排、更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精簡地契續期安排、支援市建局的工作等,為構建更宜居的香港而努力。

  • 陳茂波:出訪中東收穫甚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他出訪巴林和沙特阿拉伯收穫甚豐,行程中除了與當地政府官員、主權基金、企業代表會面,他也向當地政商領袖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推廣香港作為資金與機遇匯聚的獨特平台,並積極說好香港故事,建立廣泛聯繫。

     

    他說,不少中東國家漸漸意識到有必要分散投資風險,並推動投資類別更多元化,而內地以至整個亞洲對他們來說正正提供了契機。他們普遍認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他們進入內地投資以至到亞洲其他市場發展的理想平台。他們也對粵港澳大灣區很感興趣,認為發展極具潛力,值得更深入探討投資和合作機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3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上星期我與同事出訪巴林及沙特阿拉伯,並參加於利雅德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FII )。這是我自擔任財政司司長以來首次到訪中東海灣地區,也是疫情爆發近三年來的首度外訪。此行收穫甚豐,行程中除了與當地政府官員、主權基金、企業代表會面外,我亦向當地政商領袖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及推廣香港作為資金與機遇匯聚的獨特平台,並積極說好香港故事,建立廣泛的聯繫。

     

    中東地區資源豐富,過去予人印象是其經濟較側重於資源類商品貿易,但隨着國際形勢和市場變化,他們也積極求變,對不同的投資機遇深感興趣,且對推動自身經濟多元化訂下確切目標。例如沙特阿拉伯提出的2030願景,便是透過開放、推動改革,促進經濟多元發展,更重視私人和外來投資,藉此減少對石油的倚賴。

     

    有不少與會的官員和商界代表均指出,我們的到訪不但展示了對中東地區的重視,時機上也十分合適,尤其是當地緣政局的急速變化,不少中東國家都漸漸意識到有必要分散投資風險,並推動投資類別更多元化,而內地以至整個亞洲對他們來說正正提供了契機。他們普遍認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他們進入內地投資以至到亞洲其他市場發展,提供了理想平台。而每當我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匯聚了國際金融中心、創科高地和高端製造業基地,也是八千多萬人口的消費市場,他們都很感興趣,認為這樣的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極具潛力,值得更深入探討投資和合作的機遇。

     

    不過,他們也提出相類似的問題,就是對內地、香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狀況不夠熟悉,因此希望有可靠的夥伴作為引介,以最有效的方法進入我們的巿場,既減低投資風險,亦可以更快捷地建立和發展業務。

     

    金融市場方面,他們都希望了解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樞紐,如何能讓投資者將在貿易中獲取的人民幣作更好更多元化的投資;他們亦對內地與香港資本巿場的互聯互通安排深感興趣,尤其是這個雙向流通的渠道除了可讓他們的資金直接投資內地股市,亦讓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可吸納內地和國際的資金。此外,香港綠色金融亦是他們感興趣的議題,香港作為亞洲第一大綠色債券發行地,對於正積極推動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中東地區,也極具吸引力。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第六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FII),雲集了六千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政經、商界、金融投資和可持續發展等意見領袖,共同探討全球發展的新秩序和面對的新挑戰。活動的陣容反映了中東地區在全球政商和金融界所得到的重視。我在題為「新環球秩序:政府的觀點」的主題論壇,受邀請作為其中一位講者,介紹了香港的「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金融市場的高效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以及新一屆政府在吸引企業、招募人才、促進國際商貿投資等方面的努力。在會議的三天日程之中,我們還進行了多場雙邊會面,並與企業代表交流。

     

    在FII會議期間,不少國際金融企業的高層都告訴我,他們稍後會轉到香港,出席即將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大家都很期待這場在香港首次舉行,亦是自疫情以來首場實體的大型金融盛會,讓與會者換個地點、場景與角度,在處身於世界大變局之中,聚焦討論重要的宏觀金融和投資議題,包括環球投資業界如何應對及管理一系列複雜的風險和挑戰,以及利用金融的力量為全球社會的福祉作出貢獻。

     

    當全球經濟正面對嚴峻挑戰、大家應同心合力一起尋索新出路之際,有些外國政客卻基於狹隘的政治利益,企圖以泛政治化手段抹黑正常的金融業界交流,甚至以敵對思維搞干擾,此等狹隘視野與消極的做法,不但損人不利己,最終只會拖累環球金融的發展。

     

    世界亟待新秩序、新發展模式的出現,這長期而巨大趨勢將重塑世界經濟發展軌跡,加速環球經濟重心轉移、產業鏈分布和市場結構的調整。在這個深刻的轉變過程中,全球各地需一起以前瞻的角度,聚焦探索當中伴隨的機遇,即將舉行的峰會正提供一個理想的討論平台。

     

    可惜的是,在出訪中東行程末段,我的新冠病毒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須在利雅德稍作停留,感謝各方友好的關心問候。我確診後的症狀已逐步減退,身體狀況良好,會爭取盡早符合健康規定回港。我希望能親身出席峰會,與參與峰會的金融領袖會面,即使未能趕及,也必定以視像形式參與。

  • 保安局義工計劃支援新來港學童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出席保安局義工計劃「陽光同行」啟動活動。他說,局方十分重視青年發展,會全力配合共創明Teen計劃,一同為深化青年工作、提升青年個人發展和正向思維而努力。

     

    保安局按施政報告指定項目指標成立義務工作隊,在2022至23年度支援至少100名新來港家庭兒童,提升他們的能力和拓闊視野,並鼓勵他們長大後加入政府。

     

    鄧炳強今日與義工隊成員及其家人、約80名參與計劃的小五至中三新來港學生見面和午膳,與他們分享工作和成長。參加者透過遊戲彼此認識,又參觀警察學院戰術訓練大樓、警察裝備展示、學警宿舍,並與學警交流。

     

    「陽光同行」計劃以一年為一個單元,來年每月會舉辦不同活動,包括參觀不同紀律部隊和政府機構、歷史文化探索、歷奇活動和社區工作,也有工作影子安排,讓學生伴隨保安局高級官員體驗一天的工作,提供探索與體驗職場的機會,引導他們思考未來及計劃個人發展,鼓勵他們長大後加入政府。

     

    保安局義工隊現有約100位來自不同職系的人員加入。 

  • 120人報名參加香港載荷專家選拔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社會反響非常熱烈,首階段報名周四已截止,合共120人報名,令人振奮。

     

    孫東今日出席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開學禮後會見傳媒時說,120位候選人約60%為男性,其餘為女性。其中,50人來自香港各間大學,22人來自政府支持的五所研發中心和生產力促進局,八人來自科學園、數碼港園區的科研機構和企業,28人來自政府各部門和醫院管理局,餘下12人來自其他科研機構和公司。

     

    他又表示,報名的120人專業性質非常強,逾半來自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其餘候選人也是專業人士,其專業包括物理、材料科學、化學、心理學、天文學等。

     

    選拔進入第二階段,當局會向候選者進一步索取健康等資料,並與醫管局配合,為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心理評估等。 

  • 新冠陽性個案逾五千宗

    本港新增5,01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44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767宗;另有372宗輸入個案。

     

    兩間安老院和六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個案,共九名院友確診,33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八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三名危殆患者,現時共32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馬灣和九龍灣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5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重開馬灣珀麗灣的臨時流動採樣站

     

    鑑於沙田和元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第 109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