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逾五千六人染疫 近一周個案微升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68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過去一周單日個案數字輕微上升,當局在輸入個案中發現較多變異病毒株XBB亞系個案,稍後或會在本地個案出現。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過去一星期,本港平均每日新增5,568宗新冠陽性個案,較對上一周的5,281宗增約5.4%。

     

    其中,本地個案平均每日有5,165宗,輸入個案403宗,分別上升約5%和10%。輸入個案佔整體個案約7.2%。

     

    過去一星期錄得52宗新冠死亡個案,與對上一周數字相若。

     

    Omicron變異病毒株方面,張竹君表示,當局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182宗XBB,六宗XBD、六宗BA.2.75.2、五宗BA.4.6、11宗BF.7和16宗BQ.1.1亞系個案。

     

    她指,現時在輸入個案中發現較多XBB亞系個案,稍後可能出現本地XBB亞系個案。

     

    就今日新增的本地個案而言,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47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215宗;輸入個案增375宗。

     

    五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個案,共九名院友和兩名員工確診,37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此外,454間學校呈報638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06名學生和132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八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另新增五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8人情況危殆。

     

    鑑於大埔、灣仔和元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反對美方就法院裁決作不實批評

    因應美國政府對香港特區法院依法就黎智英欺詐案判決作出背離事實的批評,以及對《香港國安法》的不實指控和污衊抹黑,特區政府表示強烈反對,促請美方立即停止干預香港特區的內部事務。

     

    有關案件的法律程序仍在進行,特區政府認為,評論案件細節並不恰當,但就美國政府不符事實、純為政治目的所作的言論予以強烈反對。

     

    特區政府重申,香港執法部門一直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就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執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律政司按《基本法》第63條主管刑事檢控工作,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檢控決定均基於可接納的證據和適用法律並經客觀分析後作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所有面對刑事指控的人都享有接受公平審訊的權利。

     

    此外,特區政府一向堅定維護香港市民受《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障的權利與自由,包括新聞和言論自由。在國際公認下,言論和新聞自由不是絕對的,而自稱從事新聞工作的人與其他人同樣有責任遵守所有法律,尤其刑事法律。

     

    特區政府指,外國政客刻意無視法庭裁決的理據,純粹因為結果不符他們的政治利益而對法院裁決作出違反公義的偏頗言論,這不但徒勞無功,更顯得他們無知、懦弱、不公義、唯我獨尊和目無法紀。

     

    至於美國政府對《香港國安法》的歪曲和抹黑,特區政府強調,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美國政府不斷利用不同事件和藉口詆毀此法律,對盡責、忠誠和依法落實《香港國安法》的中國及其香港特區肆意攻擊,美方的專橫跋扈表露無遺。美國政府以為把謊言重複100次就會變成事實,只反映其用心不良、小人之心。

     

    特區政府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已由亂到治,並正穩步走向由治及興。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機遇處處,無可取代。任何外部勢力嘗試詆毀特區法治和自由,試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只會自暴其短、理屈詞窮。特區政府會繼續履行職責,致力維護「一國兩制」,為香港謀發展,為市民謀幸福。

  • 食肆營業時間限制下周四解除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下月3日起解除餐飲處所、表列處所的營業和堂食時間限制,同時容許出席婚宴人士在台上脫下口罩拍照;政府轄下燒烤場地同日開始陸續重開。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日在簡報會上公布,政府將放寬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

     

    由下月3日至16日的周期開始,政府轄下燒烤地點會重開,當局也會解除現行防疫規例對餐飲處所和表列處所營業時間和堂食時間實施的限制。

     

    此外,在餐飲處所、遊樂場所、公眾娛樂場所、體育處所、活動場所、宗教處所,以及會址和酒店、賓館的會議室、多用途室舉行的活動,例如婚宴上,出席人士在台上拍照時可豁免佩戴口罩。

     

    李夏茵表示,防疫措施得以進一步放寬,有賴市民共同努力,配合政府防疫工作,重申本港防疫政策基本精神不變,即科學為本、精準抗疫、風險可控、便民利民。

  • 警察招募中心啟用

    警察招募中心正式啟用,向市民提供更多了解警務工作和招募資訊的渠道,同時讓有意投身警隊的人士即時諮詢和體驗遴選流程,為正式投考作好準備。

     

    招募中心位於灣仔警察總部警政大樓1樓,提供即場面試、預約筆試或面試、視力及手握力測試、查詢招募資訊、虛擬實境射擊體驗等服務,也會定期舉辦招募講座和專題展覽。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今日主持開幕典禮。

     

    警察招募中心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六上午11時至晚上8時、星期日和公眾假期上午11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元旦、農曆年初一至初三、復活節、聖誕節、聖誕節翌日休息。

     

    團體或學校如欲參觀招募中心,可發電郵查詢及預約。

  • 海南在港發債突顯香港獨特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海南省在香港發行債券,既彰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也體現對香港鞏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大力支持,同時展示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27日於海南省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敲鑼儀式的演辭全文:

      

    尊敬的馮飛省長(海南省省長)、許宏才副部長(財政部副部長)、潘功勝副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王靈桂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史美倫主席(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主席)、余偉文總裁(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高興在香港會場通過視頻,與各位一起見證海南省首隻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我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海南省人民政府致以熱烈的祝賀!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習近平主席7月1日在香港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地位。

      

    在北京舉行的二十大,上周末勝利閉幕。二十大報告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香港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地位。香港已經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主席7月1日的重要講話對香港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作為施政大方向、大藍圖。

      

    這次海南在香港發債有三大意義。第一是彰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海南省政府選擇香港作為發債平台,突顯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以及香港作為國家內外循環交匯點的橋樑角色。這次發債呼應國家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我們表示熱烈歡迎。

      

    第二是體現對香港鞏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大力支持。海南省政府是首個內地省政府在香港發債,不但豐富香港的人民幣債務產品種類,更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里程碑意義。

      

    《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作為協助內地走出去的首要平台。這次發債的成功經驗,將展示香港作為發行人民幣債務產品的首選平台,提供優質和專業的一站式服務,吸引更多內地機構利用香港的投融資平台和多元渠道籌集資金,為香港金融服務業和債券市場提供更大發展動能。

      

    第三是展示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是發行綠色產品的首選平台。這次海南的發債分別為藍色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海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海南和香港共同為國家力爭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奮鬥,共同承擔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要使命。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這次發行是瓊港兩地一次重要合作。我上星期發表就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後的首份施政報告,公布特區政府將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行政長官親自擔任組長,三位司長擔任副組長,從體系建設上加強與內地聯繫,強化與內地省市的區域性合作機制。我期望香港與海南等省市繼續深化交流合作,把握好香港優勢貢獻國家。

      

    最後,我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再次祝賀海南省人民政府首隻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在港發行及上市,並期待瓊港兩地繼續深化合作,攜手為國家的金融事業打開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

  • 三廈共50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今日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柴灣富怡花園2座、上水翠麗花園6座、鴨脷洲海怡半島御意居檢查959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50人違反強檢公告。

     

    社會福利署連同警方和衞生署在富怡花園2座出入口查核349名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發現16人沒有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地政總署連同警方和衞生署在翠麗花園6座檢查31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30人未有遵從公告。

     

    南區民政事務處、警方和衞生署則在海怡半島御意居查看約30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四人沒有遵從公告。

     

    當局已向未有遵守公告者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27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專線小巴實時到站資訊覆蓋全路線

    運輸署表示,專線小巴實時到站資訊系統已覆蓋全數551條路線,方便乘客計劃行程。

     

    系統去年3月正式啟用後分六個階段推展至453條專線小巴路線,運作大致暢順,署方今日上載餘下98條路線的實時到站資訊。

     

    市民可在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查閱有關路線隨後三個班次的預計到站時間,相關數據也會透過資料一線通免費向公眾發布。

  • 陳茂波快測呈陽性 外訪活動取消

    正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德訪問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反應。他會取消餘下的訪問活動,並在當地稍作停留,爭取盡早符合健康規定回港。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指,陳茂波此前每日進行的快速測試結果均呈陰性,他原定今日結束訪問行程並啟程回港。

  • 內地省市支持港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海南省和深圳市政府均會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此舉充分展示香港是發行人民幣債務產品的首選平台,貫徹中央和內地各級政府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27日出席2022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商貿創科全接觸的演辭:

     

    郭艷明總編輯(《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上星期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社會和傳媒最關心和討論得最多的議題有兩個,分別是房屋土地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以及搶企業、搶人才的一些破格措施。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容都有觸及,因為大灣區作為企業和人才生態圈的角色是重要的,但社會對大灣區的討論應該可以更多,讓我們更認識其中帶來的機遇和重要性。

     

    事實上,施政報告關於大灣區的措施是相當多、很廣泛亦豐富,而且是貫穿整本施政報告的各個章節,有很多亮點。所以我非常多謝《信報》舉辦今日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讓我們有機會聚焦地討論施政報告裏面有關大灣區的政策方向和措施。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的重大舉措。作為大灣區其中一個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加上「一國兩制」賦予我們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特區有能力,亦有責任為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我上任第二日已經與廣東省和深圳市領導通電話,9月1日我們亦進行深化粵港合作視頻會議,就深化粵港、穗港、深港合作和進一步推進大灣區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和達成多項共識。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大灣區的措施,目的是共同推進大灣區進一步發展,同時增強香港及大灣區的結合競爭力。由於今日時間所限,我想重點分享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治理體系、二是鞏固傳統產業、三是發展新興產業。

     

    建立治理體系

     

    首先是建立治理體系。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我親自擔任組長,但大家更重要留意的是會有三位副組長與我一同領導,三位司長會擔任副組長的角色。這是本屆政府全新構建的頂層治理體系,將領導機制強化為一加三的四人領導,三位副組長會獨當一面地在他們的政策範疇領導各局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跨局、跨部門工作,加強與內地的溝通。

     

    我期望督導組未來推展工作時會和今日論壇的主題一樣,令到特區政府與內地不同單位及機構都達到全接觸,進一步打通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高水平合作、高質量發展。

     

    鞏固傳統產業

     

    第二是鞏固傳統產業的措施。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中央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例如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這些都是我們的固有優勢,但我們絕對不能夠滿足於現狀,更要推陳出新,因為現在正值世界百年大變局,地緣政治變幻莫測,香港必須自強不息,增強競爭力,向前發展,不斷求進。

     

    在金融方面,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我很高興在施政報告發表後不足一個星期,已經迎來好消息,海南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在10月24日宣布,將會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海南省政府是首個省政府使用香港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發債,而深圳市政府則是第二次在港發債,充分展示香港是發行人民幣債務產品的首選平台,貫徹中央及內地各級政府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我在施政報告亦提出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推動香港成為海內外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我們亦會加強互聯互通安排,盡快啟動互換通北向通、優化債券通南向通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並爭取短期內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支援。

     

    在航運方面,香港擁有其中一個全球十大繁忙的貨櫃港口,更是首屈一指的國際航空樞紐。我在施政報告指出,我們今年會開始制訂行動綱領,推動香港高增值現代物流發展,並從三個方向推進工作,包括加強結合空運、海運和陸路運輸的多式聯運,發揮香港在處理高價值貨物和高增值物流的優勢,以及鼓勵物流業界更廣泛使用智慧物流方案。

     

    在商貿方面,特區政府着力在國家的雙循環政策下,協助港商利用大灣區為切入點,拓展內銷市場,除服務內地持續增長的市場外,更為港商開拓更闊的發展空間。

     

    香港貿易發展局推出的GoGBA數碼平台和在深圳設立的大灣區服務中心,為港商一站式提供大灣區經貿資訊和服務,協助他們開拓內地大灣區市場,廣受港商歡迎。我在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駐粵辦會設立專責推廣中心,支援港人港企在大灣區發展,而貿發局的GoGBA港商服務站將落地至大灣區全部九個內地城巿,更全面地提供支援港商的商貿諮詢服務。

     

    發展新興產業

     

    除了上述的固有優勢之外,我亦重視新興產業發展。這也是我想分享有關施政報告大灣區措施的第三部分。

     

    我說過:無創科,無未來。創科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今年內會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從整體設計勾劃香港創科未來發展的總體方向和重點策略,鞏固香港國際化優勢。

     

    十四五規劃除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外,也明確將深港河套納入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正全力合作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實踐「一國兩制」下的「一區兩園」,發揮港深強強聯手的優勢。

     

    我們會加強發展港深創科園,把港方園區打造成新試點,與深圳研究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試行專屬跨境政策,確保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無阻。我在施政報告就提到,我們正與內地研究促進內地數據向香港流通的特定便利安排,目標是於2023年在大灣區推出數據跨境流動試行計劃。

     

    港深創科園所在的北部都會區是驅動香港實現新飛躍的新引擎。我在施政報告提出,要讓北部都會區發揮超越地理界線限制的協同效應,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價值。北部都會區會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軸,通過毗鄰深圳的地利,把西邊、中部及東邊分別發展成核心商業區、多元創新試點和康樂旅遊景點等。

     

    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同氣連枝,民俗相通,具備充分條件在文化藝術方面協同發展。十四五規劃肯定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支持香港打造更具競爭力國際文化交流平台的方向互相呼應。我們會繼續善用文旅規劃的溝通機制,加強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統籌與協作文化藝術政策,共建人文灣區。

     

    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我們會主辦2024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展示香港和大灣區城市的優秀藝文作品,彰顯香港在大灣區中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地位。此外,特區政府亦會增撥資源,培育新晉藝團和藝術家,製作更多元化的藝術項目,做好傳承,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各位,我在施政報告提及大灣區的地方還有很多,因為大灣區給香港的發展機遇是數之不盡的。我們要把握好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各界要團結一致創新作為,為香港在未來五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作出更大貢獻。

     

    最後,我祝今日的論壇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多謝大家。

  • 香港國安法獲國際社會認同

    特區政府表示,香港在「世界正義工程」《2022年法治指數》整體排名維持高位,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位列第六,在「秩序和安全」範疇中排名全球第六位,充分證明《香港國安法》獲國際社會認同。

     

    特區政府回應傳媒有關上述指數的查詢,指香港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2位,領先於經常無理批評香港法治和人權狀況的不同西方國家。

     

    香港在「秩序和安全」範疇中排名全球第六位,充分證明《香港國安法》對維護香港秩序和安全起重要作用,不單撥亂反正,更使法治得以鞏固。

     

    在「廉潔」範疇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九位,也充分證明香港肅貪倡廉工作的成效和香港的廉潔文化。

     

    對於指數就香港某些領域的評分有輕微調整,特區政府認為可能是由於未全面準確了解香港實況。特區政府會做更多解說工作,以增加外界對香港制度的正確認識。

     

    就有傳媒報道引述有關人士對香港評分的意見,特區政府表示極不認同。假如報道內容屬實,這反映有關人士未完全了解香港實況。事實是,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一直堅定維護市民受《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障的各種權利和自由,而香港特區法院一直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各方面都變得更安全、更有保障和更穩定。世界各國都非常嚴肅地看待關乎國家安全的威脅,中國也不例外。

     

    根據《香港國安法》,行政長官指定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法官名單,但指派法官處理個別案件的工作,仍然由司法機構全權負責。《香港國安法》下的指定法官制度不會對司法機構的獨立性造成任何影響。

     

    正如法院在唐英傑一案中指出,沒有一個理性、公正和充分知情的觀察者會認為指定法官已經或可能不再獨立於政府。

  • 三十名求職騙案求助人已回港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特區政府至今接獲46宗香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後遭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求助個案,40人獲確認安全,其中30人獲當局協助返回香港。

     

    鄧炳強今日在立法會會議回答李慧琼議員的提問時說,上述犯案模式與以往的求職騙案不同。執法部門年初至7月共接獲15宗個案,惟單在8月已接獲28宗,相關個案至今共46宗。

     

    保安局8月中成立專責小組協調執法部門跟進,40名港人已確認安全,其中30人經執法部門協助安全回港,七人不需進一步協助,專責小組正積極協助其餘三人回港。

     

    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接手跟進個案,以串謀詐騙罪名拘捕八男二女,其中三人已被起訴。

     

    整體詐騙案方面,首三季有19,444宗,較去年同期上升39.7%,涉款逾33億元,超過七成與網上騙案有關。

     

    鄧炳強表示,打擊「搵快錢」罪案屬警方首要行動項目之一,反詐騙協調中心首三季勸止逾400宗騙案的受害人匯出款項,並攔截近十億元騙款。同期,警方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拘捕超過650人,涉及騙款約14億元。

  • 逾五千人染疫

    本港新增5,01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52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487宗;另有388宗輸入個案。

     

    四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個案,共五名院友和兩名員工確診,22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92間學校呈報696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76名學生和120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七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六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6人危殆。

     

    鑑於西貢、九龍城和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第 112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