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共創明Teen成功招募二千八學員

    政府宣布成立共創明Teen計劃合作夥伴委員會。委員會今日舉行首次會議,聽取政府匯報師生配對和活動籌備情況。計劃第一期已成功招募2,800名學員,委員欣悉計劃工作進度良好,並就即將開展的活動提供意見。

     

    合作夥伴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席,成員包括相關政府部門和就計劃提供主要支持的策略夥伴。

     

    陳國基指,自計劃8月底公布,社會各界熱切響應政府呼籲,在捐款贊助、提名友師,以至為學員籌劃團體活動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和社區機構積極招募初中學員,致力使計劃第一期順利推展。他形容政、商、民三方合作無間,向參與的企業、機構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委員會欣悉計劃第一期成功招募2,800名合資格學員,他們每人會獲配對一名友師,較原定招募2,000名學員的目標多四成。計劃獲得約120間企業和機構踴躍支持,除招募足夠友師,也籌得約1億4,000萬元捐款,計及政府部門提供的部分,約800節團體活動可供學員報名參加。

     

    陳國基表示,弱勢社群家庭初中生是計劃的扶持對象,經仔細考慮並與執行機構商討,當局決定讓全數2,800名學員參加本期計劃,其中包括住在劏房等不適切居所和來自基層家庭的初中生,務求集結政、商、民的力量提供精準扶助。

     

    有合作夥伴委員會委員表示,相信在政、商、民緊密合作下,共創明Teen計劃各環節能有序推展,包括在本月底分批展開迎新活動;策略夥伴表示會全力支持計劃推行。

  • 8月批出23份建築圖則

    屋宇署8月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七份、九龍11份、新界五份,包括15項住宅及商住發展、三項工廠及工業發展、五項社區服務發展。

     

    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11個,完成後可提供住宅樓面面積91,051平方米,涉及1,917個單位,非住宅用途面積148,711平方米。

     

    另外,該署接獲六個建築項目的上蓋工程動工通知。

     

    月內發出22份入伙紙,港島九份、九龍六份、新界七份,涉及住宅樓面面積50,836平方米,共730個單位,非住宅用途面積337,714平方米。

  • 配合發展需要推展道路基建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為滿足新界西北逐步發展產生的交通需求,政府正推展11號幹線、元朗公路擴闊工程、屯門繞道等一系列新界西北道路基建項目,並爭取於2033年或以前分階段開通。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0月24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及會議就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有關運輸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

     

    今日我會就行政長官今年施政報告中有關運輸的重點政策措施向委員作扼要簡介。

     

    運輸基建

     

    正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運輸基建驅動發展。我們會以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規劃方式具前瞻性地推動項目,同時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跨界融合。我們亦完善運輸網絡,令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按《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的建議,我們將興建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以推動未來發展,包括:

     

    (一)北都公路:以打通新界北的東西脈絡,提升北部都會區的運輸容量;

    (二)沙田繞道:開通一條新南北幹道連接大埔及西九龍,紓緩吐露港公路的交通壓力;

    (三)將軍澳---油塘隧道:興建將軍澳第三條公路隧道,配合將軍澳的未來發展,加強將軍澳對外連接;

    (四)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和前海,利便港深往來,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五)中鐵線---興建第12條鐵路線,由元朗錦田途經葵涌連接九龍塘,紓緩屯馬線的運載壓力;及

    (六)將軍澳線南延線---把將軍澳線向南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優化該區的交通配套。

     

    我們計劃於今年年底就這些建議諮詢公眾,屆時會詳細提出建議內容,目標是在明年第四季整合出香港未來的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

     

    此外,我們正全速推展各個規劃或建造中的鐵路和道路項目。鐵路方面,東鐵線過海段已於今年5月投入服務。另有五個鐵路項目,包括北環線古洞站、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及洪水橋站將於2023年起相繼動工,並於2027年起陸續落成。

     

    跨境基建方面,特區政府會繼續透過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推展跨境鐵路項目。其中,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首階段研究預計今年年底完成,並將於明年第一季展開次階段研究,包括工程初步可行性、走線方案、配套設施、法律和財務安排等議題。同時,我們亦積極跟進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新皇崗口岸的相關工作。

     

    道路方面,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於今年12月同步開通。此外,為滿足新界西北逐步發展所產生的交通需求,政府正推展一系列的新界西北道路基建項目,包括11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元朗公路擴闊工程和屯門繞道等,並爭取於2033年或以前分階段開通。我們亦計劃於稍後時間就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的詳細設計諮詢委員。

     

    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

     

    硬件以外,運輸署已展開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為香港制訂一份具前瞻性的運輸策略藍圖,構建智能和高效的運輸系統。具體而言,今年9月已展開的全港性交通習慣調查正搜集市民最新出行模式和習慣,預計將於明年完成。運輸署會在明年下旬提出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並在2025年公布運輸策略藍圖。

     

    港車北上

     

    跨境交通方面,我們正繼續全力推進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希望讓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無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也可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特區政府正與內地當局敲定計劃的實施細節,並致力簡化有關的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粵港政府亦會參考計劃實施經驗,積極研究適時把計劃延伸至另一個港深陸路口岸。

     

    智慧出行

     

    本地交通方面,我們一直推進各項「智慧出行」措施,利用感應偵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付與日俱增的運輸及交通需求,並為市民帶來更便捷和順暢的出行體驗。

     

    在推動自動駕駛車輛方面,政府將會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制訂一個具彈性的新規管框架,目標是於明年內完成立法。此外,我們因應過海交通的整體情況,研究在過海隧道推行不同時段不同收費。自今年6月諮詢委員會後,我們正繼續聆聽各持份者的意見和收集市民最新出行習慣數據,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就過海隧道費的具體方案,諮詢委員會及相關持份者。

     

    科技應用與道路安全

     

    我們正推展多項電子牌照措施,包括為大部分由運輸署發出的許可證推出電子版本、簡化續領車輛牌照的申請程序,以及接納以流動程式顯示的電子駕駛執照,方便公眾使用有關的執照和其他的牌照。

     

    另外,警務處正建立新的電子交通執法系統,我們將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容許以電子方式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在提升交通和道路安全方面,我們的目標是於明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有關的法例修訂建議,包括加強駕駛時使用流動通訊設備、兒童束縛設備、安裝及佩戴安全帶,以及佩戴頭盔的規定。

     

    公共交通服務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一直深受市民歡迎。政府將延長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六個月至明年4月底,繼續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以500元為上限。

     

    個人化點對點服務方面,我們希望透過引入的士車隊管理制度,鼓勵現有的士組成專業的士車隊,滿足乘客對更優質的士服務的期望。我們現正制訂相關規管架構的細節,並會適時將立法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

     

    另外,為提升離島渡輪的船隻質素和推動環保,政府正透過船隻資助計劃,分兩階段全數資助離島渡輪營辦商購買環保且配備嶄新的船隻。計劃第一階段下的22艘新船,包括四艘混合動力船,預計可於2024年起陸續投入服務。

     

    締造行人友善環境

     

    運輸署會繼續推動「香港好.易行」以締造行人友善環境,包括為連接公立醫院的行人通道加建上蓋,以及繼續推展18區行人通道加建上蓋的工程項目。我們亦已就新的擬議上坡電梯系統項目展開地區諮詢及相關跟進工作,並會繼續推展現有項目和人人暢道通行計劃。

     

    我和我的團隊樂意解答議員的問題。多謝主席。

  • 會展業資助計劃延長至明年6月底

    政府宣布按施政報告建議,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六個月至明年6月30日,另於同年7月1日推出一項涉款14億元、為期三年的新計劃,以資助持續在港舉行的展覽活動,詳情適時公布。

     

    隨着抵港強制檢疫要求上月26日撤銷,政府期望透過延長計劃,增強主辦機構在港舉辦會展活動的信心,為會展業注入動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會展樞紐的地位。

     

    政府2020年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總額達10億7,000萬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以支援業界,截至上月底共資助175個展覽,資助額共約4億6,700萬元。

     

    此外,政府去年第四季在計劃下撥出約4,100萬元,向73個展覽的私人主辦機構提供一筆過即時支援款項,協助他們應對疫情下展覽持續延期或取消的衝擊。

  • 溱柏1座強檢公告執法行動完成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元朗溱柏1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111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他們均已按規定接受檢測。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及轄下部門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8時30分展開行動,上午約11時30分結束。政府感謝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

  • 設督導組加強灣區城市高水平合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將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以新確立的粵港、深港合作專班作平台,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高水平合作,也會支持各界把握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等平台的發展機遇。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24日在領航「9+2」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的演辭全文:

     

    李江舟副署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潘雲東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李大宏董事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上好!我很高興出席領航「9+2」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

     

    今天的領航「9+2」論壇是第三度舉辦的。我感謝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辦這個論壇,讓社會各界領袖聚首一堂,共商如何通過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開創更光明的發展大道。今年不但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時刻,也是《大公報》創刊120周年,在這裏再次祝賀《大公報》。這正好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聚焦發展,為香港、為粵港澳大灣區同開新篇。

     

    剛過去的周末,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二十大報告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展示了國家開始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各界要有團結奮鬥的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7月1日重要講話裏強調的三個長期,包括「一國兩制」長期堅持、香港原有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以及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全部都寫進了二十大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昨天會見中外記者時說,「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為現實。」

     

    上星期三,我發表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報告的主題是「為市民謀幸福 為香港謀發展」,這是屬於香港市民的施政報告。我和團隊將同心協力,全力以赴,勤政為民。

     

    二十大報告支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

     

    我在施政報告公布特區政府將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督導組由行政長官親自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這是本屆政府構建的新體系,強化頂層設計,除了由我親自領導,也重視團隊,三位副組長將獨當一面地領導各政策局,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和督導跨局工作。

     

    督導組將就香港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制訂策略方案,目標是進一步打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新確立的粵港、深港合作專班作平台,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高水平合作。督導組也會支持社會各界把握好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和深港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的發展機遇。

     

    在施政報告的多個不同章節裏,我提出多項與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和促進香港市民在大灣區發展和生活的措施,從推進GoGBA港商服務站落地大灣區內地城市,到在北部都會區構建與廣東、深圳緊密對接的國際創科新城;從爭取為大灣區居民提供保險售後服務,到研究讓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以長者醫療券支付醫保費用。這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不但證明特區政府對香港全力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決心,更反映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本來就密不可分的關係。

     

    青年興,則香港興。我知道這次論壇的下一個環節,是以青年為主題的圓桌論壇。我關心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在大灣區的發展。施政報告提出把現行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也會繼續支持為香港青年提供的大灣區創業支援和孵化服務。我的目標是讓我們的年輕人在大灣區「9+2」的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找到盡展所長的空間,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香港定當推動大灣區的高增值發展,與其他大灣區城市互聯互通,為增強區域發展動能打開全新的篇章。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領航「9+2」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圓滿成功,並祝賀今天獲獎的每一位朋友。謝謝大家!

  • 陳茂波展開巴林訪問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展開巴林的訪問行程,與多名巴林財金官員會面,促進雙邊聯繫。

     

    陳茂波與巴林社保總署主席Mahmood Hashim Al Kooheji會面,就退休保障和相關政策交換意見。他也會晤巴林中央銀行行長Rasheed Mohammed Al Maraj,討論環球經濟、金融、地區發展等議題。

     

    及後,陳茂波出席與巴林財政及國民經濟部長Sheikh Salman bin Khalifa Al Khalifa的午餐會,與巴林財金官員就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並討論加強雙邊經貿聯繫。

     

    陳茂波在各場會面均向與會者介紹香港作為通往內地門戶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並歡迎巴林的金融服務和企業充分利用香港這個平台,把握內地尤其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亞洲新興市場的龐大發展機遇。

     

    他也介紹施政報告中有關搶企業、搶人才的措施,並歡迎巴林的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

     

    陳茂波晚上參加由巴林駐香港名譽領事周維正舉辦的晚宴。

  • 本港增逾五千一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5,14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5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793宗;另有392宗輸入個案。

     

    兩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共五名院友確診,13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四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七名危殆患者,現時共30人危殆。

     

    鑑於葵青區、荃灣區和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致力提供足夠土地予科企落戶香港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政府積極引進創新科技企業來港發展,最大挑戰在於短期內供應足夠土地,讓企業落戶投產。相關部門正緊密合作,克服這方面的困難。

     

    施政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吸引最少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包括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以期為本港帶來過百億元投資,並創造以千計的本地就業職位。

     

    孫東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回應傳媒提問時說,不少企業帶同訂單來港,期望兩、三年內設廠並投入生產,因此土地供應量和速度對便利這些企業在港發展尤為重要。

     

    此外,政府力爭在北部都會區釋放更多土地,用於創科發展,科學園和數碼港也會分階段增加最少十萬平方米樓面面積。

     

    至於涉及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孫東表示,施政報告公布有關計劃後,政府曾非正式與一些大學校長接觸,對方反應正面,雙方都期望不久將來有優秀的科研成果面世。

     

    另外,國家早前宣布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特區選拔載荷專家,招募期至本月27日。孫東表示,據他了解,公眾對招募反應踴躍,初步數字非常理想。

  • 大埔富雅花園12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埔富雅花園2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277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12人違反強檢公告。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8時15分展開行動,上午11時15分結束,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的12人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十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續有求職騙案求助人從柬埔寨回港

    保安局表示,再多一名早前向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求助的港人由柬埔寨回港。

     

    該名港人在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中國駐柬埔寨王國大使館和保安局專責小組的協助下,今日安全回港。

     

    保安局專責小組成立至今,共協調19名求助人安全回港。

     

    任何人如知悉有受害人需要協助,應盡快聯絡入境處,他們可使用WhatsApp專線5190 8909、致電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24小時求助熱線(852)1868、經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以網絡數據致電1868熱線或遞交網上求助表格。

  • 朝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結合邁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香港經濟要趕上周邊地區的發展,便須把金融服務做得更好更強,並把創新科技放在更突出位置,將之發展為產業,廣泛應用於傳統行業,以推動經濟全面升級轉型。

     

    他指,在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下,政府以積極籌劃、主動出擊的態度全力推進各項政策,發展理念已從昔日的積極不干預、大市場小政府,明確地朝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的方向邁進。施政報告勾劃的藍圖和所推措施將大力推動香港有更好發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2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行政長官本周發表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過去幾天社會各界對報告內容有深入而全面的討論,報告以具前瞻性、突破框框的思維,從多個角度、多層次着力破解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面對的制約和難題。

     

    無論是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搶企業、搶人才,抑或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等,在行政長官帶領下,我們都以積極籌劃、主動出擊的態度全力推進。整個發展理念已從昔日的積極不干預、大市場小政府,清晰而明確地向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的方向邁進,這是香港的必然選擇。

     

    面對環球發展不確定性和風險持續增加,企業傾向減少投資。因此,在目前環境下,單靠市場力量,我們的產業可能會陷入投資不足的狀態,這將不利於加大增長動能、提速發展及找經濟新增長點的大方向。故此,這需要政府的補充及介入,加強引導、匯聚共識、注入能量,推動加速發展。

     

    然而,這並不代表政府能處理所有問題,重點在於須辨識大勢、掌握關鍵。在面對全球競爭最激烈的範疇、在需要政府引導的部分,我們敢於引領、全力承擔、加速推動;在需要市場優勢來推動的部分,我們透過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讓市場發揮力量。唯有如此,才能發揮有為和積極的政府力量,同時兼享高效資源配置的市場力量,造就香港經濟未來快速發展。

     

    香港經濟要趕上周邊地區的發展,我們就要將金融服務做得更好更強,並要將創科放在更突出位置,包括將創新科技發展為一項產業,以及將創新科技廣泛應用在傳統行業,以推動經濟全面升級轉型。在這個發展轉型的關鍵時點,我們必須齊心合力,才能讓香港經濟發展進入新的一頁,踏出新的道路。

     

    施政報告在創科發展、吸引重點企業及人才方面,有不少新政策、新措施。我們將特別設立專責的辦公室或團隊,一站式處理和跟進這些個案,確保能夠具體、紮實地實現施政報告提出的工作目標。不少企業、商界或創科界的朋友對相關措施很感興趣,不少外國商會亦查詢相關細節。

     

    在吸引企業方面,我們會在短期內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範疇,專責引進世界各地的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我們並會設立一個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相關業界和社會領袖,就辦公室的整體工作策略提供意見。政務司司長則會主導吸引人才的工作,並由勞工及福利局協助全力執行。

     

    為支援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和更好對接人才服務窗口的工作,我們會擴大特區政府駐海外和內地經貿辦事處的職能,為它們增設招商引才專組。我們將吸企業、招人才這個漁網撒得更大、更廣闊,主動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吸引他們落戶香港,來香港發展,讓他們成功的同時,造就香港有更好的發展,市民有更優質的就業機會。

     

    我們希望吸引來港落戶的企業,都是對香港具有策略性價值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或重點企業。我們會在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在吸引企業落戶的同時,可以按企業或個別項目能夠帶動本地的產業發展和就業潛力,考慮參與共同投資,讓香港整體可以更受惠。

     

    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負責管理這個共同投資基金(300億元)。至於過去幾年先後在預算案推出的香港增長組合(220億元)、大灣區投資基金(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50億元),也會併入這旗艦作管理。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任務是透過物色投資機遇,策略性地推動目標產業發展,長遠提升本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並賺取投資回報。其董事局將包括相關業界的領袖、專家和政府官員。我們將全速推進制定公司的制度安排及管治架構,並會適時公布詳情。

     

    香港正處於發展新階段,邁向由治及興的新一頁,施政報告勾劃的藍圖和推出的措施,將大力推動香港有更好的發展、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第 115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