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衞生署牙科診所實施初步登記安排

    衞生署宣布,為進一步便利市民接受非預約緊急牙科服務,轄下六間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的診所將推行初步登記安排,盡量避免求診人士通宵排隊。

     

    9月5日起,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牙科診所、荃灣牙科診所、仁愛牙科診所、元朗政府合署牙科診所於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當天凌晨零時開始,為輪候人士初步登記個人資料並核對身分證明文件,每人只可登記一次。登記人數達街症服務派籌名額上限便停止初步登記。

     

    完成初步登記人士不需繼續輪候,可即時離開診所,並於當天上午原定派籌時間返回相關診所正式取籌及登記。

     

    至於其餘兩間提供牙科街症服務的診所,即觀塘牙科診所和九龍城牙科診所,將分別於本月14日和15日起實施初步登記安排。

     

    衞生署在有關診所當眼處張貼通告說明新安排。查詢相關牙科街症服務診所地址和服務時間,可參考該署網站。部門會積極檢視如何進一步改善牙科街症服務運作,因應人手安排及診所運作情況,將初步登記擴展至餘下三間位於市區的牙科診所。

  • 陽性個案逾萬宗 接種疫苗莫遲疑

    本港新增10,22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地個案未來可能維持在高水平,市民切勿猶豫,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05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7,171宗;另有204宗輸入個案。再多七名患者死亡,包括一宗由法醫科呈報的家中死亡個案。

     

    九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新增感染個案,涉及11名院友和兩名員工,共69人須接受檢疫。另外,三間學校個別班別出現確診個案而須暫停面授課堂。

     

    Omicron變異病毒株方面, BA.4或BA.5亞系個案所佔比例增至63.1%,BA.2.12.1比例則為5.6%,BA.2.2則佔31.3%。

     

    歐家榮表示,本地個案未來或會維持高水平甚至增加,仍未接種新冠疫苗或到期接種下一劑疫苗的市民應盡快完成接種,無須等待新一代疫苗面世才接種。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將馬鞍山錦豐苑錦蘭閣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沙田、黃大仙、觀塘、南區、屯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推展愛國教育需要民間力量配合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重視紀念抗戰勝利的歷史,除舉辦紀念儀式,也在歷史博物館和海防博物館設長期展覽,加深公眾對這段歷史的認識。他說,要有效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政府和民間力量需要互相配合。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3日在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揭幕典禮的演辭:

     

    何靖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方建明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黃俊康主席(香港廣州社團總會主席)、各位籌辦單位的首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今日出席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揭幕典禮。首先,我感謝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以及新華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在9月3日這個戰爭勝利紀念日,這麼有特別歷史意義的日子,共同主辦這個活動,讓我們一起向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2014年通過,將每年9月3日訂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早上舉行了官方紀念儀式,與各界代表一同紀念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歷史,悼念為國家奮戰而壯烈犧牲的同胞。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勵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特區政府重視紀念抗戰勝利的歷史,讓公眾認識香港民眾當年在抗戰期間的角色和事蹟。

       

    政府除了舉辦紀念儀式,亦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設有與抗日戰爭有關的長期展覽,加深公眾對這段歷史的認識。教育局亦推出《中國戰爭史教材套》,提高學生研習歷史的興趣,讓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得以薪火相傳。

       

    要有效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政府和民間的力量需要互相配合。今日揭幕的抗戰紀念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日本侵華期間,沙頭角南涌的羅氏家族投身抗日游擊隊,是制衡日軍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隊伍。羅氏後人發起將大家身處的這座祖宅,即是羅家大屋這座三級歷史建築,建設成為抗戰紀念館,我予以充分肯定,我亦感謝他們在愛國愛港方面作出的貢獻。

       

    在熱心人士的捐助以及發展局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的支持下,抗戰紀念館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日正式對外開放,過程充分體現政府和民間合作的重要性。我藉此機會再次感謝主辦單位,亦再次感謝羅氏後人的付出,特別是黃俊康主席,他就是羅氏後人之一。我很多謝羅氏家族為社會樹立模範!

       

    最後,我祝願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營運順暢,弘揚守土衞國的情操,孕育心繫家國的青年,為香港的愛國教育和國民教育譜寫新篇章。多謝大家。

  • 本屆政府舉行首次國安委會議

    第六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今日舉行首次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

     

    《香港國安法》規定,香港特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事務,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並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監督和問責。

     

    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國安委主席,國安委成員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海關關長何珮珊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國安委設秘書處,由秘書長區志光領導。

     

    此外,中央人民政府指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列席國安委會議。

     

    國安委分析研判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形勢和規劃有關工作,制定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政策,其職責並包括推進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建設,以及協調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工作和重大行動。

  • 海上救援 不分晝夜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介紹海事處轄下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的工作,指中心全年無休,隨時候命,為有需要的船舶或海上遇險者協調搜救行動。過去三年,中心每年平均處理53宗個案和協助逾90名涉及海上事故人士脫險。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9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相信在不少市民的心目中,運輸及物流局轄下的部門主要是負責監管或提供海、陸、空交通管理服務,又或是推展運輸基建等工作,與救急扶危拉不上半點關係,但事實不然。今日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海事處的無名英雄,如何在千里之外,沉着冷靜地執行拯救生命的任務。

     

    香港海上搜索及救援區

     

    海事處於1989年成立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過去30多年來,無論在香港水域或是在大部分南中國海水域內發生事故,需要進行海上搜救行動,均由這個中心的同事負責統籌工作,涉及的範圍達45萬平方海里之廣。

     

     

    藍色框線標示的水域為香港海上搜索及救援區域。

     

    過去三年協助超過270名海上遇險者

     

    中心全年無休,接受過嚴格搜救協調訓練的海事處同事不分晝夜,隨時候命,為有需要的船舶或海上遇險者協調搜救行動。遇上颱風襲港,海事處更會增派人手到中心值勤,因為在惡劣天氣下,每每有較大機會出現海上事故。2017年8月23日超級颱風「天鴿」吹襲珠江口期間,中心就在短時間內收到17艘船隻發出遇險信號,中心的同事要爭分奪秒進行協調工作,以協助超過100名船員盡快脫險。

     

    即使不是颱風季節,中心亦不時收到求助。除了翻船或船隻傾側入水等較嚴重的事故外,最常見的是有人墮海或船隻上有人因為傷病而急需送院治理。2019至2021年期間,中心每年平均處理53宗個案和協助超過90名涉及海上事故的人士化險為夷。

     

    先進儀器和軟件

     

    海事處同事要協助千里之外的海上遇險者,當然不能單靠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配合高科技通訊儀器和其他專業職系人員。

     

    為監測船舶發出的遇險信號和作通訊用途,海事處在畢拉山、太平山山頂、鶴咀等地點設置天線及無線電通訊電台。

     

    另外,中心亦設有其他高端系統和軟件,包括用來接收數碼呼叫遇險信號岸基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接收緊急示位無線電浮標(EPIRB)的全球衞星搜救系統,及可利用國際海事衞星 (INMARSAT) 的安全網路 (SafetyNET),以便向特定區域內的船隻作強化群呼 (Enhanced Group Call)。

     

    一旦接收到船舶遇險信號,在中心值班的海事處人員會立即根據船舶遇險的情況,並因應求救的性質,協調適當的救援工作,包括要求水警、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或消防處執行搜救行動。視乎情況,例如涉事地點在香港水域以外或鄰近南中國海其他區域,中心會聯絡遇險船舶附近的船隻或相關地區的搜救中心提供支援,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幫助求助船舶或人士脫險。

     

    此外,中心亦會在有需要時,替船員向衞生署港口衞生科諮詢醫療建議,如有需要會立刻安排將患病或受傷的人員撤離船舶/海上鑽油台,送往醫院救治。

     

    與其他搜救中心緊密合作

     

    為進一步提升搜尋與援救的效率,中心一直與鄰近地區的搜救中心保持良好的聯繫。2010年,香港海事處與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簽訂了《粵港海上搜救合作安排》,指明香港和廣東省的救援協調中心可請求對方協助進行搜救行動。今年7月,一艘內地工程船「福景001」在香港西南面約160海里的內地水域遇上颱風「暹芭」吹襲,並要求提供緊急救援服務。協調中心接到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通知後,隨即協調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進行搜救工作,事件中成功救起其中三名船員。

     

    備受國際認同

     

    香港在海上搜索和救援的專業能力一向備受國際認同。我本周視察海事處時,亦有到這個中心了解其運作,為免打擾同事的工作,沒有與每一位無名英雄詳談。今日希望藉此機會多謝他們全天候為船舶和船員護航,竭盡所能提供最佳的港口交通服務和搜救服務,盡顯公務員團隊的專業、高效。

  • 特首出席抗戰勝利紀念儀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政府高層官員今日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出席官方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紀念儀式包括奏唱國歌、升旗、警察步槍儀仗隊鳴槍、全體出席者默哀和鞠躬致敬。

     

    其他出席儀式人士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駐港機構代表、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前任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退伍軍人團體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地區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代表、鄉議局代表、制服團隊代表等。

  • 活力避風塘主題區下周五開放

    維園道銅鑼灣避風塘海濱活化工程竣工,今日起展示巨型傳統花牌紮作、堤階布置和中秋裝飾,活力避風塘主題區9月9日起開放,為市民提供全新海濱共享空間。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在主題區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活力避風塘主題區是第六個開放的海濱共享空間,連同另外兩個預計於年底落成的海濱場地,海濱總長度將延伸至約26公里,每一段都各有特色。

     

    主題區面積約10,900平方米、長約715米,毗鄰銅鑼灣避風塘,採用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建成一條長約90米的海岸堤階,遊人可無阻隔地欣賞避風塘和維港日落風景。此外,主題區美化原為敬記船廠、約150米的海濱長廊,以及保留一棵大榕樹,提供更多綠化、戶外桌椅和遮陽設施,附近開設特色小食亭和攤位售賣香港懷舊小食。

     

    三艘昔日的經典船「嘩啦嘩啦」將重現,載市民穿梭避風塘。主題區會開辦導賞團介紹避風塘的背景和歷史。市民不但可到佇立水上近70載、全港唯一的水上三角天后平安堂參觀,更可到訪水上市集,並於特定範圍投放祈願水燈。局方稍後會公布活動詳情。

     

    活力避風塘主題區位於維園道怡和午炮和銅鑼灣消防局之間,屬寵物友善場地,市民可帶同繫上牽繩的寵物到訪。

     

  • 李家超:孟港合作潛力無限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獲孟加拉國積極支持,孟港兩地2021年的雙邊貿易達142億元,合作潛力無限。香港會繼續與孟加拉國加強合作,為兩地人民和經濟關係開啟新篇章。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2日在香港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與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於孟加拉國達卡舉辦的「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晚宴」的視像致辭文本:

     

    中國駐孟加拉國李極明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顏寶鈴會長(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以視頻方式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駐曼谷經濟貿易辦事處與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合辦的慶祝晚會,與大家一起慶賀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的宗旨是團結華人華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聯合會在促進孟港兩地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上更是不遺餘力。

     

    25年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正式啟航。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在香港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一國兩制」的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勃勃生機令世界為之讚嘆。香港特區政府會全力以赴,凝聚各方力量,與社會各界攜手並肩,以實際行動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我們將繼續把握好中央的全力支持,善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格局、善用香港的優勢。

     

    香港特區剛剛成功舉辦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彰顯香港作為通往內地和國際市場雙向通道的角色。「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得到孟加拉國的積極支持。在疫情下,孟港兩地在2021年的雙邊貿易仍然較2020年上升了接近30%,總額達142億元,反映兩地合作潛力無限。香港將繼續與孟加拉國加強合作,攜手把握機遇,為兩地人民和經濟關係開啟新的篇章。

     

    最後,我祝願晚會圓滿成功,國家富強昌盛,孟加拉國和香港兩地人和業茂。謝謝大家。

  • 綠海龜重回大海

    三隻綠海龜經漁農自然護理署拯救,轉交海洋公園治療和照顧後,今日重回大海。署方呼籲市民不要往海洋丟垃圾,以免綠海龜誤食而受傷。

     

    綠海龜屬於雜食動物,除了吃魚,還會吃水母和海藻,成年後則由雜食轉為素食。

     

    不過,無論吃肉還是吃素,在海洋覓食容易病從口入。負責照顧綠海龜的海洋公園動物護理專員張凱樂解釋,海洋垃圾如膠袋或廢棄魚絲、魚網的外形跟水母和海藻相似,綠海龜不時誤食,這類垃圾進到肚子裏有機會纏住腸道,影響健康。

     

    分清需要 對症下藥

     

    海洋公園和漁農自然護理署2000年開始合作,義務拯救和照顧受傷或在野外擱淺的綠海龜,待時機合適便把牠們放歸大海。

     

    截至今年7月,已有106隻綠海龜獲救,張凱樂曾照顧其中50隻。每隻綠海龜送到海洋公園時也有不同需要,他和海洋公園的動物護理專員都一一照顧到。

     

    綠海龜Center在吐露港附近被正在巡邏的漁護署職員發現,獸醫檢查後,發現牠的左前肢受細菌嚴重感染。

     

    張凱樂和同事採用內外夾攻的方式處理感染,既在飼料加入抗生素殺菌,也引導牠多活動左前肢。

     

    張凱樂說:「我們刻意在Center左邊餵飼,引導牠用左前肢推開或撕開食物,以收物理治療之效。」

     

    綠海龜Roller由釣魚人士在西貢榕樹澳發現,送到海洋公園後進行電腦掃描檢查,工作人員赫然發現Roller腸道內有兩個魚鉤。

     

    張凱樂憶述當時情況稱:「我們希望魚鉤可以自然排出,餵飼時便在食物中加入棉花,利用棉花包裹魚鉤尖,一來不至刺傷綠海龜的腸道,二來也可促進腸道蠕動,最後Roller成功排出兩個魚鉤。」

     

    綠海龜Skateboard是漁護署接獲舉報,得知牠被放養在西貢浮筏內,於是拯救牠。Skateboard沒有表面傷痕,只是前肢異於一般綠海龜。

     

    衞星追蹤 蒐集數據

     

    漁農自然護理署動物護理主任(執法)陳勁東表示,綠海龜屬瀕危物種,拯救受傷綠海龜是希望牠們能繼續生存和繁殖。

     

    在確定救回的綠海龜健康情況理想後,署方會安排牠們重回大海。

     

    陳勁東指,事前的準備工作不少:「我們為綠海龜安裝金屬扣,以便海外研究員了解其行蹤,並為綠海龜植入晶片紀錄身分,還會安裝一個衞星追蹤儀,蒐集其遷徙路線、活動範圍等數據,日後制定保護綠海龜措施時可作參考。」

     

    綠海龜有時會來港產卵,因此漁護署在每年4月至10月,將南丫島深灣列為受限制地區,限制市民和船隻進入。陳勁東解釋,措施有助綠海龜繁殖。

     

    「綠海龜是唯一在香港產卵的海龜,而南丫島深灣是牠們喜歡的產卵地。不過,綠海龜很敏感,如果沙灘有很多人為活動,牠們便會離開,不再繁殖。」

     

    除了由政府制定措施,陳勁東更希望大眾主動行動,保護綠海龜,減少使用塑膠,不要往大海丟垃圾,以免綠海龜誤食,也避免垃圾沖上沙灘阻礙綠海龜產卵。

  • 本港錄逾九千七宗新冠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9,71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81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6,896宗;另有187宗輸入個案。

     

    再多八名患者死亡,其中三人未完成接種三劑新冠疫苗。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匯報兩個醫院感染群組的情況。香港佛教醫院內科病房一名患有慢性肺病的82歲女病人本周二因情況轉差,轉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同日經檢測確診,目前情況危殆。接觸追蹤調查顯示,患者在佛教醫院留醫的病格另有兩人染疫。

     

    此外,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一名91歲男病人昨天確診。醫院展開接觸追蹤調查後,發現三名於同一病格留醫的病人也受感染,惟其中一人已出院,醫管局將個案轉交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尚在留醫的患者則接受隔離治療。

     

    劉家獻說,佛教醫院內科病房以和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現已暫停探訪安排,並徹底清潔消毒。局方會密切監察員工和病人健康狀況,同時與衞生防護中心緊密溝通,跟進最新情況。

     

    另一方面,四間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新增感染個案,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其中,其中曾肇添護老院先後有七名院友、三名職員受感染。

     

    237間學校共呈報337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264名學生和73名教職員。過去七日,44間學校呈報兩宗或以上個案。

     

    鑑於葵青、九龍城、荃灣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價值觀教育比賽得獎師生獲嘉許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出席價值觀教育年度頒獎典禮2021至22年暨「我的行動承諾」2022至23年啟動禮,嘉許上學年在價值觀教育比賽中得獎的教師和學生,以及為本學年「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系列揭開序幕。

     

    蔡若蓮致辭時表示,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實踐良好品德行為是學校課程重要目標,她欣見學校和學生在疫情下仍積極參與教育局舉辦的各項比賽。

     

    從得獎教案中,老師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正面價值觀的理解,也從學習活動觸動學生情感,從而協助學生實踐良好行為。得獎四格漫畫和短片反映學生觀察到身邊值得感恩、珍惜的人和事。

     

    頒獎典禮和啟動禮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主辦。教育局自2019年起以「感恩珍惜.積極樂觀」訂為「我的行動承諾」活動系列主題,廣獲學校認同和支持。由本學年起,學校可根據「勤勞守法‧行出善良」、「易地而處‧和諧尊重」、「承傳文化‧愛國愛港」三個副主題舉辦校本「我的行動承諾」活動。

     

    教育局會舉辦相關學習活動,例如吉祥物設計比賽、創意貼文設計比賽,以及親子講故事比賽配合推行「我的行動承諾」,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良好的態度和行為。

     

  • 政府感謝國家再擴金融互聯互通

    對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今日表示,將推動符合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海外企業證券納入港股通合資格證券範圍,研究允許港股通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以及支持在港推出國債期貨,特區政府表示衷心感謝。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上述措施是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標誌性項目,不但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也協助香港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且為在港投資國債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項目落實後進一步有利香港達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目標,配合內地金融市場高質量開放和發展,貢獻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達致兩地金融市場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李家超向中央人民政府致謝,感謝中央在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初公布開展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後,再次向投資者表明國家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感謝國家大力支持,並將全力推進相關工作。他表示,新措施將為香港證券市場未來發展,尤其是上市企業國際化和人民幣證券的發行及交易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此外,措施將便利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豐富其資產配置,為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進入國債市場提供離岸風險管理工具,以及深化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特區政府、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交易及結算所已與內地機構展開商討,並保持緊密協作,為全速落實措施而努力。

     

    截至上月,港股通有388隻和545隻合資格證券分別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供內地投資者以港幣計價交易,海外上市公司和人民幣計價證券不包括在內。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由證監會、港交所、金融管理局成立的工作小組將就容許港股通股票以人民幣計價展開籌備工作,並與內地監管當局和相關機構協商。特區政府會提供配套,寬免市場莊家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稅,以提高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流通量,並計劃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修訂草案。

  • 第 156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