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政府就變異病毒株制定應變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可能引發第五波疫情並出現社區爆發,政府已制定應變計劃。她再次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陳肇始今日視察公立醫院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工作和冬季服務高峰期情況,其後會見傳媒。她說,Omicron變異病毒株來勢洶洶,在世界各地不斷爆發,在某些地方更已取代Delta變異病毒株成為主流,香港必然面對挑戰和風險。
聖誕前她已主持會議,與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檢視本港檢測能力、檢疫設施和隔離治療設施,並制訂應變計劃,以預防和應對Omicron一旦在本港引發第五波疫情並在社區出現爆發情況,她說,屆時社交距離措施也會調整。
陳肇始表示,世界衞生組織和其他研究均顯示,Omicron可能影響現有疫苗效能,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早前已討論並建議市民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以保護自己和社會。
一起會見傳媒的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現時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瑪嘉烈醫院共有900張負壓病床,供應充足。一旦爆發新一波疫情,亞洲博覽館的社區隔離治療設施將會重啟,屆時可額外供應500張病床。此外,醫護人員個人防護裝備充足,人員調配方面已有應變計劃。
-
致力發揮本港生命健康科技優勢
尊敬的王偉中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曦副省長(廣東省副省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覃偉中市長(深圳市市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天以視頻方式,參與由國家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西麗湖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特區政府十分支持論壇的舉辦,也相信它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項品牌活動,和一個匯聚科技人才智慧、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我希望往後香港特區能成為協辦機構或在論壇期間在香港舉辦一個分論壇,突顯港深兩地在科技創新的緊密關係。
首屆西麗湖論壇以「創新.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並分別以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及教育鏈四鏈統籌為主線,結合科技、教育、產業及金融等領域,是瞄準發展科技創新所需的重要元素,也是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創科的深刻體會:創新、產業、人才、教育四鏈完備,官產學研的充分配合,再輔以金融服務業的支撐,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願景是指日可待。
近年來,深圳積極以創新驅動城市發展,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逐步成長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深圳的速度無疑是讓人仰望,但過去幾年香港是急起直追。本屆政府自2017年7月上任以來,就把積極推動創科發展放在施政重點之一,過去四年多,我們共投放了政府開支超過1,300億元,用於發展基建、推動科研、培養人才、支援業界等,取得理想的成效。香港近年在創科的努力也得到中央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家科技部王志剛部長時常給予香港高度評價,並給香港更多參與國家科技創新任務的機會。今年9月初,科技部就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惠港科技措施,對香港開放不同科技計劃和基金下更多的專項和項目,以及內地的大型儀器設備,同時歡迎香港科技人士和專家加入中國科協全國學會及進入不同的專家庫,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鼓舞。
事實上,香港發展科技創新的底子一點也不差,我們有五所大學位列全球100強;各大學內的基礎研究人才濟濟,不少屢獲國際和內地殊榮;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這兩個旗艦基地近年成功孕育多隻獨角獸;香港一共有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而近年又成立了一共28家由香港各大學與海外著名大學合作成立的實驗室;作為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為新型經濟產業提供融資,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平台。
但要提升國際競爭力,香港和深圳都需要完善創科的生態圈。深圳與香港同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兩地可以發揮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比較優勢,協同合作,以強強聯手、一加一大於二的策略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香港與內地的創科合作關係,更首次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平台。
在這個有利的背景,加上香港在中央兩大舉措下,即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是由治轉興的新起點,我在今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就公布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首次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大力在香港北部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彌補香港產業不足的缺口,並加強港深兩地科技協同發展。具體而言,我們會把位於深港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與附近地區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新田科技城連同位於深圳的科創園區會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中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此外,十四五規劃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香港希望發揮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優勢,特別是我們的基礎科研能力,回應國家所需。我們計劃在深港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內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我很高興知道國內外不少生命健康初創及大型企業都看到了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和大灣區市場的潛力,有興趣在香港發展。我們稍後會向中央提交詳細建議,希望科技部能一如既往給予我們指導和支持。
香港也會繼續完善創科產業生態圈,全面覆蓋科研、融資、生產以至人才,目標是推動創科成為新經濟引擎,帶動經濟轉型,創造更多元化和多層面的就業機會。同時,我們會繼續探索有利各項推動創新要素進一步跨境流通的措施,以加強國際創科合作,並建設高水平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台,與大灣區其他城巿的創科發展相輔相成。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香港特區在創科領域已整裝待發,在中央的支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前提下,在港深兩地深厚的合作基礎上,我相信前景是亮麗的。西麗湖論壇在此時舉辦,可說是相得益彰。我期待香港特區與深圳,以及其他大灣區城市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作出貢獻。
最後,我謹祝今年的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27日在首屆西麗湖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的視像致辭文本)
-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九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九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部涉及變異病毒株感染,均帶N501Y和T478K。
患者五男四女,年齡介乎19至59歲,五人由加強監測高風險地區抵港,其餘四人由高風險地區抵港。四名患者抵港時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兩人於檢疫期間確診,其餘三人分別為早前兩宗輸入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均於竹篙灣檢疫中心確診。
其中,個案編號12602的42歲女患者為本地機組人員,居於旺角海庭道18號柏景灣1期7座。她於本月22日前往澳洲,離港前於12月21日進行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結果呈陰性。
患者是早前輸入個案編號12586的同事,兩人一起從澳洲乘搭航班CX138於本月24日抵港。她抵港時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本月25日於竹篙灣檢疫中心抽取樣本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她沒有病徵,確診帶有N501Y和T478K變異病毒株。
為審慎起見,患者於潛伏期在港曾居住或到訪的地點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相關指明地方內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接受強制檢測。
另外,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上海確診個案,26歲男患者居於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本月19日乘坐MU508航班前往上海,本月22日出現病徵,本月24日在當地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5月和6月先後在內地接種兩劑科興疫苗,他潛伏期在港居住、工作和到訪地點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中心又提醒油麻祥興大廈、大埔太湖山莊18A座、元朗八鄉河背村392號地下及1樓的相關指明人士,他們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此外,根據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衞生署確認早前公布的14宗個案均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連同這些個案,香港至今錄得58宗涉及Omicron的個案。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101宗,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政府大力支持香港運動員
Philip(香港賽馬會主席陳南祿)、大輝(香港體育學院董事局主席林大輝)、Tim(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Jenny(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會長馮馬潔嫻)、Winfried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各位運動員、各位體育界的朋友、各位嘉賓:
今日我非常高興來到馬會出席香港精英運動員賽馬日。正如剛才陳主席所說,今日這個賽馬日有雙重意義:第一,讓我們有機會聚首一堂,表揚在今年各個體壇盛事取得佳績的香港精英運動員;另一方面,是慶祝香港體院30周年。我知道今日其實是啟動香港體院30周年的各項慶祝活動,未來一年,我們會有很多機會可以多了解體院過往和未來的發展。
2021年即將過去。2021年是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年,因為持續了兩年的新冠疫情仍然未減退;香港相對是比較幸運,在各界的努力下,我們自從去年11月之後沒有再出現新一波疫情,但如果大家看看世界各地,每一日都要與新冠病毒鬥爭。這一年又是很激勵人心的一年,尤其是在我們的體育發展方面,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取得歷史性佳績:一金、二銀、三銅,而且是來自五個項目,包括劍擊、游泳、單車、乒乓和空手道,這說明了香港的體育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是既深且廣,不但是精英運動員輩出,亦是涵蓋更多的體育項目。其實東京奧運結束之後,我們在體育盛事的佳績也不斷出現,包括在東京殘奧會、在陝西西安進行的第14屆全運會以及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以至在年底各地舉行的單項亞洲賽或世界錦標賽,香港運動員都能取得佳績,無論在羽毛球、游泳或是空手道。特別在游泳方面,我們的優秀泳手何詩蓓,在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的自由泳200米打破世界紀錄,令香港的游泳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真的令人感到非常自豪。
這些成績,我們都說過很多次,是得來不易。有這樣的成績付出最大努力的是我們的運動員,我親身與他們接觸過很多次,知道他們在培訓過程的艱辛和有時面對挫折時的焦慮和沮喪,在這裏我真的要再次感謝香港的精英運動員為香港注入一支這麼大的強心針,令香港社會透過你們優秀的表現充滿了正能量。事實上,亦是有各方的努力,我相信各位運動員都同意,支持你們的有你們的教練和支援團隊,亦包括了體院,特區政府都有出一些力。在此我想引述一位與你們並肩作戰的人士---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教授---在最近一次有關科技發展的訪問中說過的一段話:能夠看到運動員健康重返賽場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已經是有很大的滿足感,醫生和科研永遠是他們的最強後盾。這個最強後盾當然亦包括今日慶祝30周年的香港體育學院。
30年前的體院只是一個有七個重點體育項目、50多名全職運動員的體育機構,發展到今日,體院一共有33個精英培訓項目,再加上九個殘疾人培訓項目,而運動員亦由當年的50多名增加至今日的1,300名,特別興奮的是包括了100名殘疾運動員,展示了體育是追求共融精神。作為運動員後盾的還有港協暨奧委會霍震霆先生,我和Tim在這20年來都時常在體育發展中碰頭,他是真心誠意支持香港的體育發展和支持香港的運動員。現在他兒子霍啟剛先生進入立法會,亦會繼續推動體育的工作,我相信他都會老懷安慰。另一個組織就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Jenny,我亦是自從在10多年前已經追隨Jenny和York(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名譽會長周一嶽),我們都會去不同地方支持香港的傷殘運動員比賽。
特區政府都是運動員的堅強後盾之一,除了在政策上的支持,在資源上的支持近年真的算是可觀,由我上任那一年,即2017至18年到今年2021至22年,我們給予體育的撥款增加了40%以上,今年是7億3,700萬元。再加上在奧運結束後,我公布了五項措施加強我們對於香港體育發展的支持,包括剛才陳主席所說,與馬會一起斥資三億元成立運動科研資助計劃。我覺得香港的科研其實可以為體育界出一分力,作出貢獻,未來希望有了這個資助計劃,各個院校的教授團隊可以多為我們的運動員提供一些科研的協助。
最後,香港賽馬會歷年來都是運動發展的後盾,除了香港體院的前身---銀禧體育中心---是由馬會斥資興建,近年很多時體育發展有需要時,馬會都很少拒絕我,所以非常多謝歷任馬會主席和各位在座的馬會董事,對香港體育的支持。今日首次舉辦這個香港精英運動員賽馬日,我希望以後當我們的運動有好的發展時,都能夠有這個活動,讓更多市民,包括馬迷,都可以分享我們在運動發展方面的喜悅。今日這個活動亦可以為2021年體育光輝一頁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在此再次感謝香港賽馬會的支持。
還有一個星期我們就將會迎接新的一年,在此祝賀大家在2022年萬事順利、身體健康。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27日在香港精英運動員賽馬日活動的演辭)
-
當局徹查社福機構員工涉虐兒事件
今個聖誕節的網誌,原本希望跟大家分享如何放鬆心情,不談政策,但日前發生一宗社福機構員工虐待多名幼童事件,實在令人震怒和心痛。政府非常重視兒童的福祉,絕不容忍任何傷害兒童的行為;而涉嫌虐兒事件發生在受政府資助的院舍,我已督促社會福利署深入和全面徹查事件,包括檢視機構對服務的日常監察和員工督導方面有何缺失和須改善的地方。社署會繼續密切與家長及機構跟進,並就機構提交的報告和跟進計劃檢視及實施所須改善措施。
在本港,所有幼兒中心必須註冊,並須符合《幼兒服務條例》各項規定。幼兒中心須聘請已註冊的幼兒工作員。如社署署長認為個別幼兒工作員不再適合擔任照顧幼兒的工作,可將有關人士從註冊中除名。視乎各方面的調查結果,社署不排除會引用相關規定採取行動。
今年施政報告已表明政府將推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機制的立法工作,引入強制通報規定的立法工作已經開展。同時,我們會向有關專業的工作者提供適當培訓,以提升他們及早發現和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的能力。我和我的同事們正密鑼緊鼓工作,絕不稍懈。
既然早前已預備,姑且繼續跟大家分享一些聖誕隨想吧。今天是聖誕翌日。年幼時,家中沒有特別的聖誕節氣氛,亦沒有如其他傳統節日般做節,我更一度不明白為何聖誕節翌日稱為「拳擊日」(Boxing Day),後來才知道是拆禮物日或是送禮物日的意思。當然,沒有聖誕禮物,便沒有需要拆禮物。這亦可能是我小時候的英文水平問題,就如早年不明白為何晚上的英文會是「在平均中」(Even-ing),後來才知應是讀Eve-ning(在晚上中)。
年幼時不明白拆禮物日是甚麼一回事,成長後則只知道要買禮物給後輩和長輩,總是沒有自己的份兒。當然,我從來都沒有送禮物給自己的習慣。覺得需要對自己好一些時,只要去一間自幼已熟悉的茶餐廳,買兩件新鮮出爐的蛋撻,到海旁坐低「嘆下」,已心滿意足。
說到對自己好一些,或者大家在過去兩年半,都經歷了不少艱難。多個研究調查都指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面對挑戰。受到環球疫情影響,今年的聖誕氣氛不似過往,但大家都可以對自己身邊的人和對自己好一些,即使只是一聲問好、一首樂曲,都可放鬆心情,精神健康會好一些,過一個愉快的聖誕與新年。面前的2022年,希望是「易寧易易」年。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2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嚴陣以待 防變異病毒株流入社區
現時香港新冠疫情大致穩定,已經80天沒有出現本地確診個案。但近月發現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是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大流行以來,出現最多突變的變異病毒株,可能更具傳染力和影響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可能會增加再次感染的風險。事實上,全球的Omicron確診個案快速上升,已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主流病毒株。由於Omicron變異病毒株在全球擴散的速度極快,而隨着聖誕及新年假期入境人數增加,輸入香港的個案亦不斷上升,我們已經採取最高規格的防疫措施,致力防止該變異病毒株流入本地社區。
嚴格執行外防輸入措施
為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策略,和達致動態清零的目標,本港目前採取全球最嚴謹的入境防控要求,致力堵截Omicron變異病毒株流入社區。世界各地專家雖然未完全掌握Omicron變異病毒株對疫情的影響,但已留意到它具更高傳播力,比Delta變異病毒株更迅速地在世界各地蔓延。鑑於全球疫情因Omicron變異病毒株急速惡化,政府公布採取一系列嚴格措施,以進一步加強外防輸入,當中包括:
(1)由12月20日起收緊航班熔斷機制,除原有熔斷條件外,如一條航線七天內有四名或以上乘客抵港時確診,該航線須熔斷14天;
(2)由12月24日起,所有地區來港人士登機來港前須進行的核酸檢測,採樣時限由72小時縮短至48小時;及
(3)由12月21日起從加強監測A組地區抵港人士抵港首四天須在檢疫中心強制檢疫,抵港首七天須每天接受檢測,其後檢疫期間須隔天接受檢測。
政府一直密切監察全球不同地區發現Omicron個案的情況,並評估在當地社區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從當地來港人士可能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風險,將有發現Omicron個案的地區並可能輸出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地區指明為A組指明地區,於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必須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回港。他們抵港後須於指定檢疫酒店接受21天強制檢疫,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須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同時,因應有Omicron個案輸入香港,自11月28日起對個別A組地區實施加強監測,曾逗留加強監測A組地區的抵港人士必須先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四天強制檢疫,並由醫護人員監察其健康狀況。有關人士其後會於抵港第五天由專車送到來港前已預訂的指定檢疫酒店完成餘下的17天強制檢疫。所有曾逗留加強監測A組地區的抵港人士,抵港首七天不論身處檢疫中心或指定檢疫酒店檢疫均必須每天接受檢測,其後14天檢疫期必須隔天接受檢測,連同抵港時於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及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相關人士合共須接受14次檢測,以杜絕漏網之魚。
我們會繼續嚴陣以待密切監察全球不同地區的疫情,以風險為本為原則,考慮一攬子因素,包括當地疫情、檢測率、疫苗接種率、旅客流量和實際輸入個案情況等公共衞生因素,以及與本港社會經濟相關因素,按風險程度及視乎情況需要調整相關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檢疫及檢測要求。
加強指定檢疫酒店感染控制措施
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風險逐漸增加,衞生防護中心亦加強涉及Omicron個案的接觸者追蹤工作和感染控制措施,以防範Omicron個案流入社區。
為進一步減低指定檢疫酒店可能出現的傳播風險,中心已要求指定檢疫酒店實施額外感染控制和監測措施。如涉及Omicron個案曾入住指定檢疫酒店,中心會安排與Omicron個案入住相鄰和對面房間的住客每天接受檢測,直至該病人離開酒店後的第七日。而於同一時段曾與Omicron個案入住相鄰和對面房間但已完成強制檢疫的住客,中心會要求他們盡快於社區接受額外檢測,並建議他們應避免聚會,直至完成七天的額外監測期。
中心會確保指定檢疫酒店的員工接受定期檢測,要求酒店加強通風及感染控制措施,並提醒酒店徹底消毒房間。
加快對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序列分析
為病毒樣本作全基因序列分析對識別涉及本地傳播的群組感染源頭至為關鍵,故此,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均加快對確診個案的病毒基因排序,務求可以更早發現Omicron的個案,加快讓其密切接觸者及曾與其接觸的人士接受強制檢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世界衞生組織2019冠狀病毒病參比實驗室,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更早於11月22日上載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至全球基因數據庫(GISAID),成為全球首個上載相關資料的機構,為全球對變異病毒株的監測作出貢獻。
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以應對變異病毒株威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目前的疫苗仍然對免於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至為重要。多項研究顯示面對變異病毒的威脅,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快接種。
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20%,完成接種第二針更少。即該年齡層中有80%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復必泰和克爾來福疫苗對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
行政長官早前公布將擴大接種第三劑疫苗計劃至所有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一段時間的人士。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剛於周四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進行會議,討論並更新本港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暫擬共識建議如下︰
(1)年滿18歲曾接種兩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的人士,專家強烈建議接種復必泰為第三劑疫苗,並於第二劑疫苗六個月後盡快接種;
(2)有個別需要的人士(例如離港外遊)亦可提早於第二劑疫苗最少三個月後接種該劑疫苗;
(3)懷孕及哺乳的婦女亦可跟隨一般成年人的安排,接種包括第三劑在內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至於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則可於接種第一劑疫苗最少六個月後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
(4)12至17歲人士於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至少12個星期後應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並尤其建議男童及男性青少年可於大腿前外側中段部位進行肌肉注射
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株來勢洶洶,我們強烈建議所有高暴露風險的群組,例如機場員工、機組人員和在檢疫酒店工作的員工等,也要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以保護自己及家人。
研究顯示,接種第三劑疫苗可以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產生有效的中和反應,是保護我們社區免受所有病毒株侵害的關鍵。我再次呼籲現在已經符合接種第三劑疫苗資格的市民盡早接種,至於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為自己健康着想,在下一波疫情來襲前盡早接種疫苗,護己護人。
繼續密切監察全球疫情
面對Omicron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會繼續保持高度警覺。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正為可能出現的第五波疫情做最好的準備,以便有需要時,可迅速啟動各項應變措施,包括在檢測、檢疫、隔離、治療、社交距離等方面的措施均會即時加強。同時,我們目前亦不斷檢視及調整防控措施和策略,務求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並繼續以動態清零為目標。我們亦會繼續與內地和世界各地的衞生當局保持緊密聯繫,交流資訊,共同應對這次影響全球的疫情。
在這普天同慶的聖誕和新年節日,大家在歡度佳節之餘,千萬不要鬆懈,記緊做好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我預祝大家有一個愉快和平安的新年!
大家可到我的Facebook專頁,看看相關的Vlog。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12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本港增九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九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六宗涉及變異病毒株感染,其餘三宗的變異病毒株檢測結果待定。
患者三男六女,年齡介乎19至57歲。五人由加強監測高風險地區抵港,四人由高風險地區抵港。四名患者抵港時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四人於檢疫期間確診,一人是早前輸入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於竹篙灣檢疫中心確診。
患者包括一名46歲本地男機組人員,居於東涌昇薈3座,本月19和20日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本月22日前往美國,其後乘搭CX845航班於昨日抵港,在機場檢測的結果呈陽性並帶N501Y變異病毒株。他在香港曾接種三劑復必泰疫苗。
為審慎起見,患者潛伏期在港曾居住和到訪的地點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於指定期間曾身處相關地方者須在指定日期接受強制檢測。
防護中心提醒屯門兆禧苑安禧閣的相關指明人士須於明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97宗,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與民共議 解決即棄塑膠問題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在本港堆填區塑膠類棄置物中,膠袋所佔比例相當高。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正就管制即棄塑膠展開公眾參與活動,徵詢市民對調整膠袋徵費等方面的意見。他期望市民積極回應。
黃錦星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指塑膠類棄置物不少為即棄塑膠和購物袋,佔堆填區棄置物差不多兩成,如何處理問題要與民共議。
他說,膠袋徵費實施以來已有相當成效;然而,現時平均每個家庭每年仍丟棄逾1,000個塑膠購物袋,問題仍然嚴峻和具挑戰性,有關公眾參與活動徵詢的意見包括徵費有否調整空間和可否收窄豁免徵費範圍。他呼籲市民把握機會,在本月29日或之前回應。
-
建築保育 爭分奪秒
上星期,我邀請建築署的同事,介紹署方如何修復及維修保養對歷史、建築及文化有重大意義的舊建築物。這星期,建築署另外兩位同事會詳談,保育歷史建築也要隨時候命,尤其是遇有突發事故,同事更需要趕赴現場,進行緊急勘察,確保受損的舊建築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最古老及仍然運作的郵局
大家可能都知道,香港現存最古老及仍然運作的郵局,是位於黃麻角道2號的赤柱郵政局,1937年建成,已有逾80年歷史,屬二級歷史建築。今年5月5日傍晚6時半,一輛由數碼港開往赤柱村總站的巴士,由東頭灣道右轉赤柱村道時,與一輛電單車發生碰撞,再撞向郵局,導致郵局部分圍欄、外牆及屋頂部分木枋等損毁。幸好巴士先撞向郵局旁的一棵大樹,緩減了大部分衝擊力,減低對郵局造成的損毀,令這座郵局得以保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建築署啟動緊急協調機制
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王嘉儀憶述,車禍發生後,建築署立刻啟動緊急協調機制,首要任務是確保建築物的安全。當晚,保養承建商接報後,隨即趕抵現場,在警方及消防員的協助下,先把有關建築物圍封;同時,建築署當區負責維修保養歷史建築的同事,連同結構工程的同事,即時為舊郵局進行了初步勘察及評估,確定建築物沒有倒塌危險。
即晚進行初步結構勘察
建築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李卓恒說,當晚為建築物進行初步結構勘察及評估時,主要針對兩方面:第一是郵局的主結構有沒有受損,包括四邊的磚牆和承托屋頂的木製桁架。根據觀察,被巴士撞毀的地方只涉及屋頂前端小部分及簷篷位置,主結構沒明顯受損。第二是損毁的部分會否對公眾產生安全問題。雖然主結構沒有明顯受損,但受損簷篷的其餘部分可能有鬆脫的危險,故除了圍封建築物,避免公眾進入,亦安排保養承建商以臨時支架承托簷篷受損的部分,確保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隨時候命發揮團隊精神
在這次緊急行動中,建築署迅速調動人手趕赴現場,各個專業團隊各司其職,大家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順利及迅速地在凌晨時分完成任務,妥善處理這次突發事件。
建築署隨後在郵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協助下,安排進行所需的復修工程。其間,郵政署在現場設置臨時郵箱及安排流動郵車繼續提供郵政服務,以減低對公眾的影響。
赤柱郵政局極具歷史價值。這座金字頂單層建築物的設計簡樸實用,保存了不少舊有建築特色,例如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鑄鐵郵箱、原裝窗花、原有木製屋頂結構等。經過部門和承建商的努力和合作,修復工作在10月中旬完成,這座稱為「郵政歷史時間囊」的赤柱郵政局亦得以再次呈現在市民的面前。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2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附短片
-
組合財政資源應對挑戰
就下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諮詢工作已陸續鋪開,包括與不同界別的代表和組織會面,聆聽他們對公共資源運用及政策的意見。稍後我亦會邀請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見面,交流對預算案的看法和建議。至於公眾諮詢部分也已正式開展,大家可透過網站、預算案的Facebook專頁、電郵、電話、傳真或郵寄等方式,提出你的建議,讓我們在編制預算案的過程中,可以更了解大家的需要和期望。
日前我亦與數十名中學生交流,聽取他們對公共資源運用和香港未來發展的看法,這是連續第五年的同類型諮詢專場。年輕人對香港的發展往往有其獨特的感受和想法,他們既關注香港整體的需要、也會思考自身的發展出路。他們希望經濟發展得好、也同時期望在發展過程中,生態和文物相關的保育能取得適當的平衡,而土地房屋和人口高齡化等重要議題亦能獲得妥善處理。坦誠互動的交流與討論,讓我們就大家關心的議題能更深入了解彼此的觀點,探討務實可行的出路,即使進路不同,甚至優次有異,卻無損我們相互了解的誠意和彼此的情誼。
整份財政預算案的起始點是如何善用公共資源,而市民期望看到的是公共政策及服務能改善民生,令市民切實受惠,同時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其實,每個政府都面對着訴求眾多,但資源有限的情況,關鍵是如何理順不同需要的先後緩急,如何有效平衡分配資源,在服務大多數市民需要的同時,仍能兼顧小部分人的訴求。社會狀況和需要持續變化,如何能合力建構大家所期望的未來,需要政策和資源配合,但不可或缺的是大家的投入和積極參與。
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傳短片希望強調的核心信息是:我們有優勢、有資源,也有困難、有挑戰。如何組合資源、槓桿優勢、突破困難、應對挑戰,需要彼此有商有量、合力推動、加速前進。
我們正處於發展的黃金窗口。在社會層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明顯,經濟逐步復蘇。
在治安方面,落實《香港國安法》令本港由亂轉治的局面不斷鞏固,社會回復安寧穩定,局勢持續向好發展。
政治方面,在完善選舉制度以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順利舉行了兩場重要選舉---選委會和立法會選舉,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行政主導體系獲得鞏固,有利開啟良政善治的新里程,為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奠下堅實的基礎。
社會的穩定局面來之不易,是在中央領導下特區政府團隊努力層層推進的成果。現時,市民的權利依法受到保護,社會各界別各階層廣泛而均衡地參與的政治格局得到確立。可以說,現在的發展狀況印證着新選舉制度既符合「一國兩制」原則,也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為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制度支撐。
就如行政長官在京述職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指出,「我們堅信隨着實踐不斷深入和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將進一步彰顯」。
這幾天聖誕節假期為市面增添了不少歡樂氣氛,也刺激了零售及餐飲市道。2022年在愉快的假期中來臨,我們期待展現着新氣象的新階段,香港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271
- 272
- 273
- 274
- 275
- 276
- 277
- 278
- 279
- 280
- 281
- 282
- 283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299
- 300
- 301
- 302
- 303
- 304
- 305
- 306
- 307
- 308
- 309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 341
- 342
- 343
- 344
- 345
- 346
- 347
- 348
- 349
- 350
- 351
- 352
- 353
- 354
- 355
- 356
- 357
- 358
- 359
- 360
- 361
- 362
- 363
- 364
- 365
- 366
- 367
- 368
- 369
- 370
- 371
- 372
- 373
- 374
- 375
- 376
- 377
- 378
- 379
- 380
- 381
- 382
- 383
- 384
- 385
- 386
- 387
- 388
- 389
- 390
- 391
- 392
- 393
- 394
- 395
- 396
- 397
- 398
- 399
- 400
- 401
- 402
- 403
- 404
- 405
- 406
- 407
- 408
- 409
- 410
- 411
- 412
- 413
- 414
- 415
- 416
- 417
- 418
- 419
- 420
- 421
- 422
- 423
- 424
- 425
- 426
- 427
- 428
- 429
- 430
- 431
- 432
- 433
- 434
- 435
- 436
- 437
- 438
- 439
- 440
- 441
- 442
- 443
- 444
- 445
- 446
- 447
- 448
- 449
- 450
- 451
- 452
- 453
- 454
- 455
- 456
- 457
- 458
- 459
- 460
- 461
- 462
- 463
- 464
- 465
- 466
- 467
- 468
- 469
- 470
- 471
- 472
- 473
- 474
- 475
- 476
- 477
- 478
- 479
- 480
- 481
- 482
- 483
- 484
- 485
- 486
- 487
- 488
- 489
- 490
- 491
- 492
- 493
- 494
- 495
- 496
- 497
- 498
- 499
- 500
- 501
- 502
- 503
- 504
- 505
- 506
- 507
- 508
- 509
- 510
- 511
- 512
- 513
- 514
- 515
- 516
- 下一頁
- 第 163 頁,共 5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