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政府會向未打第三針者發電話短信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網誌表示,政府會向尚未按時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的市民發出電話短信,提醒他們盡早接種,同時透過放寬到校接種計劃的人數下限和「針跟人」等方法,提升老幼的疫苗接種率。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8月2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保護下一代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責任,作為醫務衞生局局長,在抗擊新冠肺炎上,我一直心繫保護兒童免受感染。過去一星期,再多了幼兒、年紀很小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變為重症而要接受深切治療的個案,這令我尤感心痛。

     

    過去一個月,經過專家們和同事的努力,六個月至三歲的幼童自8月4日起可接種科興疫苗,目前有約6,400名幼童已接種首劑疫苗。幼童接種科興疫苗非常安全,到目前為止,我們觀察到除接種後短暫輕微不適如發熱、針口紅腫或皮疹外,並未有任何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

     

    我知道有些父母對安排幼兒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我希望醫生同業繼續齊心盡社會責任,主動向父母提供專業意見,並按小朋友的身體情況提供耐心解説,勸諭他們讓孩子接種疫苗。

     

    此外,我們會繼續推展到校疫苗接種計劃和接送學童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服務。到校接種疫苗計劃的下限人數更由30人減至十人,希望更便利幼兒院及幼稚園。

     

    我在7月5日《牽小手 去明天》的手記內,引述了《我和我的父輩》主題曲《如願》其中兩句歌詞:「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我相信每位為人父母者,都必定會盡力保護孩子,讓他們茁壯成長、讓他們可以「見你未見的世界 寫你未寫的詩篇」!

     

    除了保護兒童外,長者亦是新冠疫情下最受影響的高危群組之一。鑑於第五波疫情的經驗,保護院舍院友是我們防疫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早前已展開特別計劃,做到「針跟人」,目標是不錯過任何一位到期打針的院友,盡快為他們接種。有賴各方不辭勞苦安排院友接種疫苗,院舍院友的第一及第二劑接種率已分別上升至約94%及90%,第三劑的接種率亦已達到53%。

     

    相比起整體人口93%的首劑疫苗接種率,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只有約八成接種了首針,約35萬名長者仍未接種任何新冠疫苗。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因為在第五波呈報個案中,超過95%死亡個案為60歲或以上長者,當中大部分死亡個案均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而沒有接種疫苗的70至79歲和80歲或以上長者,一旦感染新冠,死亡率高達5.4%和16%。

     

    面對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株,市民一定要按專家的意見在接種第二針後三個月盡快接種第三針。政府稍後會向所有已打了兩針而尚未按時接種第三針的市民發出電話短信,提醒他們把握時間盡早接種。

     

    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感染、重症與死亡的最有效方法。雖然香港總體人口的接種率(第一針)超過93%,但長者和兒童的接種率仍有待提升。為築起保護屏障,我們會繼續致力提高疫苗接種率,特別是針對一老一幼的重點人群。

  • 讓愛閃亮 才藝盡展

    不少人眼中的特殊學校學生,體能、智力遠遜他人,往往忽略了他們獨有的才藝。儘管日常生活、學習比較吃力,他們卻不輕言放棄。在一次次的苦練中,突破自身限制,成功登上偌大的舞台,在輪椅上展現獨特舞步,在音韻中傾盡熱情。

     

    輪上起舞

     

    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輪椅舞隊創立多年,校方聘請專業導師授課,每周固定時間,同學們放學後就在活動室隨歌起舞。項詩書、劉嫦韻、劉靖彤和沈健豐「習舞」時間先後有別,要舞步整齊一致,他們花了不少時間琢磨技巧,並要兼顧動作和輪椅走位,付出的血汗可能比一般舞蹈者更多。

     

    劉嫦韻便曾因練習扭傷腰部,但她堅持排練,「大家對這首歌、舞步、走位的熟悉程度都不一樣,還是要多練習。大家一起練習,練習越多默契便越好,動作會較齊整。」

     

    挑戰自我

     

    該中心副校長邱淑莊指,同學們各有不同醫療需要,要協調時間一同練習有一定困難,因此他們都格外珍惜上舞蹈課或練習的日子。而各人的體能和強項差異,也令他們排練時遇到不同困難。

     

    「可能只是一個轉圈的動作也要花上一些時間協調。」

     

    她希望透過舞蹈讓同學挑戰自我,並學會與他人合作。

     

    「他們很多時候不相信自己做得到,但經過練習後發現原來能做到。加上他們互相扶持、提點,一起商討怎樣跳得更好,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餘音嫋嫋

     

    舞藝了得,特殊學校學生的音樂才能也不容忽視。就讀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的林子軒熱愛彈奏樂器,享受音樂帶來的成功感。

     

    「特別是豎琴,豎琴的音色很優美。」片言隻語,流露出子軒對音樂的熱忱。

     

    五所智障兒童學校的學生因音樂結緣,在天保民學校老師黃偉樑指揮下,以中西樂器合奏經典曲目《獅子山下》。

     

    演奏定音鼓的天保民學校學生叶心港對認識到新同學感到興奮,媽媽也樂於讓他學習定音鼓。

     

    「他較以往開朗,自信心有所增強,表演時不像以往般緊張。」

     

    合作表演需要良好的默契,同學們在練習過程也遇過大大小小問題。演奏顫音琴的路德會救主學校學生莫桂峰表示,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同時配合隊友的演奏,令他非常緊張。

     

    「這表演不只我一人,要兼顧別人的節奏,真的需要好好調節與隊友之間的合作。」

     

    閃亮舞台

     

    要讓幼苗茁壯成長,適當的土壤和養分不可或缺。教育局一直從教育專業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持續檢視特殊教育的發展和投放資源。除關注學生學習水平外,更致力促進他們在成長階段發展潛能,迎接人生挑戰。

     

    為了讓特殊學校學生向公眾展示多元才能,教育局連同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香港教育大學合辦「讓愛閃亮 2022」活動,盼令公眾進一步認識本港特殊教育,積極支持特殊學校學生。

     

    教育局督學(特殊教育支援)莫莉香期望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所得着。

     

    「我們希望透過活動讓學生學懂與不同的人協作,培養他們堅毅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局方更以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匯演作壓軸項目,讓同學們登上伊利沙伯體育館的舞台,一展所長。

  • 特首出席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多名司局級官員到荃灣出席2022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聽取約100名市民的意見。

     

    諮詢會分兩部分舉行,李家超和官員先聽取市民就土地房屋、交通、經濟、就業、教育、青年、扶貧、醫療、社福等議題發表意見。

     

    李家超表示,政府已成立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處理中轉房屋、過渡性房屋和重建計劃等事宜。他又強調政府重視人才,特別是香港目前缺乏的創新科技、醫療、高端科技方面的人才。勞工及福利局也會就缺乏人力的問題進行細緻分析。

     

    在諮詢會第二部分,出席的市民分組與官員深入討論關注的事項後,行政長官輪流與各小組交流。李家超總結指市民的意見涉及範圍甚廣,想法實際,當局會積極考慮他們的意見,期望透過施政報告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礎,為香港開新篇。

     

    今日出席諮詢會的12名司局級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2022年施政報告10月19日發表。未來一個多月,政府會繼續透過不同形式的諮詢會和社區探訪等活動聽取各界意見。

  • 本港續增逾六千二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6,21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指,污水檢測中的人均病毒含量為3月中以來的新高,估計確診數字會上升,且升勢在未來一段日子持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093宗,其餘4,117宗為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另有179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五宗。

     

    兩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感染個案,共六名院友和四名職員確診。

      

    另外,鑑於西貢、沙田、南區、黃大仙多條屋邨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東南亞求職騙案 28人求助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香港執法部門目前就市民被誘騙至東南亞而被禁錮接獲28宗求助個案,半數人已確保安全。政府正在香港調查此事,同時與相關機構聯繫,盡力營救在外港人。

     

    鄧炳強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已安全的14名市民中,十人已返回香港。至於另外14人,當局相信有十人在緬甸、四人在柬埔寨。

     

    他指出,港人在外地被禁錮時或未能與外界聯繫,惟犯案者多會向其在港家人索取金錢,因此家人可以代為報案。同時,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正提供協助,特區也透過國際刑警與外地有關當局聯繫,盡一切辦法營救相關人士。

     

    此外,當局會在機場提醒前往東南亞工作的市民留意是否有不妥當及可疑之處,也會在本港鬧市大型屏幕展開宣傳。

     

    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除了1868熱線、流動應用程式和網上求助表格,也新增WhatsApp專線5190 8909供市民求助。另外,在外港人的家屬如遇可疑情況,應立即報警。

  • 按實際情況決定抵港檢疫安排

    政府早前宣布縮短抵港旅客的酒店檢疫期至三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當局需時了解新措施的實施情況和數據,才能判斷應否進一步考慮其他安排。

     

    本月12日起,自海外或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的酒店檢疫期由七日減至三日,隨後進行四日居家醫學監察,其間可以外出,但不能參與除下口罩的活動。丘應樺今早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政府會進一步觀察情況。

     

    被問及當旅客增加時,政府會否與航空公司商討重開更多航線,丘應樺指,雙方曾商討增開航班,而航空公司會按自身估算決定營運安排。

  • 漁暉苑美暉閣五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香港仔漁暉苑美暉閣採取執法行動,檢查205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其中五人違反強檢公告,當局已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西區警區、衞生署今早約8時30分展開行動,上午約11時結束。

     

    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 林世雄冀年輕人投身海運業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指,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和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希望更多人投身海運業,駛向事業新里程。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8月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政府向來非常重視香港海運和航空業的長遠發展,一直不遺餘力為本地運輸及物流業界羅致及培訓人才。我昨日和差不多60位年輕人參加海運和航空業實習計劃舉辦的海上之旅「乘風啟航」,加深他們對海運業的認識,亦趁機鼓勵他們成為支撐本地海運業發展的未來棟樑。

     

    旅途中,同事向同學介紹了維港兩岸的海事設施,例如昂船洲海運基地、葵涌控制站、葵青貨櫃碼頭、藍巴勒海峽避風塘及公眾貨物裝卸區和青洲燈塔等。此外,我們亦邀請了幾位業內人士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包括天星小輪的代表Karl、從事香港海事服務業的港九電船拖輪商會理事長溫子傑、獲頒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金(卓越表現獎學金)的海事訓練學院學生Jason,及海事處助理海事主任Mark。他們從前線工作、營運機構及監察者的不同角度,與同學分享海運業不同崗位的趣聞逸事,並闡述了行業前景和龐大發展機遇。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和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充分把握國家規劃帶來的重大機遇,香港會繼續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憑藉香港港口高效率、連繫性強和覆蓋面廣的特色,鞏固香港作為高增值海運服務中心和亞太區重要轉運樞紐的地位。我希望更多學生以至在職人士有興趣投身海運業,乘風啟航,駛向事業新里程。

     

    關於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和海運和航空業實習計劃

     

    政府2014年推出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透過多項實習、培訓及獎勵計劃,幫助青年發展事業和吸引更多新血投身海運及航空業。海運和航空業實習計劃是基金轄下的年度主要項目之一,協助合資格的本地全日制學士學位或副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了解行業所提供的多元化就業機會。

     

    基金成立至今,已有超過14,500名學生和現職海運及航空業人士受惠。今年實習計劃共有55家海運業界公司,為同學提供約340個實習職位,是計劃設立以來職位數量最多的一年。有興趣參與海運和航空業實習計劃(海運)的學生和公司,可瀏覽香港海運港口局的網頁。 

     

    除了維港景致,當日載着我和一眾學生遊覽維港的世星輪亦是同學的打卡位。它由傳統載客渡輪改裝而成,是全港第一艘由柴油發電及電能推動的環保渡輪,煙量排放比傳統渡輪大幅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少了約九成半,氮氧化物更少了超過一倍,可以說是海運業與時並進的其中一個見證。

  • 翠榮樓錄22宗新冠個案

    政府完成在觀塘翠屏(南)邨翠榮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2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四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翠榮樓劃為受限區域,1,685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745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康文署9月呈獻三齣舞蹈電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舞銀幕系列9月精選三齣風格和手法截然不同的舞蹈電影,向觀眾展示著名舞團和編舞家的懾人魅力和奇思妙想。

     

    三齣選映電影為廸米特里斯‧帕派約安努紀錄特輯《牆内》、荷蘭舞蹈劇場《霧》、多特蒙德芭蕾舞團的《浮士德》。《牆内》和《霧》9月17日下午放映,時間分別為下午3時和5時,《浮士德》則於9月18日下午3時放映。

     

     放映地點為葵青劇院,門票在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268 7323 。 

  • 2015年安葬公眾墳場遺骸須移走

    政府今日刊憲,通知市民移走和處置2015年內安葬於六個公眾墳場的先人遺骸。

     

    六個墳場為和合石墳場、長洲墳場、大嶼山大澳墳場和禮智園墳場的棺葬墓段,以及羅湖沙嶺墳場T段和沙嶺金塔墳場的政府金塔墓段。

     

    市民如欲自行安排撿掘和處置先人遺骸,須於9月2日或之前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提出申請,查詢可致電2365 5321或2364 5364。

     

    如未按上述方法處理,下葬於該六個墳場的遺骸會先在政府火葬場火化,骨灰將安葬於羅湖沙嶺金塔墳場或食環署署長指定的其他墳場。 

  • 空置校舍用地報告更新

    規劃署檢視14幅空置和即將空置校舍的長遠用途後,建議八幅用作房屋發展,六幅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該署已更新經中央調配機制檢視的空置校舍用地報告。自機制實施以來,署方先後檢視250幅空置或即將空置校舍用地,其中161幅用地已用作或將用作公共房屋、過渡性房屋、非政府機構的短期用途,以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36幅用地可供申請以短期形式作社區、機構或非牟利用途。

     

    此外,47幅用地全部或大部分屬私人所有,一般由土地擁有人參照法定規劃用途和地契條款後決定如何使用。

     

    六幅用地則礙於用地限制或其他原因,現時不適合或未能使用。

     

    空置校舍用地報告除載於規劃署網站,也存放於北角政府合署和沙田政府合署的規劃資料查詢處供市民參閱。公眾也可聯絡有關管理單位,查詢用地最新情況。

  • 第 168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