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增逾三千七個案 長者染疫應求醫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78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再多三名年老患者離世。醫院管理局提醒市民,如發現長者染疫,應盡快呈報個案和求醫,當局會為合適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物。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439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344宗;另有262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感染個案,相關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此外,280間學校共呈報401宗陽性個案,涉及330名學生和71名教職員,防護中心建議八間學校個別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一周。過去七日,157間學校呈報兩宗或以上個案。

     

    死亡個案方面,涉及兩男一女患者,年齡介乎87至93歲,均有長期病患,其中一人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餘下兩人沒有接種。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關慧敏表示,市民要留意長者染疫後有否出現病徵,即使症狀輕微也不能掉以輕心。

     

    現時,新冠患者可透過醫管局熱線1836115或前往指定診所求醫,又或利用手機應用程式HA Go預約遙距視像診症,經評估為合適者會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關慧敏說,患者在出現病徵初期服用新冠口服藥物,能有效減少症狀,並減低病情惡化和死亡風險。

     

    鑑於深水埗、荃灣和北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創業節9月登場

    投資推廣署9月5日至10日舉辦2022 StartmeupHK創業節,主題為「勇闖未來,迎接無限可能」,討論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電競產業、健康科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熱門話題。

     

    創業節邀請全球業界領袖發表主題演講,並設有多場研討會與創業家探討各種議題,更舉辦初創募投、商貿配對、比賽、展覽、招聘會等活動,為參加者提供交流和建立聯繫的平台,共同打造初創界的未來藍圖。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表示,儘管全球正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香港的初創生態系統依然蓬勃發展。新型冠狀病毒病帶來種種挑戰,同時也促使香港加速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投資推廣署期望透過舉辦創業節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加入,並鼓勵所有參加者以至各持份者利用香港作為進入大灣區和海外市場的橋樑,建立新的商貿網絡。 

  • 新一批銀債保底息率增至四厘

    政府推出第七批銀色債券,供2023年或之前年滿60歲的香港居民認購。債券年期三年,每手一萬元,每六個月派息一次,息率不少於四厘,認購期為本月23日上午9時至下月2日下午2時。

     

    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貨幣管理)陳家齊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銀色債券的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鉤,而與去年發行的第六批銀債比較,新一批銀債的保底息率由3.5厘提高至4厘。此外,銀債的目標發行額也由300億元提高至350億元。視乎情況,政府可進一步調高發行額至最多450億元。

     

    為免少數投資者集中持有大量債券,銀債最高配發金額為每名投資者100萬元,即每人最多獲配發100手債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銀色債券是政府推動普惠金融的舉措之一,為年長市民提供既安全可靠又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選項。他又指,新一批銀債的目標發行額、最高發行額和最低息率均較以往高,有助促進年長市民投資。

     

    銀債不設二手市場,投資者如欲在債券到期前套現,政府會以原價及相應累計利息贖回債券。

     

    債券將於9月14日發行,合資格人士可於認購期內經20間配售銀行和27間指定證券經紀認購。

  • 電子政府審計 檢視部門科技進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經濟要邁向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政府已預留款項,在未來三年進行全面的電子政府審計,檢視各部門利用科技的進度,並通過科技和創新方案,協助部門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他又說,疫情突顯公共服務數碼化的必要性,促使當局加快檢視如何在公共服務層面創新,回應市民在新常態下的需要。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9日在「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展覽及交流會的致辭全文:

     

    Sunny(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Mo(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Chris(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Cathy(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朱曼鈴)、各位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府物流服務署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的數碼應用科技展覽及交流會。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我們希望透過向政府部門的同事展示與工作息息相關的創新科技方案,讓大家了解如何藉數碼化改善日常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配合政府創科發展的政策方向,利用創科優化各項公共服務。

     

    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不但打擊香港的經濟,亦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在全力聚焦應對眼前的挑戰之際,也要籌劃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持續提升經濟韌力,豐富產業發展。創科產業是經濟新增長點,引領新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讓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國家一直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以創科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宏觀策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的重要一環,當中習主席要求香港特區「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我們在過去五年投入了超過1,500億元支持創科發展,創科產業的生態系統已日趨成熟。香港的初創企業由2015年約1,500間增加至2021年約4,000間;同期更加見證了十多間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為進一步豐富香港的創科生態,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公布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會用作策略性創科基金,專注投資略具規模和發展潛力的本地科技企業,以及吸引具戰略價值的境外企業落戶香港。至於從事先進技術且具規模的科技企業,證監會(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正檢視主板的上市規則,研究在充分顧及相關風險的情況下配合有關集資需求。為進一步推動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我亦預留額外100億元,長遠提供更完備的配套。

     

    經濟要邁向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是必然趨勢。對企業來說,數字化有助轉型賦能,提質增量、激發創新。我們於去年和今年派發消費券,除了促進消費、帶旺經濟,以及紓緩市民的經濟困難外,一個重要目標是鼓勵商戶及市民使用電子支付,為商戶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空間和機會。我們取得了一定進展:自去年推出消費券計劃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了約710萬個消費者帳戶及約13萬個商戶用家。特區政府亦在今年6月成立了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透過匯集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等各方智慧,致力為香港勾劃發展數字化經濟的藍圖。

     

    在鼓勵創科和數字化經濟的同時,政府亦以身作則,發揮倡導者和先行者的角色。我們於2019年推出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鼓勵部門在採購中採納創新建議。我亦預留六億元,在未來三年進行一次全面的電子政府審計,檢視各政府部門利用科技的進度,並通過科技及創新方案,協助部門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

     

    疫情突顯了公共服務數碼化的必要性,促使我們加快檢視如何在公共服務層面帶來創新,回應市民在新常態下的需要,而今次展覽及交流會正好讓大家在此方面分享經驗。我在此感謝財庫局、物流署和生產力促進局,合力舉辦這個有意義的展覽,亦鼓勵各位同事多了解並應用創科方案,推動政府運作進一步數碼化,達到利民、便民的目標。

     

    最後,我祝願展覽及交流會圓滿成功,各位身體健康、事事如意。謝謝大家!

  • 盧寵茂訪香港基因組中心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到訪香港基因組中心,與董事局成員和中心員工交流,了解香港基因組計劃的最新進展。

     

    盧寵茂參觀香港基因組中心的實驗室。實驗室去年12月起運作,配備先進儀器和裝置,供中心專業人員進行測序並作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中心為每個步驟制定嚴謹的質量指標,確保樣品的處理、測序和分析均以最高質量執行,並符合國際標準。

     

    參觀期間,盧寵茂聽取中心人員匯報培育人才的工作,又與暑期實習生交流。

     

    盧寵茂表示,面對科技進步,以及人口老化和新發疾病帶來的種種挑戰,本港的醫療系統必須與時並進,繼續變革求新。基因組醫學正正是現今醫學和科研的重要領域,在疾病篩查、診斷和個人化治療方面甚具潛力。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基因組中心的工作,讓市民能受惠於科學進步,改善全民健康。

  • 政府無計劃放寬物業印花稅

    有報道指政府考慮放寬物業印花稅,政府今日澄清沒有相關討論,並明確指出沒有任何相關計劃。

  • 錦泰苑錦蔚閣檢九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馬鞍山錦泰苑錦蔚閣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九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五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90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32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染疫童患嘶哮症 家長應留意病徵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80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一名幼童感染新冠病毒後患上嘶哮症,曾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醫院管理局呼籲家長,若子女受病毒感染,應密切留意其病況,盡快求診。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該幼童20個月大,上周五接受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結果,至昨天情況轉差,家人遂帶她到急症室求醫。

     

    幼童入院時氣促,臨床診斷為嘶哮症,並有發燒和嘔吐症狀,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一晚後,情況由嚴重轉為穩定,現已轉至兒科隔離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劉家獻指,嘶哮症即咽喉氣管支氣管炎,屬呼吸道感染症,通常由病毒感染誘發,令患者氣管內腫脹,正常呼吸受影響和產生類似狗吠的聲音,聲線沙啞且吸氣時有喘鳴,呼籲家長留意。

     

    整體感染數字方面,核酸檢測陽性本地個案有1,428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本地個案2,379宗,另有233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七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Omicron變異病毒株BA.4或BA.5亞系個案數目約佔整體個案12.7%,較只佔6.3%的BA.2.12.1個案為多;其餘大部分仍為BA.2.2個案。

     

    八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13宗個案,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此外,402間學校呈報共692宗陽性個案,防護中心建議11間學校個別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一周。

     

    今日下午,政府按防疫需要將馬鞍山錦泰苑錦蔚閣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西貢、屯門、葵青、北區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抵港者酒店檢疫期改為三天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宣布,自海外或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的酒店檢疫期將由七日縮短至三日,隨後須進行四日居家醫學監測,其間抵港人士可以外出,但不能參與除下口罩的活動。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連同多名官員召開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介紹周五起生效的「3+4」檢疫新方案。他表示,抵港人士在醫學監測期間每日進行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若呈陰性,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進入商場、百貨公司和街市等。

     

    其間,他們不能進入有主動核查「疫苗通行證」的表列處所,如食肆、酒吧、酒館、健身中心、美容院等,也不能進入安老院、學校和指定醫務處所等,但在這些地點上班、上學或求診者除外。

     

    李家超指,「3+4」新安排是特區政府防疫政策的重要一環。他重申特區政府整體防疫政策五大要點,其一是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其二是以科學精準的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以減低管控人數和縮減管控範圍,容許最多的日常活動和涉及人數。

     

    其三,當局須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在風險可控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競爭力,盡量給予社會最大動能和經濟活力。此外,政府須減重症、減死亡,防止輕症變重症、重症變死亡,盡量減低死亡數字,以及保護一老一幼和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通過首三日酒店檢疫已找到八成輸入個案,繼續餘下四日酒店檢疫達致的效果不高,相信以四日居家醫學監測同樣可找出輸入個案,阻截社區傳播。他強調,經過三日酒店檢疫後,旅客的確診風險低於1%,而現時社區感染比率高於這數字。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馮浩賢表示,新檢疫安排下,旅客抵港日視為第零日,酒店檢疫日數為第一至三日,第三日約中午時分完成酒店檢疫,再進入四天醫學監測。

     

    已預訂七日檢疫酒店房間的旅客無須更改預訂,可用原有訂房文件辦理登機手續和入境。

     

    至於周五前已在指定檢疫酒店完成最少三晚檢疫的人士,即八月三日至今日期間抵港人士,政府會在他們確認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後,陸續安排他們在未來數日有序離開酒店。有關人士離開指定檢疫酒店後,須進行居家醫學監測。

     

    因應政府公布在「疫苗通行證」加入紅、黃碼,由明日起,所有確診者包括在家居隔離和社區隔離設施的人士,將會被區分為紅碼人士,而從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則會被區分為黃碼人士。

     

    此外,從內地或澳門抵港人士的檢疫要求會同步理順。並非循回港易或來港易計劃從內地或澳門抵港的人士,其居家強制檢疫期將調整為三晚,並在抵港第三天開始四晚自行監察。

  • 香港乃內地企業拓展市場理想基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在中央堅實支持、行政長官有力領導下,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在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方面極具國際競爭力,絕對是內地企業拓展市場的理想基地。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8日在「香港:把握投資新機遇.開拓海外新商機」皖港交流會的錄影致辭全文:

     

    尊敬的安徽省和合肥市的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歡迎大家出席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投資推廣署連同安徽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大型投資推廣活動 ---「香港:把握投資新機遇.開拓海外新商機」皖港交流會。首先,我想特別感謝安徽省人民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以及所有的協辦和支持單位對今次活動的鼎力支持。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一直以來國家是香港的最堅實後盾,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一直發揮自身所長,為內地改革開放貢獻力量,尤其是在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把外資引進來上發揮重要的橋樑和中介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就高度肯定了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並充分肯定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和貢獻。習主席明確指出,「一國兩制」是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他也提到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習主席的講話築牢了海內外各界對香港的信心。

     

    ​事實上,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順利實施,以及去年香港完善了選舉制度以落實「愛國者治港」這根本原則,「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的基礎得到保障,投資者的信心亦得以進一步鞏固。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今年7月上任後,在中央的堅實支持、行政長官的有力領導下,正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開啓良政善治新篇章。

     

    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商貿中心,香港在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方面都極具國際競爭力。一直以來,我們公平開放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貨物、資訊和資金的自由流通;以及實行普通法制度和優良的法治傳統等,吸引了全球各地許多投資者到香港營商,匯聚世界各地資金、人才、機構和不同規模的金融和商業活動。香港絕對是內地企業拓展市場的理想基地。

     

    安徽省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成員之一,經濟發展迅速,全省生產總值過去十年間年均實質增長超過8%,發展機遇龐大。港、皖兩地人員交流密切、經貿往來頻繁,是重要的經貿合作和投資伙伴。我們十分歡迎安徽省企業利用香港作為連接世界的平台,發展品牌、升級轉型,開拓全球各地的市場。就安徽以至是所有的內地企業而言,我誠意向大家推薦香港好幾個極具吸引力的方面。

     

    首先,香港是內地企業首選的國際融資平台,提供上市集資渠道和多元化的資金。香港的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總額在過去13年間,七度位列全球第一。

     

    隨着創新產業近年高速發展,我們在2018年實施了新上市制度,便利同股不同權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還未有盈利甚至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以及已在境外上市的內地公司到香港第二上市。新上市制度加強了香港對新經濟產業的吸引力,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75家公司循新上市制度上市,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超過5,800億港元。香港更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中心。隨着在海外上市的內地企業所面對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香港成為內地企業的可靠國際上市平台。事實上,截至今年6月,已有22家中概股發行人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以市值計,它們合共佔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總市值超過七成。

     

    ​今年1月,香港交易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為有意在港上市集資的公司,提供另一條途徑。

     

    此外,本港債券市場蓬勃,香港是全球安排亞洲國際債券發行最具規模的中心,佔2021年亞洲國際債券發行額的34%。香港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去年我們推出了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我們歡迎內地企業來香港發債,包括綠色債券。

     

    此外香港也十分適合作為內地企業管理國際業務的總部。香港有大批經驗豐富、具國際視野的人才,可幫助內地企業統籌和管理海外業務。

     

    內地企業也可以用香港作為海外業務的財資中心,以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和提高營運效率。香港銀行體系的存款充裕,資金池既深且闊,一般商業借貸和銀團貸款的成本比內地便宜得多。此外,特區政府還會向利用香港作為企業財資中心的企業提供減半的稅務優惠。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亦着力推動科技創新,善用自身的科研優勢,跟粵港澳大灣區的兄弟城市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整個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級的創新科技中心。例如,我們將連同深圳組成合共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 ,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十分歡迎內地其他省市的創科企業落戶香港,充分利用我們創科發展的協同效應。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我剛才就內地企業如何借力香港這個平台發展,講了一些方面,其實香港還有很多優勢,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的同事很樂意進一步向大家說明,在各方面為各位提供服務。最後,我祝願今天的交流會圓滿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

  • 手機程式方便市民遵辦驗窗通知

    屋宇署推出「窗安無事」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市民搜尋和委任合資格人士遵辦強制驗窗通知,確保樓宇安全。程式可於App Store、Google Play或AppGallery免費下載。

     

    市民可透過「窗安無事」程式按地區、合資格人士受歡迎程度等要求搜尋資料,並查閱驗窗的參考費用。業主與合資格人士也可利用聊天室洽談驗窗服務。

     

    強制驗窗計劃規定,樓齡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業主若接獲屋宇署法定通知,便須委任合資格人士檢驗樓宇的所有窗戶並監督其後的修葺工程;如須修葺,業主須委任註冊承建商在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施工。規定不適用於不高於三層的住用樓宇。

  • 民青局辦國家主席重要講話座談會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日在政府總部舉辦「國家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線上座談會,由局長麥美娟主講,約120名民青局轄下政策科和部門人員參與。

     

    麥美娟分享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發表重要講話的要義。

     

    習近平提出「四個必須」,即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以及必須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習近平並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分別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麥美娟指,習近平講話為香港未來發展闡述重要指引,上述「四點希望」更為民青局工作方向。她引述習近平講話中特別點出要關心、關愛青年人,幫助他們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的困難。

     

    她說,青年發展是民青局的重點工作,局方已着力籌備制訂《青年發展藍圖》,勾劃香港整體青年發展工作願景和主要方向,與不同政策局及所屬部門協作,共同推行相關政策措施。

     

    習近平講話也提及要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團結力量,創造更美好生活。麥美娟表示,民青局會加強地區工作,推動居民參與地區服務,建立互助網絡。她鼓勵人員把習近平講話的精神融入工作,貫徹落實惠民政策。

     

    18區民政事務處7月至今舉辦超過45場座談會,讓地區人士深入了解習近平重要講話的精神,共約6,700人出席。

  • 第 177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