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逾三十諮詢站助車主辦理易通行

    運輸署宣布,星期五起在全港設立34個諮詢站,協助車主申請「易通行」服務,包括申請車輛貼、開立「易通行」戶口、連結車輛至戶口及設定繳費方式。

       

    34個諮詢站當中,25個設於港鐵站,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其餘九個位於新界的諮詢站設於民政事務總署,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傍晚7時提供服務,公眾假期除外。

     

    車主只需提供香港身份證號碼、車牌號碼,以及在運輸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即電郵地址或流動電話號碼;該署本月17日至24日去信全港約80萬名車主,知會他們現時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他們可帶備該函件到諮詢站。

     

    工作人員會協助車主透過「易通行」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一次過完成申請車輛貼、開立「易通行」戶口、連結車輛至戶口及設定繳費方式。如有需要,工作人員也會協助車主更新在運輸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

       

    除了由隧道費服務商提供的四個客戶服務中心,上環林士街和荃灣政府多層停車場增設的兩個的士專屬服務站均已投入服務,方便的士業界辦理車輛貼和司機卡。運輸署呼籲的士車主和司機先行到「易通行」網站或以流動應用程式預約。

       

    包括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和大圍隧道的青沙管制區5月7日上午5時起實施「易通行」。截至昨日,當局已發出超過48萬個車輛貼。 

  • 歐盟適用本地新冠紀錄供下載

    政府公布,下月7日起,市民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或「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下載適用於歐盟數碼新冠通行證機制的本地疫苗接種、檢測或康復紀錄作出行用途。

     

    通行證機制在歐盟27個成員國和約50個參與國家及地區之間認可通用。經完成技術對接後,歐盟今日宣布把香港發出的指定規格紀錄納入該機制。

     

    下月7日起,持有效本地疫苗接種、付費檢測或康復紀錄的市民,可通過新冠紀錄系統,輸入身分證明文件號碼和系統要求的其他資訊,下載適用於通行證機制的相關紀錄,或先以「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確認身分,然後下載紀錄,詳細方法將載列於新冠紀錄系統網站。

     

    持有人可以電子方式展示相關新冠紀錄,或列印電子紀錄為紙本,作出行之用。

     

    政府提醒市民出行前須先了解目的地的最新入境規定,包括疫苗接種或檢測要求。

  • 教局為內地考察師生安排辦回鄉證

    教育局公布,為即將出發參與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並有需要的師生,安排一次性辦理俗稱回鄉證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該局今日會向學校發信,通知有關安排詳情。

     

    該局表示,隨着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公民科內地考察即將展開;學校對考察安排反應正面,並積極作好準備,惟部分學校表示有學生未能及時預約換領或申請回鄉證。

     

    有見及此,教育局與香港中旅證件服務有限公司協調,為有需要的師生安排辦理回鄉證的便利服務。

     

    是次特別安排屬一次性,適用於4月或5月出發參與公民科內地考察的中五學生和隨團教師。

     

    考慮到大部分學生需要家長陪同辦證,以及安排內地考察涉及大量事前準備,包括票務安排,中旅將由本月26日起,一連四個星期日至下月19日開放指定辦證中心,為有需要的師生辦理換領或申請回鄉證手續。

     

    有關師生須先行在中旅的網上系統預約,再向學校提交基本個人資料和預約號碼。教育局收到學校提供的師生名單後,將安排時段辦證。

     

    教育局本月9日公布本學年公民科內地考察的最新安排,包括為學校提供22個廣東省內一至三天行程,4月起出發,讓本學年中四和中五學生參與。

     

    該局表示,上述便利服務有助學校順利籌辦和帶領學生進行內地考察,讓校長、教師和同學一起親身體驗國情,了解國家各方面的最新發展和成果。

  • 高才通申請流程不時檢討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不時檢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申請流程,以及申請人需填報的個人資料,若發現可調整之處,會考慮修改。

     

    孫玉菡今日會見傳媒時指,高才通審批的最後把關者為入境事務處處長。假如申請人提供的資料與事實不符,其申請會被視為無效。即使簽證已發出,入境處處長也可註銷。

     

    申請高才通獲批的人士可在港逗留兩年,孫玉菡指出,兩年後他們若要續證,政府會嚴格審批,包括查核他們在香港是否有工作等,此為入境處處長在《入境條例》下一貫行使的權力。

     

    他回應傳媒提問時說,現時高才通申請人無須在申請過程中申報犯罪紀錄。不過,申請流程並非一成不變,政府會因應計劃推行的情況調整。他重申,推行高才通旨在吸引高薪人士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豐富本港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庫。

  • 陳國基晤天津市副市長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與天津市副市長朱鵬會面,歡迎對方率領代表團訪港,兩人並就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天津的合作交換意見。

     

    陳國基表示,香港與天津向來緊密合作。隨着新冠疫情持續受控,香港與內地已全面通關,社會正邁向全面復常,他殷切期盼津港兩地深化經貿、金融、人文、教育等不同範疇的交流合作,加強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此外,他向朱鵬介紹特區政府主動積極招攬全球各地人才的新措施,包括以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為目標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並歡迎天津人才來港發展。

     

    特區政府去年年底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及督導跨局工作,以及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陳國基說,香港在進一步加強與天津合作的過程中會全面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擔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陳國基續指,香港與天津均是中外文化交匯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進一步拓展文化、藝術、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他又期待兩地舉辦更多青年交流活動,讓香港青年認識和了解國情,加強與內地人民交流,從而提升他們的國民身分認同。

  • 特區救援隊總結土耳其任務成果

    香港特區救援隊在土耳其地震災區救出四名倖存者,專業、拼搏的表現獲得政府和市民肯定。這次任務中,特區救援隊視國家救援隊為模仿、學習對象,合作期間獲得不少寶貴經驗。

     

    特區救援隊的代表今日舉行記者會,回顧救援任務的搜救過程和分享難忘時刻。救援隊指揮官于文陽表示,團隊成員包括消防處坍塌搜救專隊、保安局、入境事務處和衞生署人員共59人,整個六天的搜救行動,派出搜救人員共19批次、269人次,排查13個區域,覆蓋範圍約28,000平方米。

     

    他指,災區大部分樓宇均有不同程度損毀,範圍極廣,搜救行動非常艱鉅,隊員須善用科技協助救援行動,包括以無人機大範圍評估環境,製作災區3D模型,並以生命探測儀等儀器,確定生還者的位置。

     

    在行動中救出倖存者的消防處署理消防隊目梁志宏憶述當時情況,他表示在瓦礫下發現被困者尚有生命跡象時感到喜悅和安心,但由於仍身處危險位置,因此同時思考如何將被困者盡快移送至安全地方。

     

    被問及行動中最感動的時刻,于文陽表示災區中不同國籍、身穿不同制服的救援隊人員上下一心、拯救生命,當特區救援隊拯救生還者時,其他救援人員主動組成人鏈、清空通道,讓他們盡快將傷者送上救護車,這個眾志成城的畫面便最讓他感動。

     

    特區救援隊又感謝各界的協助、家人的支持和市民的打氣。于文陽總結行動時強調,救援隊不是英雄,參與任務的消防員只是忠於自己專業、秉承消防處信念、永不放棄去救助別人。

  • 食環署促活力午餐交代處理方案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高度重視有學校午膳飯盒食物質素出現問題的事件,今日上午約見有關飯盒供應商活力午餐,要求交代處理方案。教育局代表也有出席。

     

    在會面中,食環署聽取供應商交代事發後的檢討和跟進工作,以及保障食物質素的具體措施。署方要求供應商日內就事件提交書面報告,並強調供應商有責任完善飯盒生產工序和確保食物安全;若發現有違規情況,定必嚴肅處理。

     

    食環署上周檢取食物樣本化驗,其中九個樣本化驗有否含致病菌,另外兩個化驗是否已煮熟,結果全部合格。此外,25個環境樣本全部的化驗結果均合格。

     

    該署指,上周初知悉事件後,隨即主動聯絡相關學校了解情況,並安排巡查有關供應商設於沙田、元朗、東區和觀塘的廠房,並檢取食物樣本和環境樣本化驗。署方上周也分別收到兩宗由衞生防護中心轉介懷疑食物中毒個案,涉及該供應商所提供的午膳飯盒,也收到不同學校就午膳飯盒作出的投訴。食環署當時已指令供應商立即停止製作和供應涉事食品,直至調查工作完成。

     

    有關供應商較早前已宣布今明兩日全面暫停供應學生飯盒,以檢視廠房所有產製工序和進行深層清潔消毒。食環署會再次巡查該些廠房,確保符合牌照條件和法例訂明的衞生標準。

     

    食環署會參考化驗結果,以及考慮供應商所提交的報告和多次巡查所得資料,研究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 逾200間機構獲頒環境卓越大獎

    2021年度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暨香港綠色機構認證頒獎典禮今日在會議展覽中心以線上線下並行模式舉行,逾200間機構獲獎,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典禮。

     

    頒獎禮也表揚獲得2021年度香港綠色創新大獎的得主,以及獲認證為香港綠色機構的企業。

     

    謝展寰在頒獎禮上讚揚得獎機構在面對疫情、經濟下行等挑戰下,仍致力推動環保,他也感謝得獎機構經營業務的同時,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落實有效的環保措施和創新環保方案,為環境付出努力,成為業界典範。

     

    謝展寰表示,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政府正開展大量工作,也需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2021年度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的參與機構數目創歷年新高,共有3,115間,55間機構分別獲頒發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銀、銅獎,以及164間機構獲頒發優異獎。

     

    現時逾3,000間來自不同行業的機構已獲認證為香港綠色機構,其中1,167間於2021年獲得。

     

    為嘉許致力促進機構和社區環保的管理層和員工,大會選出四名傑出綠色菁英嘉許計劃得獎者,另有23間企業機構成為傑出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推廣夥伴。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和香港綠色機構認證由環境運動委員會主辦、環境及生態局、環境諮詢委員會、多個商會和組織合辦。

  • 陳國基訪廣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並參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陳國基在大會開幕儀式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下能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擔當大灣區人才高地的門戶,吸引海外優質人才。

     

    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定會全力發揮自身優勢,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通力合作,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陳國基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連同粵、澳政府領導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館電子揭牌,並參觀有關設施。此外,孫玉菡在大會的高峰論壇上介紹粵港兩地如何攜手提升人才國際競爭新優勢。

     

    陳國基返港前到訪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聽取基地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創新創業服務的情況,並與進駐基地的服務機構代表和香港創業青年交流。

     

    他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放眼大灣區,把握大灣區為他們個人和事業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促進青年在大灣區盡展所長。

  • 盧寵茂令徹查手術燈掉落事故

    基督教聯合醫院一支手術燈上周六掉落,砸傷一名員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絕對不能接受用於手術室的高規格醫療器材出現嚴重事故,他已責成醫院管理局和承辦商嚴肅跟進及徹查事件。

     

    盧寵茂今日發表聲明指病人和員工安全是當局首要關注的事項,形容這次事件非常嚴重,他今早已與醫管局管理層開會討論。

     

    他向受傷員工致以慰問,同時希望受影響的病人諒解。醫管局會盡量減低事件對病人的影響。

     

    現時共有12支同型號手術燈出現類似問題。有關人員會檢視器材的設計、物料和維修保養等問題,全速妥善處理後續工作,包括立即按風險評估盡快檢查轄下設施所有懸掛設備,以確保病人和員工的安全。

     

    因應是次事故,盧寵茂已要求醫管局全面檢討醫院管理層處理類似事件的機制,包括整體危機管理和信息公布的流程,並要求醫管局盡快提交檢討報告和改善建議。

  • 李家超率團訪問廣州深圳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四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上任後首次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訪問。

     

    代表團成員包括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等。

     

    李家超一行上午將前往廣州,與廣東省領導會面,就粵港合作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換意見。他下午轉往深圳,與深圳市領導會面,探討全面深化港深合作。

     

    李家超表示,日後會到訪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和澳門,就促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共同商議,為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注入更大發展動能,達致互利共贏。

     

    李家超同日晚上返港。他離港期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署任行政長官。

  • 楊潤雄北京探討文化和旅遊合作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早上在北京禮節拜訪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探討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合作方向。

     

    楊潤雄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將香港定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成立以來,一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和交流,依循「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方向實踐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和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又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一直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發展方面給予政策支援,並提供適切協助落實項目。通過這次會面交流,他期望深化內地與香港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

     

    國家文物局自回歸以來不時借出珍貴文物來港展出,楊潤雄下午禮節拜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楊潤雄表示,期望國家文物局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來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傍晚,楊潤雄出席在北京恭王府舉行的《竹韻小集:春風.粵韻---五架頭專場音樂會》,並與香港樂團交流,了解他們在內地的演出情況與發展機會。

     

    楊潤雄昨日下午抵達北京後隨即展開行程,到訪中國美術館。該館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國近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 第 23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