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陳國基晤天津市副市長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與天津市副市長朱鵬會面,歡迎對方率領代表團訪港,兩人並就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天津的合作交換意見。

     

    陳國基表示,香港與天津向來緊密合作。隨着新冠疫情持續受控,香港與內地已全面通關,社會正邁向全面復常,他殷切期盼津港兩地深化經貿、金融、人文、教育等不同範疇的交流合作,加強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此外,他向朱鵬介紹特區政府主動積極招攬全球各地人才的新措施,包括以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為目標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並歡迎天津人才來港發展。

     

    特區政府去年年底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及督導跨局工作,以及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陳國基說,香港在進一步加強與天津合作的過程中會全面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擔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陳國基續指,香港與天津均是中外文化交匯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進一步拓展文化、藝術、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他又期待兩地舉辦更多青年交流活動,讓香港青年認識和了解國情,加強與內地人民交流,從而提升他們的國民身分認同。

  • 特區救援隊總結土耳其任務成果

    香港特區救援隊在土耳其地震災區救出四名倖存者,專業、拼搏的表現獲得政府和市民肯定。這次任務中,特區救援隊視國家救援隊為模仿、學習對象,合作期間獲得不少寶貴經驗。

     

    特區救援隊的代表今日舉行記者會,回顧救援任務的搜救過程和分享難忘時刻。救援隊指揮官于文陽表示,團隊成員包括消防處坍塌搜救專隊、保安局、入境事務處和衞生署人員共59人,整個六天的搜救行動,派出搜救人員共19批次、269人次,排查13個區域,覆蓋範圍約28,000平方米。

     

    他指,災區大部分樓宇均有不同程度損毀,範圍極廣,搜救行動非常艱鉅,隊員須善用科技協助救援行動,包括以無人機大範圍評估環境,製作災區3D模型,並以生命探測儀等儀器,確定生還者的位置。

     

    在行動中救出倖存者的消防處署理消防隊目梁志宏憶述當時情況,他表示在瓦礫下發現被困者尚有生命跡象時感到喜悅和安心,但由於仍身處危險位置,因此同時思考如何將被困者盡快移送至安全地方。

     

    被問及行動中最感動的時刻,于文陽表示災區中不同國籍、身穿不同制服的救援隊人員上下一心、拯救生命,當特區救援隊拯救生還者時,其他救援人員主動組成人鏈、清空通道,讓他們盡快將傷者送上救護車,這個眾志成城的畫面便最讓他感動。

     

    特區救援隊又感謝各界的協助、家人的支持和市民的打氣。于文陽總結行動時強調,救援隊不是英雄,參與任務的消防員只是忠於自己專業、秉承消防處信念、永不放棄去救助別人。

  • 食環署促活力午餐交代處理方案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高度重視有學校午膳飯盒食物質素出現問題的事件,今日上午約見有關飯盒供應商活力午餐,要求交代處理方案。教育局代表也有出席。

     

    在會面中,食環署聽取供應商交代事發後的檢討和跟進工作,以及保障食物質素的具體措施。署方要求供應商日內就事件提交書面報告,並強調供應商有責任完善飯盒生產工序和確保食物安全;若發現有違規情況,定必嚴肅處理。

     

    食環署上周檢取食物樣本化驗,其中九個樣本化驗有否含致病菌,另外兩個化驗是否已煮熟,結果全部合格。此外,25個環境樣本全部的化驗結果均合格。

     

    該署指,上周初知悉事件後,隨即主動聯絡相關學校了解情況,並安排巡查有關供應商設於沙田、元朗、東區和觀塘的廠房,並檢取食物樣本和環境樣本化驗。署方上周也分別收到兩宗由衞生防護中心轉介懷疑食物中毒個案,涉及該供應商所提供的午膳飯盒,也收到不同學校就午膳飯盒作出的投訴。食環署當時已指令供應商立即停止製作和供應涉事食品,直至調查工作完成。

     

    有關供應商較早前已宣布今明兩日全面暫停供應學生飯盒,以檢視廠房所有產製工序和進行深層清潔消毒。食環署會再次巡查該些廠房,確保符合牌照條件和法例訂明的衞生標準。

     

    食環署會參考化驗結果,以及考慮供應商所提交的報告和多次巡查所得資料,研究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 逾200間機構獲頒環境卓越大獎

    2021年度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暨香港綠色機構認證頒獎典禮今日在會議展覽中心以線上線下並行模式舉行,逾200間機構獲獎,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典禮。

     

    頒獎禮也表揚獲得2021年度香港綠色創新大獎的得主,以及獲認證為香港綠色機構的企業。

     

    謝展寰在頒獎禮上讚揚得獎機構在面對疫情、經濟下行等挑戰下,仍致力推動環保,他也感謝得獎機構經營業務的同時,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落實有效的環保措施和創新環保方案,為環境付出努力,成為業界典範。

     

    謝展寰表示,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政府正開展大量工作,也需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2021年度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的參與機構數目創歷年新高,共有3,115間,55間機構分別獲頒發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銀、銅獎,以及164間機構獲頒發優異獎。

     

    現時逾3,000間來自不同行業的機構已獲認證為香港綠色機構,其中1,167間於2021年獲得。

     

    為嘉許致力促進機構和社區環保的管理層和員工,大會選出四名傑出綠色菁英嘉許計劃得獎者,另有23間企業機構成為傑出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推廣夥伴。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和香港綠色機構認證由環境運動委員會主辦、環境及生態局、環境諮詢委員會、多個商會和組織合辦。

  • 陳國基訪廣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廣州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合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並參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陳國基在大會開幕儀式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下能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擔當大灣區人才高地的門戶,吸引海外優質人才。

     

    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定會全力發揮自身優勢,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通力合作,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陳國基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連同粵、澳政府領導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館電子揭牌,並參觀有關設施。此外,孫玉菡在大會的高峰論壇上介紹粵港兩地如何攜手提升人才國際競爭新優勢。

     

    陳國基返港前到訪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聽取基地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創新創業服務的情況,並與進駐基地的服務機構代表和香港創業青年交流。

     

    他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放眼大灣區,把握大灣區為他們個人和事業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促進青年在大灣區盡展所長。

  • 盧寵茂令徹查手術燈掉落事故

    基督教聯合醫院一支手術燈上周六掉落,砸傷一名員工。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絕對不能接受用於手術室的高規格醫療器材出現嚴重事故,他已責成醫院管理局和承辦商嚴肅跟進及徹查事件。

     

    盧寵茂今日發表聲明指病人和員工安全是當局首要關注的事項,形容這次事件非常嚴重,他今早已與醫管局管理層開會討論。

     

    他向受傷員工致以慰問,同時希望受影響的病人諒解。醫管局會盡量減低事件對病人的影響。

     

    現時共有12支同型號手術燈出現類似問題。有關人員會檢視器材的設計、物料和維修保養等問題,全速妥善處理後續工作,包括立即按風險評估盡快檢查轄下設施所有懸掛設備,以確保病人和員工的安全。

     

    因應是次事故,盧寵茂已要求醫管局全面檢討醫院管理層處理類似事件的機制,包括整體危機管理和信息公布的流程,並要求醫管局盡快提交檢討報告和改善建議。

  • 李家超率團訪問廣州深圳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四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上任後首次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訪問。

     

    代表團成員包括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等。

     

    李家超一行上午將前往廣州,與廣東省領導會面,就粵港合作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換意見。他下午轉往深圳,與深圳市領導會面,探討全面深化港深合作。

     

    李家超表示,日後會到訪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和澳門,就促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共同商議,為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注入更大發展動能,達致互利共贏。

     

    李家超同日晚上返港。他離港期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署任行政長官。

  • 楊潤雄北京探討文化和旅遊合作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早上在北京禮節拜訪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探討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合作方向。

     

    楊潤雄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將香港定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成立以來,一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和交流,依循「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方向實踐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和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又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一直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發展方面給予政策支援,並提供適切協助落實項目。通過這次會面交流,他期望深化內地與香港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

     

    國家文物局自回歸以來不時借出珍貴文物來港展出,楊潤雄下午禮節拜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楊潤雄表示,期望國家文物局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來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傍晚,楊潤雄出席在北京恭王府舉行的《竹韻小集:春風.粵韻---五架頭專場音樂會》,並與香港樂團交流,了解他們在內地的演出情況與發展機會。

     

    楊潤雄昨日下午抵達北京後隨即展開行程,到訪中國美術館。該館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國近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 總結救援經驗 強化應急能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國家與特區救援隊在土耳其攜手合作,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生動演繹。特區政府會總結經驗,與國家有關部委加強交流,強化香港政府對內、對外的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他又表示,特區救援隊表現出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在地震災區救出四名倖存者,得到土耳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得到香港市民的廣大支持,是香港的驕傲。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2月20日在禮賓府宴請特區救援隊的演辭:

     

    各位救援隊隊員:

     

    今日邀請大家來禮賓府共晉午餐,是希望再次多謝你們。星期五當晚我在機場迎接你們回港,但你們都未正式休息過,所以我們在機場舉行了簡要而隆重的迎接會後,希望大家先好好休息一下。

     

    今天邀請你們來到禮賓府,除了再次感謝你們,也是因為我們在香港一直關心你們、為你們打氣,所以很希望藉此機會進一步了解和分享救援隊隊員在土耳其救災的深刻經歷。

     

    這次香港特區派往土耳其地震災區的救援隊一行59人,每一位都表現出勇於擔當,排除萬難,沒有放棄每一個拯救生命的機會,表現出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最終成功在災區救出了四名倖存者。

     

    你們專業、優秀的素養,得到土耳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得到香港市民的廣大支持,是香港的驕傲。你們展示了政府不同部門眾志成城、合作無間所帶來的力量。你們體現了與土耳其守望相助的人道主義精神,加深了兩地人民的友誼。你們更加以行動實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你們每一位都是東方之珠的光輝,為香港發出溫暖和燦爛的光芒。

     

    香港以往參與過在四川汶川和台灣的救援行動,而這一次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參與於海外的救援任務。你們與國家救援隊攜手合作,真誠相待,無分彼此,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生動演繹,是特區政府為國家對外事務作出貢獻邁出意義深遠的步伐。這亦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拓展國際聯繫、與世界各地進行更開放及更緊密交往合作的大力支持。

     

    我知道你們執行搜救任務的時候,與國家救援隊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礎。特區政府會總結經驗,繼續與國家有關部委加強交流,提升有關機制到新台階,持續強化香港特區政府對內和對外的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各位救援隊隊員,你們在當地冒着風險,奮勇救人,充分展示了愛心、專業及團隊精神,你們表現出專業和拼搏,為地球村作出貢獻。

     

    在此我再次代表政府及香港市民,肯定你們每一位的努力和無私付出,我深信你們會繼續在工作崗位上努力不懈、發揮所長,為國家及香港特區作出貢獻。希望今天你們可以暫時放下工作,輕輕鬆鬆地享用我們為你們而設的午餐。多謝大家!

  • 往來港澳人才簽注今實施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今日開始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新措施將便利大灣區內地人才南下到港,為打通區內人流注入新動力。香港特區政府期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推進大灣區的人才互聯互通。

     

    他又指,香港已踏上全面復常的康莊大道,重返世界舞台中心,更與內地全面通關。他有信心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人才會落戶香港,並期待他們來港後放遠目光,抓緊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機遇。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2月20日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儀式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王曦副省長(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歐陽瑜司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沈水生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主任)、劉冬梅副司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曹慶濤副司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副司長)、各位領導、各位院士、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今天來到廣州與大家共聚一堂,參加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

     

    今天的大會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舉辦,既體現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緊密合作關係,也顯示三地對人才的高度重視。

     

    無論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或者特區層面,人才都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粵港澳三地各界將通過今天的大會,全面探討促進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共建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這正正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所強調,除了教育和科技之外,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指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2019年發布以來,廣東省九市與港澳特區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果。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下能夠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擔當大灣區人才高地的門戶,吸引海外優質人才到來發展。

     

    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全力以赴,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其中,我們去年年底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行政長官擔任組長,由我及另外兩位司長擔任副組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動工作,並加強與內地不同單位和機構的聯繫。我們其中一大重要工作領域,就是進一步打通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今天的大會正提供一個有效的平台,讓粵港澳三地各界就如何促進大灣區的人才流動集思廣益,謀求創新。

     

    此外,國家由今天開始,在大灣區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新措施將便利大灣區內地人才南下到來香港,進行科研、文教、衞健、法律等各方面的交流訪問,為打通大灣區的人流注入新動力。香港特區政府期望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推進大灣區的人才互聯互通。

     

    隨着新冠疫情進入新階段,世界各地都相繼採取新的管理模式,致力推動社會經濟復常,包括採取不同措施招攬人才,提升自身競爭力。香港作為成熟的經濟體之一,固然也不例外,以更好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把握當中的無限機遇。

     

    香港特區政府除了全力培育本地人才之外,也貫徹大膽創新的精神,去年12月底落實一系列積極吸納各地人才的措施,包括設立以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為目標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多項原有的人才入境計劃,以及推出名為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的線上平台等等。各項措施推出以來,反應熱烈。以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例,至今我們已經收到超過一萬份申請,當中處理8,000多份申請,九成多成功獲批,可見計劃深受歡迎。在今天下午的主論壇,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將詳細介紹各項舉措。

     

    當下,香港已經踏上全面復常的康莊大道,既重返世界舞台中心,更由本月初開始與內地全面通關,兩地人員正常往來,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全面復常。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全面把握機會,積極出訪內地和海外,加強推廣香港的獨特優勢,吸引多元人才和策略企業來港。

     

    我充滿信心,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人才將會落戶香港,體驗這顆東方之珠的魅力;我更期待他們來港之後,放遠目光,抓緊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機遇。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一定會全力發揮自身優勢,同時與大灣區各兄弟城市通力合作,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大會圓滿成功,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 全方位推動香港體育發展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表示,政府不遺餘力推動香港體育發展,鼓勵市民參與不同運動,同時全力支援精英運動員出戰各項大賽;當局也舉辦不同類型賽事,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他呼籲全港市民持之以恆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身體機能,鍛煉堅毅意志,並期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有益身心活動,加深市民對體育的興趣,加強社會凝聚力。

     

    以下是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2月19日在「獅躍傳繩」青少年花式跳繩嘉年華暨傷健共融創世界紀錄的致辭:

     

    尊敬的冼健岷總監(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總監)、張趙凱渝署長(民政事務總署署長)丶葉國謙榮譽會長(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榮譽會長)、鄭泳舜議員(立法會議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丶各位小朋友:

     

    大家好!今日好高興出席由民政事務總署、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以及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合辦的「獅躍傳繩」青少年花式跳繩嘉年華暨傷健共融創世界紀錄活動。今日,約300名中小學生和傷健人士,將合力創造新的跳繩世界紀錄,相信大家都非常興奮和期待。

     

    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一直竭誠服務社會,不時舉辦傷健共融的活動,亦用心栽培傑出青年。而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就一直致力推廣跳繩運動,成功培育出不少跳繩精英運動員。

     

    今日的活動,不但有助推廣普及體育以及青年發展,亦將傷健共融的信息帶到社區,實在非常有意義。對於各個單位悉心籌辦今次的創舉,我代表政府表示衷心的謝意。

     

    跳繩是非常方便的運動,沒有嚴格的場地,亦沒有器材的限制。只要有一條繩、一對運動鞋,就已經足夠,而且可以訓練全身的協調能力,加強心肺功能,是十分值得全民推廣的活動。

     

    此外,運動員只要發揮創意,加上勤加練習,更可以跳出千變萬化的花式動作,以單人或團體合作形式,在比賽場上比拼速度、技巧和動作美感,充分體現奧林匹克格言,即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

     

    政府一直不遺餘力,全方位推動香港體育發展,包括連同體育界、學界和商界等等通力合作,推廣社區體育,鼓勵市民參與不同運動,培養健康生活模式。同時,我們全力培育和支援精英運動員,出戰各項大賽,為港爭光;並且舉辦不同類型的賽事,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借今日這個機會,我呼籲全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要持之以恆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身體機能,鍛煉堅毅意志。我亦期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加深市民對體育的興趣,並且加強社會的凝聚力。

     

    最後,我祝今日活動圓滿成功,順利刷新世界紀錄,亦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多謝大家!

  • 水貨活動現升勢 需要時加強執法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表示,水貨活動有上升趨勢,政府非常關注,相關部門在需要時會加強執法應對。

     

    卓永興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香港與內地通關後,當局一直密切監察水貨活動並作出部署,包括在相關地點安裝閉路電視。

     

    針對貨物阻塞街道問題,他表示,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下了不少工夫,情況已明顯改善;在食物環境衞生署全面配合下,街道清潔、阻街等情況會持續改善。

  • 第 24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