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更新

    截至本月10日,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36宗涉及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同日晚上8時,市民共接種約1,546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7,327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5%,其中96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總結61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24宗有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管局資料,上月14日至本月10日期間,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550.8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45宗。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2.9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1.9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79.9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十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於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 隔離用途公屋及過渡屋本月內交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宣布,經考慮疫情發展和社區隔離設施供應量,本月底會把早前改裝為隔離設施的粉嶺皇后山邨第1座和第7座、荔景邨恒景樓交還作公屋用途,兩個被徵用的過渡性房屋項目下周也會歸還營運機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本港現有數類社區隔離設施,其中由中央援建的六個方艙社區隔離設施可提供約5,000個單位,合計逾17,000個床位,日後將進一步成為主要隔離設施。

     

    她說,隨着確診個案減少,六個隔離設施的單位並未用盡,但有必要保留,以應付可能出現的新一波疫情。如非極端情況,當局不會把互不相識的患者編配到同一單位。

     

    至於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除闢作中學文憑考試特別試場外,也會為染疫長者和兒童作出特別安排,讓他們與照顧者一同入住。此設施與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將繼續運作,供新冠患者隔離之用。

     

    把酒店用作隔離設施方面,林鄭月娥說,隨着方艙社區隔離設施逐一落成,不少酒店已改變用途,包括轉為供安老院舍和醫院管理局員工入住的閉環式管理酒店、內地援港醫療隊下榻之處,又或指定檢疫酒店。目前只剩三間酒店繼續用作隔離設施,提供約1,700個房間。

     

    政府亦於五個室內體育場館設立長者暫託中心,連同設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啟德郵輪碼頭的同類設施,共約2,900張病床可供受感染或正在康復的院舍長者入住。

     

    林鄭月娥指,基於上述社區隔離設施供應充足,以及對疫情變化的評估,政府決定將早前徵用作隔離用途的三幢公共屋邨樓宇和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共約5,500個單位悉數交還。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當局本月底會向房屋委員會交還該三幢公屋樓宇,即皇后山邨第1座和第7座、荔景邨恒景樓,涉及單位3,000多個,預計5月底至6月中分批入伙。

     

    元朗東頭同心村和錦田江夏圍村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約2,500個單位,則於下周分別交還予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和博愛醫院,讓有需要家庭在5月內陸續遷入。

     

    陳帆說,衞生署人員會清空單位作徹底和深層消毒,單位內的家具和合適設備將送往其他隔離設施或送贈予上述兩間營運機構,供入住家庭之用。房委會和營運機構亦會檢視大廈和單位狀況,進行還原和修繕工作。

     

    就延遲入伙對準租戶造成不便,陳帆感謝相關住戶體諒和配合。他說,政府早前已動用防疫抗疫基金,向約1,200名受影響的公屋申請人發放每戶一筆過8,000元津貼,下月會再向約600戶已簽署租約的過渡性房屋住戶發放特惠津貼。

     

    此外,房委會會為受影響的公屋申請人作出特別編配安排。約860名獲編配入住皇后山邨第1座的申請人中,絕大部分獲重新編配到同邨第2至6座單位,當中約一半人接受安排。恆景樓方面,數名申請人表示不會等待入住原本獲編配的單位,房委會正為他們安排遷往其他屋邨單位。

  • 1,433人確診 公院安排恩恤探訪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43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醫院管理局公布,公立醫院會在可行情況下按家屬意願安排探訪病情危急或臨終的新冠病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73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698宗。

     

    院舍方面,沒有新的院舍出現爆發或確診個案,但在曾爆疫的院舍中則有29間安老院和七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添個案,分別有54名院友和九名員工受感染。

     

    張竹君指出,本月8日、9日和10日展開全民自願檢測行動期間,經網上平台呈報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累計3,128宗。

     

    此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表示,理解家屬欲探望病情危急或臨終新冠病人的願望,因此公立醫院會在可行情況下按家屬意願安排探訪。

     

    探訪人士需要提供24小時內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如未能預先安排檢測,則要在探訪後即時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提供結果證明。

     

    李立業說,探訪人士在探訪前還要細閱資料和單張,跟從醫護人員指示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徹底清潔雙手,佩戴合適個人防護裝備,以及探訪後接受七天醫學監察。

     

    此外,因應粉嶺祥華邨祥豐樓和沙田水泉澳邨修泉樓的污水檢測病毒量、相關確診個案情況和其他環境因素,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兩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35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會在南區華貴邨華孝樓對出空地、青衣長宏邨宏意樓對出籃球場、梅窩銀灣邨銀日樓對出空地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資訊和接種計劃詳情。 

  • 往內地澳門檢測改以鼻咽拭子採樣

    政府今日公布,明日起,旅客經陸路出入境管制站或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前往內地或澳門,在2019冠狀病毒病特別檢測安排下須接受的額外快速核酸檢測,將改以鼻咽拭子收集檢測樣本。

     

    額外快速核酸檢測原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採樣。政府表示,新安排是為了進一步預防本地個案輸出至內地或澳門,以配合國家的抗疫工作。

     

    政府提醒相關離境旅客預留充足時間,提早到達出入境管制站或機場,遵從工作人員指示進行檢測,以確保取得陰性檢測結果後有充足時間完成通關程序或辦理登機手續。

  • 指定檢疫酒店下月增至45間

    政府進一步增加指定檢疫酒店供應,以應付海外回港香港居民和外籍家庭傭工的需求。5月1日起,指定檢疫酒店共有45間,提供超過14,000間酒店房。

     

    皇家太平洋酒店、九龍酒店和香港康得思酒店早前預留作社區隔離設施,周四起轉作指定檢疫酒店之用,額外提供約2,000間酒店房,並陸續開始接受房間預訂。

     

    現時,香港沙田萬怡酒店、富薈馬頭圍酒店、奧斯酒店和青衣華逸酒店預留作外傭檢疫用途。5月1日起,這四間酒店除繼續接待外傭檢疫,也會接待其他從中國內地和澳門以外地區回港的香港居民入住檢疫,共提供約1,600間房間。已預約這四間酒店的外傭不會受影響。香港居民周二上午10時起可經酒店的網上預約系統預訂房間。

     

    所有指定檢疫酒店在參與指定檢疫酒店計劃前已向政府提交收費資料。這一輪計劃有效期至7月31日,政府表示,各間參與酒店至今並未申請調整收費。 

  • 立法會通過保就業計劃撥款申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歡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通過政府的撥款申請,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430億元推行2022保就業計劃,目標在本月下旬開始接受申請,為受第五波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提供適時財政支援。

     

    林鄭月娥感謝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再次發揮配合行政機關施政為民的精神,繼2月批准注資防疫抗疫基金270億元推行第六輪支援項目後,今日迅速通過430億元推行2022保就業計劃。她說,新一屆立法會充分體現行政立法機關同心同德,共同解決市民和企業在新冠疫情下面對的困難。

     

    林鄭月娥續說,在第五波疫情下,為遏止病毒擴散,政府果斷採取嚴厲的邊境管制和社交距離措施,不少企業的營運因而無可避免大受打擊。

     

    新一輪保就業計劃旨在為直接或間接受這波疫情影響的行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有時限的工資補貼,協助企業保留現時員工,甚至在重振業務時增聘員工。

     

    政府上月18日公布2022保就業計劃的初步框架,聆聽各方意見後,本月7日公布優化措施,包括取消合資格獲取工資補貼的僱員月薪上限,容許僱主選擇以2020保就業計劃數據或去年第四季實際聘用人數為合資格獲取工資補貼的僱員人數上限等。

     

    政府估計經完善的2022保就業計劃將惠及約16萬名僱主、160萬名僱員和14萬名自僱人士。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推行2022保就業計劃時,會以申請流程簡單和方便申請人為大前提,爭取在下月上旬向首批成功申請者發放資助。 

  • 兩廈錄24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葵涌華荔邨喜荔樓、天水圍天瑞(二)邨瑞豐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2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喜荔樓約1,680人接受檢測,驗出16宗陽性個案,另有七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瑞豐樓約1,390名受檢人士中,八人檢測結果呈陽性。

  • 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發表

    選舉管理委員會發布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闡述選舉安排、監督和跟進工作,並根據所得經驗檢討相關安排,就日後的選舉提出改善措施。

     

    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選管會上月18日向行政長官提交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報告書。政府同意選管會的建議,並按公開和透明選舉的原則向公眾發布報告書。

     

    對於選管會確保該次選舉依法舉行,達致公開、透明和高效,又檢討選舉安排,政府表示感謝,強調會繼續與選管會緊密合作,跟進報告書的建議。

  • 細味鄉情 鄉郊辦推公眾項目

    環境保護署轄下鄉郊保育辦公室推出活「昔」新「鄉」活動,鼓勵市民探索香港偏遠鄉郊地區,體驗村落的人情味,與自然生態為友。

     

    此項目是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活動之一,內容包括攝影及短片創作比賽和網上導賞團。

     

    其中,攝影及短片創作比賽以「留得住的過去」為題,讓市民透過鏡頭發掘和表達香港鄉郊地區自然獨特一面,從而提升大眾對鄉郊保育的意識。比賽設小學組、中學組和公開組,即日起至7月11日接受報名,得獎作品將在設於中環街市的「捉得到的未來」展覽中展示。

     

    網上導賞團主題為「看得見的現在」,即日起可在網上報名參與。在資深導遊帶領下,市民可於線上遊覽荔枝窩、沙羅洞、深涌和谷埔,了解香港鄉郊地區源遠流長的文化和不同自然生態。

  • 私家醫生即日起可索取新冠口服藥

    政府表示,衞生署今日發信予已登記使用醫健通的私家醫生,通知他們傍晚起可透過特設網上平台要求提供帕克斯洛維德和莫納皮拉韋兩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

     

    政府本月2日宣布陸續向私家醫生免費提供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便利私家醫生向合適的新冠病人處方兩款藥物,以減低病人病情惡化的風險。

     

    私家醫生須已於醫健通登記,以便記錄其處方。他們在網上平台提出要求後,供應商會直接將藥物派發到醫生在醫健通登記的其中一個指定應診地址。

     

    若要求在星期一至五下午4時前提出,供應商會盡量於第二個工作天處理。私家醫生每次可索取不超過十次標準療程的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的分發視乎藥物供應和醫生的使用情況。

     

    私家醫生必須遵守醫院管理局的療程指引,且不可就新冠口服藥物向病人收取任何費用。

     

  • 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無因果關係

    衞生署表示,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評估89宗離世前14日內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總結61宗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與接種無關,17宗有待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未有不尋常現象。

     

    專家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評估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嚴重異常事件。

     

    截至3月31日,市民共接種約1,513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7,27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接種總劑量0.05%,其中89宗為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006%。

     

    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2月28日至3月27日,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804.2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52.8宗,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死亡風險。

     

    接種新冠疫苗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和關注事件的因果關係評估結果載於新冠疫苗安全監察報告,最新一份報告周四在政府專題網頁公布。

  • 警方國安處拘一男子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經深入調查後,今日在葵涌拘捕一名54歲男子,他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九、第十條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正被扣留調查。

      

    警方表示,行動仍在進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第 277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