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道路交通條例涵蓋流浪貓狗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2021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去年11月7日生效,規定司機如撞到貓或狗必須停車。新規例所指的貓狗包括流浪和有人畜養的,並非如今日傳媒報道所指僅涵蓋有人畜養的貓狗。

     

    《道路交通條例》訂明,如有車輛發生意外而導致不在車內的動物受到損害,該車輛的司機必須停車。司機並須向警務人員或任何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提供包括姓名及地址等個人資料,否則須在24小時內盡快報警。

     

    條例修訂前,動物的定義涵蓋馬、牛、驢、騾、綿羊、豬和山羊,修訂生效後包括貓和狗。

  • 聶德權訪兩疫苗接種中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視察為三歲以上市民接種科興疫苗的港鐵青衣站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以及為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香港兒童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聶德權表示,目前疫情非常嚴峻,為讓更多市民可在短時間內接種疫苗,保護自己,政府正全力通過不同利民便民的方式提升疫苗的接種速度。

     

    港鐵青衣站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昨日啟用。聶德權表示,該中心設於站內U2層機場快線大堂非付費區,便利區內居民,也為鄰近地區和鐵路沿線的市民,特別是長者提供多一個接種疫苗的場地選擇。

     

    兩個疫苗接種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8時,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除預約接種外,港鐵青衣站社區接種疫苗接種中心會向60歲或以上長者派發即日籌。

  • 內地醫療物資陸續供港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確保防疫抗疫物資盡快供港。工作小組至今從內地採購超過5,900萬份快速抗原測試包。

          
    該局表示,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援下,特區政府採購了大量醫療物資,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包、中成藥、個人保護裝備等,這些醫療物資陸續分批運抵本港,配合各項防疫抗疫工作。

     

    工作小組透過相關政府部門、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從速將醫療物資分發予前線人員、接受治療和有需要的市民。      
          
    個人保護裝備方面,工作小組已接收超過1.3億個N95、KN95和外科口罩,以及超過870萬件其他保護裝備,包括全身防護衣、保護袍、保護眼罩、保護面罩、保護鞋套、手術和檢查手套,並陸續按不同部門的需要,分發給前線人員使用。

                         
    工作小組至今接收逾97萬部夾指式脈搏血氧儀,大部分分發予醫管局供病人使用。

  • 特首訪浸大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參觀浸會大學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了解該校為新冠病毒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和照顧者提供免費中醫預防和診治的服務。

     

    林鄭月娥參觀時聽取該校代表介紹上月推出的2019冠狀病毒感染人士免費網上診症服務,為在家居隔離的患者或檢疫人士提供視像諮詢和診症服務,派送中藥,費用全免,至今已服務超過一萬名病人、密切接觸者和照顧者。

     

    林鄭月娥感謝浸大除了為家居隔離患者提供網上診症服務,也積極參與醫院管理局統籌的安老院舍中醫診療服務,為多達30間安老院舍的確診院友和院舍員工提供遙距中醫診症或外展中醫服務,紓緩公立醫院的壓力。

     

    她表示,樂見中醫藥的治療和預防功能在疫情中發揮重要角色。對於大學、中醫藥業界和相關團體積極加入抗疫團隊,她感到十分鼓舞。 

  • 保安局澄清謠言

    就網上流傳一張聲稱為社區隔離設施洗手間天花板倒塌的相片,保安局今日澄清,位於青衣、新田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社區隔離設施自投入服務後,洗手間並未發生倒塌事故。

      

    對於有人惡意發布不實相片誤導市民,保安局強烈譴責。

  • 六屋邨發現992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深水埗、青衣、觀塘、何文田、黃大仙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99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友愛邨愛智樓、深水埗幸福邨福月樓、青衣長亨邨亨麗樓、觀塘安達邨俊達樓、何文田愛民邨敦民樓、黃大仙東頭(二)邨安東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720、1,304、1,760、1,440、1,400、455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95、215、43、134、223、8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135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跨境鮮活食品供應大致回復正常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在各方努力下,香港跨境鮮活食品供應已大致恢復平日的水平,價格也大幅回落。她強調,特區政府致力做到資訊發放公開透明,避免市民產生誤解、慌張。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特區政府在抗疫的同時,也明白要保障市民日常所需。

     

    她指出,過去一段日子,香港不少人染疫或成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隔離或檢疫,導致運輸業人手短缺,影響跨境和本地物流,但目前情況已不斷改善。

     

    負責統籌內地醫療物資供港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記者會上講述中央政府如何協助增加醫療物資供應。他指,中央在過去兩、三星期通已過內地生產商向香港贈送三款有效治療新冠病毒的中成藥,為數45萬盒。這些中成藥部分已分發至各區,部分送到醫院管理局18間中醫診所,供接受治療的人士和確診者服用。

     

    中央並承諾專為香港供應抗疫中成藥,生產商會增加產量,確保供應。特區政府知悉目前市場上已有這些中成藥發售,而且維持原有價格。

     

    他又說,中央也正協助香港廣泛採購其他醫療物資,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包,目前已抵港的快速抗原測試包超過5,500萬份。

     

    此外,邱騰華提到,隨着越來越多內地物資抵港,政府物流署已增加倉庫儲存,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和邵氏影城也提供地方予特區政府儲存物資。

     

  • 深圳三碼頭昨運港物資逾一萬公噸

    海上快線水路運輸服務已全面開通,運力與日俱增,周三從三個深圳碼頭來港的班次增至每天18班。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內地當局會按需求增加水路運輸班次,確保內地供港物資穩定,昨天從三個碼頭運抵本港的貨物逾一萬公噸,創單日紀錄。

     

    陳帆今日在記者會上指,根據內地當局資料,自開航至周四,從深圳三個港口運送到港的物資一共約107,000多公噸,新鮮食品佔5,000多公噸,非新鮮類物資約十萬多公噸。

     

    他又指,跨境鐵路貨運服務自本月2日開通以來運作暢順,截至昨日已運送約600公噸物資抵港,主要包括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包、防護物資和抗疫防疫物資。

     

    當局正加快推進在港設立非鮮活食品及其他物資集中接駁場安排,接駁場位於機場、葵涌貨櫃碼頭、屯門內河碼頭,昨日已進行試運,過程順利。當局希望本月底前在新田建成另一個接駁場並進行試運。

     

    支援受感染人士方面,陳帆表示,當局連同的士業界設立專屬的士車隊,隨着醫院管理局將指定診所由七間增至17間,專屬的士數目也相應增加,以應付求診人士的需求。現時約有400輛專屬的士投入服務,每日預約超過4,000宗,迄今已接載逾42,000次。

     

    他說,運輸署和業界會密切監察運作情況,視乎實際需求,適當調整的士數目。

     

    隨着更多社區隔離設施啟用,專屬巴士車隊已由原有200輛中小型巴士,調整至現時1,000輛大中小型巴士,目前運作暢順。

     

    為進一步應付需求,當局正籌備額外加入500輛的士供消防處調配,截至昨日,專屬巴士車隊已安排接送超過17,000名確診者進入社區隔離設施。

  • 房委會延長非住宅租金寬減

    房屋委員會宣布,轄下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通過再度延長合資格非住宅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和商用車輛月租戶的75%租金寬減,為期六個月,下月1日生效。

     

    房委會指,去年9月通過的租金寬減安排及涵蓋範圍,繼續適用於今輪措施。

     

    新一輪寬減期內,房委會轄下非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如須按政府的防疫規定或指示關閉處所,可繼續就該段必須暫停營運的期間申請全額租金寬免。

     

    超級市場或超級廣場租戶,則須提出申請並提供銷售額下跌的證明,才可獲寬減租金。

     

    至於租金寬減期完結前屆滿的租約,租戶就新租約的新租金達成協議前,會獲發暫准證,供其於租約期滿後以現有租金水平繼續租用有關單位,以作過渡。

     

    房委會說,延長租金寬減與政府的措施一致,有助紓緩新冠疫情下市民和企業面對的經濟壓力。是次延長寬減措施可惠及房委會轄下約10,400個非住宅租戶或暫准證持有人,房委會估計少收約7.04億元租金。

  • 全面推廣疫苗接種 盡力保護老幼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致力全面推廣接種新冠疫苗,未來仍要急起直追,特別是保護長者和兒童。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強調,接種疫苗非常重要,能夠拯救生命。經過一年來的實踐經驗,大家都看得到,有否接種疫苗對感染人士會患上重症甚至死亡有很大差距。

     

    除了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疫苗接種對於市民恢復日常生活、學生恢復回校上課,以至整個社會走出「疫」境,也屬必要條件。

     

    她指出,政府一直不遺餘力推動接種新冠疫苗工作,包括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率領部門執行接種計劃、確保疫苗充足並可供選擇、為市民提供便利措施和誘因,以及推出「疫苗通行證」。

     

    過去兩年,政府均以公開而透明的方法,增強市民對政府在抗疫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信心。

     

    林鄭月娥提到,特區政府盡力做到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的期望,即以「床等人」救治患重症的新冠病人;但在預防方面,香港從來都是「針等人」。

     

    她說,本港新冠疫苗供應充足,接種網絡和配套全面,過去一年不斷呼籲並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這項工作現要急起直追,尤其在保護老幼方面。

     

    長者接種疫苗方面,根據最新數字,70歲或以上未接種首劑疫苗人士有30萬人。兒童方面,因展開接種時間較慢,目前接種率為50%,3歲至11歲兒童約26萬人未接種疫苗。

     

    聶德權在記者會上闡述未來抗疫工作時指出,第五波疫情中不幸出現的死亡個案,超過九成人士未接種疫苗或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接種兩劑疫苗人士的死亡率則低至少五倍。因應疫情發展和市民需求,政府未來工作重點之一是增加疫苗接種量。

     

    他說,鑑於過去兩個多月市民接種疫苗意欲急升,疫苗接種中心已增至27間,流動接種站則由兩個增至四個,方便長者、兒童接種疫苗。

     

    政府會全力加快院舍外展接種工作,以期在本月18日前,全港一千多間院舍均獲安排外展疫苗接種隊伍,為所有適合接種疫苗的院友接種最少一劑疫苗。

     

    截至昨日,全港1,096間公營和私營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中,超過970間院舍接近四萬名院友均獲外展隊伍或到診的註冊醫生協助,或已獲安排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接種率為52%。

     

    未來一個多星期,政府會為餘下約130間院舍適合接種疫苗的院友完成接種最少首劑疫苗。

     

    至於在社區的長者,政府一直為他們提供各種途徑以便接種,包括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籌、私家醫生診所、流動接種站,以至地區團體或組織在地區舉辦疫苗接種日等。

     

    兒童接種疫苗方面,政府會繼續加強與學校聯繫,提供多元化、便利的疫苗接種途徑,加快提升兒童接種兩劑疫苗的比率。

     

    聶德權表示,當局致力提高兒童接種率,以期一個月後增至九成,這有賴學校、家長、老師、學生通力配合。

  • 為己為人 院舍長者應接種疫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現時仍有一成院舍長者的家人反對為長者接種新冠疫苗,他希望有關人士回心轉意。人手需求方面,當局計劃招聘一千名員工協助處理隔離或暫託中心工作。

     

    羅致光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院舍長者接種疫苗,既可保護自己,也可保護他人。以院舍的實際環境,體弱長者如不接種疫苗而染疫,身邊人或其他院友受感染的機會很高,甚至被醫生評估為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長者也會因而受感染。

     

    談及抗疫人手,羅致光表示,當前約一成至兩成員工因感染、檢疫或屬密切接觸者而不能工作,加上原本已有兩成人手短缺,即所缺者約為總數一半,有必要增加人手。

     

    連同社會福利署,當局目標在內地和本地招聘一千名額外員工,在未來三個月協助處理抗疫工作,特別是隔離或暫託中心工作。

     

    羅致光說,本周有十多個貨櫃已在院舍內安裝,供有需要的員工作臨時居所之用,這些臨時設施也可作隔離用途,相當靈活。此外,部分機構利用本身營運的賓館等設施,讓員工進行閉環管理。

     

    他指,當局喜見酒店業界提供協助,隔離設施得以增加,本周初可調動一些原作其他用途的隔離酒店,改用於院舍員工閉環管理設施。

  • 六受限區檢887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青衣、何文田、觀塘、黃大仙和牛池灣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887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友愛邨愛曦樓、青衣長亨邨亨翠樓、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觀塘順天邨天樂樓和天暉樓、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和牛池灣怡發花園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640、1,310、1,300、1,540、1,140、17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06、59、209、222、186、5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80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第 305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