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新增個案近三萬 趨勢有待觀察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9,38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18,888宗和10,493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疫情略有受控跡象,但趨勢未定,須繼續觀察。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中,四宗由外地輸入。第五波疫情至今,陽性個案累計逾63萬宗,死亡個案3,231宗,死亡率0.51%。

     

    歐家榮說,近日疫情略有跡象受控,沒有爆發性上升,但過去一星前每日個案仍徘徊於約三萬宗至五萬宗水平,未來趨勢難以單憑一兩日數字分析,仍須觀察一至兩星期。

     

    至於近期大廈圍封強檢而得出的陽性個案,也達到10%甚至20%,可見香港仍有很活躍的社區傳播。因此,市民須保持謹慎,否則疫情或會逆轉。

     

    院舍方面,再多九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260名院友和33名職員。第五波疫情至今,731間安老院舍出現感染個案,佔全港安老院舍 91%,約23,400名院友染疫,佔整體院友31%。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過去一日,196名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的病人離世,年齡介乎24至107歲,其中185人為65歲以上長者,而最年輕的24歲男死者本身患有先天性遺傳綜合症。

     

    對於社交網站流傳醫院存放遺體的照片,何婉霞說,醫管局已向多間醫院了解,證實部分照片為較早前拍攝,大部分已處理。

     

    她指,過去數星期,因感染新冠病毒,又或因其他長期病患引致併發症離世的病人數目大幅增加,對公立醫院殮房構成很大壓力,近期部分等候轉移到衞生署公眾殮房進行法定程序的遺體要暫時存放於公立醫院,殮房存放遺體空間已飽和。

     

    部分醫院已安排在院內加設臨時存放遺體的空間。病人離世後,醫護人員有既定程序處理病人遺體,並盡快移送至醫院殮房存放。

     

    醫管局理解部分遺體未及移送殮房,部分病人或會因此感到不安。醫護人員處理未能運送殮房的遺體時會本着尊重先人的原則,並盡量照顧同房病人和醫護人員的感受。但由於公立醫院面對的壓力前所未有,難處很大,希望公眾體諒。

     

    何婉霞表示,醫管局會繼續與病人家屬和殯儀業界保持溝通,希望家屬和殯儀業界盡量在可行情況下盡快領取遺體。

     

    鑑於青衣長亨邨亨麗樓、深水埗幸福邨福月樓、何文田愛民邨敦民樓、屯門友愛邨愛智樓、 觀塘安達邨俊達樓、黃大仙東頭(二)邨安東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由明日起,當局在九龍公園小型足球場重開流動採樣站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聶德權視察香港紗廠接種中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巡視香港紗廠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運作情況。該中心專為3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

     

    聶德權說,香港紗廠接種中心是政府設立第二個專為兒童、青少年和長者注射科興疫苗的中心,每天可接種逾2,000劑疫苗,能便利九龍西和新界西市民。

     

    該接種中心位於長沙灣道香港紗廠工業大廈第一及二期地下,毗鄰荔枝角港鐵站,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開放,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市民可預約或取即日籌接種。

     

    接種疫苗人士須攜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到場。若兒童的證件不附帶照片,則須出示帶有學生照片的學校證明文件,如學校手冊。

     

    此外,3至17歲接種科興疫苗者須於接種當天帶同已簽妥的家長同意書。3至11歲接種科興疫苗的兒童須由家長/監護人陪同前往接種。

  • 新冠口服藥按臨床情況處方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已根據專家意見,採購兩款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病的口服藥物。醫管局表示,只要病人的臨床情況合適,指定診所也會為病人處方口服藥。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在簡報會上表示,該局已採購合適數量的兩款口服藥,其中購自默沙東藥廠的口服藥已開始使用,購自輝瑞藥廠的一款則於下周抵港。

     

    她說,該局會根據臨床指引在合適的臨床情況下讓病人服用,指定診所稍後也會為合適病人處方。

     

    至於安老院舍病人,同樣可按指引和病人情況而獲處方口服藥。

  • 內地續向港供應抗疫醫療物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確保抗疫物資盡快供港,至今接收逾8,300萬個口罩、860萬件其他保護裝備,並收到45萬盒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

     

    工作小組至今經內地採購超過5,500萬份快速抗原測試包,其中逾兩成持續分發給衞生署和其他政府部門,又透過民政事務總署分發給社團等,供前線抗疫防疫人員、確診者、居安抗疫人士、義務工作人員、高風險和特定群組使用。

     

    此外,累計逾88萬部夾指式脈搏血氧儀經工作小組接收,大部分轉發予醫院管理局,惠及病人。

     

    至於個人保護裝備,工作小組接收超過8,300萬個N95、KN95和外科口罩,以及超過860萬件保護裝備,包括全身防護衣、保護袍、保護眼罩、保護面罩、保護鞋套、手術和檢查手套,按部門需要供前線人員使用。

     

    工作小組接獲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中,17萬盒已透過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

     

    現為防疫資訊台的香港電台32台製作特輯,讓市民了解抗疫中成藥的效用和服用須知。

  • 聶德權向公務員團體闡述抗疫工作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與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和四個主要跨部門公務員團體代表會面,闡述政府整體抗疫策略和政府僱員參與抗疫工作的安排,並聽取職方代表的意見和關注。

     

    聶德權說,為抗擊嚴峻的疫情,政府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和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全體公務員隊伍不分彼此,上下同心以抗疫為首要任務。

     

    他指,在第五波疫情中,支援圍封及受限區域檢測行動、擴大疫苗接種計劃、加快病毒追蹤、增設社區隔離設施及後續管理、統籌物資運送和發放、支援居家隔離人士等工作,均需公務員在前線參與和後勤支援。

     

    對於大量公務員為抗擊疫情夙夜不懈,宵衣旰食,他致以衷心謝意。他說,政府僱員不論原來職責為何,皆須聽從部門的調動參與抗疫工作。坊間一些針對公務員團隊的不實指責,不攻自破。   

     

    聶德權強調,政府會為參與前線抗疫工作的人員提供合適和足夠的保護裝備和措施。在行動前,政府會安排相關簡報會,並預先提供衞生當局已上載正確穿戴和卸除個人防護裝備指引和短片,讓同事參考;在行動後,政府也安排有需要的人員接受檢測。

     

    他鼓勵政府人員繼續同心一致,竭盡所能,共同擔當抗疫的主體責任。

     

    此外,因應衞生當局的最新意見,公務員事務局今日發出指引,作為密切接觸者的政府僱員在按指示完成隔離後可恢復上班,無須等待同住家人康復或完成檢疫。

     

    指引另訂明在第五波疫情下,政府僱員若按指示完成隔離並康復後,即使再次檢測後的結果為陽性,他們亦無須再次接受隔離。部門首長可按個別情況,就這些個案作出適當的工作安排。

     

    第五波疫情開始以來,截至昨日,政府僱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陽性個案約有28,600宗,其中8,000多人已復工。其他僱員會按衞生署指引,在康復或完成隔離後返回工作崗位。

  • 抗疫基金四資助計劃發放資助

    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設立的持牌賓館資助計劃、會址資助計劃、遊戲機中心資助計劃、麻將/天九牌照持有人資助計劃陸續向成功申請者發放資助。

     

    截至今日,牌照事務處就四項資助計劃共收到1,880份申請,其中677宗申請已獲批核,涉及資助金額約6,560萬元。

     

    四項計劃仍接受申請,持牌賓館資助計劃、會址資助計劃下周四截止,而遊戲機中心資助計劃、麻將/天九牌照持有人資助計劃本月21日截止。

     

    資助計劃詳情和申請表格載於牌照處網頁

  • 非鮮活食品接駁安排載貨試運完成

    非鮮活食品及其他貨物集中接駁安排的首次載貨試運今午完成,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到葵青貨櫃碼頭九號碼頭視察。

     

    此接駁安排為應對香港新冠疫情的臨時措施,由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速推進。內地司機直接運送貨物到香港的指定接駁場與香港貨車司機交接,以減低兩地播疫風險,進一步保障物資經陸路運輸穩定供港。

     

    在今日試運中,四個裝載防疫抗疫物資的貨櫃抵達葵青貨櫃碼頭和屯門內河碼頭的臨時貨物接駁場,過程暢順。載貨試運將持續至本月底,以便檢視並調整各項具體安排。

     

    今日較早前,陳帆和尹宗華到元朗新田錦壆路臨時貨物接駁場視察。有關工程及配套安排進展良好,目標在本月底前試運。

     

    特區政府再次感謝中央、廣東省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香港探討並實踐各項確保內地物資供應穩定的措施。

     

    特區政府會密切監察情況,與內地當局緊密合作,全力以赴,保障供港物資的供應穩定充足。

  • 個案增逾三萬 漸見回落跡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1,40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24,390宗和7,012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近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數目開始回落,疫情或已見頂。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中,十宗由外地輸入。至於上述經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在平台申報的七千多宗個案,當局已向有關人士發出隔離令。

     

    他說,第五波疫情至今,陽性個案累計逾60萬宗。當局分析上周錄得的確診個案,發現觀塘區個案最多,佔整體個案12.8%;其次為元朗,佔9.6%;第三為沙田,佔9%。

     

    歐家榮指,根據過去兩周數據,本月2日至4日為個案高峰,單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計,每日有超過五萬宗,隨後兩日回落至三萬多宗。而過去四日,有關個案每日介乎二萬五千至三萬宗,並無進一步上升,反映疫情或已見頂,且有回落跡象。然而,市民仍須緊守各項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切勿鬆懈。

     

    院舍方面,再多12間安老院和11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144名院友和46名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過去一日有180名確診者離世,年齡介乎47至112歲。連同滯後數據,新增死亡個案共281宗。

     

    專門救治患者的設施方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明日起轉為定點救治醫院,全數260張病床改為接收新冠病人。此舉有助集中人手和資源照顧病人,應對嚴峻疫情。

     

    原於該醫院留醫的病人已陸續轉送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和麥理浩復康院,院內老人科日間醫院服務也暫停。

     

    鑑於屯門友愛邨愛曦樓、青衣長亨邨亨翠樓、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觀塘順天邨天樂樓和天暉樓、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牛池灣怡發花園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另因應觀塘、屯門、東區、西貢、南區和元朗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在啟德車站廣場露天廣場、長沙灣遊樂場、荃景圍體育館、粉嶺聯和墟遊樂場、天水圍天柏路公園、屯門蝴蝶灣社區中心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加強運送內地供港物資綜合能力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確保抗疫物資盡快供港,至今接收逾8,200萬個N95、KN95和外科口罩。該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到葵青貨櫃碼頭視察,了解相關物流安排。

            

    工作小組至今經內地採購超過4,800萬份快速抗原測試包,其中逾兩成半持續分發給衞生署和其他政府部門,又透過民政事務總署分發給社團等,供前線抗疫防疫人員、確診者、居安抗疫人士、義務工作人員、高風險和特定群組。

      

    工作小組接收夾指式脈搏血氧儀累計逾80萬部,大部分分發予醫院管理局,供病人使用。

     

    除逾八千萬個外科口罩外,工作小組接收其他保護裝備超過800萬件,包括全身防護衣、保護袍、保護眼罩、保護面罩、保護鞋套、手術和檢查手套,並按不同部門的需要,分發給前線人員使用。

     

    中成藥方面,工作小組接收45萬盒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其中17萬盒透過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中央也協調內地生產者加快對本港零售市場的供應。

      

    此外,在運輸及房屋局牽頭的內地供港物資供應工作小組協作下,政府已增加水陸和鐵路多個口岸的綜合運送能力,政府物流服務署並已增加多個大型臨時倉儲地方,合共約14萬平方米,大幅提高本港貨存和物流安排能力。

  • 緊急警示確保市民適時掌握資訊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昨日利用緊急警示系統通知市民,伊利沙伯醫院轉為救治新冠病人的定點醫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全港市民可透過警示適時掌握信息,以免非新冠患者繼續到該院求診,屬合適之舉。

     

    林鄭月娥今早在記者會上指,伊利沙伯醫院是九龍中的龍頭醫院,醫院管理局七個聯網17間急症室中,伊院急症室最為繁忙,每日治理的病人很可能佔整個醫管局單日處理急症人士一成。

     

    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醫院後,消防處救護車會轉送致電999求助者到其他醫院,但林鄭月娥指出,難保會有不知情的市民繼續前往伊院求診,因此第一時間讓全港市民得知伊院目前不再收治非新冠患者,屬於可以發出緊急警示的情況。

     

    她續指,香港正處於緊急狀態,政府發出緊急警示讓全港市民適時掌握資訊是合適的,她留意到不少市民認同政府昨天的舉措,支持政府日後續發緊急通知。 

     

    林鄭月娥提醒市民,為免錯過接收信息,不要關閉手提電話的緊急警示功能。

  • 六社區隔離設施二萬床位月內運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表示,六個社區隔離設施本月投入服務,提供二萬張病床。其中,青衣和新田項目已交付運作,粉嶺馬適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洪水橋的設施未來數天可用,元朗潭尾項目本月下旬啟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社區隔離設施有五個來源,包括公共康樂設施、重新在土地上新建的社區設施、未入伙的新建公屋、由政府付費徵用或租用酒店,以及借用兩個大型過渡性房屋項目。

     

    她指,第五波疫情爆發前,只有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和竹篙灣檢疫中心用作隔離,合共提供約3,700個單位,而上述項目全部落成後則有超過七萬個單位或床位,容量大增。

     

    她又說,當局現時已物色共九幅土地,八幅分布不同地點,建設模式相當接近,餘下在落馬洲河套區的一幅同時建有應急醫院,因為接近深圳,要增加能力和速度,會由內地直接派承建商協助興建。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落馬洲河套區除外,其餘八個援建項目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負責,佔地共78.6公頃,完成後提供約四萬張隔離或治療床位。

     

    青衣和新田項目已於本月先後分別投入服務。未來幾天,位於粉嶺馬適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和洪水橋三個地方的設施會陸續投入服務,元朗潭尾的設施在本月下旬也會投入服務。3月合計,逾兩萬張床位投入服務。

     

    至於竹篙灣和啟德前跑道區兩個較大型項目,可望於5月分批投入服務,額外提供約兩萬張床位。

     

  • 大型社區隔離設施採人性化管理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保安局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主要採用小區形式和人性化管理,盡力提供一切可行和合適的服務,做到以民為本。

     

    鄧炳強今日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記者會上表示,該局在隔離酒店實施酒店式管理,而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則主要利用小區形式和人性化管理。

     

    他指,在小區工作的人員會主動與入住人士溝通,因應他們的意見和需求盡力提供一切可行和合適的服務,做到以民為本。為照顧不同需要的人士,在安排食物方面,每日會提供含有蔬菜、肉類和清真、素食的餐單供選擇。

     

    在中央援建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和淋浴間需共用,與亞洲國際博覽館或醫院內的設施相似。鄧炳強說,當局會安排外判清潔公司在各個隔離設施加強消毒和清潔,並確保洗手間內有足夠消毒用品和洗手液,確保洗手間和淋浴間的環境更加衞生。

     

    鄧炳強又說,大型社區隔離設施得到地區人士、電訊公司、媒體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熱心捐贈,為入住人士作出特別安排,例如提供免費報紙、免費網上娛樂平台、玩具。電訊公司也加設5G網絡覆蓋和贈送免費本地數據。各大型社區隔離設施所收到的熱心捐贈可能有所不同,當局正不斷優化設施和服務。

     

    此外,他提醒市民,衞生署向確診人士發出的隔離令具法律效力,市民無權選擇是否入住隔離設施,不遵從隔離令屬違法。 

  • 第 306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