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包山嘉年華取消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取消原定4至5月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的包山嘉年華2022。

     

    嘉年華由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與康文署合辦,籌備委員會詳細商議後決定取消活動,以免人流聚集,減低社交接觸和2019冠狀病毒病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搶包山訓練、選拔賽、比賽和攀爬嘉年華一律取消。

     

    正在進行的學童填色及繪畫比賽仍會繼續,作品經評審後,康文署會通知得獎者,獎項送往得獎者所屬學校。

  • 盡快落實新措施 提升香港競爭力

    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在上周三公布,我和律政司的同事在翌日已透過視像會議與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的議員交流和回答他們的提問,雖然有部分議員因為有其他公務而未能出席,但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可再次跟他們見面和分享我們的政策。今次的預算案提到香港具備「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優良的法治傳統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等因素,因此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經濟的必然之路。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律政司將盡快落實《民商事判決互認安排》1和《與仲裁結果有關收費架構》兩項措施,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民商事判決互認安排

     

    自回歸後,內地與香港共簽訂了九項民商事司法協作安排,我很高興代表律政司在過去三年與最高人民法院簽署了當中四項,包括《民商事判決互認安排》。九項安排中有八項已經落實生效,因此,律政司目前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爭取早日實施餘下的一項---《民商事判決互認安排》,以實現兩地民商事判決司法協助的基本全覆蓋,為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落實《民商事判決互認安排》後,將減少當事人就執行判決向內地和香港法院重新提出訴訟的需要,以一個簡單的執行機制,確保正當程序在兩地獲得遵從。我們憑藉「一國兩制」的特點,將安排的適用範圍擴大,涵蓋就合同及侵權爭議作出的判決,甚至比《海牙判決公約》2的適用範圍更為廣闊,正好體現國家對香港的堅定支持。我們期望在今年第二季將有關立法建議提交予立法會。

     

    與仲裁結果有關收費架構

     

    法律改革委員會發表的《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報告書,建議修改香港法律,撤銷禁止律師在香港及在香港以外地方進行的仲裁(並不涉及其他香港的法院程序)採用與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的相關規定,目的是提高香港在仲裁方面的競爭力,務求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對手提供相同的安排,這個做法亦有助擴大尋求公義的渠道,以及回應當事人日益殷切的需求而提供釐定價格和收費形式的彈性,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主要仲裁樞紐的地位。

     

    我們必須修訂兩項法例以落實《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並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將有關修例建議提交予立法會。

     

    我很高興有機會跟議員在網上會面和解答問題,讓他們了解這兩項安排如何有助業界在國際市場大展拳腳,亦可促進內地與香港的交易,從而提升香港作為法律、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我亦向他們簡單介紹預算案內支援中小企以及在大灣區發展的措施,這些支援措施除了令中小型律師樓和大律師事務受惠外,也為業界在大灣區拓展業務帶來莫大的幫助。

     

    展望將來,律政司會繼續推展「願景2030---聚焦法治」下的各項活動,包括法治教育,同時會盡快落實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的運作,以及推動和提升香港作為其他國際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為業界創造機會,全力配合國家政策,為國家的繁榮作出貢獻。

     

    (以上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3月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1《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22019年7月2日簽訂的《海牙承認與執行外國民商事判決公約》。

  • 長沙灣增設疫苗接種中心服務老幼

    政府宣布下周一起在長沙灣增設香港紗廠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特別為3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即日接受網上預約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政府正聚焦兒童、青少年和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服務,致力提供最大方便,加快他們接種疫苗的速度。

     

    新設的接種中心是繼香港中央圖書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後,第二個專為兒童、青少年和長者接種科興疫苗的接種中心,每日可接種逾2,000劑疫苗。

     

    該接種中心位於長沙灣道香港紗廠工業大廈第1及2期地下,每日早上8時至晚上8時開放,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除為預約接種者提供服務,中心也會派發即日籌予兒童、青少年和長者。

  • 回收從業員獲派發快速測試套裝

    環境保護署表示,正陸續向使用廢物轉運站和堆填區的廢物運輸車輛司機、堆填區及廢物轉運站承辦商員工、回收業及廢物運輸相關商會和回收服務承辦商派發約八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套裝,以便及早識別感染者。

     

    環保署指,廢物及回收處理是必須的公共服務,部門感謝這些前線從業員在疫情下緊守崗位。署方透過業界向相關從業員派發快速測試套裝,讓他們自行檢測,願檢盡檢。

     

    因應疫情,環保署早前向使用堆填區和廢物轉運站的廢物收集車司機,以及堆填區和廢物轉運站承辦商員工派發約15,000套快速測試套裝,並於上周陸續向多個回收服務承辦商及回收業相關商會派發約20,000套快速測試套裝,供其會員分發予前線從業員。

     

    該署也為轉廢為材及轉廢為能設施如O·PARK1和 WEEE·PARK、「綠在區區」十多個回收環保站和20多個回收便利點服務營辦者的前線員工派發約45,000套快速測試套裝,方便他們進行檢測。

  • 五受限區錄逾千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元朗天耀(二)邨耀泰樓、青衣美景花園第6座、沙田乙明邨明耀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瑩樓、葵涌石籬(一)邨石安樓的強制檢測行動中,共發現1,016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向耀泰樓、美景花園第6座、明耀樓、德瑩樓、石安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320、540、2,600、1,503和1,57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發現232、39、371、230和144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95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五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新興體育活動資助計劃接受申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新興體育活動資助先導計劃接受2022至23年度資助申請,下月30日截止。申請機構最多可獲15萬元資助額,又或個別活動合資格總開支85%,以金額較低者為準。

     

    申請者須為註冊非牟利團體,申請的體育活動須有別於現時由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體育總會的體育運動或項目,亦須為相關運動項目的亞洲體育聯會/區域性體育聯會/國際體育聯會認可屬會,以及過往最少兩年具成功舉辦不同級別或類別體育發展計劃的經驗並獲大眾踴躍參與。

     

    新申請機構將獲優先考慮。如屬再次申請者,康文署會審核其過往表現及成績。

  • 朱敏健續任平機會主席

    行政長官再度委任朱敏健為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任期兩年,下月11日生效。

     

    政府表示,朱敏健2019年4月出任平機會主席以來,熱誠投入平機會工作,充分表現其領導才能。

     

    政府讚揚朱敏健領導該會切實執行《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和《種族歧視條例》四條反歧視條例。

     

    其中,《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2021年性別歧視(修訂)條例》分別在2020年6月和去年3月獲立法會通過,加強為歧視和騷擾行為提供保障,包括加強對餵哺母乳女性的法律保障。

     

    平機會又成立專責的反性騷擾事務組,提升公眾認知,並為性騷擾受害人作第一站支援。

     

    政府相信,在朱敏健領導下,平機會能繼續在社會上積極推廣平等機會和消除歧視,建構和諧共融關愛的香港。

  • 青衣隔離設施洗手間設獨立間隔

    對於網上流傳一張聲稱為青衣社區隔離設施洗手間的相片,顯示洗手間未有設置任何間隔,保安局今日澄清,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均有獨立間隔。對於有人惡意發布不實相片誤導市民,當局予以強烈譴責。

     

    保安局今日發表聲明,指有關相片並非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

     

    該局強調,青衣社區隔離設施雖然在短短一星期內竣工,但其洗手間坐廁和蹲廁均為獨立間隔,淋浴間也有熱水供應。

     

    外判清潔公司也會定時消毒清潔,確保環境衞生。每名入住隔離設施的人士會獲發清楚標示洗手間和淋浴間位置的平面圖。

  • 確診個案創新高 如非必要勿外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6,82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創單日新高。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呼籲巿民如非必要請勿外出,也不應參與跨家庭聚會,並嚴格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只有兩宗輸入個案,其餘均為本地感染,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有337,926宗個案。

     

    歐家榮指出,新增37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或爆發,包括21間安老院舍和16間殘疾院舍,共涉及434名院友和132名員工。

     

    至於院舍分布,港島三間、九龍五間、新界東14間、新界西15間。全港累計約710間院舍出現個案或爆發。

     

    徐德義表示,特區政府繼續與中醫藥界和醫院管理局攜手合作,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治方面的優勢和作用。

     

    特區政府得到中央全力支持,在短時間內協調運送抗疫中藥到港,至今有三款在內地廣泛應用的中成藥已運抵香港,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片。當局正從多方渠道將抗疫中藥分發予有需要市民。

     

    徐德義指,本港疫情持續嚴峻,醫療和衞生服務系統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

     

    根據衞生署資料,昨日公布的確診個案中,有症狀和無症狀的比例為二比一。外國研究資料顯示,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無症狀個案比例較其他變異病毒株高,也令Omicron更容易在社區傳播。

     

    徐德義強調進口本港的鮮活食物供應穩定,呼籲市民不要恐慌或搶購。

     

    他說,中央重視供港物資,認為必須充足,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全力協助,並與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開通多條新的水路和鐵路運輸,優化陸路運輸安排,確保內地供港的蔬菜、水果、其他日常食品和生活物資源源不絕送抵本港。

     

    鑑於元朗天耀(二)邨耀泰樓、青衣美景花園第6座、沙田乙明邨明耀樓、葵涌石籬(一)邨石安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瑩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葵青、屯門、荃灣、觀塘、東區、黃大仙、沙田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民政事務總署明日起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驚蟄期間嚴打違防疫規例行為

    第五波疫情肆虐,政府今日呼籲市民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接觸,防止疫情進一步爆發。警務處等執法部門會在驚蟄期間嚴厲執法,打擊違反防疫規例等行為。

     

    為免大量市民進行驚蟄打小人活動而造成群組聚集,增加病毒傳播風險,灣仔區議會主席和灣仔民政事務處與相關行業主要經營者達成共識,驚蟄期間不會營業。警方呼籲巿民不要前往灣仔堅拿道天橋橋底進行驚蟄打小人活動。

     

    執法部門屆時會在不作出警告下向違例人士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打擊違反防疫規例、潔淨法例等行為。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安排潔淨服務承辦商加強有關地點的公眾街道潔淨服務。

     

    政府上月10日起全面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在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人數上限由四人減至兩人。

  • 衞健委專家到訪安老院舍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到訪三間安老院,實地了解院舍的防疫措施。

     

    專家團成員到三間分別位於旺角和九龍城的合約安老院、參與改善買位計劃院舍和私營安老院視察,了解不同類型院舍應對疫情的實際情況。

     

    專家團成員聽取院舍負責人介紹院舍的日常運作,並向社會福利署代表了解本港第五波疫情為院舍帶來的挑戰,包括人手問題,其間也談及院友和院舍員工接種疫苗和接受病毒檢測的安排,以及政府提供的各項支援措施。

     

    在第五波疫情下,香港至今已有數百間安老院出現員工和院友確診,社署感謝國家衞健委專家團在關鍵時刻到港考察,指導香港防控工作。社署會研究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探討加強院舍的防疫措施,為院友和院舍員工提供更好保障。

     

    梁萬年連同專家團成員今早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其研究團隊會面,交流經驗。

  • 逾千二萬內地快速測試包分發市民

    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統籌的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抗疫醫療物資陸續運抵本港,累計接收快速抗原測試包逾1,900萬套、夾指式脈搏血氧儀逾37萬部。

     

    商經局表示,到港的快速抗原測試包部分預留作全民強制檢測之用,其餘逾1,200萬套已通過相關部門和「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派發予各區市民、高風險和特定群組。

     

    至於夾指式脈搏血氧儀,已全數分發予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供病人使用。

     

    此外,工作小組接收超過3,700萬個N95和KN95口罩,主要預留作全民強制檢測時供市民使用,其中約100萬個口罩分發予衞生署和紀律部隊前線人員使用。

     

    中成藥方面,工作小組共接收45萬盒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其中17萬盒透過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

     

    其餘到港中成藥物則通過相關部門,分發給在醫管局轄下18間中醫診所接受治療的人士和在隔離設施的確診者等。

     

  • 第 312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