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增三疫苗接種中心 周一起預約

    政府宣布下周於屯門大會堂、粉嶺和興遊樂場、沙田大會堂增設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為期六周,周一上午9時起接受網上預約

     

    屯門和粉嶺的接種中心下周三起提供服務,沙田的接種中心則由下周五開始運作,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開放,並會向年滿60歲者派發即日籌。

     

    三個接種中心每日各可提供逾1,000劑復必泰疫苗,合資格人士可在場接種第一、二或三劑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政府正以不同方法增加接種量,務求短時間內讓符合接種年齡的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 政府籲優先為院舍長者接種疫苗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在安老院舍的長者屬最高風險群組,有必要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當局呼籲醫療機構和私家醫生調動資源,抽調人手到院舍為長者接種疫苗。

     

    羅致光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指,在新一波疫情下,願意接種疫苗的長者增多,安老院舍方面已有數千名長者接受評估,願意接種或不反對接種疫苗。就此,政府正努力尋求醫護人員協助,盡快為院舍提供服務。

     

    他說,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營運接種中心的部分醫療機構,以至一些參與到診服務的私家醫生診所,目前人手都頗為緊張。當局希望有關醫療機構和私家醫生可調撥資源,優先為安老院安排服務,以減低院舍長者染疫而引致嚴重或死亡個案。

  • 客運業受創 防疫基金提供支援

    第五波疫情傳播力驚人,確診感染個案在過去幾天持續攀升至每日四位數字。過往三個多星期,全港各區多個地方因出現多宗確診個案,需要圍封進行強制檢測,房屋署、民政事務總署、環境保護署連同多個不同政府部門同事,通宵達旦在抗疫前線工作,當中房屋署集中處理公共屋邨的圍封強檢工作。同時,在疫情蔓延期間,不同行業的從業員,例如各物業保安、清潔人員、各公共交通及跨境運輸從業員仍然緊守崗位,確保全港市民生活正常、物資供應盡量不受影響,我們在此再次向各位表達衷心感謝。

     

    多條屋邨圍封 截斷傳播鏈

     

    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傳染力極強,公共屋邨人口密集,一旦出現確診個案,我們必須盡力切斷邨內的傳播鏈。農曆新年前,我們圍封全港其中一條最大的公共屋邨---葵涌邨的多幢樓宇,邨內居民亦需進行多輪檢測。

     

    農曆新年開始後,病毒繼續蔓延,多個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亦需圍封強檢,當中包括大坑東邨東滿樓;石蔭東邨蔭裕樓;沙田新翠邨新月樓、新偉樓;屯門大興邨興昌樓、興泰樓及興平樓;沙田美田邨的美景樓、美秀樓及美致樓;深水埗富昌邨的富悅樓;沙田美林邨美楓樓,及元朗洪福邨的洪樂樓。網誌面世之時,深水埗蘇屋邨海棠樓及元州邨元盛樓的行動還在進行。

     

    房屋署除了維持日常服務外,幾近全民總動員協助各區圍封檢測工作。政府不同部門亦全力支援,包括民政事務總署、警務處、醫療輔助隊、衞生署控煙辦、食物環境衞生署、環境局、環境保護署、機電工程署、海關,還有退休紀律部隊人員等。自今年2月起,我們共出動超過3,600人次的工作人員,替逾38,000人次進行強制檢測,找出超過130名初步確診者,盡力遏止病毒在相關屋邨蔓延。

     

    而全港20多萬名清潔工友和保安,需要不時與人接觸,協助人流管制、清潔消毒,疫情期間的工作量比平日更重,風險亦更高。市民相信亦留意到,第五波疫情期間,多名清潔人員及保安染疫,他們的同事亦需全數隔離,我們會積極向他們提供協助。

     

    確保物資供應穩定 物流人員勞苦功高

     

    過往數天,本地市場的蔬菜價格一度飈升,至這兩天逐漸回落。這情況正好說明本地物資供應在過去兩年未有受太大影響,正是各跨境運輸從業員無間斷努力的成果。內地當局從上周開始,加強對跨境貨車司機的全閉環作業管理及核酸檢測要求,除提供24小時內的核酸陰性檢測證明外,跨境貨車司機須在入境口岸進行核酸採樣,以及在住宿期間須每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同樣受到嚴格檢測要求的還有機場工作的員工。自去年9月底開始,要處理高風險貨物或無可避免地與抵港、轉機/過境旅客有近距離接觸的特定群組員工,必須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自去年10月中起,他們需要每72小時接受核酸檢測。自12月中起,暴露於較高風險的員工的核酸檢測要求更增加至他們亦需每48小時一次或72小時接受核酸檢測。他們的持續努力,令本地的空運物流從未停下來。

     

    減少人流交往 公共交通備受壓力

     

    遏止病毒傳播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減少人流。自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以來,往來香港與內地、澳門的跨境客運業,包括跨境巴士、跨境出租汽車和跨境渡輪,受到前所未有打擊。跨境巴士服務在過去兩年只提供有限度服務,而跨境出租汽車和跨境渡輪服務更告全面停頓。為跨境渡輪提供服務的船廠業務同樣備受影響。而因應第五波疫情爆發,及採取必要的社交距離措施,本正逐漸回復的本地客運業界經營環境,再度受到沉重打擊。整體載客量在第五波疫情以來持續下降,直至最近已下降約四成,他們的收入均大幅下跌。本港共有五間專營巴士公司、11間專營和持牌渡輪營辦商、約18,000輛的士、4,300部小巴,還有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為全港700多萬市民服務。另外,本地約5,500輛非專營巴士、約2,100輛學校私家小巴、約700輛出租汽車及約90艘街渡等,為居民、學生、僱員、商務、旅遊等提供服務,他們不少都是自僱司機或駕駛員,在停課、旅客數目劇減下,承受巨大壓力。

     

    抗疫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但我們不會忘記採取抗疫措施之同時,市民的生活、生計,行業營運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會積極透過即將公布詳情的防疫抗疫基金6.0支援各受影響人士。我們亦呼籲全港市民攜手協力,盡量留家,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減低傳播風險,協助盡快切斷傳播鏈,為香港走出疫境鋪路。

     

    (以上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元盛樓海棠樓錄32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深水埗元州邨元盛樓、蘇屋邨海棠樓的強制檢測行動分別發現23宗和九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元盛樓另有兩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晚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元盛樓和海棠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980人和1,100人接受檢測。

     

    由於在元盛樓發現不少初步陽性檢測個案,當局要求大廈居民在明日或之前、下周一至三之間再接受兩次強制檢測,以防漏網之魚。

  • 取消強積金對沖法案刊憲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今日刊憲,禁止僱主用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服金。立法會將於本月23日審議法案。

     

    勞工處表示,取消「對沖」安排有助改善僱員退休保障,也可鞏固強積金作為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其中一根重要支柱的功能。

     

    法案修訂《僱傭條例》、《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等八條現行與「對沖」安排相關或包含取消「對沖」安排後須修訂條款的法例、附屬法例。

     

    取消「對沖」安排將於指定日期生效。在轉制日後,僱主不可用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遣散費或長服金。至於僱主的自願性供款及其累算權益,以及歸因於僱員服務年數的酬金,則可繼續用於「對沖」轉制前後的遣散費和長服金。

       

    法案建議取消「對沖」安排不具追溯力,如僱員在轉制日之前受僱,僱主可繼續用其強積金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在轉制日前的受僱期產生的遣散費和長服金。此安排有助減低轉制日前引發大規模裁員潮的風險。

     

    取消「對沖」安排也適用於《職業退休計劃條例》下的職業退休計劃、《補助學校公積金規則》和《津貼學校公積金規則》下兩類學校的公積金計劃,以及獲豁免於強積金計劃的外地僱員海外職業退休計劃。

       

    法案一併修訂《稅務條例》,訂明根據《僱傭條例》獲發的遣散費及長服金不屬應課薪俸稅入息,並就《破產欠薪保障條例》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的代位權和計算涉及減薪個案的遣散費特惠款項的條文作技術性修訂。

     

  • 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接受申請

    創新科技署推出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中游、主題性),就綠色工程科技、治療代謝性疾病藥物兩個主題,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院校徵求中游研發項目,4月29日截止。

     

    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院校中游研發計劃原為兩個獨立計劃,前者支援本地研發中心、大學和指定公營科研機構開展上、中、下游研發項目;後者則向獲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出資,以進行主題性中游研發項目。為靈活運用資金,院校中游研發計劃已納入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

     

    至於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下本年度的平台和種子項目,該署暫定7月接受申請。

     

    查詢可致電3655 5678或以電郵聯絡基金秘書處。

  • 洪樂樓發現九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元朗洪福邨洪樂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九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安排跟進。

     

    政府昨晚將洪樂樓劃為受限區域,受檢人士須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強制檢測行動今日早上約11時完成,約1,450人接受檢測。

  • 銅鑼灣新冠疫苗接種中心啟用

    銅鑼灣禮頓中心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今日投入服務,預計每天最多為市民接種逾1,000劑新冠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到場視察首日運作情況,並呼籲市民盡快接種。

     

    聶德權表示,當前疫情非常嚴峻,確診數字持續攀升且錄得長者死亡個案,對本港構成前所未見的威脅。政府正爭取盡快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至九成,以減低市民一旦染疫後所承受的重症和死亡風險,同時保護不勝負荷的醫療系統。

     

    他呼籲尚未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的市民迅速行動,並按時接種第二、三劑疫苗。此外,他們也應鼓勵和安排家中長者接種。

     

    新接種中心位於銅鑼灣禮頓中心7樓停車場,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開放,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不設即日籌。合資格人士可在該處接種第一、二、三劑復必泰疫苗。

     

    同時,禮頓中心UG層G10號鋪的新冠疫苗接種資源中心已開幕,向市民提供新冠疫苗資訊,包括接種地點、本港接種疫苗的最新情況等。

  • 專項基金資助地域擴至35經濟體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下周一起擴大資助地域範圍,由涵蓋22個經濟體擴展至35個經濟體,以期支援企業探索更多新市場。

     

    工業貿易署指,增加的13個經濟體為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經濟聯盟、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墨西哥、荷蘭、瑞典和英國。

     

    專項基金去年7月起分階段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至涵蓋所有已與香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投資協定的經濟體。

     

    優化措施的最後階段將於今年第二季推出,資助地域範圍會進一步擴大至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查詢可致電2788 6088聯絡專項基金秘書處。

  • 李家超率團赴深圳出席疫情交流會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率領香港特區代表到深圳,準備明日出席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

     

    他們會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衞健委、國家疾控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代表和專家就香港當前疫情形勢交流意見,並就內地支持香港抗疫措施、保障內地供港物資等事宜交流討論。

     

    出席會議的特區代表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以及衞生署、食物環境衞生署、民政事務總署等相關部門代表。

  • 新個案逾千三宗 兩患者離世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32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兩宗屬輸入個案,其餘為本地感染;初步陽性檢測個案逾1,500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個案數字仍未見頂。此外,再多兩名患者離世。

     

    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由去年12月31日至昨日,本地個案累計5,535宗,其中葵青、深水埗和沙田個案較多,次為屯門和黃大仙。上月個案主要集中葵青、黃大仙;本月則以深水埗、沙田和屯門個案較多。

     

    院舍持續錄得感染個案,屯門輝濤護老院(安麗分院)有兩宗初步陽性個案,另有部分人士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防護中心懷疑院內有傳播,約40人須強制檢疫。觀塘松暉護老中心和九龍城鴻圖老人院也出現初步陽性個案。

     

    其他錄得確診個案的院舍包括深水埗基督教懷智服務處元州宿舍、大埔香港心理衞生會賽馬會心薈庭、深水埗明愛麗閣苑、葵涌松悅園耆欣護養院暨日間護理中心、荃灣圓玄護理安老院,以及西貢伸手助人協會畢尚華神父護老頤養院。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匯報兩宗死亡個案。一名86歲男病人昨因發燒由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其後轉送仁濟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病人入院時情況嚴重,情況持續惡化,延至今日凌晨離世。病人曾接種科興疫苗。

     

    另外,一名88歲女病人早前由救護車送往廣華醫院急症室,其後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昨晚初步確診,病情持續惡化,延至今日下午離世。她沒有新冠疫苗接種紀錄。 

     

    深水埗蘇屋邨海棠樓元州邨元盛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查呈陽性,政府懷疑大廈內有隱形患者,晚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相關居民須在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加強感染控制 妥為保護病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非常重視近日在醫院出現的新冠病毒感染群組個案,將採取一系列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妥為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在簡報會上表示,今日有40多名醫管局員工初步確診,大部分在社區或家中受感染。

     

    另外,沙田醫院內科病房一名97歲男病人昨日初步確診,醫院隨即展開接觸追蹤,為病房全數33名病人和員工檢測,再發現五名年齡介乎69至98歲的病人初步確診。

     

    屯門醫院婦產科病房一名44歲女病人初步確診,醫院展開接觸追蹤後發現另有一名39歲孕婦和一名45歲病人初步確診。

     

    昨日公布明愛醫院內科病房出現感染群組個案後,該病房今日再有兩名護士和一名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

     

    李立業表示,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已全力追蹤這些群組的感染途徑,以截斷傳播鏈。

     

    醫管局將採取一系列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安排所有醫管局員工,特別是前線臨床員工逐步接受快速抗原測試。當局建議員工上下班都佩戴兩個口罩。他們可在外科口罩之上再加一個布口罩。

  • 第 335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