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上季批11份預售樓花同意書

    地政總署去年第四季批出11份住宅項目預售樓花同意書,涉及4,784個住宅單位。

     

    11份同意書包含七個住宅項目,其中五個項目位於啟德、觀塘、何文田,共涉及3,350個單位,預計明年落成;其餘兩個項目位於油塘和黃竹坑,共涉及1,434個單位,預計2025年落成。

     

    截至去年12月底,有待核准的住宅項目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共46份,涉及21,568個單位;有待核准的非住宅項目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則有五份。

     

    此外,該署正處理五份共涉及3,569個住宅單位和三個非住宅單位的轉讓同意書申請。

  • 上月外匯儲備資產增八億美元

    金融管理局公布,去年12月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4,240億美元,較11月底增加八億美元。

     

    此資產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五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1%。

     

    去年12月底並無未交收外匯合約。

  • 丘應樺出訪越南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明日啟程前往越南河內訪問,加強香港與越南經貿聯繫,並向當地商界介紹香港招商引資的新措施。

     

    在河內期間,丘應樺會與越南政府高層官員和商界領袖會面,討論經貿合作,並參觀工業園區,了解越南最新工業發展。

     

    此外,他會出席商務研討會暨午宴,向商界人士推廣香港營商優勢和機遇,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龐大潛力,促進越港投資合作。

     

    丘應樺下星期二回港,他離港期間,副局長陳百里署任局長。

  • 配合通關 核酸檢測安排細節公布

    香港與內地本月8日起通關,自香港入境內地的人士須憑出行前48小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並將檢測結果填寫在海關健康申明卡,特區政府今日公布相關在香港進行的檢測具體細節。

     

    由本月8日起,所有從機場入境內地者,必須在預定起飛時間前48小時內進行自費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從其他口岸入境者則須在抵埗時間前48小時內進行檢測。檢測樣本須為專人採集的咽喉拭子、鼻咽拭子或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不可為深喉唾液樣本。

     

    檢測結果報告須由香港特區政府認可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的本地醫療檢測機構發出。

     

    香港各區超過80個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均提供自費核酸檢測服務,發出檢測結果作出行或其他用途。自費檢測服務分兩種,標準自費服務收費上限為150元,特快自費服務收費上限為240元。

     

    政府指,除非因陽性樣本需時進行覆核,一般情況下,標準自費服務的檢測結果可在採樣24小時內取得,跨境人士有充裕時間入境內地。

     

    為簡化樣本採集程序,明日起在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進行的自費核酸檢測樣本採集程序會改為採集咽喉拭子樣本,取代原用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檢測人士可主動提出選擇以其他方式採樣進行檢測,自費檢測收費不變。

     

    配合通關需要,開放供網上預約檢測時段會由未來兩周增加至未來四周。政府表示,現時各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運作正常,而網上預約名額充足,預計有能力應付通關初期每日超過10萬的自費檢測量,但也強烈建議檢測人士預先在網上預約檢測服務時段以檢測登記碼作登記,確保能夠適時進行檢測,以及減省在現場輪候的時間。

     

    除社區檢測設施外,獲特區政府認可的私家醫院、私營化驗所等醫療檢測機構也提供自費核酸檢測服務,可供作過關之用。

     

    為更方便從香港前往內地的人士,自費檢測者今日起可經政府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檢測紀錄系統網站下載自費核酸檢測電子紀錄,於口岸供有關人員查核相關的電子或紙本紀錄或截圖。跨境人士也可繼續出示檢測機構發出的電子或紙本報告,以供查核。

     

    政府提醒,以手機短信顯示的免費社區檢測服務檢測結果不會獲接納作過關出境之用,有關電子檢測紀錄系統網站即日起停止支援下載免費檢測電子紀錄。

     

    此外,運輸及物流局表示,自1月8日凌晨零時起,內地當局會恢復所有跨境貨車司機入境內地的作業資格,以及疫情前跨境運輸常態管理,並取消疫情期間各項跨境貨車運輸管理政策措施。跨境貨車司機在入境內地時,只須向內地海關申報48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後即可進入内地。

  • 政府籲選民鄉郊選舉踴躍投票

    2023年鄉郊一般選舉本月8日和15日舉行,逾200,000名合資格人士登記成為選民。​民政事務總署呼籲相關選民踴躍投票。

     

    這次村代表選舉和街坊代表選舉共1,724名候選人獲有效提名,623人競逐共286個村代表議席和39個街坊議席。

     

    由於其中一名原先須競逐的原居民代表選舉候選人去世,餘下一名候選人無須競逐,自動當選,因此自動當選候選人為1,100人。

     

    村代表選舉本月8日舉行,投票時間為中午12時至晚上7時。長洲墟鎮的街坊代表選舉本月15日上午8時30分至晚上9時30分舉行。

     

    合資格選民在所屬鄉村和墟鎮的投票日,只須帶同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或指明替代文件正本,便可按投票通知列明的地址前往投票站投票。

     

    查詢可致電熱線2152 1521或瀏覽鄉郊代表選舉網站

  • 多部門於陸路口岸進行通關演練

    因應內地與香港本月8日起有序恢復兩地人員正常往來,保安局今日率領紀律部隊與其他部門和機構於文錦渡、深圳灣和落馬洲支線/福田管制站進行演練,以確保通關初期口岸運作暢順。

     

    警方、入境事務處、海關連同運輸署和港鐵動員共600多人參與演練,模擬超過300名旅客乘搭跨境巴士、過境私家車或鐵路抵達管制站,測試各單位處理旅客的效率。

     

    為確保旅客過關更快捷和暢順,演練模擬北上旅客的分流程序,包括要求所有旅客出示出行前48小時內進行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以及要求須預約人士同時出示成功預約登記證明。

     

    此外,演練也測試港方人員與內地邊境人員能否保持迅速和緊密的溝通,以應對口岸區域一旦出現人流或交通擠塞時,雙方需啟動溝通協調機制的情況。

     

    保安局表示,演練並模擬部分離境旅客未能出示所需證明文件、有旅客攜帶違禁物出境等,所有流程均順利進行。

     

    在恢復通關的首階段,旅客或需時熟習安排,口岸可能出現人流堵塞的情況。局方呼籲旅客出發前確定帶備所需證明文件,並於口岸耐心等候,聽候工作人員指示。

  • 政府召開跨部門會議應對水貨活動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主持跨部門會議,與各部門就通關後可能再現的水貨活動作部署,以確保社會秩序和環境衞生。

     

    政府十分關注水貨活動對市民生活和環境衞生的影響,執法部門對違規的香港居民和外來人士一律嚴正執法。

     

    各部門會密切留意各區的水貨黑點,尤其是北區、元朗和屯門,因應情況採取適當行動。其中,海關會在各口岸加強執法,檢查市民和旅客有否攜帶受管制藥物出境,並與深圳當局緊密聯繫,加大力度調查和偵緝水貨活動。

     

    入境事務處會制訂懷疑水貨客監察名單,對懷疑從事水貨活動的訪客進行入境詢問,若來港目的有可疑,會拒絕他們入境並即時遣返內地。該部門也會與警方聯合執法,拘捕涉嫌從事水貨活動而違反逗留條件的訪客。

     

    至於警方與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密切留意水貨黑點,針對商戶和水貨客在公眾地方擺放貨物造成阻街的情況,加強巡邏和執法。

     

    就近日市面出現搶購退燒止痛等藥物的情況,政府表示,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註冊藥劑製品超過750款,有不少品牌供市民選用。衞生署已擬備有關註冊藥物的名單,方便市民查閱。醫院管理局儲備的撲熱息痛止痛藥足以應付於公立醫院求診的本地病人需求。

     

    政府會繼續密切注視撲熱息痛藥物的供應情況,如有需要,不排除施加限買限賣的要求,進一步確保有需要的市民可購買此類藥物。當局也敦促持牌藥商不要囤積有關藥物。

  • 院舍探訪和新冠疫苗接種安排更新

    因應政府早前調整防疫抗疫措施並撤銷疫苗通行證要求,社會福利署諮詢衞生當局後更新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相關安排,即時生效,訪客和參與外出活動的住客無須持有疫苗通行證,院舍員工的疫苗接種要求同告撤銷。

     

    院舍訪客仍須持有探訪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方可探訪。

     

    然而,如受訪住客沒有接種或接種少於兩劑新冠疫苗,訪客除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也須於探訪前在院舍指定位置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取得陰性結果,才可探訪。

     

    由收到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紀錄後第14天起計,在受訪住客康復三個月內,或有關住客已接種最少兩劑新冠疫苗,又或獲醫生書面證明因健康理由而沒有接種新冠疫苗,院舍可按實際情況訂定受訪次數。至於沒有接種或接種少於兩劑疫苗的住客,每星期最多受訪兩次。

     

    另外,院舍員工仍須遵從檢測要求,包括在上班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以及每兩天接受一次強制核酸檢測。

     

    社署又表示,新入住院舍住客的疫苗接種要求會維持,即新入住作長期住宿者若非持有醫學豁免證明書,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才可入住院舍。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新住客須在接種日起計的指定限期內完成新冠疫苗接種,方可繼續居於院舍。

  • 孫玉菡展開新加坡訪問行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展開新加坡訪問行程,了解當地在持續進修方面的最新措施,以及如何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權益。

     

    孫玉菡首先拜會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馬善高,就兩地應對人口急速高齡化而制訂的福利政策優次,包括本屆特區政府建設關愛共融香港的願景交換意見,並討論雙方在新冠疫情後邁向復常和扶助弱勢社群的挑戰。

     

    其後,孫玉菡到訪新加坡技能創前程計劃辦公室,聽取人員介紹有關鼓勵不同就業階層僱員和中高齡人士終身學習、培訓及提升技能的最新課程,以及與僱主和培訓機構建立的公私營合作模式。他也知悉計劃下的「工作技能洞察」會定期向社會發布新經濟下需求殷切的技能和工種,並指香港會參考其他地方的實際經驗,尋找和培育切合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孫玉菡又與「平台人員代表權益勞資政工作小組」成員會面。該小組由新加坡政府、全國職工總會和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共同主持,工作包括在零工經濟下為平台工作者和平台公司制訂勞資關係課題的溝通框架。

     

    他指,本地和海外數碼平台發展迅速,服務模式各異。勞工處成立的專責小組會研究不同地方保障平台工作者權益的政策,並以統計調查掌握香港情況,再擬訂合適的未來路向和策略。

     

    孫玉菡傍晚與在新加坡工作的港人共晉晚餐,了解他們在當地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 香港與內地星期日實施首階段通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本月8日起,香港與內地實施首階段通關,每日最多六萬名港人可從七個海、陸、空口岸進入內地。他們須持有出行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進入內地後無須檢疫。

     

    特區政府經與中央和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溝通協調並達成共識,再獲中央批准後,香港與內地星期日起分階段有序恢復人員正常往來,以逐步、有序、全面實施通關。李家超今日與相關官員舉行記者會交代詳情。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三個陸路口岸每日單向人數安排為共五萬人,深圳灣口岸、文錦渡口岸、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分別為最多一萬人、5,000人、3.5萬人。

     

    至於港澳客輪碼頭、中國客運碼頭、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四個口岸,單向運力約為每日共一萬人。其中,利用私家車和跨境出租車經港珠澳大橋過關的的司機和乘客人數安排為每日單向共1,000人。

     

    李家超指,為確保通關安全、有序和順暢,深圳灣口岸、文錦渡口岸、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北上和南下每日總人數安排為各五萬人,兩地人士須各自在網上預約。另外,使用港珠澳大橋過關的私家車和跨境出租車司機和乘客也須預約。

     

    網上預約系統即日開通,供香港居民和訪港外地旅客預約由香港經相關口岸前往內地,目前提供本月8日至3月4日的北上時段,每名申請人最多可為三名同行人士預約。深圳市政府也推出網上預約系統,供內地居民預約由內地經相關口岸來港。

     

    兩地政府並同意,深圳灣口岸、文錦渡口岸、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單向五萬人的安排不包括由內地返回香港的香港居民,以及由香港返回內地的內地居民。

     

    防疫要求方面,為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從香港入境內地或從內地入境香港的人士均須於航班預定起飛時間或抵埗時間前48小時內接受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者方可入境。

     

    另外,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特區政府預計高鐵將不遲於本月15日恢復運作。除恢復西九龍站至福田、深圳北、廣州南的高鐵服務,往來西九龍至廣州東的服務也會於高鐵恢復服務當日開通。

     

    李家超感謝中央同意香港逐步、有序、全面與內地通關。特區政府會密切留意通關情況,與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以及口岸辦公室共同檢視實際運作,以決定何時進一步增加出入境人數和相應安排。

  • 謝展寰訪天文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到訪天文台,了解部門提供的氣象及相關服務和最新發展。該局常任秘書長(環境)謝小華、副局長黃淑嫻,以及署理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隨行。

     

    謝展寰在天文台總部百週年紀念大樓地下會議廳與天文台台長鄭楚明和首長級人員會面,聽取他們介紹天文台的運作和近期發展。

     

    一行人首先前往天氣預測總部,了解天文台通過監測和分析本地和海外的實時氣象信息,為公眾、漁民、航運等不同社群和其他特殊用戶提供全天候天氣預報預警服務。

     

    他們隨後參觀天文台錄影室,了解天文台自行製作電視天氣節目的情況,以及在惡劣天氣下的天氣簡報過程。他也到訪地震監測暨海嘯警報中心,該中心收集和分析來自全球和本地地震儀網絡的實時數據,以及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發出的警告信息,向公眾發放有關地震消息和海嘯警告。

     

    謝展寰表示,天文台的工作極為專業,就氣候變化及影響所提供的科學意見,對支援相關決策局和部門的工作,以及氣象領域方面的國際及區域合作相當重要。

     

    他又指,天文台的網站、社交媒體專頁和教育活動廣受歡迎,欣悉天文台會繼續通過外展和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認識,以加強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準備和應變能力。

  • 不排除立法規管買賣撲熱息痛藥物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市面上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逾750種,除個別品牌的退燒止痛藥出現短缺外,其他品牌的撲熱息痛藥物供應維持穩定,政府不排除在有需要時立法規管買賣此類藥物。

     

    盧寵茂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政府一直積極採購和儲存撲熱息痛藥物,有關藥物在公營醫療體系的存量已提升,足夠供病人使用五至六個月。當局並要求本地藥廠加大生產量,其中半數藥廠過去兩個月已將撲熱息痛藥物的生產量增加一成多至一倍不等。

     

    他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政府不排除立法規管撲熱息痛藥物的買賣。此外,當局已通過額外採購方式建立特別藥物儲備庫,除了滿足公營醫療體系所需,也會考慮針對性地支援私營醫療機構,以提供足夠的退燒止痛藥物,並按實際情況把儲備庫藥物預留給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本月8日實施首階段通關安排,對於網上流傳有關內地旅客來港免費接種疫苗的攻略,盧寵茂澄清,短暫來港的非香港居民和旅客不可接種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的免費疫苗,他們只可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接種疫苗。據政府了解,疫苗供應商正與私營醫療機構磋商,最快本月上旬可提供復必泰二價疫苗予有需要人士自費接種。

     

    盧寵茂又提到,政府會向內地來港旅客發出健康建議,建議他們於抵港當日至第五日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若他們在港期間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會獲發隔離令,但有需要時可外出求醫,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及獲發新冠口服藥物。如這些旅客因緊急或特殊情況而到公營醫療設施求醫,並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則須繳付全費才可取藥。

  • 第 52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