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賞花情報網站推出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出全新網站「康文賞花情報」,讓市民掌握賞花時機和地點。

     

    康文署轄下公園個別受歡迎的植物品種,每逢花季都引起賞花熱潮。有見及此,署方會在新網站定時更新選定公園的紅葉和紅花風鈴木、櫻花、黃花風鈴木、宮粉羊蹄甲、杜鵑花、大花紫薇、荷花等植物的開花資訊,並把開花期間的照片和影片上載,供市民參考。

     

    為新網站打響頭炮的是具明顯季節色彩的紅葉植物,市民可從中得悉青衣公園、北區公園、佐敦谷公園和香港動植物公園的紅葉情報,感受季節變化。

     

    此外,新網站會成為賞花資訊一站式平台,讓市民一併瀏覽有關香港花卉展覽、賞花好去處、賞花101、賞花速遞、香港觀賞植物照片廊等資訊。

  • 教師基本法測試明起接受報名

    教育局公布,第三輪《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明年2月11日舉行,明日上午9時至下月11日下午5時接受報名。

     

    本輪測試對象為持有學士學位或將於2022至23學年獲取學士學位,並有意入職或轉職中學、小學或幼稚園學位教師的人士。如申請人曾於局方為學位程度人士舉辦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便不可再次參加測試。測試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教育局於本學年舉辦五輪測試,第四輪測試供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4月16日舉行;第五輪測試供非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6月舉行,詳情稍後公布。

     

    2023至24學年起,所有公營學校、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和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新聘教師必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獲考慮聘用。有關要求適用於教師職系的所有職級,包括校長。

  • 跟進日本機場限制處理香港航班

    日本當局限制香港載客航班只能使用當地四個指定機場和不准增加由香港前往日本機場的航班,特區政府今日向日本當局了解後確認,新規定實施後,本港航空公司的航班仍可由日本各個機場載客飛返香港,不限於成田、羽田、關西和名古屋中部四個機場。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日本有關規定,正從多方面積極跟進,致力確保身在日本的港人順利返港,並盡可能減輕事件對香港旅客構成的影響。

      

    特區政府今日表示,昨日收到日本民航局通知,新規定本月30日起實施。特區政府隨即去信日本當局,並聯繫日本駐港總領事館表達強烈關注,嚴正要求日本當局撤回有關決定。同時,特區政府召開緊急視像會議與日本當局代表見面,並一直與受影響本地航空公司緊密溝通。

      

    據了解,今年12月30日至明年1月底,本地航空公司受影響的離港航班接近250班,約六萬名乘客受影響,其中約四千人為旅行團旅客,共涉及逾150個旅行團。

     

    運輸及物流局已敦促本地航空公司向受影響乘客提供最大的支援和協助,妥善安排他們由日本返港。該局知悉本地航空公司會向受影響乘客提供更改機票或退款的選擇,並會在本月30日起安排若干航班由上述四個指定機場以外的機場接載身在日本的港人返港。

     

    旅行團方面,旅行社正積極與航空公司協調安排機位,同時向受影響旅客提供替代安排,例如安排其他機位、調整行程、轉團或退款等。      

      

    特區政府表示,運輸及物流局、入境事務處、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旅遊事務署、旅遊業監管局和航空公司會保持密切聯繫,以掌握最新情況,為有需要的香港居民提供適切可行的協助。

     

    在日本的香港居民如需協助,可致電24小時熱線852 1868向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求助。 

  • 青發會討論青年發展藍圖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青年發展委員會第12次會議,討論《青年發展藍圖》以及青發會如何配合藍圖的落實和執行工作。

     

    青發會委員支持藍圖勾畫香港未來長期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和方針,並在首階段因應青年成長歷程提出逾160項具體行動和措施,切合不同階段和背景青年的需要。委員將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合作,向持份者講解藍圖內容。

     

    陳國基表示,藍圖是政府首次就青年發展制訂的重要文件,為長期、持續推動青年發展工作奠下堅實基礎。對於青發會在藍圖制訂期間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政府衷心感謝。

     

    他說,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是大眾願景。政府期待與青發會和社會各界合作,全力落實藍圖各項具體行動和措施,貫徹藍圖啟發青年、燃亮未來的目標。

  • 本港新增逾萬九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19,68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4,10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588宗,另有1,176宗輸入個案。

     

    46間安老院、15間殘疾人士院舍共90名院友和16名員工染疫。

     

    此外, 159間學校呈報321宗陽性個案,涉及203名學生和118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59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34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94人危殆。

     

    鑑於觀塘、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陳茂波歡迎保監局覆檢報告

    保險業監管局程序覆檢委員會發表周年報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歡迎,認為委員會對維護保險監管制度的程序適當性起着重要作用。

     

    委員會覆檢30宗個案,向保監局提出一些觀察和建議。個案涉及保監局的主要規管職能,包括紀律個案等新增範疇。

     

    陳茂波說,委員會詳細檢視選定個案,覆檢保監局的內部程序和運作指引。委員會載於報告的觀察所得和建議,對該局履行各項規管職能甚具參考價值。

     

    委員會乃行政長官批准成立的獨立委員會,負責檢討保監局及其人員在履行規管職能時所依據的內部程序和運作指引是否妥善,並向保監局提供意見。 

  • 社交距離措施取消 僅維持口罩令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明日起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疫苗通行證和入境強制核酸檢測,口罩令則維持。政府同日起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並取消檢疫令。

     

    明日起,限聚令、食肆1.5米餐桌距離、每枱人數上限等社交距離措施均會取消。疫苗通行證也會取消;當局會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尤其繼續推動一老一幼接種新冠疫苗。

     

    從內地、澳門、台灣和海外抵港人士無須在抵港時或抵港後接受強制核酸檢測。當局會改向他們發出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至第五天的健康建議。

     

    此外,政府將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但會通過新冠病毒確診者向他們發出健康措施建議。 

     

    李家超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的整體疫苗接種率已相當高,加上曾確診的人數超過250萬人,社會已建立廣泛防疫屏障。

     

    同時,本港有足夠和有效的抗疫藥物,醫護人員也累積豐富的應對疫情經驗,加上醫院管理局已強化緊急應變及醫療系統,資源運用、應對能力和負荷力都較以往強。

     

    他說,抗疫三年,市民對新冠病毒有更多認識和有更好的自我防禦能力,優化措施再大力推進香港復常。政府往後會聚焦防重症、防死亡,以及保護高風險群組。

     

    政府會密切留意疫情發展,包括審視對確診者發出隔離令的措施,繼續研究優化安排。

     

    至於與內地通關方面,李家超指,通關會逐步、有序、全面進行,政府希望下月中前與內地有關單位達成共識,將方案提請中央審批,目標下月15日前獲批並落實。

  • 住宅樓宇強檢公告全面停發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宣布優化防疫措施,現時正在住所或檢疫設施接受檢疫的人士明日起無須繼續檢疫。此外,當局不會再對住宅樓宇發出強制檢測公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舉行記者會公布優化措施。盧寵茂表示,由於當局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因此取消檢疫令,已發出的檢疫令也會撤銷,現時正在住所或檢疫設施接受檢疫的人士明日起無須繼續檢疫,政府會安排身處檢疫設施的人士有序離開。

     

    此外,政府會全面停止每日就住宅樓宇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但會繼續在全港80多個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為願檢盡檢的市民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因應入境內地須持有出發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前住內地者可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自費進行核酸檢測。

     

    新冠口服藥物方面,盧寵茂表示,公共醫療系統備存量充足,而私營醫療機構現時可直接向藥廠訂購兩款新冠口服藥物,非符合資格人士的確診者可直接向私營醫療機構尋求治療及處方有關藥物。

     

    就復必泰原始病毒株疫苗和科興疫苗作為加強劑而言,現時非香港居民必須符合指定逗留要求,即最少逗留30日,才可獲免費提供這兩種疫苗作為加強劑。

     

    盧寵茂指,私家醫生、診所和醫院可望於短期內提供復必泰二價疫苗接種服務,屆時非香港居民可自費到這些私營醫療機構接種。他強調,政府不會為短暫來港的非香港居民在香港免費接種政府疫苗。

     

    被問及含撲熱息痛成分退燒藥的供應情況,徐樂堅回應稱,醫院管理局備存足夠數量供求診人士使用,而且政府自今年初向每位確診者派發抗疫物資包,包內備有含撲熱息痛的藥物。按現時確診個案數目推算,現時儲備量足以應付未來逾半年的使用量。

     

    徐樂堅提醒市民,不少藥物也含撲熱息痛成分,無須特別選擇個別品牌的退燒止痛藥。 

  • 逾千三銜接學位學生可獲資助

    教育局公布,2023至24學年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將擴大至資助八所專上院校共37個銜接學位課程,涉及1,310個學額。

     

    施政報告宣布以「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推廣職專教育,為青年提供多元學習和就業機會,教育局因此在2023至24學年起分階段擴大上述計劃,包括首次涵蓋銜接學位課程。

     

    獲納入計劃的銜接學位課程屬於十個對人才需求殷切的範疇,分別為建築及工程、電腦科學、創意工業、金融科技、護理、保險、物流、運動及康樂、檢測及認證、旅遊及款待。

     

    2023至24學年實驗室為本課程資助金額定為78,280元,非實驗室為本課程資助金額則為44,950元,適用於合資格的新生和舊生,學生可直接向有關院校申請報讀獲資助課程。 

  • 全港滅鼠行動展開

    政府今日展開「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各部門將採取多項措施提高滅鼠成效,局方也將設立專題網頁,方便市民掌握防治鼠患資訊。

     

    謝展寰今日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房屋署代表到訪黃大仙大成街街市,視察有關部門在該街市推行的滅鼠工作。

     

    他指,食環署今年年中前在該街市放置老鼠籠捕鼠,每月平均捕獲4.5隻老鼠,署方10月起試用酒精捕鼠器和老鼠膠後,捕獲的老鼠數目倍增。計及進食鼠餌後死亡的老鼠數目,當局由10月至今在該街市已滅鼠約700隻,現時每周捕獲的老鼠數量開始下跌,反映部門已掌握更有效的滅鼠方法,令鼠患受控。

     

    為更好地凝聚政府內外不同界別力量參與滅鼠工作,政府展開「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各部門會在街市、後巷、公共屋邨、公園、工地等推行針對性滅鼠策略,並成立內部審查小組加強監察各自的滅鼠工作。

     

    謝展寰呼籲社會各界和市民與政府攜手合作,加強滅鼠,以及從不同範疇防治鼠患,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其中,街市和小販市場攤檔、食物業處所應妥善存放食物和垃圾,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市民也要避免在街市、屋苑等堆積雜物,使老鼠沒有藏身之處。

     

    另外,環境及生態局將設立各界滅鼠行動專題網頁,為市民提供相關資訊,包括不同地方防治鼠患的指引和相關連結、政府部門和持份者須採取的滅鼠措施等。食環署也會向業界發出滅鼠指引、管理守則和檢查表,以供參考。

  •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

    創新科技署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措施,包括撤銷聘用本地僱員的要求、延長配額有效期至兩年及擴展至更多新興科技範疇,並在創新科技署署長認為有需要時增添新範疇,以切合本港創新科技發展。

     

    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公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創科署表示,優化措施將進一步增加計劃的吸引力和彈性,讓在香港進行14個科技範疇研發活動的合資格公司受惠於計劃的確定性和簡化手續,以促進香港的經濟增長和提升整體競爭力。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2018年6月推出,就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實施快速處理安排,成功申請的公司會獲發配額以輸入相關人才從事研發工作。

     

    合資格公司可在網上申請。查詢可致電3855 7600或透過電郵聯絡創科署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小組。

  • 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啟用

    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今日投入運作,為外來人才提供一站式電子化服務,便利他們取得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資訊和提交申請。此外,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也由即日起接受申請。

     

    政府推出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旨在更積極進取地招攬世界各地的人才。用家可於平台瀏覽各類實用資訊,包括香港的優勢和發展機遇、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詳情,以至衣食住行生活資訊。

     

    有意申請來港者可利用平台的人入境計劃分類小工具了解其合資格的入境計劃,並即時通過平台連接入境事務處電子簽證平台遞交申請。隨後的付費、領取簽證等程序同樣可於線上進行。

     

    線上平台也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的查詢,並提供政府設於各駐內地和海外辦事處的招商引才專組聯絡資料。專組會用好所屬辦事處的聯繫網絡,積極主動招攬人才來港,全力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

     

    領導人才服務窗口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經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努力,香港克服新冠疫情種種挑戰,在復常之路穩步前進,並向外展示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的中心,現正是香港主動出擊、競逐人才的黃金時機。政府定當全力以赴,全面推進人才服務窗口等一系列搶人才新措施,以補充和豐富香港的人才庫,配合香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他說,政府有十足信心達到搶人才指標,即在2023至25年每年通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輸入至少35,000名預計逗留最少12個月的人才。

     

    政府正全力籌設人才服務窗口的實體辦公室,專責制訂人才招攬策略和宣傳,並為到港人才提供更多支援,當局明年年初會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所需資源。

  • 第 58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