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非接觸式付款資助計劃明接受申請

    政府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出公眾街市推廣非接觸式付款第二輪資助計劃,其中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將受惠對象擴至持牌小販。計劃明日起接受申請,6月30日截止。

     

    根據該計劃,食環署和房屋委員會轄下街市每個合資格檔位租戶和持牌小販可獲5,000元一筆過資助,以支付為顧客提供最少一種非接觸式付款方式的初期安裝費用及服務和其他收費。有關非接觸式付款方式須經金融管理局監管的持牌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或扣帳/信用卡計劃處理。

     

    此舉旨在減低在街市環境中傳播病毒的風險,預計新一輪資助可惠及約9,000個食環署街市檔位租戶和5,700名持牌小販,並惠及約1,100個房委會街市和熟食檔位租戶。

     

    租戶和持牌小販與服務提供者簽訂合約前,須向食環署或房委會提交申請並獲原則上批准,並提交已簽署有效期不少於兩年的服務合約。兩部門會進行巡查,確保安裝完成才發放資助。

     

    申請表格可於食環署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索取;房委會則會向轄下街市和熟食檔位租戶個別發信,邀請他們參與計劃。

  • 入境處回應審計報告

    入境事務處表示,部門一向不遺餘力打擊涉及假結婚的罪行,一些人不懂刑事調查而胡亂批評個案處理手法,嚴重破壞部門專業形象,入境處對此深表遺憾。

     

    入境處就審計署署長報告書內容作出多項回應,包括報告書提及入境處處理假結婚「個案一」的調查手法,認為需檢討個案並汲取經驗,日後加強措施追查假結婚疑犯的下落。

     

    入境處指出,已對該蓄意規避調查的疑犯進行多方面調查和追蹤,惟多次進行突擊家訪調查不果。部門把有關人士的資料存入電腦系統內,以待對方使用入境處服務時即可獲其聯繫方法,跟進案件。奈何疑犯一直未有使用服務,最終從死亡登記系統發現疑犯已經身故,有關個案未能繼續跟進調查。

     

    部門強調,每宗假結婚個案皆有其獨特性,嚴謹精密的蒐證程序需時,而每宗個案需要蒐集的證據不盡相同,調查時不能只考慮片面資料,更不能一概而論。

     

    由2016年至今年3月底,部門共揭發2,635宗懷疑假結婚個案,其中4,957名涉案的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被捕。

     

    此外,審計署報告提及入境處婚姻監禮人名單上有並非持有現行執業證書的律師或公證人。

     

    部門回應指,婚姻的有效性不會因婚姻監禮人的資格變更而受影響。為更完善婚姻監禮人計劃,部門會繼續加強與香港律師會和香港國際公證人協會溝通,並定期檢視獲委任的婚姻監禮人的專業資格,以確保獲委任的婚姻監禮人在整段委任期內皆合符相關法例要求。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135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351,800劑疫苗。其中,約884,2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467,6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中,約418,8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465,5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市民中,約300,0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67,6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24,8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疫苗,在約4,700名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2,2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5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在約5,100名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3,3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1,8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分別約7,100人和7,9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為96%和97%。

     

    同日約4,4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13,2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3宗送院個案。

  • 政府歡迎立會通過兩稅務法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歡迎立法會今日通過《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和《2021年稅務(修訂)(附帶權益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

     

    《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通過後,政府在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得以落實,包括寬減2020至21課稅年度百分之百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每宗個案上限10,000元,預計惠及187萬名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以及128,000家企業。政府在2021至22年度的收入將因而減少124.5億元。

     

    許正宇說,稅務寬免可減輕納稅人的財政負擔。稅務局稍後發出的稅單將反映這項稅款寬減。

     

    至於《2021年稅務(修訂)(附帶權益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旨在修訂《稅務條例》(第112章),以便為在香港營運的合資格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減。

     

    許正宇說,條例修訂後有助吸引更多私募基金在香港營運和管理,從而帶動更多投資管理和相關活動,為不同專業服務創造商機,並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

  • 懲教署發表年度工作回顧

    懲教署發表2020年工作回顧。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該署採取多項措施,防止病毒在懲教院所蔓延;在暴亂事件期間,署方派員擔任特別任務警察,協助止暴制亂。 

     

    該署表示,去年上半年本港疫情嚴峻,案件審理工作受阻,間接令去年全年因還押及定罪收納至懲教院所的人次較2019年減少16%,由14,224人次下跌至11,967人次。其中,422人次涉及反修例事件暴力或違法罪行而收納至懲教院所。

     

    隨着因社會暴亂事件被拘捕的個案陸續進入司法程序,還押在囚人士數目增加。去年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口創近十年新高,由2011年1,436人上升至去年1,962人,增加37%。去年,單日還押人數最高達2,195人,較2011年相關記錄多613人。署方預期相關數字會持續高企,並有進一步上升趨勢。

     

    由於21歲或以上還押在囚人士數目大增,對荔枝角收押所和大欖女懲教所造成極大壓力,該兩院所的在囚人口頻密超越其收容額。署方已即時有秩序地分批將部分還押在囚人士轉移至赤柱監獄和羅湖懲教所。

     

    針對荔枝角收押所經常出現過度擠迫情況,署方計劃進行原址局部重建,增加410個收容名額,並改善現有懲教設施。有關計劃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署方會按現有機制申請撥款。

     

    2018年獲釋的本地服刑人士再犯率為22.5%,乃有記錄以來新低。

     

    在應對疫情方面,署方去年1月中起全面加強院所清潔消毒,啟動三級醫療應變機制偵測、隔離和處理高危個案。去年院所發生零星確診個案,前線人員已根據機制迅速應變。

     

    面對疫情爆發初期,過濾口罩嚴重短缺,署方即時將當時全港唯一過濾口罩生產線轉為24小時運作,短時間集合逾2,500名休班和退休人員,輪流在羅湖懲教所義務協助生產口罩。

     

    現時,署方積極配合各政府部門的抗疫工作,增加多條過濾口罩生產線,並於羅湖懲教所和大欖懲教所設立個人防護裝備生產線,生產保護衣、保護帽和保護面罩,讓在囚人士為社會出一分力。

     

    更生工作方面,有見不少青少年因涉及反修例事件暴力或違法罪行進入懲教院所,署方正積極構建青少年研習所(Youth Lab),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心靈空間,加強他們的守法觀念。計劃會以壁屋懲教所為試點,並按成效逐步推廣至其他院所。

     

    署方也推行「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認識歷史,提升國民身分認同,從而反思人生意義,幫助他們重返正途。

     

    懲教署自2018年起積極發展智慧監獄,第一代智慧監獄---大潭峽懲教所預計今年年中重新投入運作。署方會構建智慧職員訓練院,引入科技元素,增強模擬不同工作環境的教學真實感,提升懲教人員的執法能力和自信心,鼓勵學員積極參與智慧監獄未來發展。

     

    在柴灣盛泰道興建懲教署總部大樓的工程已於今年第一季展開,預計2024年第四季完成。

     

    人力資源方面,署方預計2020至2021年度招聘約50名懲教主任,並繼續按空缺全年招聘二級懲教助理。

  • 檢測結果不尋常 化驗所須交報告

    政府高度重視近日有私營化驗所檢測結果懷疑出現不尋常的情況,正繼續嚴肅跟進事件,已要求化驗所就事件深入調查,並提交報告。

     

    政府指,會根據調查結果和情節嚴重程度,按合約條款作出適當處分,包括中止服務合約,並保留不接受該承辦商參與競投政府將來同類型服務合約的權利。

     

    如調查顯示該醫務化驗所及其專業人員涉及違反相關專業守則,政府會將個案呈報醫務化驗師管理委員會跟進。

     

    涉事化驗所本月20日採集的30個樣本中,早前被初步定為29宗陽性和一宗不確定個案,相關人士隨後被送往檢疫,並經醫院管理局再次進行病毒和抗體檢測。個別人士的病毒和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已獲安排出院。

     

    事件中被送往檢疫的密切接觸者在其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為陰性後,亦已陸續獲准離開檢疫中心,無須完成14天檢疫期。政府對受事件影響的市民深表抱歉。

  • 陳茂波歡迎撥款條例草案通過

    立法會三讀通過《2021年撥款條例草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歡迎。他預料財政預算案提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可於暑假期間接受申請,並陸續派發。

     

    陳茂波今日在立法會會見傳媒時說,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時,香港正處於歷來最差的經濟周期,政府承擔最高的財政赤字,可說是非常時期中非一般的財政預算案。

     

    他表示,財政預算案提出1,200億元逆周期措施,力求支援巿民和企業,穩住經濟,包括撥出360億元發放電子消費券。

     

    他認為,發放電子消費券的重點在於方便巿民消費,讓經濟氣氛盡速恢復,並推動電子支付在香港的發展。

     

    此外,陳茂波就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作總結發言時指出,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的預先估計數字下周公布,他預計在出口表現強勁和低基數效應下,經濟應可錄得相當可觀的按年增長,並結束連續六個季度按年收縮的走勢。

  • 胡天祐任元朗民政事務專員

    政府宣布,食物環境衞生署高級政務主任(街市特別職務)胡天祐明日接替袁嘉諾出任元朗民政事務專員。

     

    胡天祐2008年加入政務職系,曾任職多個政策局和部門,包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環境保護署和民政事務總署。

     

  • 疫苗氣泡與社會信用體系無關

    有評論將政府以「疫苗氣泡」為基礎而放寬的社交距離措施與內地「社會信用體系」掛鉤,食物及衞生局嚴正澄清,兩者絕無關係,並對該等刻意曲解事實的報道表示極度遺憾。

     

    該局強調,政府昨日宣布的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建基於本港增強的抗疫能力和穩步展開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在調節社交距離措施時,政府已考慮相關的感染風險,亦有公共衞生理據支持,目的是回應各行各業和市民期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的訴求。   

     

    隨着接種疫苗人數增加,本港將逐步築起保護屏障,接種者得到疫苗保護,有條件回復正常生活。

     

    該局重申,有關言論意圖誤導市民,不利於現時全港同心抗疫,必須澄清,以正視聽。

  • 全方位提升國民教育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行政長官質詢時間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由學校做起,全方位提升國民教育。

     

    林鄭月娥今日在立法會行政長官質詢時間回答議員提問時說,香港的國民教育有缺失乃不爭事實,政府很有決心改善。

     

    她說,若香港居民特別是下一代沒有國家意識、國民身分認同,不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即使香港爭取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金融互聯互通等政策支持也是白費。

     

    她又說,中央領導近年提點香港必須做好國民教育,國家第14個五年規劃中也有提及。

     

    林鄭月娥表示,提升國民教育會由學校做起,9月將推出替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該科約三分一課程為學習今日中國,而在「一國兩制」下,該科有關香港的內容也必定與國家有關。

     

    她說,定會加強學校的國民教育,而《香港國安法》也要求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她指,教育工作久久為功,政府正不斷推進有關工作,呼籲各界共同努力。

  • 七人確診 無源頭不明個案

    本港新增七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六宗為外地輸入,餘下一宗本地個案與早前確診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本地個案患者為28歲女子,居於葵涌邨曉葵樓,上星期六發病。

     

    輸入個案涉及一男五女,年齡介乎六個月至63歲,分別由尼泊爾、菲律賓和印度到港。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確診個案141宗,35宗屬本地感染,其中16宗源頭不明。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特首:研設港澳旅遊氣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行政長官質詢時間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明白疫情持續令旅遊業受到衝擊,特區政府冀讓行業回復生機,正研究設立香港與澳門的旅遊氣泡。

     

    林鄭月娥今日在立法會行政長官質詢時間回答議員提問時說,上周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時,曾與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探討設立港澳旅遊氣泡事宜。

     

    她說,正跟進如何設立氣泡或方便通行安排,又指澳門與內地幾近全面通關,正探討可讓港人前往澳門無須檢疫,而不能通過澳門進入內地的安排。

  • 第 605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