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125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253,200劑疫苗。其中,約828,3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424,8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中,約401,7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426,6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市民中,約275,1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49,7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30,1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疫苗,在約4,500名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3,2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1,3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在約8,500名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6,8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1,7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分別約17,000人和1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為97%和96%。

     

    同日約3,5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10,9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七宗送院個案。

  • 衞生署調查疑接種疫苗後異常事件

    衞生署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懷疑涉及接種新冠疫苗後14日內出現的嚴重異常事件,一名曾接種科興疫苗的58歲女子日前在家中暈倒昏迷,昨日不治,暫無臨床證據顯示事件由疫苗引起。

     

    根據醫管局資料,該女子患有高血壓及肥胖,本周四在家中暈倒昏迷後送往基督教聯合醫院治療,院方檢查發現該女子蛛網膜下腔大量出血並有腦水腫。她其後情況轉差,延至昨日凌晨離世,初步臨床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心搏停止。

     

    該女子本月13日在九龍灣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二劑科興新冠疫苗,逗留接種中心觀察期間並沒有不適紀錄。

     

    衞生署已聯絡醫管局索取更多資料,並會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醫管局亦已向死因裁判官呈報個案。

     

    此外,衞生署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署方接獲一宗由醫管局呈報涉及接種新冠疫苗後超過14日的死亡個案。

     

    男死者75歲,本身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他今早在家中不省人事,送往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搶救後死亡,離世前曾於本月9日接種第二劑科興新冠疫苗。

     

    署方會同樣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專家委員會作因果關係評估。

  • 三人染疫 涉變種病毒株外傭確診

    本港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屬本地感染,其中一宗源頭不明,患者為38歲外傭,其餘兩宗與其他個案有關。

     

    源頭不明個案女患者沒有病徵,本周四在社區檢測中心檢測後確診。由於個案涉及N501Y變種病毒株,病人居住的半山堅尼地道8號Kennedy Terrace所有沒有病徵的住戶須接受檢疫,約60人已獲安排到檢疫中心。

     

    此外,患者曾於西營盤華美達海景酒店6樓居住,本月4至7日曾入住該樓層的住客須接受21天強制檢疫;上月27 日至本月23日期間曾於酒店逗留人士則須於明日前接受強制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確診個案164宗,36宗屬本地感染,其中16宗源頭不明。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齊打疫苗 協力復常

    去年初至今,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全球,香港整體面對嚴峻困難和挑戰,各行各業受到嚴重打擊。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疫苗每年可挽救數以百萬計的生命,面對疫情大流行,公眾一旦有接種機會,應立即接種,切莫遲疑(註1)。現時充足的疫苗供應為香港帶來抗疫曙光,讓社會運作和市民生活得以回復正常。

     

    跨境運輸 疫境如常

     

    過去450多天的抗疫日子,一眾運輸業界從業員為了讓市民日常生活不受影響,走在最前線,確保跨境貨運、人員流動暢通無阻。我們每天有約20,000架次的跨境貨車穿梭兩地,為全港市民運送每日食用的蔬果、禽畜,以至生活必需品。

     

    為防止疫情擴散,粵港兩地政府聯防聯控,跨境貨車司機每天都需要在通關口岸接受鼻咽拭子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如司機每天上班,一周最多就需要檢測七次,有時還需要花時間輪候檢測,對每日工時漫長,甚至部分因通關問題而有家歸不得的跨境司機,難免造成不便及困擾。

     

    經與廣東省政府商議並獲得支持,由昨天凌晨開始,廣東省政府放寬已接種兩劑疫苗滿14日的跨境貨車司機,入境深圳和珠海時只需持72小時內取得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須每日首次入境時再進行採樣,令跨境司機的檢測頻密度減少至三天一檢。隨着跨境貨車司機和整體市民的疫苗接種率上升,在香港疫情有效防控和保障兩地民眾的基礎上,期望檢測措施將來可以有再放寬的空間,為緊守崗位的跨境司機帶來紓緩。

     

    現時全港有約11,000名合資格跨境貨車司機,當中約7,000多名是活躍司機。截至前天,已有約6,900名的跨境司機,即約九成八的活躍司機接種了首劑疫苗;接近九成、約6,200名已接種第二劑疫苗。我們預計絕大部分活躍司機在4月底前會完成疫苗接種。

     

    另一方面,跨境客運服務業界的接種率亦令人鼓舞。跨境陸路客運約1,600名司機,幾乎已全數接種首劑疫苗,逾八成司機更已接種第二劑疫苗。跨境渡輪服務約1,000名前線從業員亦已有近八成接種了首劑疫苗,超過六成接種了第二劑。

     

    海陸空三防線 齊種疫苗

     

    除了往來粵港澳的跨境客貨運從業員外,我們在餘下的海陸空三條防線亦積極協助從業員接種疫苗。

     

    我們已向貨櫃碼頭營運商建議並獲正面回應,由政府派員到貨櫃碼頭範圍內為員工接種疫苗,方便尚未接種疫苗的貨櫃碼頭員工,保護自己,同時保護他人,協助確保貨櫃碼頭在疫情下維持正常運作。

     

    本地陸路交通方面,我們一直鼓勵公共交通從業員盡快接種疫苗,並一直與各專營巴士公司及港鐵公司保持緊密溝通,提供適切協助,例如提供團體預約接種選擇,並鼓勵有關機構為接種疫苗員工提供便利措施。

     

    自2月底以來,在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員工參與疫苗接種計劃比率持續上升。其中,本地航空公司聘請的3,400多名駐港機師當中,已有2,500多名預約或已接種首劑疫苗,比率高達七成半,為航空業的復蘇及市民日後出行做好準備。

     

    其中,有本地航空公司展開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透過公司的員工内聯網、社交媒體及會員與乘客通訊等不同渠道,向員工及乘客提供接種疫苗的資訊,並安排已完成接種疫苗的機組人員在4月下旬營運兩班從倫敦飛回香港的指定航班,協助香港居民有序地返港,同時為日後逐步重啟更多客運航班打好基礎。

     

    病毒檢測 從未鬆懈

     

    接種疫苗是回復正常生活的有效方法,但多方面的應對措施亦不能鬆懈。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都繼續採取防疫措施,如定期進行徹底消毒、噴灑防病毒塗層等。

     

    病毒檢測方面,海運業從業員、香港國際機場內工作的高風險群組都進行定期檢測。在機場內及三跑道系統工地工作的人員、港鐵員工,我們提供自願檢測服務及派發樣本瓶。我們亦持續為的士、公共小巴司機及渡輪服務員工,提供定期自願檢測。

     

    同心攜手 協力復常

     

    自有疫苗供應以來,香港運輸業從業員已陸續接種,為服務的市民大眾築起保護屏障。我們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既保護自己,亦保護家人和親朋。齊打疫苗,護己護人。

     

    註1:詳見世衞網站

     

    (以上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4月2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鴨脷洲受限區檢測完成 無人確診

    政府表示,鴨脷洲指明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和執法行動完成,約950名居民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昨晚將海怡半島第10座怡麗閣列為受限區域,區內人士須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政府並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曾於本月10日至昨日期間身處有關大廈逾兩小時者,即使在相關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也須於明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強制檢測行動今早約7時30分完成。政府隨後展開執法行動,檢查約26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未發現有人未進行強制檢測。

     

    政府也派員到訪大廈約330戶,約30戶無人應門。當局呼籲有關居民看到告示後盡快聯絡政府,接受檢測。

  • 堅尼地道8號全部住戶須檢疫

    衞生防護中心繼續跟進涉及N501Y變種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初步確診個案,患者居住的半山堅尼地道8號Kennedy Terrace所有沒有病徵的住戶須接受檢疫,出現病徵者則送院治療。

     

    中心表示,鑑於N501Y變種病毒株的傳染性較高,必須採取審慎的感染控制措施,將該大廈所有沒有病徵的住戶安排接受21天強制檢疫,以阻截變種病毒株擴散的潛在風險。

     

    此外,由於患者曾於西營盤華美達海景酒店6樓居住,中心會向本月4至7日曾與該患者入住同一樓層的酒店住客發出檢疫令,並向上月27日至本月23日期間曾於該酒店逗留的人士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他們本月25日前接受檢測。

  • 政府致力助堂食食肆履行換氣規定

    為順利落實提供堂食餐飲處所在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方面須遵守的規定,相關工作小組和政府部門正積極與餐飲處所負責人、通風設備承辦商等持份者密切溝通,致力協助他們履行規定,保障員工、顧客和公眾健康,並鞏固市民惠顧餐飲處所的信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早前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向餐飲業務發出指示,餐飲處所負責人須在本月30日或之前向食物環境衞生署登記座位間換氣量達到每小時至少六次,或按實際情況加裝合規格空氣淨化設備。

     

    截至昨日,2,034間餐飲處所已提交網上登記,另129間餐飲處所上月18日前已通過自願申報計劃提交網上申報。

     

    工作小組和政府相關部門今日與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舉行會議,並計劃下周二舉行網絡研討會,以助業界掌握相關要求,讓餐飲業務經營者與通風系統工程承建商直接溝通,加快落實通風規定。

     

    餐飲處所若未能於限期前完成登記,須向食環署提交延期申請,申請表格可於食環署網頁下載。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122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222,800劑疫苗。其中,約806,6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416,2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中,約397,2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409,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市民中,約266,6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49,6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26,1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疫苗,在約4,300名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1,8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5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在約8,600名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6,1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5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分別約13,000人和2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為98%和96%。

     

    同日約6,1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25,2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十宗送院個案。

  • 衞生署接獲疑接種疫苗後異常事件

    衞生署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一宗懷疑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的嚴重異常事件,一名早前接種復必泰疫苗的43歲男子昨日心臟驟停,同晚死亡。

     

    根據醫管局資料,該男子患有高血脂症和肥胖,昨日在家中心臟驟停,抵達仁濟醫院急症室時已無生命跡象,搶救無效,同日晚上離世。

     

    該男子本月18日曾在荃景圍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疫苗,逗留在接種中心觀察期間並沒有不適紀錄。

     

    衞生署已聯絡醫管局索取更多資料,並會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

     

    此外,衞生署接獲一宗死因裁判官個案,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昨日早上被發現不省人事,救護員到場後證實死亡,遺體已移送公眾殮房。

     

    該名女子本月12日於西灣河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該署也會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

  • 保安局強烈譴責失實誤導言論

    保安局今日再次發出嚴正聲明,強烈譴責有團體對《2020年入境(修訂)條例草案》的內容和立法目的作出失實描述,歪曲事實,意圖誤導市民,製造恐慌。對於持續有人刻意抹黑,保安局強烈譴責,以正視聽。

     

    當局指出,有團體近日對條例草案下賦權保安局局長就運輸工具提供乘客資料訂立規例的條文,故意曲解為限制香港居民的出入境自由,以情緒化和敵對的言辭嘗試散播謠言,蠱惑人心,製造社會矛盾。當局對此嚴厲譴責,強調任何人也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市民也須對誤導和抹黑的信息提高警惕。

     

    當局表示,條例草案有助更有效處理困擾香港多年的免遣返聲請問題。

     

    現時仍有超過13,000名聲請人逗留在港。在已完成審核的聲請中,99%個案不獲確立。政府每年花費大量公帑,近年每年平均花費約十億元。這些人當中,有人打黑工,也有人涉嫌搶劫、販毒、傷人等,令社會和立法會也擔心相關治安問題。

     

    當局指,最令人憤慨的是有關團體對這些嚴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對政府過去屢次悉心解釋聽而不聞,卻採取一貫卑劣抹黑手法,別有用心攻擊政府解決此棘手、困擾香港多年問題的努力。

     

    就賦權保安局局長就運輸工具提供乘客資料訂立規例的條文,政府已多次解釋這做法由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提出,政府須履行在《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下的國際責任,推行預報旅客資料系統,從而提升國際民航保安,便利世界各地出入境管制機關對旅客實施更有效管制。

     

    該條文屬賦權條文,在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和生效後,政府會另行制訂附屬法例,訂明系統的具體細節和清晰條文,並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

     

    保安局重申,香港居民的旅行和出入境自由受《基本法》第31條保障。對於個別團體將修訂條例歪曲為褫奪香港居民的出入境自由,全屬荒謬,是蓄意抹黑政府的立法工作,當局予以指斥。

  • 初步確診菲傭驗出帶變異病毒株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九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八宗為外地輸入,餘下一宗為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另有數宗初步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兩宗,其中一宗個案涉及菲律賓外傭,驗出帶有N501Y變異病毒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涉及一名23歲女子,她居於鴨脷洲海怡半島第10座,周二開始流鼻水。她在葵涌葵昌路100號YesStyle工作,該公司職員和一些密切接觸者須接受強制檢測。

     

    張竹君指,患者間中獨自到九龍貿易中心的Pacific Coffee用餐,上星期日曾與家人到九龍塘又一城逛街,同日到海怡半島上海姥姥用膳,而在本月12日潛伏期內到過金鐘Thai Basil吃飯。

     

    輸入個案方面,三人從菲律賓抵港,三人來自印度,其餘兩宗分別從荷蘭和印尼抵港。

     

    至於初步確診個案,張竹君指,本地感染個案包括一名負責駕駛政府車輛的民政事務處司機,與家人同住於將軍澳顯明苑,本月7日晚上約7至8時曾到舒適堡將軍澳健身瑜伽分店。由於早前有另一名確診者於相若時間在同一地點健身,當局擔心該處或出現傳播。

     

    另一名初步確診人士為菲律賓抵港外傭,她上月27日抵港後,在西營盤華美達海景酒店接受21天檢疫,直至上星期六入住僱主位於中半山堅尼地道8號的住所。

     

    當局翻查其入住的指定檢疫酒店資料,發現住在相鄰房間的一家三口確診,居住期有四日與患者重疊。由於這名外傭帶有N501Y變異病毒株,為謹慎起見,四日重疊居住期期間的同層住客須接受強制檢疫。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3月通脹0.5%

    政府統計處公布,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5%,較1月和2月合計平均升幅1.1%為低;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0.2%,高於1月和2月合計平均變動率負0.3%,主要是外出用膳費用和豬肉價格上升所致。

     

    各類消費項目中,電力、燃氣及水、食品、外出用膳、煙酒和雜項服務價格上升,交通、耐用物品、雜項物品和住屋價格下跌,衣履價格則維持不變。

     

    政府表示,食品價格升幅加快,使基本消費物價轉為按年輕微上升,但私人房屋租金進一步下跌,同時消費物價指數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輕微。

     

    展望將來,環球和本地經濟活動尚未全面恢復,物價壓力短期內應會維持溫和。

  • 第 609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