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58萬劑復必泰疫苗抵港

    衞生署公布,復星醫藥最新一批約58萬劑復必泰疫苗已於今日下午付運抵港。該批疫苗由BioNTech製造,並從另一德國廠房Baxter封裝。

     

    新一批次復必泰疫苗抵港後,工作人員隨即按既定程序檢查和核對有關疫苗,以確保疫苗符合產品規格和相關的冷鏈運輸標準。政府會把疫苗存放在經驗證的超低溫冷藏櫃,按藥廠指定的溫度妥善保存。

     

    這批疫苗的藥瓶標籤包含英文和簡體中文,但有關批次均由相同製造商和廠房以相同規格在德國製造和封裝。

  • 國安公署大角咀設永久辦公室

    政府公布,大角咀海帆道一幅由兩部分組成的政府用地會批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以供設立永久辦公室及附屬設施。

     

    該用地總面積約11,500平方米,在西南九龍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在該地帶設立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的辦公室及附屬設施屬經常准許用途。

     

    公署將依據《香港國安法》及相關香港適用法規,推展建築工程並承擔所需費用。

  • 環保署澄清遭停職人員相關報道

    環境保護署就傳媒有關一名員工因簽署聲明事宜遭停職的報道作出澄清,指該名員工雖曾三次交回聲明,但每次皆在簽署欄填寫其他字句,沒有在限期前交回妥為簽署的聲明。

     

    環保署指,由於該名員工未能提供合理解釋,考慮相關因素及情節後,認為有關員工若繼續行使其職位的權力及職能會違背公眾利益,因此根據《公務人員(管理)命令》着令其停職。當局正根據命令的相關條文跟進拒絕簽署聲明個案。

     

    環保署上周一上午9時向該名員工發出停職信,並向其宣讀信中內容,清楚表示在收拾個人物品離開後,他將不獲准再進入辦公室範圍。署方給予該員工全日時間收拾私人物品,他也知悉部門會安排將其未收拾私人物品送往其住址。由於他未收拾的私人物品太多,署方需時處理。

     

    本周三早上,該名員工在辦公室外出現,要求進入辦公室取回藥物。環保署職員及在場協助的警務人員建議他提供藥物存放位置並代其提取,但遭他拒絕。

     

    昨日早上,該員工再次嘗試進入辦公室,聲稱需要取回留在辦公室內的住所門匙。大廈保安及環保署人員表示可按他的指示代為取回門匙,但被拒絕。

     

    對於有人刻意混淆視聽,誤導公眾,令人以為環保署漠視有關員工權利,部門深表遺憾。

  • 聶德權勉勵實習生

    為職業訓練局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學員而設的實習計劃今日圓滿結束,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與在該局實習的學生見面,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收穫,並予以勉勵。

     

    35名展亮中心學生參與實習計劃,分別獲派到23個決策局和部門進行約八星期實習。

     

    其中,修讀活動助理實務的學生甄沃弘於公務員事務局一般職系培訓及發展組實習,主要協助準備活動和課程物資的工作。他形容實習經驗寶貴,從中汲取不少實踐經驗,並更了解個人志趣。

     

    另一學生黃家俊則在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實習,主要協助處理文書工作、檔案分類等。他表示,實習計劃讓他第一次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更提供機會讓他學習與人溝通和相處,對自己未來投入社會有所幫助。

     

    聶德權表示,在政府部門實習是難得機會,他相信同學都有不少體會,希望他們可把經驗與其他參與計劃的同學分享。

     

    他欣悉,除在該局實習的數名同學外,其他參加者在實習期間同樣努力學習、表現積極,品行和表現同獲各部門人員讚賞。

     

    公務員事務局自2016年起推出實習計劃,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有機會在政府實習,汲取實際工作經驗,並讓政府同事加深了解他們的才幹和潛能。

     

    聶德權說,實習計劃按各人的才能和興趣編配多元化的工作,例如平面圖像設計、資料庫編輯及處理、課程資料編排、活動統籌及支援等。他相信,兩個月來的工作體驗有助於各同學的未來發展和個人成長。

  • 大部分紅磡站工程改善建議已實施

    沙田至中環線項目紅磡站擴建部分及鄰近建造工程調查委員會提出78項促進公眾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建議,運輸及房屋局指,獨立審計小組認為其中50項已全面實行,實行其餘28項建議的籌備工作進度理想。

     

    為確保該28項建議得以全面實行,獨立審計小組建議運房局應繼續監察實行進度。該局表示,會繼續監察調查委員會各項建議的實行進度。

     

    獨立審計小組上月26日向行政長官提交審計報告。報告已上載運房局網站

  • 網上分享會推廣閱讀文化

    為持續推廣本港閱讀文化,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與教育局合辦一年一度響應世界閱讀日活動,設有兩場網上分享會,歡迎教師、學生及市民觀看錄製片段。

     

    首場網上分享會題為「新常態下的閱讀」,嘉賓分享如何在新疫情常態下讓孩子或學生愛上閲讀,以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介紹新常態下的閱讀材料及推薦優質的書籍。

     

    第二場分享會題為「親子閱讀」,嘉賓分享親子閱讀的經驗,以及如何透過愉快的親子閱讀為幼兒建立良好的閱讀氛圍,其間探討家長在親子閱讀中的角色和吸引孩子的書類,並推薦優質的親子閱讀書籍供家長參考。

     

    在疫情新常態下,語常會和教育局希望鼓勵市民和家庭多閱讀、多分享,全城均有持續的閱讀氣氛和文化。

  • 跨部門反恐演習提升應變能力

    警方連同多個部門今日凌晨在香港國際機場聯合舉辦代號「鐵志」的反恐演習,展示警隊不同單位和相關持分者處理恐怖活動事件時的協調和應變能力,並提升市民對可疑物品的警惕和防範。

     

    約200名警員連同跨部門反恐專責組參與演習,海關、懲教處、消防處、飛行服務隊、入境處等部門在前兩星期進行一系列內部演習,以測試和提升各部門的反恐應變和蒐集情報能力。

     

    演習首部分模擬在機場客運大樓內發生可疑物品發現事件,第二部分則模擬恐怖組織在客運大樓斬傷途人、挾持人質和企圖進行炸彈襲擊。

     

    專責組透過演習提高市民「提防有『炸』」的概念,對可疑物品加強警惕和防範,並教育公眾尤其是保安和物業管理業界辨識和正確處理可疑物品。演習並重點介紹「閃、避、求」的應變指引,提醒市民遇上恐襲時所應採取的行動。

     

    專責組署理高級警司梁偉基會見傳媒時表示,近年環球恐怖主義威脅形勢複雜多變,一些極端主義恐怖組織仍在全球不同地方發動襲擊,也有海外極端分子利用當地具爭議性議題,以極端暴力手法宣揚思想,對當地帶來明顯的安全威脅。

     

    警方會繼續加強反恐工作,提升本港反恐部署和能力,防範本土恐怖主義滋生。

  • 元朗區議會一議席懸空

    政府刊憲宣布,元朗區議會錦綉花園選區一個民選議員議席出缺。

     

    鑑於該區民選議員杜嘉倫請辭,政府按《區議會條例》公布該席位5月1日懸空。

  • 當局嚴肅跟進檢測現不尋常情況

    政府關注有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服務承辦商檢測呈初步陽性反應樣本出現不尋常情況,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已展開調查,並邀請專家顧問和香港大學團隊視察涉事化驗所。

     

    事件涉及30宗由華大基因周二採集的樣本,有關樣本初步確認為29宗陽性及一宗不確定個案,而檢測結果則顯示樣本病毒含量較低。按既定程序,樣本送往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

     

    該30宗初步陽性個案中,21宗為本地個案,遍布全港多區,沒有聚集性和流行病學關連,個別患者經醫院管理局隔離後進行的病毒及抗體檢測呈陰性結果,顯示有關患者可能未受感染。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早前公布兩宗本月初由內地回港後的確診個案,以及於上星期六公布一宗幼稚園老師初步確診個案,相關樣本經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結果為不確定。三宗個案涉及同一檢測服務承辦商,有關人士送院再度進行檢測,結果亦呈陰性,並對2019冠狀病毒病抗體呈陰性。

     

    防護中心認為情況不尋常,為謹慎起見,邀請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袁國勇及其港大團隊視察有關化驗所。鑑於上述個案很可能屬假陽性,有關人士將獲安排出院,而被送往檢疫的緊密接觸者在確認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後將獲准離開檢疫中心。

            

    為確保社區檢驗結果的質素,衞生防護中心和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會對涉事私營化驗所作出調查。事件主要涉及周二從兆麟社區會堂和牛頭角道體育館的社區檢測中心、屯門友愛邨和沙咀道遊樂場流動採樣站,以及從檢疫酒店收集的樣本。

     

    調查範圍包括化驗所及其檢測站的感染控制、化驗所檢測準確度及其他相關因素。如該醫務化驗所及其人員涉及違反專業守則,政府會呈報醫務化驗師管理委員會;若檢測服務承辦商服務質素欠妥,當局除要求承辦商提交報告改善並落實外,也會考慮情節嚴重程度而按合約作出處分。

     

  • 研縮短已種疫苗密切接觸者檢疫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今日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舉行會議,討論內容包括縮短已完成接種疫苗密切接觸者的檢疫期,但更改有關措施仍須待更多證據支持。

     

    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在會議後會見傳媒,指現時密切接觸者必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近日因擔心南非變種病毒傳播,部分人更須接受檢疫21天。

     

    他指出,若密切接觸者已接種兩劑疫苗超過14天,對病毒已產生一定保護力,委員探討可否在檢疫第三天和第六天安排核酸檢測,如檢測結果呈陰性,便將這類人士的檢疫期縮短至七天。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則強調,會議只討論縮短密切接觸者檢疫期的方向,待掌握更多數據後,科學委員會才會向政府提出實質建議。

     

    會議又討論孕婦是否適合接種疫苗,許樹昌說,全球已有逾九萬名孕婦接種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看不到很大的安全風險,加上孕婦如有抗體,可經臍帶傳給胎兒,故她們可接種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至於科興疫苗,他指,內地有指引孕婦可接種滅活疫苗,但要待藥廠刪除相關禁忌症標籤後才會建議接種。

     

    此外,會議討論到阿斯利康疫苗的使用,認為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後出現血栓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數據仍屬初步,相信疫苗總體有效率和好處遠超於風險,但基於香港現有兩種疫苗,而且供應充足,委員會認為沒有需要引進阿斯利康疫苗。

  • 持續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

    黃寧生常委(廣東省委常委)、各位嘉賓:

     

    今天,我很高興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舉辦的廣東省2021年春茗上,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向各位朋友送上我們最真摯的問候和祝福。

     

    去年的廣東省春茗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取消,很高興今年隨着疫情受控,今年的春茗可以恢復舉行。我相信,在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努力下,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上持續抗疫,並推進接種疫苗的工作,三地人員的跨境往來將可逐步有序恢復正常,讓我們不久之後就可再次聚首一堂,共慶佳節。

     

    毫無疑問,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多年來不斷深化合作,在不同領域都成效顯著,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開展,三地的融合和協同發展正邁向更高的台階。

     

    雖然我們在過去一年多受到疫情影響,但香港特區政府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的工作並沒有一絲鬆懈,繼續積極與中央相關部委及廣東省政府跟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在2019年兩次會議後原則上通過的24項政策措施。其中已落實的措施包括稅務優惠、購買房屋便利、青年創業支援、科技經費「過河」及律師和建築專業服務開放等,都有助香港居民和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居住、工作和發展。

     

    此外,我亦於去年11月訪問廣州及深圳。有賴廣東省及深圳市領導的鼎力支持,粵港雙方已同意多個具體合作項目,包括大力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化、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合作、教育、人才培訓和青年交流、共建優質生活圈等工作。這些項目既能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能在推進大灣區建設方面作出貢獻。

     

    例如在完善陸路口岸方面,我們正致力推進皇崗口岸重建並實施「一地兩檢」安排。香港特區政府已經在本年3月向立法會提出有關推展皇崗口岸「一地兩檢」安排後續工作的議案,並獲得通過。兩地政府亦正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容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無須配額,經港珠澳大橋進出廣東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及旅遊。

     

    又如在醫療合作方面,粵港兩地政府正積極落實由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衞生健康委等部門於2020年11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盡快批准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試點使用香港經註冊的臨床急需藥品、常用醫療器械,並適時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醫療機構。這項措施除了可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外,亦有助吸引各地藥企、生物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以香港為基地申請新藥註冊和引進醫療儀器,並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同時惠及兩地。至於教育合作方面,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支持和協助多所香港大學在大灣區內辦學,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已於2019年9月獲國家教育部批准籌備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新校園預計於2022年9月啟用,而中文大學的深圳醫學院也將於2021年開始收生。

     

    另一個重要的粵港合作範疇是青年交流。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人參與大灣區建設,希望他們可以把握近水樓台的大好機遇,為自己、同時亦為香港謀求更好的發展。其中,我們已於本年初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透過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我很高興計劃反應熱烈,在此要特別感謝廣東省政府對計劃的大力支持,包括最近公布會對參與計劃的香港青年發放生活補助,讓畢業生有到大灣區工作的機會,親身感受內地近年一日千里的發展。

     

    除了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香港特區政府亦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的雙創基地,協助他們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新創業。以上計劃除了鼓勵香港青年在大灣區這個更大的舞台發揮所長,也可為大灣區以至國家的發展提供精通兩文三語、擁有國際視野及具備優秀潛質的人才。

     

    展望未來,香港必定會把握機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最佳切入點,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香港會推動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積極發展深港河套這個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並致力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内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在國家的十四五時期和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香港作為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體,發展機遇是明顯的。隨着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將會繼續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聚焦內地市場的商機,並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最後,我感謝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多年來,一直透過舉辦廣東省春茗,為粵港澳三地的朋友提供共敍的機會,讓大家坦率交流發展機遇,也互相展現豐碩的合作成果。雖然我們進入牛年已有一段時間,我仍希望借此機會祝願大家在今年疫情逐步受控下,用好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我們帶來的龐大機遇,共創繁榮昌盛;也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謝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22日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於澳門舉行的廣東省2021年春茗的視像演辭)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119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196,700劑疫苗。其中,約789,3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407,4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中,約392,9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396,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市民中,約258,0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49,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23,5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疫苗,在約3,800名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1,6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3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在約8,000名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5,6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4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分別約11,500人和2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分別約為98%和94%。

     

    同日約3,3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11,4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八宗送院個案。

  • 第 610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