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6月底前屆滿外傭合約可延三個月

    政府今日宣布,延續協助外傭和僱主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措施,容許僱主可在僱傭雙方同意下,延長於6月30日或之前屆滿的外傭合約最多三個月。

     

    政府指,按早前實施彈性安排的經驗,延長三個月已提供足夠時間讓僱主安排其新聘外傭來港。如新聘外傭未能於延長期內獲安排來港,僱主應申請與現任外傭續約。至於已根據去年年底宣布的彈性安排下獲准延長的合約,則不會獲再度延長合約有效期限。

     

    另外,政府容許續約或展開新合約的外傭在其原僱主或新僱主同意下向入境事務處申請延後返回原居地,直至合約完結。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47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475,100劑疫苗。

     

    今日分別有約6,600名和約6,0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累計約450,5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

     

    在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人士中,約4,400人在八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2,2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而在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士中,約5,7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3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八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的整體接種率約為94%。

     

    截至晚上8時,過去24小時有約3,8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一宗送院個案。

  • 無人機播種 助天然山坡重生

    土力工程處本月起試驗以無人駕駛飛行系統在曾受山泥傾瀉影響的天然山坡上播種,冀加快植被重生、助山泥傾瀉殘痕回復自然外貌。試驗計劃分別在粉錦公路、石崗和打石湖的天然山坡進行,研究團隊會監測植物的發芽和生長狀況,並評估計劃效能。

     

    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斜坡安全部總土力工程師陳惠蓮表示,若靠大自然修復山泥傾瀉殘痕,受環境、氣候等因素影響,山坡或需最少十年才能回復自然外觀。

     

    她又指,傳統修復植被方式工程較複雜,搭建工作平台和連接山坡的通道往往需時數月,工程費用更要數十萬元。

     

    為縮短播種和修復天然山坡時間,部門遂研究以無人駕駛飛行系統作為人工播種媒介。陳惠蓮指,利用無人駕駛飛行系統,只需一至兩天便可完成播種一次,費用更只需二、三萬元。

     

    土力工程處表示,計劃為期三年,部門會監察成效,若能有效加快天然山坡回復自然外觀,部門會考慮擴展計劃,將技術用於其他天然山坡。

     

    本港去年接獲214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較過去25年每年平均約300宗少,但多於2019年的131宗。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張秉業相信與去年雨量較大和較密集有關。

     

    張秉業表示,去年的山泥傾瀉事故對道路、行人路和寮屋等構成影響,沒有造成人命傷亡,惟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而暴雨會增加山泥傾瀉風險,提醒市民居安思危,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 政府為旅遊業界提供約二千職

    政府防疫抗疫基金創造職位計劃5月1日起為旅遊業從業員提供多達2,000個短期職位,在24間於私家醫院以外地方設置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負責管理中心運作和相關行政支援;整個計劃預計涉資1.5億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與多個旅遊業界代表會面,並與業界就計劃達成共識。

     

    聶德權說,超過一年的疫情對香港很多行業帶來沉重打擊,旅遊從業員面對裁員和就業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生計。因此,當旅遊業界主動向政府提出建議,他與同事即時與業界聯繫和商討,務求集思廣益,在短時間內敲定創造短期職位措施,希望盡快幫助一些業內人士,以解燃眉之急。

     

    他表示,旅遊業從業員的經驗和技能與疫苗接種中心所需的管理及行政支援工作相近,預計他們只需接受短期培訓和熟習環境,便能投入中心的工作。

     

    業內18個組織將成立行政支援公司負責招聘工作,預計共提供約1,400至2,000個就業機會;合資格申請者包括導遊、領隊、旅行社職員、酒店從業員、旅遊巴司機等。

     

    獲聘人士由5月1日起正式工作,為期約五個月,月薪一萬至四萬元不等,視乎相關人士全職或兼職工作和擔任的職位而定。

     

    公務員事務局指,由旅遊業界為接種中心提供行政支援將可令人手編配更加靈活,早前被調派到中心的公務員會調回原來的工作崗位,繼續為市民提供服務;而接種疫苗和醫療相關的工作會繼續由專業醫護人士負責。

  • 懷疑接種疫苗後異常事件呈報

    衞生署接獲一宗懷疑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的嚴重異常事件,一名早前接種科興疫苗的61歲男子死亡。

     

    根據醫院管理局提供資料,該男子長期吸煙,3月27日因胸痛和左肩痛到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醫,其後轉往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其間突然出現心室性心跳過速和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昨日下午離世,初步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

     

    該男子本月16日在沙田源禾路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接種後逗留在接種中心觀察期間並沒有不適紀錄。

     

    衞生署已聯絡醫管局獲取更多資料,以調查和評估該宗事件。該署會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作因果關係評估。

  • 港鐵票價6月底下調1.7%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按照票價調整機制,港鐵票價將於6月底下調1.7%,以往按機制累積的延後加幅將順延至明年處理。

     

    局方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現行的港鐵票價調整機制公開、客觀且具透明度,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釐訂每年票價調整幅度,以確保票價調整反映經濟情況。

     

    該局指,一直要求港鐵公司按機制調整票價,並在平衡社會整體經濟環境、市場情況、本身營運狀況、乘客需求等因素後,適切回應市民的訴求,提供更多乘車優惠。

     

    政府得悉港鐵公司將推出多項額外票價優惠措施,讓乘客在今年4月1日至明年1月1日期間的每程實質車費節省約5%。

  • 八人確診 一本地個案源頭不明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八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七宗為外地輸入,餘下一宗屬本地個案,患者是浸會大學學生,感染源頭不明。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染病的22歲浸大男學生居於柴灣富景花園第7座。該大廈早前因有居民確診而納入強制檢測名單,患者與早前確診者所住單位屬同一坐向,但相距數層。

     

    患者本月25日開始流鼻水,翌日接受病毒檢測。他本月18日和22日均有回校,曾到浸會大學道校園李兆基傳理視藝樓、教學及行政大樓和善衡校園呂明才中心,防護中心要求曾到訪該三幢樓宇的人士接受強制檢測。

     

    張竹君指,患者出席的部分課堂有小組活動環節,其間雖一直佩戴口罩,但仍屬高危活動,因此其數十名同學須接受檢疫。而患者本月21日曾在維多利亞公園教小朋友踢足球,同場另外三名導師和12名學員也須接受檢疫。

     

    患者也曾與一名朋友在小西灣綜合大樓打羽毛球、與家人外出用膳和替學生補習,相關人士均須接受檢疫。

     

    輸入個案方面,五名患者由菲律賓到港,其餘兩人分別來自土耳其和美國。

     

    初步陽性個案有四、五宗,大部分屬外地輸入,暫無源頭不明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泳池重開 社交距離措施大致維持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本港現時仍沒有條件大幅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大部分現行措施將再維持14天至4月14日,但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泳池、泳灘等康樂設施可逐步重開。

     

    陳肇始今日會見傳媒時說,本港第四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持續四個月,近日逐漸緩和,過去一星期每日錄得少於五宗本地確診個案,源頭不明個案每日只有約一至兩宗,成果得來不易。

     

    她指,未來14天非常關鍵,專家也指本港現正處於具戰略性階段,如在復活節長假期稍有鬆懈,疫情隨時反彈,因此沒有條件大幅放寬各項社交距離措施。

     

    不過,考慮到復活節假期將至,市民希望可進行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經慎重評估風險,周四起有條件恢復部分較低風險活動。陳肇始說,病毒在水中傳播機會較低,公眾和私人泳池在遵守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後可重新開放,公眾泳灘則會分階段重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會於周末或之前陸續開放戶外兒童遊樂設施、尚未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戲院、表演場地和主題公園的入場人數上限周四起也由目前50%提升至75%。

     

    陳肇始又說,雖然過去一個月出現食肆、健身中心群組,考慮到業界願意積極配合,提升處所室內換氣量以及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政府無計劃收緊營業限制,但會加強執法。

     

    有關餐飲、表列處所的規定會維持不變;酒吧、浴室、派對房間、夜總會、卡拉OK場所、麻將天九耍樂處所須繼續關閉。

     

    此外,政府會盡快向行政會議建議豁免宗教活動的群組聚集限制,參與人數上限為場地可容納人數30%;除領聖體等宗教儀式外,活動期間不得飲食。她指,建議如獲通過,最快星期三實施。

     

    陳肇始呼籲市民保持耐性,在復活節長假期保持社交距離,才有望將第四波疫情全面撲滅,早日達至零確診。

  • 完成接種疫苗可視為符合檢測規定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當局宣布,為鼓勵更多市民盡早接種新冠疫苗,食肆和表列處所員工、教職員等如已完成接種,可被視為已符合定期檢測規定。當局並指,市民完成接種後形成保護氣泡,安老院、醫院探訪限制或可放寬。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向傳媒表示,如有相當比例市民接種新冠疫苗,便能達到群體免疫,可令香港走出疫情。為鼓勵更多市民盡早接種,當局會陸續把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納入各項防疫抗疫政策中。她指出,完成接種疫苗的定義乃指已完成接種第二劑疫苗,並再過14日。

     

    提供晚市堂食的餐飲處所、獲准恢復營業的表列處所員工,目前均須每14日進行一次病毒檢測。陳肇始指,考慮到這些人士完成接種疫苗會提供相當保護,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員工會被視為已符合定期檢測的規定。

     

    另教育局早前公布,若個別學校能安排全校教職員定期進行病毒檢測,該局會按學校的實際情況考慮讓全校恢復半天面授課堂。陳肇始表示,基於同樣理由,已完成接種疫苗的教職員會被視為已符合定期檢測的規定。

     

    此外,發展局會與建造業商討,鼓勵從業員盡快接種疫苗抗疫,以取代定期檢測的安排。

     

    陳肇始又指,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互相會形成保護氣泡,當局認為在保護氣泡內,安老院和醫院探訪安排的限制可適度放寬。

     

    公立醫院方面,當局正研究讓已完成接種疫苗的探訪者在接種疫苗兩星期後,只需提供同日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便可進行探訪。醫院管理局正研究細節,詳情稍後公布。

  • 在英港人4月下旬可回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考慮到英國確診個案數字有所下降以及當地疫苗接種進度,政府認為可取消登機當天或之前21天曾逗留英國人士不准登機來港的限制。當局正與航空公司安排4月下旬讓香港居民乘搭指定航班直接回港。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宣布有關決定時說,從英國返港的香港居民須遵守一系列措施,包括抵港後須集中在一間指定酒店隔離21天,除跟隨機場檢測待行安排外,也須在第七天、第12天和第19天接受檢測。

     

    此外,不論是否香港居民,來自低風險組別地區人士的強制檢疫期會由現時21天調整為在指定酒店檢疫14天,其後自我監測七天,並在第19天接受強制檢測。

     

    低風險組別初期會包括澳洲、新西蘭和新加坡。陳肇始說,這些地區疫情穩定,而適度放寬入境限制有助逐步恢復香港與世界其他地區往來,以及香港與這些地區商討旅遊氣泡安排。

     

    至於從高風險地區返港人士須繼續按現有規定在指定酒店檢疫21天。從中風險組別地區抵港人士如已接種疫苗,須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14天,其後七天自我監測,並在第19天接受強制檢測。至於尚未完成接種疫苗人士則須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

  • 醫管局檢視輸入個案患者隔離安排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輸入個案女患者被送往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後,未獲安排獨立隔離,其後證實體內帶有新變種病毒。醫院管理局重視事件,會檢視相關程序,以作改善。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按照既定程序,輸入個案患者在感染控制中心須接受獨立隔離,以等候覆檢和基因排序測試結果。

     

    事件中,45歲女患者入院後被安排與另外四名確診者於同一病格接受治療,其後患者基因排序測試結果顯示體內帶有變異病毒株N501Y。中心知悉情況後,即時安排患者轉送獨立病房。

     

    庾慧玲指,患者與其他確診者處於同一病格約20分鐘,其間沒有離開病床,也沒有接觸另四名確診者,而病床之間有布簾分隔,相信其他確診者受感染的風險很低。

     

    為謹慎起見,中心已為該四名確診者進行基因排序測試,其中三人沒有驗出變異病毒株N501Y,另一人則因病毒量太低而未能進行基因排序,現時各人情況穩定。

     

    醫管局已向相關確診者解釋和致歉,並會檢視程序,以免再有同類情況。

  • 保安局譴責無恥之徒抹黑懲教署

    懲教署的羈管和更生工作一直以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為原則,秉承既「懲」且「教」的宗旨,為在囚人士提供合適及健康的羈管環境,以及適切的更生計劃。懲教署一直表現專業、成績優秀,在國際懲教專業上評價甚高。

     

    在懲教署服刑或被羈押人士當中,不少為干犯嚴重罪行例如謀殺、行劫、強姦、有組織犯罪、黑社會活動等囚犯,因此監獄的保安和秩序非常重要。在外國監獄內時有發生大規模毆鬥引致在囚人士嚴重受傷、暴動,以及犯人成功逃獄的情況;在香港雖然曾零星出現監獄內的集體毆鬥事件,但經懲教人員的制止後,場面得以迅速受控,而香港在過去十多年更沒有在囚人士成功逃獄。

     

    在囚人士獲釋後的重犯率由2000年的40%下降至近年的22.5%。再者,自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監獄系統先後發生大規模在囚人士集體感染,但這並未在香港的懲教院所發生。這種種成績有賴懲教署在專業管理等多方面的優秀表現,工作成效毋庸置疑。

     

    近期,有為數不少的罪犯或疑犯因在黑暴期間犯法,扣押在懲教院所內,他們的同黨便開始刻意抹黑懲教署。他們和暴徒以手足相稱,所用的伎倆和黑暴期間抹黑警隊的手法很類似,例如他們對可交入院所的物品、還押人士訂購「私飯」的監管和必須進行的保安搜查等措施作無理攻擊,接二連三用失實的報導以偏概全、妖言惑眾,詆毀懲教人員、抹黑懲教署的保安檢查制度,試圖製造壓力,干擾懲教人員執行職務。

     

    不少犯人或被羈押的人都涉及暴力罪行,為防止有暴力傾向的人打鬥攪事,破壞保安和秩序,懲教人員必須嚴格按《監獄規則》行事。懲教署竭力採取防範措施,堵截違禁品流入懲教院所,任何進入懲教院所的物件,包括進入院所人士的隨身物品、所有寄入和寄出的信件、還押人士訂購的「私飯」,以至還押或在囚人士透過探訪者到訪時帶給他們的書籍和其他物品等,必須經過嚴密保安檢查,以確保轄下懲教院所的安全和秩序。

     

    過往,懲教人員經嚴密檢查成功堵截流入懲教院所的違禁品包括攻擊性武器,例如刀,毒品及非法信息字條等等。這些做法和世界不同地方的監獄一致,是理所當然和必須的,亦屬一般常識。居心叵測的人對這些正常和必須的管理和檢查作出無理和惡意的攻擊,其心可誅。

     

    我譴責無恥之徒刻意詆毀懲教署,這些卑鄙行為不會得逞。懲教人員是專業、意志堅定的。這些卑劣的抹黑,只會使懲教人員更團結、更堅決、更果斷地履行職務。

     

    現時,在囚人士可經多個渠道作出申訴,包括向院所管方、到院所巡視的懲教署總部首長級人員,或懲教署投訴調查組作出投訴。投訴調查組會就每宗投訴進行公平、公正及詳細調查,或按情況交由其他執法部門跟進。在囚人士亦可以書面方式向立法會議員、申訴專員、太平紳士、法定機構、其他執法部門或政府政策局等投訴。在囚人士現有的各種投訴途徑及處理機制,對在囚人士的投訴權利有所保障,令投訴獲得公正處理。

     

    (以上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3月29日在該局網頁發表的文章

  • 第 633 頁,共 7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