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六旬漢死後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公布,石湖墟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一名66歲男病人上月29日被發現在家中死亡,殮房進行2019冠狀病毒測試,結果呈陽性,診所沒有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公布有關個案時說,該名病人本月26日因咳嗽和輕微咳血,到石湖墟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求醫,並獲安排進行深喉唾液測試。

     

    翌日早上病人將樣本瓶交回診所,其後診所職員接獲化驗室通知,指樣本滲漏,病人需重新採樣。診所職員隨即通知病人,並指示病人盡快到診所領取新的樣本瓶。

     

    及至上月28日,病人沒有如期到診所領取樣本瓶,職員當日下午致電病人,但未能聯絡上。診所上月29日接獲警方通知,病人倒斃家中。北區醫院感染控制組今日接獲衞生署通知,對遺體進行的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庾慧玲表示,該名病人在診所求醫期間一直佩戴口罩,也沒有進行高風險程序,診所職員均穿上合適個人防護裝備,北區醫院評估病人在院內傳播病毒的風險不高。

  • 落馬洲土地規劃配合創科園發展

    政府表示,深圳新皇崗口岸如採用「一地兩檢」安排,將可釋放香港落馬洲管制站逾2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當局在規劃有關土地未來發展時,會小心考慮如何與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配合和產生協同效應。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在立法會答覆議員林健鋒的提問時說,政府正全力推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發展,並會盡早為創科園提供配套基建和公共設施,以配合在河套地區西面的第一期發展,同時顧及其後的第二期發展所需。

     

    他指,現正進行的土地平整和基建工程,包括整個河套地區的土地除污和平整、興建連接粉嶺/新田公路的西面連接道路和連接港鐵落馬洲站的直接道路、河套地區西面公共運輸交匯處、區內大部分道路和單車徑、七公頃休憩設施、約13公頃生態區,以及足以支持整個創科園發展的食水配水庫及供水系統、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收集系統。

     

    政府工務計劃涵蓋的污水處理設施預計2026年下半年完成。此外,為配合創科園首批樓宇2024年年底起陸續落成,創科園第一批次發展亦設有臨時污水處理設施;區內西面配電站、消防局暨救護站也會與創科園首批樓宇同時落成。

     

    至於河套地區附近發展,主要是處於研究階段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

     

    對於在新發展地區設置公共設施被指落後於人口增長,黃偉綸說,政府在早期規劃社區公共設施時,除參考《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按人口數目和結構推算而預留足夠土地發展相應設施外,也會在分階段推展基建工程時與負責個別公共設施的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務求及時為建設有關設施做好準備和爭取撥款。

     

    為了讓新發展區的社區設施盡早落成,當局會在沿用該機制時,一併嘗試在可行情況下,以不同形式加快落實社區設施。

  • 另設失業援助會與現有措施重疊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另設臨時失業援助金,相當大程度會與現行的支援措施重疊。政府會繼續聆聽社會不同聲音,並按照形勢發展和需要,為失業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更多援助。

     

    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鄭泳舜議員的提問,解釋不推行失業援助金計劃的原因。他指,政府目前沒有即收即付的稅務系統、供款的社會保險制度或中央公積金制度,也未能充分掌握所有僱員的詳細稅務資料。

     

    他說,如要推行全新的失業援助制度,先要與現有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制度一併考慮,並思考、分析相關制度變化對僱員和僱主的行為,以至整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應付大量行政和防止濫用工作所需的資源,需要認真和仔細的研究和社會討論。

     

    對於有關設立有時限的失業援助金制度建議,羅致光說,在疫情和經濟下行期間,失業人士及其家庭可藉綜援計劃和政府多項涵蓋面廣闊的短期措施渡過短暫經濟難關,假如另設臨時失業援助金,它會在相當大程度上與現行措施重疊,而且根據經驗,臨時性質的失業援助金能否在短時間內結束,不容樂觀。

  • 12月環保違例個案59宗

    環境保護署公布,去年12月觸犯環境保護署條例被定罪的個案共59宗,一間公司因未有將化學廢物送交接收站或在持牌廢物處置場地處置而被罰款五萬元,為月內最高罰款。

     

    定罪個案中,違反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33宗、涉及廢物處置11宗、涉及空氣污染管制和噪音各六宗、涉及水污染兩宗、違反產品環保責任一宗。

  • 1962至63年出生者換證期限延長

    入境事務處公布,保安局局長發出修訂命令,延長1962至1963年出生香港居民換領新智能身份證的限期至本月20日。

     

    入境處早前為免人群過度聚集而增加2019冠狀病毒傳播風險,去年12月2日至上月31日暫停九間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的服務,部分1962或1963年出生的香港居民或因此未能在早前公布的申請限期內換領新身份證。因應疫情和換證計劃進度,保安局局長發出修訂命令,延長該組別居民的申領期限。

     

    至於早前公布有關1970至1972年出生居民的換證時間表維持不變,申請限期為4月30日。

     

    此外,1973至1976年出生的香港居民須於本月22日至7月9日辦理換證手續;2005至2007年、2012至2018年出生的居民則須於5月3日至9月18日換領新身份證。

     

    為減少人群聚集,入境處呼籲申請人登入有關網站、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或致電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熱線2121 1234,預約辦理換證手續。申請人可於網上或流動應用程式預先填寫表格,縮短輪候時間。

     

    查詢可致電2824 6111。

  • 三受限區檢測完成

    政府表示,深水埗、佐敦、天水圍指明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和執法行動完成,約2,170人接受檢測,暫無發現確診個案;20人因沒有接受強制檢測而接獲強制檢測令。

     

    佐敦指明受限區域出現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正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行動完成後,三個受限區域內已接受檢測人士如能出示陰性檢測結果電話短信或佩戴手環,可在向訂明人員提供個人資料後,經由指定出口離開。

     

    政府昨日將深水埗基隆街、南昌街、大南街、北河街一帶多幢大廈、佐敦長樂街一帶、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列為受限區域,限制受限區域內人士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受檢人士須在其處所等候,直至區內所有已識別的受檢人士完成檢測,而相關檢測結果已獲大致確定,方可離開其處所。

     

    政府昨日也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曾於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身處有關大廈超過兩小時的人士,即使在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也須於明日前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在受限區域內設立臨時採樣站,採集受檢人士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和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深水埗指明受限區域約1,600名居民接受檢測、佐敦超過300人,天水圍則約270名居民接受檢測。

     

    政府隨後在受限區域內進行執法行動,確認所有人士已根據相關宣告和強制檢測公告的要求接受強制檢測。當局指,在深水埗、佐敦指明受限區域分別發現約13人和7人沒有接受強制檢測,已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

     

    政府並派員到訪三個受限區域內共約1,235戶,逾200戶無人應門,相信部分為空置單位。當局呼籲居民看到政府張貼的告示後,盡快聯絡政府以接受檢測。

  • 密切接觸者同住成員須強制檢測

    政府進一步加強強制檢測力度,要求所有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接受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經考慮專家意見後,決定加強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檢測,做好上游源頭把關和圍堵工作,以迅速切斷病毒傳播。

     

    現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要求曾經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出現病徵人士於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為加強追蹤力度,當局要求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接受強制檢測。

     

    受檢疫人士檢疫開始當天或之前14天內,任何人若曾與他們居於同一居所,且在他們完成檢疫前得知有關檢疫,須在得知他們須接受檢疫後的兩天內接受檢測,並在接受檢測後三天內致電6275 6901、傳真至2530 5872或電郵至ct@csb.gov.hk向政府報告檢測結果。

  • 北大嶼感染控制中心本月26日啟用

    醫院管理局表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本月26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主要接收16至65歲、臨床情況合適、病情屬輕度或中度的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

     

    醫管局今日向傳媒講解中心籌備情況。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表示,中心的定位與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定位略有不同。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不提供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只適合病情輕微、不需儀器提供氧氣的病人入住。若病人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便要入住中心。

     

    他指,疫情嚴重時,可將大部分病人轉到中心治理,從而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陳文俊期望中心可以接收臨床情況屬中度的確診病人,例如需要口服或注射藥物治療和打點滴的病人。

     

    至於病情嚴重者,例如需要儀器提供高流量氧氣,甚至深切治療的人士,則會被送到公立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北大嶼山醫院副行政總監黃立己表示,院方添置數台核酸測試裝備,最新一部全自動核酸測試儀器每八小時可處理900多個樣本,若24小時操作,可處理近4,000個樣本。

     

    他表示,化驗室上午8時至晚上10時運作,以輸出量計,每日約可處理約1,500個樣本。

     

    中心共有六座病房大樓、共提供816張隔離病床,其中F座48張隔離病床會率先於本月26日投入服務。

  • 去年罪案增6.8%

    警方表示,去年香港錄得63,232宗罪案,較前年增加4,007宗,升幅6.8%;暴力罪案下跌3.1%,整體破案率略升0.7個百分點,至37.8%。詐騙案和勒索案升幅顯著。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今日在記者會上回顧香港去年治安情況時說,詐騙案15,553宗,較2019年增加7,337宗,升幅近九成,其中網上購物騙案、電話騙案和網上情緣騙案升幅較為顯著。

     

    網上購物騙案6,678宗,增加4,484宗,升幅兩倍,其中口罩騙案佔約2,500宗。假冒官員和「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以及網上情緣騙案,則分別上升八成半和五成,損失金額合共7億8,000多萬元,增加約一倍。

     

    他指,針對各類騙案,警方持續加強防騙教育工作,尤其在居家抗疫期間加強網上宣傳,提高市民防騙和防止網絡陷阱的意識,令歹徒難以得手。警方並持續推動業界合作,提升銀行職員、匯款商辨識受害人和協助防止罪案的能力。

     

    去年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易熱線阻止逾300宗騙案的事主匯出騙款。由於上述騙案往往涉及跨境和跨國元素,協調中心與對外合作夥伴和國際警務機關建立廣泛網絡,去年在800多宗騙案中,成功攔截逾30億元騙款,減低受害人的損失。

     

    此外,去年勒索案錄得1,399宗,較前年增加984宗,升幅2.4倍,其中裸聊勒索案上升近五倍至1,009宗,佔整體勒索案逾七成。

     

    鄧炳強表示,此升幅相信與疫情期間更多人使用網上聊天和交友軟件有關。

  • 深水埗佐敦天水圍劃受限區

    政府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晚上7時起限制在天水圍、佐敦和深水埗指明受限區域的人士留在其處所,並按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目標是在明日上午7時至7時30分左右完成行動,讓居民陸續上班。

     

    經風險評估後,政府認為有需要將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佐敦長樂街一帶、深水埗基隆街、南昌街、大南街、北河街一帶多幢大廈列為受限區域,並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確認受限區域內所有人士已接受強制檢測,以截斷該處的傳播鏈。

     

    政府早前已就恒樂樓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但大廈感染情況持續嚴峻,1月24日至今共錄得超過六宗確診個案。

     

    此外,政府早前在污水檢測中發現深水埗受限區域大廈排放的污水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懷疑大廈內有隱形患者。

     

    受限區域內將設立臨時採樣站,恒樂樓、深水埗受限區域的受檢人士須於明日凌晨2時前接受檢測;佐敦指明受限區域的人士則須於凌晨零時前接受檢測。

     

    他們將獲安排到採樣站接受核酸測試,由專人以咽喉和鼻腔合併拭子採樣。至於行動不便人士和長者,政府會安排上門採樣,或安排他們自行採集並遞交深喉唾液樣本。

     

    如受限區域內人士已於星期日或之後接受檢測,並能出示檢測結果電話短信或相關證明,無須再次接受檢測,但仍須在其處所等候,直至區內所有已識別受檢人士完成檢測,且相關檢測結果已獲大致確定,方可離開。

     

    根據最新發出的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身處上述地點超過兩小時者,即使在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也須在本周四前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為受宣告限制的居民準備簡單食物和清潔用品,民政事務處設立熱線2835 1473供市民查詢和求助,另有專為少數族裔設立的熱線3755 6816,社會福利署也會向受影響居民提供協助。

  • 四源頭未明患者居住大廈納強檢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5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24宗屬本地感染,其中四宗源頭未明,另有2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四宗源頭未明個案患者所住大廈,以及有三名員工確診的旺角朗豪坊Uniqlo須納入強制檢測範圍。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患者13男12女,年齡介乎三個月至81歲。

     

    20宗與其他確診個案相關的個案中,五宗涉及機場三跑道系統工地群組,患者包括一名工作人員和四名在檢疫中心的密切接觸者。此外,救世軍南山長者之家一名宿友和一名工作人員確診,院舍至今兩名工作人員和一名長者染病,全院兩層約100名院友和約70名工作人員須接受檢疫。

     

    此外,1月28日一個11人參與的聚會中五人受感染,另有一人初步確診,其中三名患者於旺角朗豪坊Uniqlo上班。由於此群組感染源頭不明,有機會在聚會期間或在工作地點感染,當局要求1月14日或之後曾在該店上班的員工,不論全職或兼職均須接受強制檢測。

     

    納入強制檢測範圍的還包括四宗源頭未明個案患者居住的大廈,包括柴灣興華(一)邨美華樓、將軍澳富康花園9座、元朗塘頭埔村16號、屯門友愛邨愛暉樓。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鄧炳強:堅守崗位協助防疫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表示,警方已啟動俗稱超級電腦的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系統分析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並派員協助衞生署執法和加強巡查。他指,警方會與各部門同心協力做好防疫工作。

     

    鄧炳強今日在記者會上報告警方的防疫工作時說,現時約有40名全職人員利用超級電腦全力協助分析約10,000宗個案,刑偵人員實地調查其中1,000多宗個案,追蹤病源、分析傳播熱點和超級帶菌者。

     

    警方又外借約50名人員協助衞生署調查和檢控違例個案,另有40名人員在新成立的個案追蹤辦公室追蹤確診個案。

     

    此外,警方日常派員駐守各口岸和檢疫中心協助執行檢疫令,也會上門突擊檢查和追緝違反檢疫令人士、執行大廈強制檢測,並就限聚令、口罩令和受規管處所進行巡查和執法等。

     

    鄧炳強指出,全球和本港疫情持續反覆,警方會堅守崗位,與各部門同心協力做好防疫工作。

  • 第 686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