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八旬新型肺炎患者死亡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81歲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男患者死亡,累計157名確診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該患者有長期病患,因咳嗽到私家醫生求診,其後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上月6日入住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隔離病房。他情況持續惡化,今日上午不治。

     

    院方表示難過,會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 新冠疫苗接種前必先經專家審核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每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香港接種前,必先經過政府顧問專家委員會審核,確保疫苗安全、有效。

     

    聶德權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顧問專家委員會本周會開會審視有關問題,並基於臨床數據提出建議。

     

    聶德權指出,這些疫苗在香港以外的藥物監管機構得到批准作緊急使用,政府也根據法例認可疫苗作緊急使用。

     

    至於市民接種疫苗後,出行和置身公共場所期間,須遵守的檢疫和社交距離措施會否不同,政府專家會根據科學和實際數據再作審視。

  • 坪石邨坪石廣場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安排檢測服務提供者於各區多個地點設立流動採樣站,以便強制檢測公告涵蓋的人士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最新增加的採樣站位於坪石邨坪石廣場。

     

    該流動採樣站今日服務時間為下午2時至晚上8時,明日起則延長至上午10時至晚上8時,暫定開放至本月15日。

     

    此外,鑑於近日在佐敦新填地街20、22、24及26號出現多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設於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的社區檢測中心會繼續為四座大廈居民提供免費檢測服務,暫定至1月15日。

     

    政府表示,檢測服務提供者會於流動採樣站和社區檢測中心提供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服務以作病毒檢測,費用全免。流動採樣站只會為須接受強制檢測的當區居民和工作人員提供檢測服務。

     

    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市民會收到電話短信通知,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須妥善保存相關紀錄。呈初步陽性的樣本會交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確診個案則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並公布。

  • 瑪嘉烈醫院增一員工初步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瑪嘉烈醫院職業治療部再有一名職業治療師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該部門11名職員須接受檢疫,沒有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院方上周起一直監察職業治療部員工的健康情況,並定期為員工進行檢測。

     

    她指,初步確診的職業治療師早前曾接受檢測,結果呈陰性。該名員工1月8日曾在製作壓力衣的多用途室工作,昨天開始喉嚨不適,再接受檢測後發現初步確診。

     

    何婉霞說,由於職業治療部早前已有三名病人服務助理確診,院方為謹慎起見,跟衞生防護中心討論後,決定擴大追蹤範圍,所有曾於1月4日至8日在職業治療部多用途室逗留超過兩小時或曾在該處用膳的人士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經院方點算後,五名職業治療師連同早前找到的六名密切接觸者,共11名職員須接受檢疫。

     

    病人方面,院方追蹤41名曾於此期間到訪職業治療部的病人,發現全部病人在該處逗留少於一小時,無須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為審慎起見,醫院已將有關資料交予衞生署跟進。

     

    該批病人中,13人曾領取以衣車製作的康復用品,院方已通知病人欲回收有關康復用品。病人返回醫院後,院方會安排他們接受病毒測試。

     

    此外,屯門醫院一名62歲內科男病人昨日接受病毒測試,結果呈弱陽性,院方在其血液樣本中驗出2019冠狀病毒抗體。

     

    該名病人1月6日入院時沒有發燒或其他感染症狀,當時曾接受篩查,病毒測試結果為陰性。由於病人需轉往另一醫院進行醫療程序,院方昨日再為他安排病毒檢測。

     

    基於保障病人和員工安全的考慮,醫院感染控制組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建議進行接觸追蹤,15名曾與該病人入住同一病格的病人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檢疫14日,其中五名病人已出院,會交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同時為審慎起見,院方會安排職員及病房其餘病人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病測試和醫學監察。

  • 青年發展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舉行

    青年發展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今日舉行,委員備悉2020年施政報告有關青年發展的新措施,包括協助香港青年把握粵港澳大灣區事業發展機遇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以網上形式主持會議。他說,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是香港在疫情後恢復經濟動力的重點方向,大灣區將為香港青年提供就業和創業新跑道。

     

    委員會已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為在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委員會經商討後同意推出優化措施,把資本資助部分中的政府資助按比例增加三分一,即撥款上限由現時的450萬元增加至600萬元;並增加服務部分撥款10%,即由上限每年100萬元增加至每年110萬元。

     

    此外,委員會同意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全新主題資助計劃,透過資助合資格的非政府機構和學校合作,更廣泛地為青年提供有系統、具質素和規模的本地戶外歷奇訓練活動。

     

    委員備悉委員會轄下各項青年發展項目的進展,例如去年11月推出的中學生/離校生個人升學和就業支援服務預計今年第一季展開。

  • 60人確診 佐敦唐樓錄多宗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0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全屬本地感染,其中13宗源頭不明。佐敦新填地街多幢大廈累計21人染病,曾身處該街道20、22、24和26號者須接受強制檢測,與確診者同層住戶須檢疫。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早前向新填地街26號發出強制檢測公告後,再有六個單位錄得確診個案,另有四宗初步陽性個案涉及兩個單位。

     

    此外,中心在毗鄰大廈收集深喉唾液樣本化驗後,發現20號和22號大廈也有七人染病,涉及三個單位。部分患者與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和三跑道系統工程地盤群組有關。

     

    張竹君指,雖然大廈的劏房單位設有獨立廚廁,但由於個案較多,且部分單位設施可能相通,增加傳播風險,故決定向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曾於上月30日至今日期間身處上述地點超過兩小時者須於周五或之前接受檢測。

     

    她說,香港樓宇人口密集,大廈喉管、抽氣扇、共用設施,甚至居民傾談也可能促使病毒傳播,巿民應多加注意。

     

    在47宗與其他個案相關的個案中,青衣救護站再增三名救護員染病,累計五人確診,有關救護員日常工作會接載確診病人,但他們均有穿戴合適防護裝備,中心估計可能是共用設施引致病毒傳播。

     

    三宗個案與港九小輪群組有關,其中兩名患者為公司工作人員,另一人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該群組累計有八名患者。另外,九宗個案患者屬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工程地盤群組的密切接觸者。

     

    此外,香港大學團隊的監察發現,坪石邨金石樓、藍石樓、黃石樓的污水樣本持續對病毒呈陽性反應,顯示大廈可能仍有受感染的居民,防護中心會要求曾於指定期間身處該三幢大廈的人士接受第二次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駐鐵路警區警員初步確診

    一名駐守鐵路警區港島線巡邏小隊的50歲男警員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警方會派員清潔和消毒其工作地點,並靈活調派人手,確保服務不受影響。

     

    該名警員50歲,昨日感到不適前往私家診所求醫,今日得知測試結果。他過去14日沒有外遊記錄,工作期間有佩戴口罩,最近一日上班日為本月7日。

     

    警方已安排與該名警員可能有密切接觸的警務和文職人員接受檢疫和病毒檢測。

  • 乘車優惠新受惠者須使用個人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採納顧問報告建議,將二元乘車優惠合資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60至64歲新受惠人士必須使用特定八達通,或稱個人卡,才可享受優惠。新措施最快明年第一季起逐步落實,預計60萬人受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在記者會上公布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檢討報告詳情。他指出,為防止濫用,60至64歲人士必須申請和使用特別為二元優惠計劃而設、印有相片及可識別年齡的個人卡。

     

    羅致光表示,個人卡外觀會與一般八達通明顯不同,方便車長等相關人員辨認,政府在相關軟、硬件準備妥當後便會宣布何時接受申請。在完成向新受惠人士發出個人卡的工作後,政府會於隨後兩年內把強制使用個人卡的要求擴展至65歲或以上受惠人士。

     

    當局會加強宣傳和執法,並要求所有參與計劃的公共交通營辦商加強執行查票和查核乘客身分的工作,打擊濫用,確保公帑運用得宜。

     

    羅致光說,個人卡的技術規格確定後,可於13個月內完成向大約60萬名新受惠人士分發個人卡的工作。若順利通過所有相關程序,包括立法會撥款程序,政府可在明年第一季起逐步落實新措施。倘符合特定條件,乘車優惠會擴展至紅色小巴、街渡渡輪和電車。

     

  • 稅局回應律師行相關印花稅事宜

    稅務局表示,印花稅署積極接觸由香港律師會委任介入黃馮律師行業務的中介人和受影響納稅人,協助處理相關印花稅事宜。

     

    該局回應傳媒查詢律師會介入黃馮律師行業務而可能引致的物業印花稅事宜,指按照法律權限,印花稅署雖沒有延長物業交易文書加蓋印花時限的酌情權,但若納稅人因有關介入事件而未能在限期前為其物業交易文書加蓋印花,署方會考慮減免相關逾期罰款;納稅人可自行或經其新聘任的律師向印花稅署提出申請。

     

    如納稅人因律師行的戶口被凍結而未能於短期內籌備資金支付印花稅,也可向署方申請分期繳付。

     

    此外,若物業交易最終未能完成,而原因並非買方將物業轉售或出售,有關買賣協議則無須繳付印花稅。納稅人可於該協議協定的交易完成日期後兩年內申請退還已繳付的印花稅。

     

    稅務局說,印花稅署已將有關安排通知律師會,納稅人如有查詢可致電2594 3202、傳真至2519 9025或透過電郵與該署聯絡。

  • 行會無討論英國民海外護照議題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對於如何處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中、英兩國政府早有共識;倘一方偏離共識,另一方自會採取行動。她指出,行政會議沒有討論有關議題。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被問到有建制派人士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提出的建議。她說,國籍乃敏感問題,回歸前引發關注,基於歷史原因,中、英政府對如何處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有共識;倘若一方現在偏離共識,另一方採取行動也屬理所當然。

     

    但她表示,特區政府沒有提出如何處理該種護照作為旅行證件的問題,沒有討論任何具體方案,更不存在已提出應對措施。

     

    國家和香港特區倘受外國政府不合理制裁,林鄭月娥指,特區政府已表明會配合中央人民政府採取所需反制措施。

  • 特首冀外國社會放下雙重標準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乃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望外國社會看待中國、香港內部事務時放下雙重標準。

     

    警方日前拘捕一批涉嫌顛覆國家政權人士。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向傳媒表示,警方的拘捕行動已進入調查階段,稍後或提出檢控,她不會評論,但強調警方每次行動均依法辦事,不會依政治立場作出拘捕。

     

    她反駁外國政客、政府高級官員對於拘捕行動的謬誤說法,指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人認為只要持政治理念或曾採取某些行動的人可免受法律制裁,並非法治精神,也不是香港核心價值。

     

    她重申,《香港國安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根據《基本法》第18條列入附件三在香港公布實施,屬香港法律,因此有法必依,否則法律將形同虛設。

     

    林鄭月娥又指,外國社會在看待中國事務或香港事務時,往往採取一套有別於他們看待其國內事務的立場和態度,她希望他們尊重每個國家、每個地方內部事務的自主權,放下雙重標準。

  • 區議員選舉委員應被視為公職人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區議員和選舉委員會委員應優先被視為公職人員,需要按《港區國安法》宣誓。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基本法》第104條清楚列明宣誓要求,但有關條文的宣誓範圍較窄,《港區國安法》的宣誓要求較闊,由於香港法律就公職人員的解釋不同,政府仍在釐定。

     

    她表示,區議員所屬的區議會雖然沒有政權,但在政治體制內,屬重要組織;選舉委員會委員更為重要,肩負選出行政長官的責任,從此角度來看,兩者都應優先被視為公職人員,需要按《港區國安法》宣誓。

     

    林鄭月娥說,有關法律修訂工作將在政府落實有關《基本法》第104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釋法工作內進行。

  • 第 708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