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新聞速遞

  • 懲教署推紀念專輯慶成立百年

    為慶祝懲教署成立100周年,懲教人員創作五首歌曲,輯錄成《歲月豪懲》紀念專輯,演繹該署百年來的社會責任,以及懲教人員堅守刑事司法體系最後防線的使命,竭力履行懲教並重的任務。

     

    自1920年獨立於警隊後,時稱監獄署的懲教署開始專責管理全港監獄設施。懲教署署長胡英明在紀念專輯的《懲訊》中表示,百年前的今日,該署正式負起為社會守着最後防線的使命。

     

    他說,無論哪個年代,社會上總有破壞法紀之人,包括暴力、濫藥和迷失方向的青少年。正因為懲教人員日以繼夜,風雨不改,默默看管和改變他們,社會得到安寧。更生人士出獄後重新做人,也直接減少受害人數目和受影響的家庭。百年過去,社會變得更複雜,懲教工作也配合社會需要向多方面發展。

     

    作為署長,胡英明期望帶領懲教署在安全羈押、更生工作和社區教育方面進入新紀元,繼續以無畏無懼的精神,齊心維護法治。

     

    紀念專輯除包含五首歌曲外,創作團隊更特意為每首歌曲製作專屬的音樂視頻和音樂伴唱版本。各首歌曲的視、聽、唱版本已上載該署100周年網頁

     

    此外,懲教署推出官方Facebook專頁,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加強與市民聯繫。

  • 非永久性居民可在外提出回港申請

    入境事務處公布,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身在香港以外地方而其逗留期限即將屆滿或已屆滿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可申請入境簽證/進入許可回港。

     

    一般而言,根據各入境政策或計劃獲准來港的人士可在其逗留期限屆滿前四星期內申請延長逗留期限。在遞交申請和領取有關標籤當日,申請人均須身在香港。

     

    因應疫情,身在香港以外地方而其獲准在港逗留期限即將在四周內屆滿,或已屆滿不超過12個月的人士(外籍家庭傭工和輸入勞工除外),如未能適時回港提出延期申請,可按其入境政策或計劃向入境處遞交已填妥的相關申請表格,並附上延期逗留所需的證明文件。

     

    此外,他們需提供信函,說明未能適時回港辦理延期逗留手續的原因。

     

    申請如獲批准,申請人會獲發入境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容許在標籤列明的有效期內回港。

     

    詳情可瀏覽入境處網頁

  • 律政司年報回顧去年檢控工作

    律政司刑事檢控科今日發表年報《香港刑事檢控2019》,回顧去年檢控工作,其中刑事檢控專員序言反駁有關公眾秩序活動案件檢控進展未如理想的指控。

     

    律政司指,一直高度重視履行刑事檢控工作的憲制職務,不受任何干涉。檢控決定應基於所有可接納的證據和適用法律進行客觀分析,並嚴格按照《檢控守則》而作出。

     

    就公眾秩序活動案件排期審訊進度的批評,刑事檢控專員序言指出,執法機關通常需要進行更進一步調查,因此控方會在首度聆訊內申請押後法律程序。

     

    此外,大部分被告會行使權利,申請給予時間在答辯前考慮所得證據,並尋求合適的法律代表和法律意見。因此,就大部分公眾秩序活動案件而言,首度聆訊後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進入答辯程序,且往往以數月計,然後再過一段時間才展開審訊。

     

    年報敍述律政司去年繼續努力不懈加深公眾對刑事司法體系的認識,以及其他同年完成的項目。

  • 南大嶼海岸公園未定案地圖供查閱

    為加強保育海洋生物及其棲息地,政府建議在大嶼山南部水域設立南大嶼海岸公園,公園未定案地圖今日刊憲,供公眾查閱。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建議中的南大嶼海岸公園位於大嶼山以南的索罟群島附近海域及介乎索罟群島與石鼓洲之間的海域,總水域面積為2,067公頃。

     

    該署指,大嶼山南部水域是中華白海豚、江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新增南大嶼海岸公園後,受保護的海洋棲息地範圍將會顯著增加,有助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其可持續性。長遠而言,對保護中華白海豚、江豚和其他海洋資源有莫大裨益。

     

    建議中的南大嶼海岸公園未定案地圖由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總監根據《海岸公園條例》擬備,市民可在明年2月28日前,到指定政府辦事處免費查閱地圖副本。

     

    任何人擬反對該未定案地圖,可在憲報刊登公告後60天內列明反對性質和理由,以及對該圖作出建議修訂,寄交漁護署總部。

     

    市民也可到該署總部購買未定案地圖副本,每張售價55元。

  • 醫管局報告兩初步確診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報告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其中屯門醫院一名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另一受檢疫人士在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求診時一度自行離開,經院方尋獲並作病毒檢測後證實初步確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說,該病人服務助理昨日下午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醫護人員為其採集樣本化驗,結果呈初步陽性。患者目前在隔離病房留醫,情況穩定。

     

    患者上月底曾在隔離病房工作,其間穿戴合適個人保護裝備,前日調回普通內科病房工作。院方與衞生防護中心進行感染控制追蹤,得悉患者曾為六名內科病房病人餵食。病人當時沒有佩戴口罩,與患者面對面時間較長,因此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一名護士和三名病人服務助理曾分別與患者一同用膳,又或清潔洗手間時沒有佩戴面罩,也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東區醫院個案則涉及在竹篙灣檢疫中心檢疫的80多歲男子,他昨日下午身體不適,由救護車送院求診。

     

    何婉霞說,該人士當時神情呆滯,似有認知困難,院方安排他在負壓病房等候入住病房。職員下午約5時發現該人士自行離開,隨即派人搜索,約一小時後取得聯絡,在醫院附近巴士站將他接回,當時該人士由一名熱心市民陪同。

     

    該人士其後接受檢測,證實初步確診。院方進行接觸追蹤後,並無職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有關市民與患者沒有親密接觸,與患者均佩戴口罩,因此不屬密切接觸者。

     

    此外,一名捐血人士通知醫管局,表示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該人士本月17日曾在旺角捐血站捐血,通過捐血篩選,沒有任何病徵。

     

    該人士捐出的血小板在本月20日捐予伊利沙伯醫院一名病人,病人輸入後身體沒有不良反應,但翌日因自身疾病惡化而離世。

     

    何婉霞指,在確診者捐血當日,站內捐血人士和員工均佩戴口罩,並有合適裝備,感染風險很低。至於確診者所捐其他血製品,醫管局已回收並銷毀。

  • 11月新批住宅按揭增7.4%

    金融管理局公布,11月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額372億元,按月增加7.4%。

     

    其中,一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61億元,按月增加11.7%;二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265億元,按月增加7.5%;轉按交易批出貸款47億元,按月上升2%。

     

    月內新申請貸款個案11,375宗,按月增加4.3%;新取用按揭貸款255億元,增加14.7%;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15,725億元,按月增加0.6 %。

  • 68人確診 三廈從強檢名單剔除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8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62宗屬本地感染,其中18宗源頭不明。衞生防護中心指,強制檢測名單中三幢大廈因不符準則而需剔除,中心對事件造成不便和混亂致歉。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有關大廈為觀塘曉麗苑曉星閣、西貢翠林邨安林樓和青衣青華苑華欣閣。防護中心翻查資料後,發現個別確診者因已入院而沒有在有關單位居住,又或其後更改地址,因此有關大廈並不符合兩周內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無關連確診個案的準則,需從強制檢測名單中剔除。

     

    政府已修訂名單,但由於該三幢大廈近期曾錄得確診個案,即使已不在名單內,當局仍鼓勵居民接受檢測。

     

    另一方面,強制檢測名單納入三幢大廈,分別為黃大仙慈愛苑愛仁閣、深水埗欽州街德寶大廈和九龍城何文田邨靜文樓,三者均有兩個單位出現無關連確診個案。

     

    其他個案方面,污水樣本被驗出對病毒持續呈陽性的彩雲(二)邨啟輝樓有一住戶確診,患者本月25日開始喉嚨痛,29日到門診診所求醫。

     

    此外,防護中心轄下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證實一名早前由南非到港的確診患者所涉病毒為在當地發現的新變種病毒。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屯門河公共藝術計劃展開

    由藝術推廣辦事處策劃的「非凡!屯門河」公共藝術計劃今日展開,屯門河兩岸展出多項本地藝術創作,將藝術融入屯門社區。

     

    計劃邀得陳濬人、陳韻淇、羅曉騰、黃卓健、耳製涼房(鄭淑宜、梁嘉賢)和La Belle Époque(吳斯翹、張慧敏)六組本地藝術家參與。他們走訪屯門各處,與不同社群對話,在屯門社區的歷史文化和鄰里故事啟發下創作出雕塑、城市家具、編織藝術,以及富有音樂元素的互動裝置。

     

    六組藝術作品在屯門河畔四個地點長期展示,為屯門河岸帶來新面貌,並開拓大眾對公共空間的想像。

     

    藝術推廣辦事處為計劃製作的360度虛擬實境影片已上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寓樂頻道,策展團隊通過影片帶領觀眾一同欣賞六組藝術作品,並介紹有關設計意念。

     

    為配合計劃,一系列創意社區活動將沿屯門河畔陸續展開,公眾可通過網上影片參與。活動詳情可瀏覽「我地藝術」Facebook專頁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署方提醒參觀人士必須注意保持社交距離,並遵守相關法例規定,不得進行多於法例指定人數的群組聚集,身處公眾地方時須一直佩戴口罩。

     

    查詢可致電2512 3000。

  • 山頂文輝道住宅地招標

    2020至21年度賣地計劃內位於山頂文輝道第9及11號的鄉郊建屋地段第1222號用地明年1月8日招標出售,2月5日截標。

     

    該地面積約5,067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樓面面積介乎8,081至13,468平方米。

     

    賣地文件明年1月8日上載至地政總署網頁

  • 本財年首八月錄赤字3,184億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八個月開支為5,572億元,收入2,388億元,錄得赤字3,184億元。

     

    政府表示,錄得赤字主要是薪俸稅、利得稅等收入大多在財政年度的後期收取,以及就現金發放計劃和防疫抗疫基金下各項目付款所致。

     

    截至11月底,財政儲備為8,419億元。

  • 11月環保違例個案52宗

    環境保護署公布,11月觸犯環境保護署條例被定罪的個案共52宗,兩間公司和一名人士分別因未持有許可證輸入受管制廢物及非法擺放廢物,各被罰款兩萬元,為月內最高罰款。

     

    定罪個案中,違反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19宗、涉及廢物處置19宗、涉及空氣污染管制八宗、涉及噪音四宗、涉及水污染兩宗。

  • 保險集團監管框架法例刊憲

    保險集團監管框架相關附屬法例明年3月29日起生效,有關法例今日刊憲,

     

    四項法例為《〈2020年保險業(修訂)(第2號)條例〉(生效日期)公告》、《保險業(指定保險控權公司的指定費及年費)規例》、《2020年保險業(訂明費用)(修訂)規例》,以及《保險業(集團資本)規則》,下月6日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修訂條例今年7月制定,目的是引入集團監管框架,讓保險業監管局對保險集團在香港成立的控權公司行使直接規管權力。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表示,目前保監局擔任三個國際保險集團的集團監管者。香港獲選為有關國際保險集團的集團監管司法管轄區,足以說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保險樞紐所具備的優勢。

     

    當局指,實施集團監管框架會使香港的保險規管制度與國際標準和慣例更趨一致,這充分體現政府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促使香港成為大型保險集團於亞太地區的理想基地。

  • 第 719 頁,共 7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