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更新

    政府宣布與瓦努阿圖完成商討,將更新認可新冠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周三起,持瓦努阿圖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接種紀錄的人士,可從海外地區登機來港。

     

    政府對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實施嚴格防控措施,曾逗留海外地區者,須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來港。

  • 更多前線物管人員獲發政府津貼

    民政事務局負責處所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周三推出,向在七類處所工作的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提供每月2,000元津貼,為期五個月,預計約4,000人受惠。

     

    政府指,前線清潔和保安人員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當局對他們予以充分肯定,並衷心感謝。繼擴大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對這些人員的津貼涵蓋範圍,民政事務局檢視轄下處所前線物業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後,推出上述支援計劃。

     

    新計劃涵蓋的處所包括局方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體、青少年非政府機構管理的營地和其他合資格處所;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墳場;獨立的宗教處所;香港演藝學院;香港體育學院設施;由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管理的啟德體育園園內工地辦事處和附屬設施;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的體育總會或體育機構管理的獨立辦公和體育設施。

     

    在這些處所工作的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每月可獲2,000元津貼,為期五個月,即由今年2月至6月,相關開支預計約2,885萬元。

     

    申請需由相關組織提交,下月30日截止。

  • 配合疫苗通行證 更新電子針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疫苗通行證」明日進入第三階段,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提醒符合相關要求的市民檢查電子針卡是否已包含最新新冠疫苗接種紀錄;若未能確定,可經相關政府網站下載。

     

    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特別職務)張宜偉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在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下,當局會因應接種新冠疫苗的劑次、時間、曾否感染新冠病毒等情況,而對市民有不同接種要求。

     

    資科辦提醒符合相關要求的市民檢查是否已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儲存包含所有疫苗接種紀錄的電子針卡或「康復紀錄二維碼」、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等其他「疫苗通行證」。

     

    電子針卡方面,接種疫苗後曾感染新冠病毒並向衞生署呈報的市民,可透過政府網站evt.gov.hk下載包括康復紀錄的電子針卡,也可使用「智方便」或「醫健通」應用程式下載。

     

    資科辦建議市民檢查儲存在「安心出行」的電子針卡是否已包含最新疫苗接種紀錄,以便在「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時順利出入表列處所。

     

    市民若想確認電子針卡是否已符合當前「疫苗通行證」要求,可在「安心出行」主頁按下電子針卡鍵查看自己的二維碼。若出現藍色外框,代表市民已符合要求,若為紅色外框,則市民可能未接種所要求的劑次,或應檢查是否已將最新的電子針卡儲存於「安心出行」。

     

    至於康復人士在康復後六個月內可將「康復紀錄二維碼」儲存在「安心出行」,以作「疫苗通行證」之用。

     

    餐廳、酒家等商戶的驗證二維碼掃描器已自動提示處所負責人將程式更新至最新版本,根據當局紀錄,截至今日中午,逾九成處所已更新程式至最新的4.3.2版本,張宜偉呼籲其餘處所立即更新掃描器程式,以免明日無法使用。

  • 確診個案275宗 19宗屬酒吧群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7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中環兩酒吧群組續擴大,合共再有19人染疫。此外,當局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多四宗懷疑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的個案,患者均住在港島東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48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2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0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9,739宗,9,165人離世。

     

    中環德己立街Zentral酒吧新增八宗個案,累計23人染疫。其中一名患者在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籃球隊任兼職教練,一名隊員染疫。籃球隊至今共有八名學生受感染,他們分屬五個不同班別。

     

    同區的荷李活道華懋荷李活中心酒吧Iron Fairies & J.Boroski再添11宗個案,累計22人染疫。新增個案中,兩名患者於同一晚曾到過Zentral酒吧,兩人互相認識。

     

    學校方面,上周五至今日早上共接獲45宗陽性個案呈報,涉及34間學校,其中六宗來自太古城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和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再發現四宗懷疑BA.2.12.1個案,四名患者均住在港島東區。51歲男患者居於太古城高山台廬山閣,其餘三人屬同一家庭,母女連同家傭住在鰂魚涌康景花園C座。該大廈早前有另一家庭共三人確診,兩個家庭所住樓層和坐向並不相同。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深水埗元州邨元盛樓和荃灣石圍角邨石翠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3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馬坑龍欣苑增設流動採樣站,並於周三在薄扶林華貴邨重開流動採樣站。

     

    鑑於黃大仙、油尖旺、中西區部分屋苑、屋邨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杏花邨34座無發現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柴灣杏花邨34座的強制檢測行動,其間沒有發現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435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152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全方位控煙 研煙草終局路線圖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網誌表示,本港2021年吸煙率首次錄得單位數9.5%,是控煙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政府未來會推出全方位控煙策略,以期達致無煙香港,保障市民健康。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5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特區政府的政策是鼓勵市民不要吸煙,抑制煙草的廣泛使用,並不斷減低二手煙對公眾的影響,以保障市民健康。我們一直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加強控煙,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很高興於上周四公布香港吸煙人士比率創歷史新低,由1980年代初的23.3%持續下降至2021年的9.5%,是首次降至單位數字,亦是香港控煙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最新吸煙情況統計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一期《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報告書》,於去年4月至7月期間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約581,000名香港巿民在統計時有每日吸食傳統煙的習慣,佔全港所有15歲及以上人士的比率為9.5%,較2019年的10.2%為低。

     

    至於另類吸煙產品,根據報告書,在2021年習慣每日使用電子煙的15歲及以上人士佔人口比率0.3%,實際人數約為17,500人,而2019調查時比率則為0.1%,即實際人數約為7,200人。加熱煙方面,調查發現習慣每日使用加熱煙的15歲及以上人士佔人口比率0.1%,實際人數約為8,400人,而2019年調查的相應比率為0.2%,即實際人數約為13,100人。

     

    另一方面,食物及衞生局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於2020年12月至去年12月期間進行有關中小學生吸煙情況的學校統計調查。港大調查發現中小學生的吸煙率維持於低水平,但中學生吸食電子煙的比率卻有所上升。港大調查亦發現中一至中六學生於2020至21學年時自稱當時有吸食電子煙的比率為1.1%,而2019年同樣調查的相應百分比為0.8%。

     

    在另類吸煙產品方面,雖然本港吸食這些產品的人數仍然在低水平,但我們注意到吸食電子煙的比率較上一次調查有所上升。考慮到另類吸煙產品對本地公共衞生的危害,我們有必要在這些產品大行其道之前採取行動,防止這些產品在香港扎根。我希望隨着《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生效,吸食另類吸煙產品的比率會逐漸下降。執法部門有就條例在市內進行監察及收集情報,包括監察及調查出售另類吸煙產品的違法行為,並跟進有關投訴。如發現違法行為,必定採取果斷執法行動。我嚴正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回顧過去︰控煙工作從未鬆懈

     

    儘管香港吸煙率之低已經位於世界前列,吸煙仍是最主要但亦可預防的死亡原因之一,要達致進一步將吸煙率降至我們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中訂下的7.8%的目標仍然任重道遠。統計處的報告書對我們計劃下一步的控煙工作有相當大的幫助。

     

    我們會持續積極以多管齊下的方式以進一步減低香港的吸煙率,包括立法、執法、徵稅、健康教育及與社區夥伴合作推行更聚焦的戒煙服務等,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香港的吸煙率得以降低至9.5%的單位數字,實在是政府、立法會、醫療專業人員、學校和合作夥伴經過多年努力而得到的成果。以下讓我總結一下過去多年的控煙工作。

     

    《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

     

    為保障市民健康,政府2019年2月15日在憲報刊登《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及宣傳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及草本煙。《條例草案》於2021年10月21日獲立法會三讀通過,《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其後於10月29日刊憲,並已於2022年4月30日生效。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0元和監禁六個月。衞生署控煙酒督察會因應投訴進行調查及採取執法行動。

     

    政府已在電視和電台廣告及各社交媒體上宣傳,亦有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巴士站與港鐵站內刊登廣告。就外國旅客的宣傳,我們已去信通知航空公司及錄製機上廣播,提醒外國旅客有關的禁令,通過旅遊發展局或其他渠道,向外地宣傳新措施。我們亦於各個口岸播放廣告,並設置宣傳物品。

     

    戒煙服務

     

    戒煙服務為控煙政策的重要一環。食物及衞生局一直增加資源培訓醫護人員提供專業的戒煙服務,並不斷在不同的醫療機構(例如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地區康健中心/站等)及社區(戒煙大贏家)提供便利的戒煙服務。衞生署將推出六月.戒煙月活動,向市民推廣無煙生活。大家可到衞生署的專題網頁了解更多活動詳情。此外,多個政府部門和非牟利機構亦會積極配合。今年特別與運輸署合作,為提高職業司機對健康無煙生活的關注及鼓勵戒煙,運輸署會由6月起,首先透過的士業界商會、的士業界通訊刊物及講座等活動及途徑,發放無煙生活及戒煙的信息。此外,運輸署亦會以無煙生活作為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的其中一個活動主題。

     

    衞生署設有綜合戒煙熱線及免費戒煙流動應用程式,亦資助多個非政府機構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免費戒煙服務,協助市民戒煙。市民可通過衞生署綜合戒煙熱線(電話號碼:1833 183),選用東華三院、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博愛醫院、醫管局或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為青少年提供的戒煙服務,接受專業輔導和建議,以及索取戒煙診所和戒煙藥物的資料。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亦設有青少年戒煙熱線及WhatsApp服務。而醫管局亦設有無煙新天地,當中有15所全日運作,有55所則在指定時段運作。醫管局亦設有戒煙熱線,而最近也有提供遙距醫療幫助市民戒煙。護士同事也會在病房主動提吸煙的病人戒煙。2021年服務新症大約20,000人。而其他非政府機構提供的戒煙服務,也超過10,000人。

     

    如有需要,戒煙人士可獲轉介至戒煙診所。戒煙診所的服務包括療程進行前的評估、療程進行期間的輔導,以及療程完成後的跟進服務。除辦公時間以外,這些戒煙診所亦於晚上和周末服務,並設有固定和流動診所,方便大眾使用。如有需要,戒煙診所亦會提供免費郵寄戒煙藥物的服務。此外,市民亦可免費下載戒煙達人流動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提供豐富的戒煙資訊,協助吸煙者戒煙。

     

    政府會繼續鼓勵本地非政府機構提供更多不同形式、服務時間、對象的免費戒煙服務,並提供所需財政資助。我們亦會主動採取措施推動吸煙者戒煙,並聚焦幫助現時使用電子煙和加熱煙的市民去戒煙,我們希望充分利用我們現在最新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戒煙服務。有需要戒煙人士可瀏覽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的網址

     

    擴大煙草產品上的健康忠告

     

    為進一步加強健康忠告的阻嚇力和令吸煙人士明白吸煙所帶來的健康風險,政府於2017年修訂了《吸煙(公眾衞生)(公告)令》,包括擴大健康忠告圖像的大小,由覆蓋香煙封包及零售盛器上兩個最大表面面積的50%增至覆蓋85%;把健康忠告的式樣由六個增至12個;以及展示戒煙熱線的詳情。當時的建議能配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同時與本港循序漸進的控煙政策一致。

     

    事實上,世界衞生組織亦已倡議煙草產品採用全煙害警示包裝,而越來越多國家已實施這措施。政府會密切留意現行規管煙草廣告的情況,並因應社會訴求和國際發展,適時檢視就進一步措施的規劃,包括採用全煙害警示包裝。

     

    進一步擴大禁煙區

     

    為保障公眾健康及減少市民在公眾地方接觸二手煙,《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371章)於2006年作出修訂,其中包括把法定禁煙範圍擴大至涵蓋大部分室內工作地方及公眾地方,以及某些室外地方。由2009年9月開始,禁煙規定擴展至公共運輸設施,包括設有多於一條巴士路線,或兩類或以上公共運輸工具的總站。現時,全港共有超過250個公共運輸設施及14個通往快速公路或隧道的巴士轉乘處在條例第371D章附表下被劃作禁煙區,當中包括室內、有蓋及露天公共運輸設施,違例者可被判處罰款1,500元。

     

    我們會積極研究擴大法定禁煙範圍的可行性以及科學依據,令有關法例可更有效保障公眾免受二手煙危害。

     

    增加煙草稅

     

    在政府現行多管齊下的控煙政策下,加強控煙工作的其中一項政策是檢討煙草稅稅率。世界衞生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訂明,調高煙草價格和徵稅是令人們減少吸煙的有效重要手段。多年來,政府一方面加強整體控煙力度,另一方面逐步調高煙草稅。為配合其他控煙措施,政府於2011年和2014年分別把煙草稅調高約41.5%和11.7%。目前煙草稅佔煙草產品的零售價格約64%。

     

    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本地煙草零售價的變動,以及煙草使用情況,及社會意見,適時檢討現時稅率。

     

    執法工作

     

    為加強衞生署轄下控煙酒督察團隊的執法工作,目前控煙酒辦公室在常規編制共125名負責前線執法職務的人員以外,額外聘請了66名兼職控煙酒督察,以及52名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的控煙酒督察。我們會繼續按需要檢討控煙酒辦的人手編制。

     

    於2021年,控煙酒辦公室共接獲約13,370宗有關吸煙的投訴,並因應投訴到不同地點進行過逾41,170次巡查。該期間內,控煙酒辦根據《定額罰款(吸煙罪行)條例》(第600章),就違例吸煙發出了7,703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以及40張傳票。

     

    衞生署在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生效後的巡查及行動暫發現兩宗懷疑違例銷售個案,至今共處理約30多宗涉及旅客攜帶另類吸煙產品進入香港的個案,以及三宗涉及郵包的個案。衞生署正跟進相關個案。

     

    打擊走私香煙活動

     

    海關一直以情報主導,配合風險管理及先進的查驗器材,採取全方位策略,上游堵截走私、中游取締倉存、下游掃蕩販賣,靈活調配資源打擊各類走私香煙活動;亦會透過與海外執法機關保持緊密情報交流,打擊跨國走私香煙活動。任何人未有按照《應課稅品條例》的規定於市內管有、售賣、購買、處理或處置應課稅品,即屬違法,並會被海關拘捕及作出檢控。

     

    更針對性提供教育和宣傳

     

    政府一直宣傳預防吸煙和戒煙服務,積極推廣無煙環境。為動員社區力量,衞生署亦與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非政府機構和醫護專業人員合作宣傳戒煙,並提供戒煙服務和推行預防吸煙宣傳計劃。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屬法定團體,主要職責是向政府提供有關吸煙與健康事宜的意見,教育公眾吸煙對社會及市民的影響,以及進行有關吸煙的研究。衞生署一直資助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推行宣傳和教育計劃,例如在學校舉辦健康講座、訓練計劃和劇場節目,以提高學生對吸煙禍害的認識,包括使用另類吸煙產品的禍害。

     

    醫護人員全方位幫助市民戒煙

     

    在2021年的主題性調查報告指出,大約只有27.8%的市民曾經在診症時有醫護人員詢問吸煙情況,而大部分(73.7%)人士認為醫護人員在診症時應該詢問吸煙情況。早在2000年開始,醫管局及衞生署一直有培訓醫護人員提供專業戒煙輔導服務。控煙酒辦公室也特別準備了一套為醫護人員而設的簡便工具,以便他們能更方便地協助市民戒煙和提供建議,以及教育父母不要讓小孩吸入二手煙。

     

    展望未來︰訂立「煙草終局」時間表及路線圖

     

    長遠而言,我們的目標是消除煙草禍害。我們會積極展開邁進煙草終局的工作,參考各地經驗,推出全方位的控煙策略,訂立煙草終局的時間表及路線圖,以穩步推進無煙香港的目標。我認為煙草終局應考慮以下方向︰

     

    擴大法定禁止吸煙區

     

    首先,為了降低公眾暴露於二手煙危害,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在更多的公眾地方禁止吸煙,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在禁煙區實施吸煙條例。統計處的報告書發現有超過六成人贊同將法定禁煙區擴展至交通工具等候區,更有超過四成人認為應在所有公眾地方禁煙。縱觀世界各地,有些國家或地區有設立更嚴謹的禁煙區措施,如新加坡、北京和澳門等地均設有場所管理人負責制度。部分國家或地區更將所有的公眾地方列為禁煙區,並只准許在私人地方及少數指定吸煙區吸煙。

     

    降低煙草產品的吸引力

     

    第二,我們亦需要設法降低煙草產品的吸引力。統計處的報告書發現雖然現時吸食傳統煙的人士中,多數人仍吸食原味煙,但是在較年輕的組別及女性當中,吸食薄荷味/水果味煙的吸煙人士反而佔多數,我們會對這個現象作進一步研究。事實上,現時已有不同國家和地區採用更積極的政策,就煙草的包裝、銷售和味道等各方面作出更有效的規管措施,如禁止加添味道的煙草產品、禁止於銷售點陳列煙草產品、要求煙草產品採用全煙害包裝等等。

     

    全力減低年輕人染上煙癮

     

    第三,為禁絕煙草產品對下一代的禍害,我們亦應考慮參考其他地方的經驗,採取進一步措施以避免年輕人染上煙癮。近年已有美國和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提高購買吸煙產品的合法年齡,新西蘭更計劃立法以使出生於2008年後的青年永遠不能合法地購買吸煙產品。相信我們可參考這些措施,推出適合香港的控煙策略。

     

    全方位加強控煙,達致煙草終局

     

    展望將來,政府會繼續全方位加強控煙措施,包括減少非吸煙者染上煙癮,及全力幫助吸煙者戒煙,致力再進一步降低吸煙率。我們亦會與各夥伴更緊密合作,加強公眾教育和科研項目,研究強化戒煙服務的新措施,尤其是針對青少年、女性,以及電子煙及加熱煙吸食者的戒煙服務及相關政策措施。此外,衞生署將推出六月.戒煙月活動,並與醫管局、地區康健中心或站、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以及其他醫療機構合作,幫助市民戒煙,推廣無煙生活,目標是要令更多人戒煙及避免吸入二手煙或三手煙,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為了達致消除煙草禍害的長遠目標,政府會參考各地經驗及支持本地控煙科研,積極展開煙草終局的草擬工作,提供時間表及路線圖,推出全方位控煙策略,以保障市民健康。政府正從減少公眾暴露於二手煙危害、降低吸煙產品的吸引力和禁絕吸煙產品對下一代的禍害等方向着手研究。我們必定會投放資源持續推進實際控煙工作,達致無煙香港。

     

  • 抵港第九天者須接受額外核酸檢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下月1日起微調海外和台灣來港人士登機前及抵港後的核酸檢測安排,另更新航班熔斷機制的罰則,以確保嚴防新型冠狀病毒輸入個案的同時,減低對來港人士行程的影響。

     

    現時從海外或台灣來港人士於抵港第五天須接受核酸檢測。不論他們是否提早完成酒店強制檢疫,均須於抵港第12天再進行核酸檢測。政府今日宣布,5月24日起抵港並提早完成強制檢疫者,須額外於抵港第九天接受核酸檢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部分新冠患者的病毒潛伏期較長,抵港初期的核酸檢測和快速測試結果均呈陰性,繼而進入社區。在抵港第九日增加核酸檢測,有助當局及早發現染疫個案。

     

    此外,政府表示,不少海外地區縮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規模,來港人士或難以確認當地化驗所或醫療機構是否具ISO 15189認證或獲當地政府承認。考慮到他們抵港後仍須接受檢測待行和強制檢疫安排,下月1日起,由海外或台灣登機來港者只須出示預定起飛時間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而無須出示有關化驗所或醫療機構獲ISO 15189或當地機關核准的證明文件。

     

    同時,曾在海外或台灣逗留的三歲以下小童將不必出示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然而,小童抵港後仍須接受核酸檢測和在指定檢疫酒店接受強制檢疫。

     

    政府又指,隨着全球疫情進一步緩和,且香港國際機場已加強防控措施分隔轉機或過境旅客以減低個案輸入社區的風險,下月1日起,經香港轉機或過境的旅客無須出示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

     

    另外,登機前14天至90天內曾感染新冠病毒但已康復的海外或台灣來港人士,若持有認可的康復紀錄和登機前24小時內的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可獲准登機來港。

     

    至於航班熔斷機制,政府宣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促使航空公司盡力查核乘客是否符合登機條件,同時避免影響航空公司運作和來港人士行程,下月1日起,如有航班因乘客不符登機條件來港而觸發熔斷機制,機管局將就十天內首次出現此情況的航線對航空公司發出警告並罰款20,000元。如該航線十天內再次觸及有關指標,則航空公司從有關地點抵港的航線禁止着陸香港五天。

  • 237人染疫 再添酒吧現群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3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中環再有酒吧出現群組爆發,暫有11人染疫。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7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0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29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9,464宗,9,163人離世。

     

    繼昨日公布的中環德己立街Zentral酒吧群組,同區荷李活道華懋荷李活中心LG層的酒吧Iron Fairies & J.Boroski錄得11宗個案,患者均為本月21日晚上9時至翌日凌晨2時期間光顧的客人。防護中心曾與食物環境衞生署、機電工程署到場調查,昨晚亦已向該酒吧發出強制檢測公告。

     

    Zentral酒吧群組再有四人染疫,累計個案15宗。歐家榮指,患者均於本月21日晚上11時至翌日凌晨2時到訪酒吧,其中一人稱自己當時只在門外排隊,沒有內進,但有接觸進入酒吧的顧客。

     

    當局昨日到Zentral調查,從酒吧桌、間板、空氣清新機、洗手間採集共25個環境樣本,當中24個呈陰性,一個洗手間環境樣本的檢測結果不確定。機電工程署並量度酒吧的空氣流量,會進一步分析結果。

     

    歐家榮說,經初步調查,兩間酒吧的個案並無流行病學關連。

     

    學校方面,防護中心上周接獲89家學校呈報104宗陽性個案。兩間學校懷疑出現爆發,包括九龍塘國際英文幼稚園的羅福道校舍和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分別有十宗和五宗個案。另外,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再有一名籃球課學生受感染,該校累計錄得七宗個案。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觀塘翠屏(北)邨翠榆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觀塘、葵青和東區部分屋苑和屋邨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於田灣嘉隆苑重開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愉翠苑愉欣閣錄一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沙田愉翠苑愉欣閣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一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愉欣閣劃為受限區域,約95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29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政府研增抵港者檢測次數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政府正考慮應否延長來港人士的檢疫期和增加他們須接受病毒檢測的次數,以期及早識別新冠個案。

     

    現時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海外抵港人士在酒店強制檢疫期間的第五天須接受核酸檢測。當日結果為陰性,且第六和第七天的快速測試結果也呈陰性者,可提早離開檢疫酒店,之後接受七天自行監察,第12天再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核酸檢測。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政府正分析科學數據以判斷應否延長檢疫期。

     

    至於檢測方面,視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檢視數據後的建議,以及檢疫酒店的風險,當局正研究是否要求抵港者在第七至12天之間再檢測,以盡早發現個案,切斷傳播鏈。

     

    另外,陳肇始表示政府現時不會取消航班熔斷機制,惟會監察有關數據及整體情況。

  • 270人染疫 酒吧現感染群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7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中環酒吧Zentral出現爆發,11人受感染。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1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1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4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9,227宗,9,163人離世。

     

    歐家榮說,中環德己立街加州大廈4樓的酒吧Zentral出現爆發,涉及11名上星期六晚上11時後至翌日凌晨5時期間光顧的客人。由於出現群組個案,當局將該酒吧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並收集疫苗通行證資料,防護中心也會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機電工程署到場視察。

     

    此群組中,一名患者在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任兼職籃球教練。他本周二下午到該校教授約30名學生打籃球,傍晚出現病徵,其後有六名學生檢測呈陽性。

     

    另外,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群組新增一宗個案,為早前該群組患者的同班同學,即同班共一名老師和四名學生染疫。據當局調查所得,首名出現病徵的學生居於太古城翠湖台鄱陽閣,而該大廈早前錄得一宗新冠個案,患者本月13日曾光顧太古城中心麥當勞。

     

    醫院管理局公布,靈實醫院膳食部一名員工周四的新冠快速測試呈陽性。其後,醫院感染控制組的接觸追蹤調查發現另有四名膳食部員工確診,他們分別與前述染疫員工同住一間宿房或一起用膳,另有七名員工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隔離檢疫。為審慎起見,靈實醫院膳食部暫時停止運作。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柴灣杏花邨34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九龍城和元朗區部分屋苑和屋邨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2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於薄扶林花園、大潭水塘道陽明山莊和橫頭磡邨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華心邨華冠樓檢三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粉嶺華心邨華冠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三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華冠樓劃為受限區域,約1,72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68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第 100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