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18至59歲成人可接種第四劑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建議,18至59歲人士接種第三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六個月後,可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今日連同專家顧問團舉行會議後,發表本港成人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暫擬共識建議

     

    本地數據顯示,接種三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保護力一般可於數月內維持高水平。專家認為接種第四劑疫苗或能對較年輕的成年人提供短暫的額外保護,以預防感染和出現病徵。

     

    按暫擬共識建議,未曾感染新冠病毒的18至59歲成人,若有較高暴露風險或需赴海外升學、旅遊等,可在考慮自身風險和益處後,選擇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惟第三、四針須相距最少六個月。相同做法也適用於同一年齡組別的康復者。 

  • 243人確診 ‍檢疫酒店疑現傳播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4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另外,衞生署全基因組測序分析顯示,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個案增11宗,其中四名患者曾入住蘭桂坊酒店@九如坊,當局懷疑該檢疫酒店出現傳播。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26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01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42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7,300宗,9,157人離世。

     

    歐家榮指出,11宗感染BA.2.12.1亞系個案中,六名患者在機場接受病毒檢測已得出陽性結果,三名患者在指定檢疫酒店第五天的核酸檢測驗出陽性,餘下兩名患者為夫婦,他們第12天在社區檢測中心驗出陽性。

     

    該對夫婦在蘭桂坊酒店@九如坊接受檢疫,居於3204號房,其間採集的樣本均呈陰性,完成檢疫後回家。

     

    二人居於筲箕灣,在第12天即5月14日接受強制檢測,到社區檢測中心採集樣本,結果呈陽性。

     

    歐家榮表示,鑑於兩名患者感染的BA.2.12.1亞系傳播力較強,而他們5月10日離開酒店至5月15日開始接受隔離期間,曾在社區活動並光顧食肆,為審慎起見,防護中心將他們曾到訪的11處地點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曾於相關時段前往該些地點的市民須於明天或後天接受核酸檢測。

     

    防護中心調查發現,該對夫婦入住酒店期間,酒店尚有一對父子確診,他們所住的房間樓層不同,但坐向相同。防護中心今日與相關政府部門和專家到酒店實地視察,調查個案感染是否存在環境因素,初步認為病毒可能從一樓層的房間垂直傳播到另一樓層的房間。

     

    宏思國際有限公司感染群組方面,再有十名學生和兩名教職員染疫,累計個案增至17宗。至於觀塘御善私房菜群組則增一人確診,累計個案30宗。

     

    17間學校今日呈報陽性個案,患者包括13名學生、五名教職員。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小西灣曉翠苑雅翠閣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非本地疫苗網上申報平台明重啟

    政府公布,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明日重新啟動,以提供口岸管制站和指定郵政局以外申報渠道。

     

    自去年9月起,考慮到入境人士特別是非香港居民持有非本地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政府安排相關人士於口岸管制站、指定郵政局和經網上申報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以便他們以電子方式攜帶和展示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

     

    因應最新「疫苗通行證」安排,政府已更新網上申報平台,並作出相應修訂。

     

    已自去年9月起在口岸管制站或指定郵政局申報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和非本地康復紀錄的人士,無須再作申報。該類人士若獲發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可直接使用「疫苗通行證」;如其後於本地接種額外疫苗或於本地感染並康復,可直接經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重新下載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

     

    只持有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而無須申報任何非本地康復紀錄的人士,以及同時持有非本地和本地接種紀錄但無須申報非本地康復紀錄的人士,可經網上申報平台作出申報。

     

    如從未於口岸管制站申報其非本地康復紀錄但需要申報才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相應接種要求,又或本地康復人士未曾於本地接種疫苗而只持有尚未申報的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則須經指定郵政局申報。

     

    為確保市民有充足時間申報,「疫苗通行證」作出過渡安排。今年8月31日或之前,曾在香港以外地區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可直接出示其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並填寫指明表格,以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而無須掃描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政府提醒相關處所掌管人留意以上過渡安排。

     

  • 291人染疫 上環增感染群組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9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當局再於上環發現感染群組,患者有五人,相關地點會納入強檢範圍。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8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1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75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7,057宗,9,153人離世。

     

    歐家榮闡述群組感染情況時指,五名患者上周五光顧上環338 Apartment地下的譚仔三哥米線,其中四人曾在附近的西區電訊大廈宏思國際有限公司同一教室內上課,該四人互不相識。由於當局現時不能確定病毒是在課堂上還是食肆內傳播,兩個地點均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其他群組方面,上環星月樓多三名顧客受感染,至今共73人染疫。衞生署和機電工程署到場巡視後,發現該處或因通風系統故障等因素導致鮮風量不足,已要求食肆改善。

     

    觀塘御善私房菜新增三人確診,累計個案29宗。早前錄得個案的東涌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以及紅磡新旺會桌球館,則沒有新增個案。

     

    今日有16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患者包括15名學生、兩名教職員,個案之間無流行病學關連。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2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柴灣興民邨、九龍灣麗晶花園重開流動採樣站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大圍美松苑富松閣、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五座及第六座、荃灣梨木樹邨楊樹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葵青、九龍城和元朗區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醫院管理局宣布,鑑於疫情轉趨平穩及服務需求增加,天水圍醫院、伊利沙伯院、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明日起陸續恢復正常服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特首主持兒童事務委員會會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主持兒童事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會上討論兒童住宿照顧服務檢討、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報告。委員也提出加強兒童照顧的建議,林鄭月娥表示,會向下任行政長官轉達意見。

     

    因應引起公眾重大關注的香港保護兒童會童樂居事件,政府將全面檢討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涵蓋服務規管及監察、服務規劃及提供、服務質素及員工培訓三個主要範疇。委員支持有關檢討,並就需要涵蓋的主要範疇提供意見。政府9月完成檢討,會向兒童事務委員會匯報結果。

     

    此外,委員聽取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第五份報告簡介和政府回應,備悉報告共檢討259名18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個案,其中100人死於非自然因素。報告顯示,大多數死於非自然因素的兒童因自殺喪生,其次是意外。

     

    委員就擴大檢討覆蓋面和適時作出建議的可行方法提供意見。委員支持及早落實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的各項建議,以防止兒童及青少年死亡。

     

    林鄭月娥表示,保護兒童不僅是政府的首要任務,也是所有服務提供者、校長、教師和父母的責任,尤以父母為最。

     

    她補充指,為提高公眾警覺,確保各方盡最大努力保護兒童,她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推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機制的立法工作,勞工及福利局的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法案。

     

    委員也備悉政府穩控疫情的工作恪守愛護兒童和支援家庭的原則。如個案涉及兒童,政府致力確保每項決定必考慮兒童及其家庭利益。政府會避免在住院或檢疫期間分隔兒童與父母,並會充分顧及受影響兒童的特別需要。

     

    林鄭月娥說,兒童事務委員會過去數年致力提供服務,她謹此向各委員致以衷心謝意,並確保會把他們的意見轉達下任行政長官。

     

    兒童事務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由於司長一職出缺,這次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 

  • 三廈檢出六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觀塘、粉嶺和堅尼地城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六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觀塘安泰邨景泰樓、粉嶺嘉盛苑嘉耀閣和堅尼地城西環邨西苑臺劃為受限區域。

     

    安泰邨景泰樓有2,210人接受檢測,發現兩宗陽性個案,另有兩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嘉盛苑嘉耀閣有1,415人受檢,驗出三宗陽性個案,另有七宗檢測結果不確定;西環邨西苑臺有270人受檢,驗出一宗陽性個案。

  • 研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目前逾九成半合資格長者使用過醫療券,當局會持續檢視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運作,並正硏究優化和規範醫療券的使用。

     

    陳肇始今日在立法會答覆議員顏汶羽的提問時說,截至今年4月底,曾使用醫療券的長者超過145萬人,約佔合資格長者人口的97%。此外,超過10,800名醫療服務提供者參與計劃,在接近30,000個服務地點讓長者使用醫療券。該計劃本財政年度的預算開支為43.7億元。

     

    她說,當局會按需要適當調整醫療券計劃和採取合適措施,並正硏究在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可持續發展藍圖的框架下,優化和規範醫療券的使用,包括將部分醫療券金額劃定用於基層醫療的指定用途,如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病檢查和管理;要求長者登記其家庭醫生;以及就非指定用途加入共付額的概念。

     

    陳肇始表示,當局認為仿效長者醫療券計劃,為其他年齡組別設立醫療券的建議,可能導致整個資助模式過於零散或複雜,也容易出現濫用,令寶貴資源不能針對性地有效使用。

     

    此外,該計劃一向不容醫療券純粹用於購買藥物或購買、租用醫療用品,包括樂齡科技產品等,也不應用於住院服務或日間手術程序。醫療券必須用於長者本人身上,不能轉贈別人或與別人共享。政府無計劃改變有關安排。

  •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更新

    截至本月15日,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28宗涉及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同日晚上8時,市民共接種約1,645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7,484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5%,其中103宗為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總結61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1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31宗個案有待更多資料作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未有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管局資料,上月18日至本月15日,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258.6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29.8宗。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9.4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1.7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42.2宗,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0.2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於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329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2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多個食肆群組持續擴大。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雖然近日新增個案維持約300宗水平,但幾項疫情指標數據仍然穩定,現階段可繼續觀察走勢。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1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2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02宗。四名患者離世,這波疫情累計死亡個案9,152宗。

     

    東涌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增添三宗個案,至今共六名食客染疫。最新個案涉及三名年齡介乎31至33歲的男患者,他們均於本月11日中午光顧該食肆,其中兩人三日後出現病徵,一人昨日發病。

     

    防護中心在該食肆檢取的16個環境樣本全部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

     

    上環星月樓新增六宗個案,包括五名食客和一名負責樓面工作的員工,累計個案增至70宗。歐家榮表示,當局就這個群組的個案進行全基因分析,證實患者感染本地流行的Omicron BA.2.2變異病毒株,與堅尼地城西環邨西苑臺相關個案的基因排序幾乎相同。

     

    他續指,早前染疫的一名星月樓員工居於西苑臺,而該屋苑估計於本月7日前已出現病毒傳播,不排除有關員工為星月樓群組的傳播源頭。

     

    至於觀塘御善私房菜多六人受感染,累計個案26宗。紅磡新旺會桌球館再添一宗個案,至今共14名顧客和兩名員工染疫。

     

    學校方面,新呈報陽性個案共22宗,涉及19名學生和三名教職員。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隨着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可能會出現更多感染群組,令個案數字有波動,但難以界定現時屬第五波疫情反彈,還是已踏入第六波疫情。

     

    他強調,是否調整社交距離措施須考慮一攬子指標,除每日新增個案數字,還包括醫院壓力、留醫病人數目、隔離病床使用量、嚴重或危殆病人比例等,市民無須因感染個案稍升而過分憂慮。

     

    他並指,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的人數由三星期前1,800多人跌至最新641人。過去一星期數據顯示,住院個案每日增加43至89宗,其中嚴重和危殆個案介乎零至三宗,與3月高峰期比較,這些數據現處於較低水平。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西苑臺、粉嶺嘉盛苑嘉耀閣、觀塘安泰邨景泰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在各區設立流動採樣站,便利市民接受檢測。

     

    鑑於南區、觀塘和灣仔部分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特首主持扶貧委員會會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扶貧委員會第四屆任期內的第六次會議,總結本屆政府扶貧助弱工作成果。

     

    會議上,委員全面回顧本屆政府推行的扶貧助弱政策及措施,又聽取政府部門匯報項目進展。

     

    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在五年間上升71%,由2017至18年度653億元大增至2022至23年度1,118億元,升幅為歷任政府之冠。

     

    因應新冠疫情,政府在恆常現金政策的基礎上推出多項一次性逆周期措施,以期穩定經濟及就業環境,並紓緩基層市民生活壓力。根據2020年數字,貧窮人口大幅由政策介入前的165萬減至55萬,令約110萬人脫貧,貧窮率降低15.7個百分點,扶貧成效明顯。

     

    此外,2017年7月至今,關愛基金推出23項新援助項目,承擔額增至約208億元,共123萬人次受惠;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的資助項目增加319個,資助總額增加2.6億元,受惠人士增加26萬。

     

    委員認同本屆政府整體扶貧工作成果,期望下屆政府繼續關心基層市民需要,應對貧窮問題。

     

    林鄭月娥表示,扶貧委員會是特區政府推動扶助弱勢社群的重要夥伴,不但向政府提供寶貴意見,也通過關愛基金和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支援具補漏拾遺功能或先導計劃性質的項目,體現民、商、官合作和公眾參與。

     

    她衷心感謝委員會積極參與扶貧工作,提出具建設性的意見,讓政府的政策及措施更能切合不同群組需要。

  • 樂華北邨秉華樓錄三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觀塘樂華北邨秉華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三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兩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1,001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394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328人染疫 再有食肆錄多宗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2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位於東涌富東廣場的譚仔雲南米線三名食客染疫,至於觀塘御善私房菜、上環星月樓、紅磡新旺會桌球館群組均再添感染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個案中,39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6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62宗。

     

    政府昨晚把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歐家榮指,染疫的兩男一女互不相識,但曾於本月11日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期間光顧該食肆,其中一名患者當日出現病徵,或屬傳播源頭,另外兩人分別在兩至三日後發病。

     

    根據該食肆的「疫苗通行證」所載資料,上述時段約有200名食客,防護中心會發短信提醒有關食客接受強制檢測,食肆約30名員工也須接受核酸檢測。當局會到該食肆採集環境樣本作化驗,並了解其衞生情況和食客座位分布。

     

    其他群組方面,御善私房菜再多八名顧客和一名職員受感染,累計20宗個案。防護中心進一步查問各患者本月9日到訪該處所的原因,部分人透露當晚到場與朋友或商業夥伴聚會交流,其間現場曾舉行慶功和試食會,防護中心不排除因顧客除下口罩進食導致群組感染。

     

    調查後,防護中心得悉當晚活動涉及43名顧客、四名職員和兩名處所負責人,已將事件轉介食物環境衞生署,以跟進相關處所有否違規。

     

    星月樓新增八宗個案,包括五名顧客和三名員工,至今共55名顧客和九名職員受感染。新旺會桌球館再多一名顧客檢測呈陽性,累計個案15宗。

     

    就早前兩名分別由菲律賓和美國抵港的人士到訪新旺會桌球館後染疫,歐家榮表示,全基因分析結果顯示兩名患者帶有的病毒屬於現時本地流行的病毒株,證明他們在桌球館受感染,有關個案會列為本地感染。

     

    當局也就星月樓、新旺會、元朗牡丹金閣群組相關個案進行全基因分析,發現全部屬於Omicron BA.2.2變異病毒株,但基因排序有別,因此認為三個群組沒有關聯。

     

    另一方面,曾出現感染個案的一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一名員工確診,八名院友和兩名員工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今日有20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患者包括一名特殊學校教職員。連同昨日公布的兩宗個案,該校先後有三名教職員染疫,他們曾在同一辦公室除下口罩用膳。

     

    此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觀塘樂華北邨秉華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位於深井碧堤半島和葵涌安蔭邨的流動採樣站明日重開,位於荃灣梨木樹邨的流動採樣站則延長服務至星期四。

     

    鑑於屯門、北區和離島部分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第 104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