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第七輪指定檢疫酒店增六間

    政府公布第七輪指定檢疫酒店計劃增加六間酒店,新增酒店本周起接受房間預訂,本月底起陸續投入服務,預計可額外提供約2,000間酒店房。

     

    為應對預期持續增加的來港旅客數目,政府上月25日發信邀請持有效牌照的酒店或旅館申請加入第七輪指定檢疫酒店計劃,增加有關酒店房間供應。

     

    六間新增指定檢疫酒店為尖沙咀皇悅酒店、歷山酒店、悦品海景酒店.觀塘、悦品酒店.荃灣、香港諾富特世紀酒店、帝景酒店,將投入服務至計劃7月底結束為止。

     

    另有11間原為社區隔離設施並已轉作指定檢疫用途的酒店,已申請正式加入今輪指定檢疫酒店計劃,服務期可延長至7月底。

     

    截至今日,指定檢疫酒店共有62間,提供約22,000間酒店房。

  • 翠林邨秀林樓錄九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將軍澳翠林邨秀林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九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約98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43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社交距離措施如期周四再放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如期於周四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其中餐飲處所可提供堂食的時間將延長至晚上11時59分。她呼籲市民屆時要更小心,如非飲食或做運動,應佩戴口罩。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過去一周,本港疫情仍然平穩,每日確診個案維持200至300宗水平,當局認為目前疫情風險可控,故如期落實早前公布擬於本周四實行的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其中,餐飲處所堂食時間屆時將延長至晚上11時59分,同枱人數上限維持每枱八人,但宴會人數上限由20人增至120人;酒吧和酒館可重新開放,並可營業至凌晨1時59分,每枱人數上限四人,顧客人數上限為處所容納量上限的75%。

     

    此外,其他在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時仍然關閉的表列處所將可重新開放,包括浴室、派對房間、夜店、夜總會、卡拉OK場所、麻將天九耍樂處所和郵輪,但仍有場地容量和其他方面的限制。

     

    林鄭月娥指,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已過,現時恐處於低位膠着狀態,同時社區出現一些群組感染,所以仍有風險。

     

    她指,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將有更多活動容許市民無須佩戴口罩進行,她呼籲市民應更加小心,如非飲食或做運動,應佩戴口罩。

     

    她再次提醒市民接種新冠疫苗,重申接種疫苗是減少新冠患者重症的最有效方法。現時疫苗接種率,尤其長者接種率仍有必要提升。

     

    此外,政府提醒市民,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本月31日起實施,屆時所有12歲或以上的市民,除非取得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否則必須按相關要求接種新冠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

     

  • 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更新

    政府宣布,將更新認可新冠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周三起,持厄瓜多爾、肯尼亞、塞舌爾、委內瑞拉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接種紀錄的人士,可從海外地區登機來港。

     

    另外,政府指,歐盟新冠數碼通行證所載的病毒檢測證明,可用作登機來港前所須的核酸檢測證明文件。若來港人士的歐盟新冠數碼通行證載列其全名、起飛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等資料,即可視作符合登機前核酸檢測證明文件的要求。

     

    政府對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實施嚴格防控措施,曾逗留海外地區者,須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來港。

  • 新聞處部分電腦系統異常

    政府新聞處表示,今早發現部門部分電郵系統和對外系統出現異常,為謹慎起見,已立即通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和警方跟進和調查。

     

    政府新聞處就傳媒查詢有關該處電腦系統出現故障事宜作出回應,指部門提供的傳媒和公眾服務,包括新聞發布系統和刊物及圖片銷售服務大致維持正常;新聞公報網頁則短暫受影響,經緊急維修後中午恢復正常。部門正全力恢復電郵系統運作和政府新聞網更新工作。

     

    政府新聞處強調,受影響的系統沒有儲存個人或保密資料;部門會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緊密聯繫,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 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莫遲疑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每日可處理多達十萬劑疫苗,現時每日處理量約為三萬劑疫苗,接種能力非常足夠。他呼籲到期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而尚未接種的市民盡快行動。

     

    聶德權今日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說,現時三歲或以上人口的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逾九成,第二劑約為86%。以12歲以上人口計算,第三劑疫苗接種率逾五成。

     

    他指,到期接種第三劑並已接種的人口中,20歲至60歲群組的接種率僅為68%,60歲以上群組的接種率則為80%,仍未達足夠保障。

     

    他續說,近日接種第三劑疫苗的數字有所上升。政府期望透過各種方法推動市民及早接種三劑疫苗,較早前已發放逾一百萬個信息,提醒相關市民到期接種第三劑疫苗。

  • 青衣盈翠半島五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青衣一幢早前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廈採取執法行動,檢查約28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其中五人違反強制檢測公告。

     

    葵青民政事務處連同葵青警區和衞生署今早約7時30分在盈翠半島10座展開行動,早上約10時結束。

     

    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 樂悠咭接受65歲或以上長者申請

    政府宣布,今年6月1日至明年10月底分階段接受65歲或以上合資格香港居民申請樂悠咭,以繼續享用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申請人可按時間表經八達通App手機應用程式或郵寄表格遞交申請。

     

    八達通公司設有樂悠咭申請服務專線3147 1388,方便長者及其照顧者查詢。

     

    今年6月1日起,紙本申請表派發地點將增至超過540個,新增在190多個房屋委員會轄下屋邨辦事處和房屋協會轄下屋邨派發。

     

    樂悠咭印有合資格受惠人士的個人相片和姓名,每名合資格人士只可持有一張。政府會資助首次申請樂悠咭的20元行政費用。

     

    政府完成向65歲或以上受惠人士發出樂悠咭後,將取消現有不記名長者八達通卡和一般個人八達通卡享用二元優惠的安排,屆時合資格人士須使用樂悠咭才可享用二元優惠。

     

    政府今年2月27日起實施二元優惠計劃優化和防止濫用措施,包括把合資格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同時規定60至64歲合資格人士須使用樂悠咭才可享用二元優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出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後向傳媒表示,期望樂悠咭適用於所有合資格長者後,能做到一卡通行,讓他們享用交通甚至商戶優惠。

  • 本港錄234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3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6,109宗。觀塘御善私房菜、紅磡新旺會桌球館、上環星月樓群組均再有新增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中,42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13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21宗。

     

    群組爆發方面,御善私房菜群組多一男一女受感染,累計個案11宗,患者全為顧客;新旺會群組再錄一宗個案,累計13男一女呈陽性。

     

    星月樓群組則新增一男三女共四名顧客受感染。計及早前個案,共50名顧客、六名職員檢測呈陽性。此外,在該食肆3樓碗碟櫃、抽氣喉和食物升降機按鈕檢取的環境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至於學校個案,31間學校共呈報35宗個案,涉及29名學生和六名教職員。其中,一家特殊學校有兩名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和用膳的教職員染疫,當局認為兩宗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已把辦公室其他人員列為密切接觸者,安排他們接受家居檢疫。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將軍澳翠林邨秀林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大埔、葵青、沙田區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遙距診療 中醫抗疫

    食物及衞生局透過中醫藥發展基金推出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資助中醫師為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提供免費遙距診療和中藥配送服務,除有助紓緩患者症狀,更能推動中醫藥普及化。

     

    參與計劃的註冊中醫師林蓓茵表示,通過視像詳細問診,15至20分鐘便能判斷病人所屬的中醫症型,從而處方適合的中藥。藥物其後會配送至病人住處,她指,一般輕症患者服藥四天後,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計劃3月22日推出,由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負責統籌,高峰期每日服務500名病人。總會主席陳永光認為,計劃有助推動中醫普及化,讓更多市民知道中醫對急性病和傳染病也有療效。

  • 梨木樹邨桃樹樓檢五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荃灣梨木樹邨桃樹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五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約1,659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799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羅致光:修例助院舍更符社會要求

    為改善院舍服務質素,政府草擬《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撰文表示,法案本月25日首讀。

     

    他指,法案建議分兩階段增加最低人均樓面面積,中、低度照顧院舍須在八年內擴充人均樓面面積至八平方米。現時約460間院舍未符合這項新規定,合共要削減約6,300個宿位。不過,現時市場上符合新規定的院舍可提供約8,700個空置宿位,是次修訂不會令現有住客失去院舍照顧。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5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前言

     

    檢討1995年生效的《安老院條例》及2011年生效的《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的工作,於2017年6月由社會福利署成立的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開展,歷時兩年,於2019年5月完成。工作小組成員有時任立法會議員、服務使用者及照顧者、營辦院舍的非政府機構及私營機構代表、學術界,以及其他人士。工作小組討論多個檢討範疇,當中有不少爭議。一方面,工作小組希望透過修改法例,訂出更高的要求,以改善院舍的服務質素;另一方面,工作小組亦考慮到有關建議的實際可行性、營辦院舍成本增加及宿位減少。雖然工作小組用了兩年時間完成檢視不算短,但最終能提出19項建議,特別是就多個重點範疇提出了修訂法例的方向,實有賴前任社署署長與社署同事,連同勞工及福利局同事的努力,亦要靠工作小組中代表着不同持份者及理念的成員,願意互諒互讓,才獲得這個成果。

     

    修例主要內容

     

    將於5月25日首讀的法案內容有八大方面的修訂:

    提高最低人手規定; 調高每名住客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 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 引入院舍主管註冊制度; 改善保健員註冊制度; 優化藥物管理、使用約束措施和維護住客尊嚴及私隱的規定; 調高罰則;以及 廢除安老院的豁免證明書制度。

    法案內容細節十分多,在此難以一一細說,有興趣者可參閱政府提交給立法會的相關文件。在此,我只簡短說明兩點:過渡期的安排及加強院舍持責者的監管。

     

    過渡期的安排

     

    過往公開討論較多的範疇是院舍人手比例及住客人均樓面面積,特別是後者。條例草案建議分兩階段提升院舍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前後八年完成過渡。現時法例只規定住客人均樓面面積不低於6.5平方米,條例草案建議容許現有的高度照顧院舍有四年時間達致人均樓面面積不低於8平方米,以及在八年內符合人均樓面面積9.5平方米的新規定;而現有的中、低度照顧院舍則可用八年時間符合人均樓面面積8平方米的新規定。現時1約有460間院舍2未符合上述的新規定,合共需要削減約6,300個宿位。由於現時市場上其他已符合新規定的院舍約有8,700個空置宿位,今次修訂不會令現居於這些院舍的住客失去院舍照顧。這個過渡安排是讓現有院舍可透過自然流失、逐步減少宿位及進行所需改裝工程或搬遷處所,以達致新規定。

     

    加強院舍持責者的監管

     

    加強院舍持責者的監管是今次法例修訂中的新增部分,亦是今次法案草擬工作中較具挑戰及花了較多時間作研究的部分。今次草擬工作橫跨差不多三年3,其草擬的挑戰性在於香港現有法律中與監管院舍性質的類似法例較少,其中可作參考之一是《旅遊業條例》(第634章)。

     

    院舍可以是由法人團體(如私營公司、非政府機構)、合夥及獨資經營人營辦。在新規管制度,所有院舍新牌照或牌照續期的申請人必須為「適當人選」4。申請人也必須提名一名管理人員作為該院舍的負責人,而該負責人也必須為「適當人選」。以營辦機構屬法人團體為例,營辦機構便須提名一名董事或關涉管理的人為該院舍的「負責人」。引入「負責人」制度,有助推進營辦機構的問責文化。

     

    除了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條例草案引入全新的院舍主管註冊制度,以改善院舍日常管理和運作。申請成為註冊主管的人須持有相關專業資格或學歷,或相關工作經驗。社署署長須信納該申請人是成為註冊主管的「適當人選」,包括考慮其相關犯罪紀錄等。

     

    結語

     

    今次的法例修訂並非小修小補,若能成功完成有關修例工作,在法案中有關過渡期安排之內仍未能切合今天香港社會對院舍服務水平應有要求的院舍,將可能逐步退場,由更符合社會要求的院舍取而代之。

     

    當然,單是修改法例本身不足以達致院舍服務質素改善的目的,若沒有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只會令服務供應量減少。所以,與此同時,增加院舍服務供應便至為重要。除在政府用地上興建福利設施外,在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預留等同約5%總住用樓面面積作福利設施、在合適的賣地條款中加入福利設施、豁免新私人發展項目中涉及安老院面積的地價、鼓勵非政府機構透過重建或擴建增加福利設施、重建或改建校舍作為福利用途等,都為持續增加院舍照顧服務建立了穩健的基礎。再加上透過買位計劃及院舍券,以穩定院舍營運在財務上的可操作性,法案內容中所訂立的過渡期安排,便清楚列明了有關改善院舍服務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1以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數字估計。

    2當中有約14%是資助院舍。

    3我們先後在2019年4月及2020年6月,向上屆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以及福利事務委員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匯報工作小組的建議。我們在2019年下半年就工作小組的建議諮詢安老事務委員會、康復諮詢委員會及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以及在2020年上半年為持份者舉辦四場交流會。其後我們隨即着手準備條例草案的草擬工作。在草擬過程中,我們需從政策、實施、持份者的意見及法律等方面,考慮如何將工作小組的建議納入法例,以敲定條例草案的細節。雖然此項院舍法案草擬工作亦屬重要,但相對過往三年對抗疫情、完善選舉制度等的立法工作,便不是最優先的工作。

    4條例草案列明,社署署長在判斷申請人是否「適當人選」時,要考慮其曾否在香港被裁定犯可公訴罪行或在香港以外地方被判處監禁、在任何地方被裁定犯涉及欺詐或不誠實的罪行、被裁定犯院舍條例的罪行、過往申請或續期院舍牌照的情況、是否屬破產人士或屬正在清盤當中的法人團體的董事等。

  • 第 105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