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抵港人士可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

    政府今日公布,本月起抵港的人士可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以方便短暫停留香港的人士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有效期由抵港日起計180天。

     

    現時,所有在過去14天曾在海外地區逗留的人士必須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一般而言為兩劑疫苗,方可登機來港。然而,當「疫苗通行證」本月31日進入第三階段,一般人士須已接種三劑疫苗。

     

    由於抵港人士或未能在相關地區接種第三劑疫苗,本月1日或以後從香港以外地區抵港的人士可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以便利他們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

     

    由本月5日起,抵港人士在口岸獲發強制檢疫令時會一併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

     

    本月1至4日入境的人士可在完成檢疫後到18間指定郵政局填寫申報表、出示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和檢疫令,以獲取「臨時疫苗通行證」。

     

    至於在本月1日起透過回港易、來港易計劃等到港而無須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可到 18 間指定郵政局申報其入境資料,以獲取「臨時疫苗通行證」。

     

    政府提醒,有關人士須在「臨時疫苗通行證」有效期內盡早按「疫苗通行證」不同階段的要求在本地接種所需劑量的疫苗,以在「臨時疫苗通行證」失效後繼續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

     

    此外,為便利非本地康復人士使用「疫苗通行證」,非本地康復人士明日起可在入境時於口岸申報其非本地康復紀錄,以獲發包含其康復身分的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

     

    已在港的非本地康復人士明日起也可到18間指定郵政局申報其非本地康復紀錄,成功申報後會獲發「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由康復日期起計180天,可替代疫苗接種紀錄進入實施「疫苗通行證」的指明處所。 

  • 明德邨明道樓檢七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將軍澳明德邨明道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七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三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共1,223人接受檢測。

     

    強檢行動今早約9時完成,當局派員到訪737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118戶。

  • 五疫苗接種中心月中關閉

    政府本月中起調整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運作安排,關閉其中五間,並縮短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開放時間。

     

    位於香港大學陸佑堂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提供服務至本月22日;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九龍灣體育館、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和荃灣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則於下月1日關閉。

     

    沙田圓洲角體育館、荃灣體育館兒童疫苗接種中心下月分別遷往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和葵涌林士德體育館。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林士德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除了為12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復必泰疫苗外,也為5歲至11歲兒童接種適當劑量的復必泰疫苗。

     

    21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下月繼續服務市民,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和星期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開放。每日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為清潔時間。 

     

    政府表示,目前12歲或以上接種人口之中,47%已接種三劑疫苗。因應過去數星期接種需求減少,最新每日接種劑次的七天移動平均值僅約27,200劑,遂作出上述安排。政府仍會推行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上門為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70歲或以上長者、行動不便人士免費接種科興疫苗。

     

  • 住宅租金扣稅法案周五刊憲

    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條例草案周五刊憲,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審議,以落實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相關建議。政府期望法案可於立法會夏季休會期前通過,讓措施可由2022至23課稅年度起實施。

     

    政府表示,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措施旨在減輕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負擔,估計惠及約43萬名納稅人。政府稅收每年因而減少約33億元。

     

    根據條例草案,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可就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或兩者作為合租租客身分,就有關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處所租金申索稅項扣除,扣除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要符合扣除資格,有關物業須為納稅人主要居所,所訂租賃也須加蓋印花。

     

    合資格納稅人可於6月寄出的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條例草案通過後,稅務局會在評定2022至23課稅年度暫繳薪俸稅考慮有關扣除。

  •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徘徊三百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1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2,765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22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01宗。三名患者離世,這波疫情累計9,115人死亡。

     

    歐家榮指,今日學校呈報的陽性個案有17宗,涉及12名學生和五名職員,來自17間學校,包括八間小學和七間中學。

     

    談及疫情走勢,歐家榮說,過去兩周確診數字拾級而下,過去四天每天感染個案徘徊三百宗,顯示疫情走勢緩慢而穩定向下,但與前幾波疫情相比,個案仍屬高水平,當局的防控策略是希望盡量控制,將個案數字遏至最低。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荃灣梨木樹邨楓樹樓、深水埗白田邨昌田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荃灣、離島、大埔、葵青區部分屋邨和屋苑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將軍澳怡心園錄兩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將軍澳怡心園第4座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兩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怡心園第4座劃為受限區域,約790人接受檢測。

     

    強檢行動今日上午約8時完成,當局派員到訪328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21戶。

  • 海逸豪園11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紅磡一幢早前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廈採取執法行動,檢查約12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其中11人違反強制檢測公告。

     

    ​九龍城民政事務處連同九龍城警區和衞生署今早約7時30分在海逸豪園5座展開行動,約10時結束。

     

    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 社交措施再放寬 泳池泳灘先重開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本月19日實施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考慮到疫情相對穩定和市民的強烈訴求,政府會提早於本周四重開泳池和泳灘、容許食肆最多八人一枱,而市民在戶外運動時可除下口罩。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自學校陸續恢復面授課堂、社交距離措施首階段放寬和入境安排調整後,即使經過復活節和勞動節長假期,本地疫情並無出現反彈,各項監測指標均顯示疫情持續回穩和改善,令政府放心繼續在復常之路前行。

     

    在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下,受香港法例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規管的所有其他表列處所將獲准重開,包括酒吧或酒館、浴室、派對房間、夜店或夜總會、卡拉OK場所、麻雀天九耍樂處所和郵輪,但處所容量或每枱人數仍有限制。其中,酒吧和酒館可營業至凌晨二時,但只准最多四名顧客同坐一枱。

     

    餐飲處所方面,堂食時間將由晚上10時進一步延長至午夜12時,每枱顧客人數上限由四人增至八人,並可舉辦不超過120人的宴會。

     

    政府又放寬已復業處所的容量限制,以戲院為例,入場人數上限會由目前場地可容納人數50%增至85%,觀眾也可在場內飲食。

     

    此外,早前未開放的泳池、沙灘、水上活動中心、水上樂園等康樂體育處所可重開,市民在戶外和室內進行運動時無須戴口罩。

     

    林鄭月娥指,疫情比預期更快受控,政府評估疫情發展和市民對防疫措施的意見後,決定提早於本周四推行其中三項放寬措施。

     

    她說,當局會率先重開泳池、沙灘、水上樂園和水上活動中心,並容許市民在戶外運動場所進行運動、在戶外其他公眾地方跑步和進行劇烈運動,又或身處郊野公園時不用戴口罩。另由於母親節臨近,餐飲處所每枱人數增至最多八人的安排也提早實施。

     

    林鄭月娥又提醒相關處所必須嚴格執行「疫苗通行證」的規定,政府部門亦會加強執法。在剛過去的周末,執法部門已進行4,800次巡查,共發出18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以及就45宗個案提出檢控。

     

  • 亞博館治療設施明起轉為備用狀態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近日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數字回落,入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大幅減少,加上醫院管理局人手恢復正常,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明日起轉為備用狀態。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向傳媒說,目前約1,300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留醫,平均每日75人入院,出院則有140人。當局已購入足夠數量的新冠口服藥物,經多個渠道處方予患者。

     

    醫護人手方面,98%曾染疫的醫管局員工已返回工作崗位,令整體人手回復正常,普通科門診服務和其他因疫情暫停的醫院服務會逐步恢復。

     

    有見及此,醫管局明日起會將設於亞博館的社區治療設施轉為備用狀態,但不會拆卸。內地援港醫療隊分批返回內地,最後一批於本周離港。

     

    對內地援港醫療隊過去一個多月悉心照料本港新冠患者,林鄭月娥表示感謝。她說,來港的內地醫療人員與醫管局人員合作無間,為往後香港與內地的醫療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 誤寄補助金支票 社署致歉

    社會福利署向合資格興趣班導師發放補助金,過程中發現共354張於4月下旬寄出的劃線支票被郵寄至錯誤地址,社署就事件向受影響導師致歉。該批支票已被全數取消,部門會盡快安排重新寄出支票。

      

    社署早前推出第四期津助機構興趣班導師補助金計劃,為每名合資格導師,提供一次過5,000元的補助金,以紓緩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為他們帶來的影響。

     

    他們在今年第一季受聘或曾協議受聘於社署津助機構營辦的津助福利服務單位,為服務使用者提供有關藝術、舞蹈、手工、體育等方面訓練,因為疫情導致服務暫停而收入受損。

     

    社署初步調查後發現,今次事件是該署人員輸入和核對資料時出錯所致。部門至今成功致電350名受影響導師,向他們致歉,並已通知有關銀行將該354張支票全數取消。事件未有令政府蒙受金錢損失。

     

    寄出的支票除印有合資格導師的姓名外,不涉其他個人資料。社署已將事件通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並會全面檢視工作流程。

     

    查詢可致電2892 5126或2892 5121。

  • 疫情平穩 醫院周五恢復特別探訪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9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92,452宗。考慮到近日疫情回復平穩,醫院管理局周五起恢復26間醫院非急症病房和部門的特別探訪安排。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21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8宗。再有七名患者離世,這波疫情累計9,112人死亡。

     

    歐家榮指,約2,000間學校今日恢復面授課堂,由學校呈報的陽性個案有45宗,涉及37名學生和八名職員,來自42間學校,包括三間幼稚園、幼兒中心、23間小學、14間中學,以及兩間特殊學校。

     

    此外,26間公立醫院周五起恢復非急症病房和部門的特別探訪安排。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表示,每名病人每星期可獲安排一至兩次探訪,每次由一位已登記訪客探訪一小時,探訪期間不可換人。醫院職員會聯絡家屬預約,家屬無須另行致電醫院。

     

    探訪人士必須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不少於14天,並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或探訪前24小時內的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新冠康復者在康復三個月內可獲豁免相關要求。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將軍澳明德邨明道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鑑於南區、黃大仙、北區部分屋邨和屋苑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安心出行運作無須人臉識別功能

    就有傳媒報道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內發現人臉識別相關功能,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今日作出嚴正聲明,指「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推出至今,程式運作從來沒有也無須採用人臉識別功能。

     

    資科辦就事件與開發及運維的承辦商了解和跟進後,得悉承辦商在開發「安心出行」程式時應用市場上一個現成的模組,用以操作手機鏡頭進行運作所需的掃描程序,即掃描和識別場所二維碼、電子針卡二維碼、的士車牌號碼等。除此以外,該模組並沒有進行任何其他運作。

     

    由於得悉有關模組同時包括人臉識別相關的預設功能,資科辦已要求承辦商研究在不影響程式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從模組中刪除與人臉識別相關功能,釋除公眾疑慮。

     

    資科辦強調,一直重視公眾對私隱的關注,每次在「安心出行」程式加入新功能時均會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意見。「安心出行」程式已通過由獨立第三方進行的私隱影響評估和資訊保安風險評估和審計,確保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

     

    此外,「安心出行」程式每次推出新版本均須交由各大流動應用程式商店嚴謹審批,確保在其商店推出的程式切實遵守保護個人私隱的要求。

     

    資科辦表示會繼續以公開透明方式,向公眾解說「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的資訊保安和私隱保障。

  • 第 110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