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內地專家考察社區防疫抗疫工作

    中央派遣的內地疫情防控專家到訪香港國際機場、天水圍(天業路)社區健康中心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了解特區政府外防輸入和在社區的防疫措施。

     

    上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闞飆率領的專家組到訪香港國際機場,參觀設於T1中場客運廊的一號臨時樣本採集中心,了解特區政府就抵港人士實施的檢疫措施和檢測安排。專家組並分享內地外防輸入的相關經驗。

     

    其後,專家組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參觀天水圍(天業路)社區健康中心,聽取醫院管理局人員介紹指定診所的角色,並跟醫護人員交流治療新冠病人的經驗。

     

    下午,專家組到訪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中心職員向專家組介紹地區康健中心在地區層面的防疫抗疫工作,包括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派發抗疫物資包、發放相關健康資訊、舉辦教育活動等。

     

    地區康健中心今日起向年滿60歲的服務對象免費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鼓勵他們多做檢測。專家組也視察相關服務情況。

     

    陳肇始表示,特區政府通過快速擴大公營醫院的治療能力,以及按新冠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流、分層治療,可集中資源救治病人,同時加強在社區層面向確診者提供適當的醫療支援,避免病人由輕症變重症。地區康健中心積極在地區層面推廣和參與各項防疫抗疫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政策措施,同心抗疫。 

  • 清澤樓錄七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上水清河邨清澤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七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三宗不確定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清澤樓劃為受限區域,有1,66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大廈79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青年發展乃鄂港合作重要領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祝賀湖北省香港青年創新服務中心「港創匯」開幕。她表示,青年發展是鄂港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相信「港創匯」將成為香港青年到湖北發展的橋頭堡。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19日在湖北省香港青年創新服務中心揭牌儀式的視像致辭文本: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是湖北省香港青年創新服務中心---「港創匯」開幕的大日子。我雖然不能親身出席開幕典禮,但希望通過視頻,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送上我最誠摯的祝賀。

     

    去年11月底我到訪武漢,見證了香港與湖北省正式成立鄂港合作機制。在湖北省香港商會的周年慶典晚宴上,我和趙海山副省長(湖北省副省長)、林華會長(湖北省香港商會會長)和其他鄂港機構代表一同主持了「港創匯」啟動儀式。我非常高興在林華會長的帶領和推動下,「港創匯」只用了短短五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籌備工作,正式投入服務,我對此表示敬佩和衷心的祝賀。

     

    青年發展是鄂港合作機制中重要的合作領域之一。本屆政府尤其重視青年發展工作,大力推動香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非常高興湖北省委、省政府認同我們這方面的願景,明確支持香港青年在鄂創業,並同意將「港創匯」納入湖北省青創園試點園區,讓它能夠享受與其他湖北青創園同等的待遇和政策支持。

     

    「港創匯」是湖北省首個由來自香港的商會和企業組織成立的青創服務中心,除了有完善的硬件設施之外,更有香港的企業家和商會會員,為青年朋友提供有關創業的專業意見和支援。我相信「港創匯」將成為香港青年到湖北發展的橋頭堡,為他們在湖北創業打開一片新的天地,也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鄂港合作機制涵蓋金融、經貿、創新科技、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52個項目,是香港特區與內地中部省份建立的首個政府高層合作機制。我期盼鄂港兩地的人民、企業、商會和專業機構能夠繼續充分把握鄂港合作機制帶來的機遇,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加強交流合作,互補優勢,攜手共贏,為新時代鄂港合作譜寫新篇章。

     

    最後,祝願「港創匯」順利啟航,業務興隆!

  •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接受申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2023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接受申請,下月31日中午12時截止。獲選的本地表演藝術工作者和藝團明年將在全港各區舉行藝術外展活動,把表演藝術帶進社區。

     

    申請者須為本港註冊非牟利演藝團體或藝術工作者組合,且最近一年內於本港在其拓展的藝術形式具備實際公開演出經驗。每位申請者可提交一份建議書,並須以不多於20字自訂一個項目主題或描繪項目的主要內容。

     

    擬議活動須涵蓋戲曲、曲藝、舞蹈、音樂、劇藝、跨媒體等一種或以上的表演藝術形式,內容可包括一項或多項具創意的表演藝術活動組合,如表演、工作坊、講座、示範、片段表演、展覽等。

     

    查詢可致電2591 1611或經電郵聯絡觀眾拓展辦事處。

  • 疫苗到戶接種服務接受登記

    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今日起接受網上和電話登記,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到設於長沙灣香港紗廠的電話熱線中心視察首日運作情況。

     

    未曾接種新冠疫苗的70歲或以上長者,以及因病患或殘疾而行動不便者,可藉服務網站或查詢熱線5688 5234登記上門免費接種科興疫苗服務。

     

    聶德權表示,熱線朝九晚八運作,接聽市民來電,中心成員來自七間大專院校醫護相關學系的學生和香港牙醫學會成員。

     

    熱線由廉政公署人員統籌,中心成員並主動致電一些尚未接種疫苗的70歲或以上人士,而葵青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員工也會參與聯絡工作。聶德權感謝所有工作人員和義工,並向免費為中心提供場地的馮氏集團致謝。

     

    聶德權指,熱線中心也主動聯絡約20萬名領取社會福利署相關津貼而未曾接種疫苗的市民,協助他們登記接種疫苗。

     

    疫苗到戶接種服務預計本月26日展開,每星期服務四至五區,以保障長者和有需要人士,減低他們染疫患上重症和死亡風險。

      

    政府提醒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屬免費,到戶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轉介其他服務。

     

    外展隊會向已完成登記的市民提供服務,不會突然到訪,工作人員出勤時會穿綠色制服上衣。

     

    市民應先核實外展隊人員身分,才讓對方進入住所。如有懷疑,可致電查詢熱線5688 5234。

  • 康文署場地商店營運者可申補助金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布,政府透過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向該署場地內每所小食亭、快餐亭和零售商店的營運者提供一次性補助金,明日至下月13日接受申請。

     

    因應政府早前收緊防疫措施,康文署轄下大部分康樂及文化場地自1月7日起暫停開放。位於該些場地並按署方指示暫停業務的小食亭、快餐亭,以及體育用品專門店、單車亭、博物館書店及禮品店、演藝禮品店、書店、禮品店等零售商店,其營運者可申請三萬元一次性補助金。

     

    如小食亭、快餐亭和零售商店無須暫停業務,但生意受社交距離措施影響,營運者可申請1.5萬元一次性補助金。

     

    凡持有與康文署簽訂的小食亭、快餐亭或零售商店營運合約,且在遞交申請表時合約仍有效、沒有結束業務的營運者均符合申請資格。

     

    申請表格和指引會直接派遞或郵寄給每所小食亭、快餐亭和零售商店的合約持有人,合資格者可向康文署轄下各地區康樂事務辦事處或文化場地遞交申請,署方一般會於截止申請日期後約一個月內分批發放補助金。

  • 陳肇始視察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視察設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新冠治療中心,了解中心醫護人員治療護理新冠肺炎病人的工作,並與內地援港醫療隊交流。

     

    在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內地援港醫療隊領隊崇雨田陪同下,陳肇始首先巡視中央控制室,並聽取醫管局人員介紹中心日常運作。她隨後與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交流,了解他們治療新冠病人的情況。

     

    陳肇始衷心感謝中央及廣東省政府調派醫療隊到香港,加強香港在減重症、減死亡方面的抗疫工作。內地援港醫療隊在短時間內協助提升中心收治新冠病人的容量、服務規模和照顧質素,市民直接受惠。

     

    她又說,內地援港醫療隊也在中心為病人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她欣悉香港醫護人員和內地援港醫療隊合作無間,互相配合,共同努力醫治新冠病人。

  • 政府擬發表基層醫療服務發展藍圖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撰文介紹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在地區層面的防疫抗疫工作,指當局正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管治架構等規劃,將於本屆政府內發表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可持續發展藍圖。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4月1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及風氣,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是改變香港醫療系統的重要第一步。政府正致力全速在全港18區設立康健中心,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康健中心是政府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一部分,以嶄新模式運作,由政府出資並透過非政府組織營運,以地區為本,透過公私營合作及醫社合作的理念,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管理個人健康的能力,讓市民可安在社區得到所需的護理,並減輕公營醫療體系的壓力。

     

    由政府全資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一直積極於地區層面全力推廣及參與各項防疫抗疫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政策措施,提供資訊,健康教育,及積極服務市民,同心抗疫。

     

    疫苗接種服務

     

    政府一直提醒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早接種,護人護己。為便利市民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並進一步提升接種率,政府一直致力在更便捷的合適地點提供疫苗接種服務。而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一直支援及配合地區層面的抗疫工作。

     

    疫苗接種中心

     

    現時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及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每日均為市民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截至4月13日,該兩個中心已為市民接種近14,000劑疫苗。由於需求持續,兩個康健中心的疫苗接種服務已延長至5月22日。我呼籲兩區的市民,尤其是長者,善用有關服務,盡早接種疫苗。

     

    外展接種服務

     

    此外,該兩個地區康健中心亦與公務員事務局合作,為70歲以上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外展接種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亦協助有需要人士預約登記接種疫苗,並與地區醫生合作在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舉辦外展疫苗接種活動。

     

    疫苗通行證

     

    由於「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的實施日期已由6月底提前至5月底,符合接種第三劑疫苗資格的市民亦應盡早接種。故此,選擇接種復必泰疫苗的葵青及深水埗區居民,應把握時間,盡快在5月22日前到葵青康健中心或深水埗康健中心接種疫苗。

     

    兒童疫苗接種

     

    此外,我亦呼籲家長立即為三歲或以上的子女安排接種疫苗,以減低他們一旦染疫所帶來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同時為學生回校上課,進行各項學習活動締造更有利的條件。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今年1月21日開始涵蓋5至11歲兒童,其後科興疫苗的接種年齡自2月15日起降低至三歲。為提高兒童及青少年接種率,政府提供不同途徑便利學校安排團體接種,包括安排流動接種站或外展隊到學校、以團體預約形式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衞生署轄下指定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等。政府亦會在一些接種中心為學校預留名額作團體預約,方便學校。

     

    長者疫苗接種

     

    現時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的3至11歲群組和70歲或以上人士的比率,分別只為六成多和七成多,遠低於其他年齡組別。政府在過去一段時間已加大力度,重點推動一長一幼盡早接種疫苗,減少他們感染後需住院、出現嚴重併發症甚或死亡的風險。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也致力把長者作為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及積極鼓勵長者接種疫苗,以及提供跟進服務,我欣悉有關服務廣受長者歡迎。

     

    提供健康資訊及其他支援服務

     

    除了疫苗接種服務外,地區康健中心的職員亦會向市民發放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的健康資訊、派發抗疫物資包及提供熱線支援服務。地區康健中心的護士亦全力參與醫院管理局為正接受家居隔離的市民提供的熱線服務,以及護訊鈴服務,主動致電高風險人士提供支援及預約指定診所服務。

     

    兩間地區康健中心及11間地區康健站亦參與政府最新推出的計劃,由4月19日開始向60歲或以上長者服務對象免費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快速抗原測試套裝,以支援及鼓勵長者自行多做快速抗原檢測,盡早識別出患者及截斷社區病毒傳播鏈,以達致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目的。

     

    繼續全力推動基層醫療

     

    全力推動基層醫療是本屆政府的重要醫療政策方向,以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及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社區支援。繼葵青及深水埗的地區康健中心先後於2019年9月及2021年6月開始投入服務,我們正積極在另外五個地區籌辦康健中心,預期位於黃大仙、屯門、南區、元朗和荃灣的康健中心陸續於今年內投入服務。同時,政府已於前年撥款約六億元,在其餘11區資助非政府組織設立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以加快在全港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步伐。11間地區康健站服務亦已於去年相繼展開,為市民提供服務。

     

    面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普及化的壓力,食物及衞生局已着手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等方面的規劃,以期為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定可持續發展藍圖。我們將於本屆政府內發表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可持續發展藍圖。

     

    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正好發揮其重要的職能,在地區層面全力推動疫苗接種及提供防疫抗疫資訊,全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抗疫策略,為市民服務。

  • 按科學證據處理感染新冠病毒動物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現時未有證據顯示貓狗等動物倘受新冠病毒感染會把病毒傳給人類,預計行使權力要求寵物主人交出寵物的機會不大。

     

    就公眾關注《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修訂後當局對動物檢出2019冠狀病毒的處理方法,漁護署發表聲明,指鑑於最新流行病學和流行病不斷變化的情況,政府須採取有效公共衞生防控措施防止傳染病蔓延。

     

    修訂包括訂明受指明傳染病感染或可能曾受指明傳染病感染的物品和動物,其擁有人須按衞生主任指示交出物品或動物,並把不遵從有關指令訂明為罪行及引入罰則。

     

    就2019冠狀病毒病而言,除少數動物種類如貂鼠和倉鼠,現時未有證據顯示受感染動物,例如貓狗會把病毒傳染給人類。因此,人類經動物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機會非常低,在這情況下,預計需要行使相關權力,要求寵物主人交出寵物的機會不大。

     

    然而,若有充分科學證據顯示有動物把病毒傳染人類,例如年初倉鼠將病毒傳染人類的個案,衞生署和漁護署便會審慎考慮使用有關權力,處理有關動物,以防止病毒擴散。

     

    至於屬哺乳類動物的寵物,如主人因感染新型肺炎或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而須留院治療或前往檢疫中心隔離,而沒有證據顯示該些動物會在受感染後將新冠病毒傳染人類,漁護署會繼續採取一直沿用的做法,即在取得主人同意後將有關寵物送往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接受檢疫隔離和獸醫學監察。寵物主人也可安排親友代為照顧其寵物。

  • 本港錄613宗新冠陽性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61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其中13宗為輸入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1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有297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死亡個案再添20宗。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85,807宗,8,946人去世,死亡率維持約0.75%。

     

    在曾出現個案的院舍中,11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再有人染疫,15名院友受感染。

     

    一同出席簡報會的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因應學校明日起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指定診所同日起為受感染的小學和幼稚園學生預留一定診症名額,以配合政府有關安排。

     

    她提醒家長,若子女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應通知學校,受感染子女不應回校上課;家中若有其他學童也不應返校。

     

    醫管局支援方面,家長可經熱線183 6115獲得相關資料;若受感染兒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等病徵,家長可透過關愛預約專線預約指定診所診症時間,由醫生為兒童診治並處方紓緩性藥物。

     

    何婉霞指,若兒童出現嚴重病徵,例如持續發燒、氣促、呼吸困難,家長應帶兒童到急症室求醫。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上水清河邨清澤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有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4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葵涌安蔭邨耀蔭樓旁排球場重開流動採樣站

     

    由於東區和葵青區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此外,鑑於昨日由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抵港的土耳其航空TK083航班四名乘客抵港檢測結果呈陽性、由馬來西亞吉隆坡抵港的馬來西亞航空MH072航班一名乘客抵港檢測結果呈陽性及三名乘客未能符合相關規例指明的條件,衞生署禁止該兩航空公司的客機明日至本月25日分別從伊斯坦布爾和吉隆坡着陸香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三廈錄九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慈雲山慈正邨正德樓、粉嶺榮福中心第1座、上水清河邨清潤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九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三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正德樓有1,070人接受檢測,錄得五宗陽性個案;榮福中心第1座約600人受檢,有三宗陽性個案、兩宗不確定個案;清潤樓1,735人受檢,找出一宗陽性個案、六宗檢測結果不確定。

  • 寵物共享公園周四起添逾60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周四起在全港各區增設逾60個寵物共享公園,令這些公園的總數增至逾百個,攜同寵物入內的市民和其他使用者可在共融環境下享用公園設施。

     

    為滿足公眾需求,康文署2019年1月1日起推出寵物共享公園試驗計劃,開放轄下六個公園予市民攜同寵物進入,因計劃反應理想,康文署將該六個寵物共享公園恆常化,並在去年2月於各區增設逾35個寵物共享公園。

     

    經諮詢相關地區持份者,部門本月21日起在全港各區逾60個康樂場地增設寵物共享公園,其中逾20個場地位於海濱長廊或附近的公園,為海濱帶來多元化用途。寵物共享公園總數也將超過100個。

     

    康文署並因應場地實際環境,額外提供狗糞收集箱、洗手設施等基本配套設施,並加強場地清潔。

     

    該署提醒市民,使用寵物共享公園時須以帶或繩子牽引其寵物、妥善管束,以免寵物滋擾他人,並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保持場地清潔衞生。

  • 第 116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