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優化社福服務 加強支援婦女

    聯合國婦女署今年為國際婦女節定的主題是「以今天的性別平等創造可持續的明天」(Gender Equality Today for a Sustainable Tomorrow)。要達到性別平等,其中一項重要指標是讓所有人,不論性別都可以按自己意願追尋理想的生活、事業和家庭。換言之,女性參與社會的機會不應受性別定型的標籤或角色影響。

     

    今天的香港社會仍然主要依賴女性擔當家中長幼的照顧者角色,令不少婦女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作出選擇。因此,特區政府在推動婦女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增強對照顧者的支援,減輕婦女的家庭負擔和壓力,創造有利於她們發揮所長的環境,讓她們可以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在幼兒照顧方面,政府近年已增加資助日間及住宿幼兒中心的人手比例、提高資助獨立幼兒中心的資助水平、優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以及分階段重整互助幼兒中心為學前兒童提供課餘託管服務。

     

    至於安老服務,政府已大幅增加家居照顧服務名額、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數目、向改善買位計劃下的私營安老院購買額外宿位,期望在未來數年提供更多安老宿位及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

     

    此外,我們亦已增加家長或親屬資源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數目,又向合資格的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購買指定住宿暫顧服務宿位,加強支援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

     

    長遠來說,政府會以人口為基礎,制訂幼兒照顧、安老及康復服務的規劃比例,從而提升服務質素,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當然,要推動兩性平等不能單靠政府的努力,我們需要的是社會共同參與。我希望大家藉着國際婦女節,響應聯合國的「HeForShe」(「他為她」)運動,鼓勵身邊的男士為婦女平權發聲!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3月8日在2022年國際婦女節慶祝短片視像致辭文本)

  • 四屋苑圍封行動錄近九百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葵涌石籬(一)邨、九龍城啟晴邨、柴灣怡翠苑、觀塘順天邨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897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石籬(一)邨石興樓;啟晴邨悅晴樓、滿晴樓、賞晴樓;怡翠苑暢怡閣和逸怡閣;順天邨天璣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120、1,402、1,630、1,500、1,013、1,08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109、151、183、167、55和23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天璣樓有13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入住率近八成

    保安局表示,截至今日凌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近970個房間已供隔離人士入住,佔可用房間近八成。當局正不斷優化服務,力求讓有關人士安心在陌生環境接受隔離。

     

    局方指,消防處推出專線供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者直接聯絡該處,以便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該措施反應良好,申請者眾,相關部門正陸續安排患者入住青衣社區隔離設施。

     

    當局會以小區和人性化管理方式,主動與入住該隔離設施的人士溝通,因應他們所需和意見,盡力提供適切服務。

     

    飲食方面,部門會考慮患者身體情況,安排合適食物。除水果外,食物供應商每日提供四款含蔬菜和肉類的膳食,更有清真、素食款式可供選擇。

     

    外判清潔公司會加強消毒和清潔,確保洗手間、淋浴間環境更加衞生,洗手間也會添置消毒洗手液。

     

    此外,憑藉社區人士、電訊公司和媒體等各界大力支持和熱心捐贈,局方可為入住人士每日提供免費報紙,並正安排提供其他書刊和雜誌。隔離人士可免費瀏覽不同網上娛樂平台,接受隔離家庭的小童會獲派玩具。

     

    當局也會透過電訊公司加設5G網路覆蓋隔離設施,有需要時更會向隔離人士贈送免費本地數據。

  • 社交措施大致延續 理髮店可重開

    政府宣布,現行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兩周,直至本月23日。理髮店和髮型屋可於周四重開,屆時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入內者須遵守相關規定。

     

    政府表示,考慮到市民的實際需要,加上「疫苗通行證」實施後運作暢順,因此批准理髮店和髮型屋周四重開。這些處所須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進入或身處其內者須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顧客並須使用「安心出行」,而工作人員和顧客均須全程佩戴口罩。

     

    除理髮店和髮型屋、會址、酒店或賓館外,大部分表列處所須繼續關閉。餐飲處所晚上6時至翌日早上4時59分禁止堂食的規定維持不變,其餘時段繼續限制最多兩人同坐一桌。

     

    其他現行措施,包括規定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人數上限為兩人、禁止兩戶以上人士在私人地方聚集、規定佩戴口罩、停止所有大型活動等,均繼續實施。

  • 內地醫療物資陸續運抵本港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抗疫醫療物資陸續運抵本港,工作小組至今已接收逾2,300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包。

     

    商經局表示,逾1,200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包已通過相關部門和社團派發予前線抗疫防疫人員、確診者、居安抗疫人士、高風險和特定群組。

     

    工作小組至今共接收超過59萬部夾指式脈搏血氧儀,大部分分發予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供病人使用。

     

    此外,工作小組接收超過5,000萬個N95、KN95和外科口罩,其中約110萬個已分發予衞生署和紀律部隊前線人員使用。另外還有42,000件全身防護衣、九萬個保護眼罩、24萬個保護面罩、115,000對保護鞋套和超過190萬對手術或檢查手套,稍後會分發給前線人員使用。

     

    中成藥方面,工作小組共接收45萬盒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其中17萬盒透過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

     

    其餘到港中成藥物則通過相關部門,分發給在醫管局轄下18間中醫診所接受治療的人士和在隔離設施的確診者等。 

  • 再多兩間私家醫院接收非新冠病人

    醫院管理局公布,位於荃灣和司徒拔道的香港港安醫院加入轉介計劃,協助接收由公立醫院轉介、需接受預約手術的非新冠病人。此外,公立醫院部分急症個案已交由私家醫院跟進。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公立醫院已識別逾450名合適的非新冠病人參與轉介計劃,包括患冠心病、接受腸癌手術、癌症放射治療的病人和分娩個案,院方已陸續聯絡私家醫院安排轉介。

     

    她又說,公立醫院轉介部分急症個案由私家醫院處理,藉此騰出資源照顧病人。

     

    其中,伊利沙伯醫院一些初生嬰兒個案轉往同區的聖德肋撒醫院接受治療。瑪麗醫院方面,一些須定時輸血的病人獲轉介至港怡醫院跟進,瑪麗醫院得以騰空日間病房,治療情況相對嚴重的新冠病人。

  • 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增逾二萬五千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5,15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32宗為輸入個案,其餘屬本地感染。數據顯示,沒有接種或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患者的死亡率為已完成接種疫苗患者的28倍。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第五波疫情死亡個案累計2,074宗,死亡率佔整體個案0.43%,死者年齡介乎11個月大至108歲,年齡中位數為85歲。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就死亡個案樣本進行基因排序分析,已完成140宗個案。其中,83.6%個案與Omicron病毒株有關, 9.29%個案感染Delta病毒株,其餘樣本病毒量不足以分析。

     

    歐家榮表示,死亡個案中,90.6%沒有或未完成疫苗接種。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患者死亡率為0.05%,沒有接種疫苗或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患者死亡率則為1.4%,是前者的28倍。

     

    院舍方面,再多18間出現個案或爆發疫情,涉及112宗個案,累計673間安老院舍和220間殘疾人士院舍有院友或員工染疫,分別佔全港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總數84.8%和65.7%。

     

    鑑於九龍城啟晴邨悅晴樓滿晴樓賞晴樓柴灣怡翠苑暢怡閣和逸怡閣;觀塘順天邨天璣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葵青、黃大仙、北區、荃灣和大埔部分大廈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為配合上水屠房全面恢復服務,明日起位於上水單車匯合中心的流動採樣站會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8時,方便屠房從業員接受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啟用

    政府今日推出2019冠狀病毒病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的呈報平台,讓有關人士申報,以加快支援檢測陽性個案的工作。所有申報必須在測試當日或翌日進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申報系統今日下午6時啟用。申報人士須填寫個人和同住家人的資料、病徵和家居環境等,系統會詢問申報人士會否因家庭狀況而需要入住社區隔離設施,以便特區政府進一步分流個案。

     

    醫院管理局人員會盡快以「護訊聆」聯絡高風險感染者,提供分流、分層醫學支援。申報人士並應預備一張展示陽性快速抗原測試結果的相片,以作記錄。

     

    當局會安排部分申報人士接受核酸測試以核實結果,檢測承辦商會盡快派員上門採樣。

     

    申報人士呈報資料後會收到手機短信,他們須利用短信提供的連結上載快速抗原測試結果相片和身分證明文件,之後便可透過衞生防護中心的連結下載隔離令。

     

    政府會盡快向申報人士派發電子手環和抗疫物資包,市民也可透過政府專題網站或民政事務總署居安抗疫電話熱線1833019,獲取相關防疫資訊。

     

    徐樂堅表示,政府上月26日宣布將會推出呈報平台,鑑於部分市民已在該日後以快速抗原測試得出陽性結果,並在家中自行隔離,今日推出的系統有特別安排。上月26日至本月5日期間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的市民,可於3月14日前經系統補交資料。登記後,有關人士會獲補發自陽性結果當日起計的隔離令或家人的檢疫令,作證明之用。

     

    他預料網上平台啟用後會有大批市民使用,建議上月26日至本月5日獲得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人士無須急於在今日申報,只要在一星期內申報便可。在今日或昨日快速檢測陽性的市民則宜盡快於今日呈報。

     

    若市民不懂使用網上平台,可致電183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和電話號碼。衞生防護中心稍後會聯絡有關人士跟進。 

  • 三屋苑圍封行動檢逾千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元朗朗善邨、九龍城啟晴邨、香港仔中心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1,063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朗善邨善勇樓、善愛樓和善良樓、啟晴邨樂晴樓、康晴樓和欣晴樓,以及香港仔中心海珍閣和海珠閣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670、1,150、760、1,770、1,610、1,570和70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82、109、73、285、233、226和55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102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更新

    政府更新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周三起認可貝寧和約旦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香港居民持有當地相關主管當局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的疫苗接種紀錄,可從A組指明地區登機來港。

     

    貝寧和約旦目前屬A組指明地區。政府早前宣布接受歐洲聯盟新冠數碼通行證機制下認可的疫苗接種紀錄,作為從高風險A組指明地區登機來港要求的認可疫苗接種紀錄,而歐盟最近宣布該機制認可貝寧和約旦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

     

    政府對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實施嚴格防控措施,曾逗留A組指明地區人士必須為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的香港居民,方可登機來港。

  • 消防處新服務供申請社區隔離

    消防處推出新服務,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市民透過電郵、WhatsApp或微信聯絡處方,以獲安排送往社區隔離設施。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希望首批使用此服務的人士明日可獲安排入住設施。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會見傳媒時表示,留意到有確診者因家居原因希望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惟未能很快獲安排入住,因此推出此服務。
     

    申請人的核酸測試、深喉唾液測試或快速抗原測試須呈陽性結果、症狀輕微且有自理能力。處方會根據隔離設施的使用情況、申請人的家居情況、病情等因素決定患者入住隔離設施的先後次序。

     

    申請人須提供其中英文姓名、年齡、性別、證件號碼、電話號碼、住址、檢測方法和取得陽性結果的日期,以電郵WhatsApp或微信fsd_cif聯絡消防處。處方收到資料後,會向確診者發出進一步指示。

     

    鄧炳強又指,香港目前有23個社區隔離設施,提供約16,000個房間或單位,現時入住率約四成;當局正不斷優化設施。

     

    他表示,留意到近期有人透過社交媒體惡意抹黑抗疫工程和國家對香港的支持,破壞政府抗疫工作,他對有關行為予以譴責,任何人企圖擾亂香港社會均不會獲市民接受;若有證據顯示有關行為牽涉刑事成分,執法部門將展開調查。

  • 政府感謝內地援港抗疫與捐贈

    特區政府衷心感謝熱心的中央部門、省市、自治區、社會團體和民眾在新冠疫情下對香港抗疫工作的親切關心和支持,惟政府原則上不宜收取捐款,而獲贈物資會按若干原則處理。

     

    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內地各方紛紛表達支援香港抗疫或捐贈款項和物資的意願,充分體現中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目前內地捐贈的物資有141萬劑快速檢測套裝、30萬個口罩、11,000件防護衣、2,200張病床、1,500萬元捐款等。

     

    特區政府指,擬捐款的團體或企業可與特區熱心社團或社會福利署認可的慈善機構聯繫,特區政府也樂意協助配對。

     

    若捐贈的物資屬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提供的醫療物資,兩地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會協調處理。

     

    至於不屬特區政府物資清單的物品,擬捐贈者可直接聯絡本地熱心社團或認可慈善機構,把物資派發予有需要的市民。

     

    此外,由於粵港陸路口岸正面對運輸壓力,特區政府呼籲捐贈者盡量以航空或水路運送物資。

  • 第 138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