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年廿七至年三十通關人數安排上調
特區政府宣布,本月18至21日即年廿七至年三十期間,經三個指定陸路口岸前往香港或內地的每日單向總人數安排由五萬人增至6.5萬人,經港珠澳大橋過關的每日單向人數安排則由1,000人增至2,000人。
特區政府表示,經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溝通協調,並審視各陸路口岸和港珠澳大橋的預約和運作等情況後,決定在香港與內地通關首階段下,適度調整年廿七至年三十期間的每日單向人數安排,以回應兩地人士在春節前經相關口岸相互往來的殷切需求。
上述四日期間,三個指定陸路口岸的每日單向總人數安排上調至6.5萬人,深圳灣口岸、文錦渡口岸、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分別為最多1.5萬人、5,000人和4.5萬人。利用私家車和跨境出租車經港珠澳大橋過關的司機和乘客人數安排增至每日單向2,000人。
至於通關首階段的其他日子,相關口岸的每日單向人數安排維持不變。
特區政府表示,香港與內地自本月8日實施首階段通關以來,各口岸整體運作良好,市民過關流程暢順。當局留意到香港市民對春節前經陸路口岸前往內地的需求較其他日子殷切,年廿七至年三十的預約接近爆滿,未來八星期其他日子的可供預約時段則相當充裕,可應付目前所見的通關需求。
一如現行預約安排,香港居民和訪港外地旅客在年廿七至年三十期間由香港經指定口岸前往內地,必須事先在特區政府的網上預約系統成功預約。內地居民由內地經指定口岸前往香港,則須事先在深圳市政府的網上預約系統成功預約。至於內地居民返回內地、香港居民和經香港北上的外地旅客返回香港均無須預約。
-
兩醫生被控誤殺 政府表關注
兩名醫生涉嫌與2017年一宗病人死亡個案有關而被控以誤殺罪,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不只醫學界深表關注,政府也關注案件會否影響公私營醫療界別的工作效率和專業發展,他希望業界保持冷靜。
盧寵茂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不評論案件細節,但兩名涉案人都是資深醫生,醫院管理局會盡力支援他們。
他指,醫生在工作上面對相當大的壓力,有時難免出現失誤,上述案件可能對整個醫學界的專業發展或同業的心理造成短暫影響。但他相信,醫護人員會繼續保持專業,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盡力做好工作。而醫管局已採取很多措施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務求減少醫療失誤。
另外,當局發出指引,建議藥房只按客人醫療需要供應合理分量的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即每人不多於60粒藥片或300毫升藥水。盧寵茂表示,這些止痛退燒藥的服用期一般不超過七日,60粒藥片應足以應付所需,服食過量反而可能引致肝臟損傷或肝衰竭。
他相信有關措施可有效減少市民囤積藥物的情況,目前部分連鎖藥店已遵從指引,衞生署會與分銷商和零售商保持溝通,促請他們跟從。
-
官員悼郭利民逝世
資深廣播節目主持郭利民(Uncle Ray)離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深表惋惜,表示會永遠懷念他,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丘應樺衷心感謝郭利民對廣播界的畢生貢獻,指他從事廣播工作逾70載期間建樹良多,備受業界敬重,他主持的香港最長壽廣播節目「All the Way with Ray」也廣受聽眾歡迎。
楊潤雄表示,郭利民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親切的聲音導賞音樂,陪伴大眾數十年,是香港重要的流行文化代表人物,也是一位慈祥的長輩,對樂壇貢獻良多,對他的離世非常不捨。
-
政府將設委員會檢討院舍人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將成立委員會檢討院舍人力事宜,包括檢視保健員的專業內容和晉升階梯,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完成並提交建議。
孫玉菡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除護理員外,保健員的工作對院舍運作同樣重要。現時保健員只設一個層級,當局希望透過檢討,研究豐富保健員的專業內容、提升其專業水平,並為他們提供更多晉升空間,從而吸引更多本地人尤其年輕人加入安老行業,長遠解決業界人手不足的問題。
談及扶貧政策,孫玉菡指,貧窮線以家庭為單位,只計算住戶收入,以此分析本港貧窮情況有不足之處。新一屆扶貧委員會將檢視如何優化貧窮線的計算方式,包括能否把市民的資產計算在內,以期更有效、準確掌握社會貧窮狀況,達到精準扶貧。
-
盧寵茂視察瑪麗醫院服務情況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視察瑪麗醫院,了解公立醫院在冬季服務高峰期的情況,並感謝前線醫護人員的持續努力和貢獻。
盧寵茂巡視醫院的隔離病房、集中護理區和血管介入治療室,並聽取醫院管理層和前線醫護人員講述醫院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與冬季流感雙重挑戰的服務情況和人手安排。
踏入冬季,長者和慢性疾病患者求診人數持續上升,加上農曆新年假期臨近,市民外出聚會將更為頻繁,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的風險難免增加,盧寵茂表示,當局預期公立醫院會繼續承受不少壓力。
他說,隨着香港有序與內地通關,政府和醫院管理局會一直密切監察醫療服務,並適時靈活調派人手、病床和資源,確保醫療系統於冬季服務高峰期間如常運作。
盧寵茂趁機與前線醫護人員交流,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並聆聽他們的意見。
對近日兩名醫管局醫生因涉及診治病人失誤而被刑事起訴,盧寵茂表示痛心,他昨日與醫管局管理層了解並討論醫管局對二人提供的支援。
他說,明白不論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的醫生也憂慮在日常診斷中誤墮法網,影響整體醫療服務效率和專業發展。他與醫管局管理層會盡力確保醫護人員可在安心的制度和環境下繼續作專業診治。
盧寵茂又讚揚前線醫護人員在艱難時刻一直保持高度專業,緊守崗位,用心照顧病人,時刻守護本港醫療系統。
-
年宵市場下周一起舉行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2023年農曆年宵市場於本月16日年廿五至22日年初一凌晨2時在15個地點舉行,共設922個濕貨攤位銷售年花。各銷售點會應用科技監察人流並控制場內人數,以便市民有序入場。
因應政府最新防疫抗疫政策,食環署已適當調整年宵市場的相關措施,包括入場人士必須佩戴口罩;攤檔經營者必須在營業時間內在其攤檔為顧客提供足夠消毒搓手液,以及每天以1比99經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清潔和消毒攤檔。食環署已以書面方式通知所有檔主有關安排。
各農曆年宵市場會應用科技措施監察人流數量,需要時實施人流管制。
此外,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深水埗花墟公園和荃灣沙咀道遊樂場三個人流較多的年宵市場,會有特別安排控制入場人數。當人流增多,取票系統會啟動,市民可於現場取票,或下載免費流動應用程式遙距取票,收到通知起計60分鐘內到達召集區便可進場。
15個年宵市場的人流和輪候情況會以紅、黃、綠燈形式在各年宵市場現場和食環署網頁顯示。綠燈代表人流較少,無須輪候進場;黃燈代表人流增多,市民須輪候進場;紅燈代表場內和輪候人數眾多,輪候時間較長。
-
去年下半年清理鼠量增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食物環境衞生署去年下半年清理的死鼠和活鼠總數較上半年增加約20%。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成立後,同期捕獲的活鼠較上半年增加約57%。
該局今日發表2022年防治鼠患工作回顧,指本屆政府成立之後,環境局擴大職能,推出多項新猷,積極打擊衞生黑點、遏止店鋪阻街和推動防治鼠患工作。
在防治鼠患方面,食環署7月成立19隊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並在11月試行容許持牌食物業處所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下半年更試行新滅鼠方法和科技,包括在食環署轄下街市測試酒精捕鼠器和捕鼠膠,以及廣泛應用T型鼠餌盒。
食環署去年7月至12月清理的死鼠和活鼠總數為42,114隻,較去年1月至6月的35,118隻增加約20%,也較2021年同期的35,812隻增加約18%。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成立後,捕獲的活鼠數目顯著增加,7月至12月捕獲的活鼠數目為27,728隻,較1月至6月的17,694隻增加約57%,也較2021年同期的18,459隻增加約50%。
針對街市和小販排檔的鼠患問題,食環署持續在轄下街市進行深層清潔行動,並把密集式滅鼠行動擴展至各街市和固定小販排檔區。去年8月至12月,在公眾街市清理的死鼠和活鼠共有8,026隻,較2021年同期的5,156隻增加約56%。
執法方面,針對衞生環境欠佳、在後巷處理食物和清洗器具、堆放雜物、違法棄置廢物等情況,食環署去年共發出約42,0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作出約1,900宗檢控。
此外,民政事務總署為約480幢「三無大廈」提供超過490次單次公用部分清潔服務,食環署也在附近的公眾地方加強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服務。
公共屋邨方面,去年房屋署與食環署和地區持份者進行約250次聯合清潔行動。
-
藥房應只銷售合理分量撲熱息痛藥
政府表示,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在本港整體供應穩定,市民無須囤積,港九藥房總商會會敦促會員藥房只按客人醫療需要供應合理分量的撲熱息痛藥物。
政府持續監察撲熱息痛藥物的供應情況,並與供應商、本地製藥業和社區藥房組織保持緊密溝通和聯繫。
鑑於去年12月底市場對此類藥物的需求增加,衞生署本月初與藥劑業及藥房商會會面,商討維持本港零售市場藥物供應穩定的措施。藥物製造商和分銷商一直密切監察存貨量,並會繼續增加撲熱息痛藥物的產量或進口量,以應付需求。
政府指,撲熱息痛用於紓緩疼痛和發燒症狀,服用過量撲熱息痛藥物或導致肝臟嚴重損傷。正常成年人24小時內不應服用超過4,000毫克撲熱息痛,即一日不可服用超過八粒500毫克的撲熱息痛藥片,兒童或有特定病況的人士更應減少服用量。
有見及此,除醫生建議外,在零售層面供應撲熱息痛藥物予顧客以紓緩疼痛和發燒症狀時,每人的合理分量不應多於60粒藥片或300毫升藥水。衞生署知悉港九藥房總商會成員和各大型連鎖藥物零售商供應藥物時,會參考此合理分量。
本港現時有756款已註冊藥劑製品含撲熱息痛成分,其中684款屬一般售賣成藥,無須醫生處方。政府已加強有關使用撲熱息痛的公眾教育,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網頁載有含撲熱息痛成藥的清單,供市民查閱。
政府強調,公營醫療系統的撲熱息痛藥物備存量十分充足,市民不需囤積任何藥物,更不必搶購個別品牌的藥物。
新冠口服藥物方面,政府表示,現時兩款已註冊的新冠口服藥只可向公私營醫療機構和醫生供應,病人只可經註冊醫生按需要獲處方有關藥物,零售藥房不能向供應商採購或向市民銷售該些口服藥。
任何人非法管有、售賣或轉售新冠口服藥物,包括無償供應,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每項罪行最高可處罰款十萬元和監禁兩年。
-
八千人感染新冠病毒
本港新增8,03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4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6,683宗,另有228宗輸入個案。
13間安老院、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5名院友和三名員工受感染。此外,519間學校呈報777宗陽性個案,涉及657名學生和120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62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38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24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24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96人危殆。
鑑於南區、黃大仙和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確診標準調整 Ct值達35列陰性
政府公布,下星期一起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Ct值達35或以上,一律視為陰性。
因應疫情發展,加上考慮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Ct值達35或以上的個案一般傳染性極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評估相關風險後,決定由本月16日凌晨零時起,不再把核酸檢測結果Ct值達35或以上的人士列作確診個案,也不會向他們發出隔離令。
自當日起,所有香港特區政府認可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的本地醫療檢測機構,包括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在進行臨床診斷用途以外的核酸檢測時,如驗出Ct值為35或以上,便會把個案列為陰性。
所有自當日起發出的檢測結果,不論是否於本月16日或之前採樣,均會採用調整後的判定標準。調整後的判定標準同樣適用於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進行的免費及自費檢測,其中自費檢測的陰性證明可用作跨境等用途。
政府表示,就本月16日前經核酸檢測確診而Ct值達35或以上,並仍持有效隔離令的人士,衞生防護中心會於本月16日中午前以電話短信通知他們無須繼續隔離,同時取消其隔離令。政府會安排身處隔離設施的相關人士有序離開。
另外,快速抗原測試不會顯示Ct值,靈敏度也比核酸檢測低,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者體內病毒量較高。故此,所有經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呈報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仍須按照隔離令的原定指示繼續隔離。
政府提醒市民和旅客,他們可到認可醫療檢測機構,包括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自費接受檢測,以取得檢測結果證明作出行之用。現時,所有從香港入境內地的人士必須持有列明為陰性的自費核酸檢測結果。如結果為陽性,即Ct值35以下,則不論其Ct值為何,他們都不能進入內地。
-
病人轉售新冠口服藥屬違法
因應傳媒查詢有關病人轉售新冠口服藥物的事宜,政府提醒市民,若在診症後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應按醫生指示服用,完成整個療程,並切勿將有關藥物轉交或轉售予他人,否則即屬違法。
醫院管理局已採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新冠口服藥物被非法轉售。醫生只會為符合臨床指引和合適的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物,包括6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60歲以下的高風險人士和長期病患者。
此外,病人在接受指定診所或遙距診症服務前需要提供身份證等證明文件,並出示確診證明,如隔離令、檢測結果呈陽性的通知短信等,以核實病人身分。
在診症過程中,醫生會根據病人描述的症狀、病史等臨床情況評估是否適合向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物。公立醫院藥劑部並已採取新措施,在配發新冠口服藥物前會先將包裝盒移除,防止藥物被整盒轉售。
法例規定,所有藥劑製品須獲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註冊方可於市面合法銷售。此外,新冠口服藥物在相關法例下屬第一部毒藥。包括無償供應在內,非法售賣或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或第一部毒藥均屬刑事罪行,最高可判處罰款十萬元和監禁兩年。
政府強調,現時只有輝瑞香港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和美國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兩款新冠口服藥物獲註冊為香港藥劑製品。
兩款新冠口服藥物只可向公私營醫療機構和醫生供應,病人只可經註冊醫生獲處方有關藥物。
政府提醒市民切勿購買、使用成分或來歷不明的產品。未經註冊藥劑製品的安全、素質和效能均未獲保證。政府有既定機制監察市場上銷售的藥劑製品,如發現有人涉嫌非法售賣或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會即時展開調查,如發現違規行為,必定依法處理。
-
新冠本地個案近九千宗
本港新增8,91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59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7,319宗,另有292宗輸入個案。
18間安老院、六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5名院友和一名員工受感染。此外,547間學校呈報868宗陽性個案,涉及757名學生和111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74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48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26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16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93人危殆。
鑑於西貢、沙田和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271
- 272
- 273
- 274
- 275
- 276
- 277
- 278
- 279
- 280
- 281
- 282
- 283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299
- 300
- 301
- 302
- 303
- 304
- 305
- 306
- 307
- 308
- 309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 341
- 342
- 343
- 344
- 345
- 346
- 347
- 348
- 349
- 下一頁
- 第 14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