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衞健委專家到訪安老院舍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到訪三間安老院,實地了解院舍的防疫措施。

     

    專家團成員到三間分別位於旺角和九龍城的合約安老院、參與改善買位計劃院舍和私營安老院視察,了解不同類型院舍應對疫情的實際情況。

     

    專家團成員聽取院舍負責人介紹院舍的日常運作,並向社會福利署代表了解本港第五波疫情為院舍帶來的挑戰,包括人手問題,其間也談及院友和院舍員工接種疫苗和接受病毒檢測的安排,以及政府提供的各項支援措施。

     

    在第五波疫情下,香港至今已有數百間安老院出現員工和院友確診,社署感謝國家衞健委專家團在關鍵時刻到港考察,指導香港防控工作。社署會研究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探討加強院舍的防疫措施,為院友和院舍員工提供更好保障。

     

    梁萬年連同專家團成員今早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其研究團隊會面,交流經驗。

  • 青衣隔離設施洗手間設獨立間隔

    對於網上流傳一張聲稱為青衣社區隔離設施洗手間的相片,顯示洗手間未有設置任何間隔,保安局今日澄清,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均有獨立間隔。對於有人惡意發布不實相片誤導市民,當局予以強烈譴責。

     

    保安局今日發表聲明,指有關相片並非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內的洗手間。

     

    該局強調,青衣社區隔離設施雖然在短短一星期內竣工,但其洗手間坐廁和蹲廁均為獨立間隔,淋浴間也有熱水供應。

     

    外判清潔公司也會定時消毒清潔,確保環境衞生。每名入住隔離設施的人士會獲發清楚標示洗手間和淋浴間位置的平面圖。

  • 特首:不會全城禁足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當局有能力短時間內為全港市民進行檢測,全民強制檢測期間市民外出會受限制,但不會全城禁足。政府會做好資訊發放工作,以減低市民焦慮。

     

    內地供港物資鐵路貨運首班列車今日抵港,林鄭月娥前往迎接,其間會見傳媒。她說,進行全民檢測要考慮香港實際情況,以及經濟板塊和市民日常需要,例如買藥和求診,抗疫人員也有需要外出,當局會仔細規劃。

     

    她說,有些地方實施全城禁足或封城,香港一定不會採取有關做法,但市民外出會受到一定限制,從而大幅壓縮人流,減少社區感染風險。

     

    林鄭月娥表示,配合全民強制檢測,需要廣泛而有效宣傳,政府會發放準確信息,讓市民知道檢測計劃對他們的要求,以及經檢測找出確診者後的跟進工作。

  •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更新

    截至上月27日,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47宗涉及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同日晚上8時,市民共接種約1,303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7,089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5%,其中71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5%,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總結48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4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九宗有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管局資料,1月31日至2月27日期間,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339.4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6.2宗,整體死亡率與過去三年同期數字相若。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4.8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一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39.1宗,而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8.2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於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 香港藝術項目獲國家基金資助

    民政事務局表示,昨日公布的《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名單》,經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審選出的628個資助項目中,香港首次有九個項目入圍。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祝賀該九個獲立項資助的香港藝術項目,並感謝國家支持香港特區的藝術發展。有關項目涵蓋舞台藝術創作、傳播交流推廣、藝術人才培訓、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美術創作等範疇。

     

    該局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香港文化藝術,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去年7月宣布向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開展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申報工作。下年度的申報指南已公布,申報期由4月15日至6月15日。

  • 確診逾五萬宗 升勢料仍持續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5,35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創單日新高。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更多市民採用快速抗原測試,個案增長趨勢預料仍會繼續。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第五波疫情以來,累計確診個案281,099宗。過去一段時間,確診個案基本上每隔兩至三日便倍增,前兩日每日約有三萬多宗,今日則達五萬多宗,屬預期之內。

     

    他指,確診個案數字仍在上升,難以估計疫情是否已達高峰。目前更多市民透過快速檢測判斷個人有否感染,隨着防護中心建立的網上呈報平台稍後啟用,收集以快速抗原檢測確診的個案料會進一步上升,屆時可準確知悉感染情況。

     

    歐家榮又表示,昨天新增55間院舍錄得感染個案或有爆發,共有716名患者,涉及488名院友和228名員工。累計670間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約3,650名院友和1,150名員工。

     

    新增個案中,27宗屬外地輸入,其中23人3月1日乘坐國泰航空CX796從印尼雅加達抵港。就此,衞生署禁止國泰航空營運的客機本月3至16日期間從雅加達着陸香港。

     

    此外,鑑於天水圍天耀(一)邨耀盛樓、青衣美景花園第11座、火炭駿洋邨駿逸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瓏樓、觀塘安泰邨和泰樓的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上述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區深水埗、離島、北區、元朗、葵青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民政事務總署明日起陸續向相關住戶、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內地專家團與衞生署交流經驗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繼續在港考察,到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與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代表交流經驗,並提供指導。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部門相關人員和醫管局代表今早與梁萬年及其專家團成員,以及內地流行病學專家工作小組成員在衞生防護中心舉行會議。

     

    各人就本港疫情深入交流,分析相關數據,討論第五波疫情的挑戰和內地應對疫情的經驗。

     

    林文健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全面而迅速的支援,並感謝國家衞健委專家訪港,就香港特區的防控工作作出指導。

     

    衞生防護中心代表向專家講解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的數據分析,並說明重點風險防控措施,對方則提供意見。衞生防護中心會繼續與專家團交流,探討和深化控制第五波疫情的策略和措施。

     

    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上月28日抵港,並會同四名早前抵港的流行病學專家在港考察。

  • 增普通病房換氣量接收新冠患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為進一步加強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能力,醫院管理局在部分普通病房加裝強力抽氣扇,加大病房換氣量,並將原有病房設計的換氣量調至最高,以期紓緩公立醫院病床壓力。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現時不少病人來自院舍,需要醫院病床和醫護人員照顧,醫管局感染控制組已為工程進行風險評估,並密切監察工程,確保完工後病房符合感染控制要求。

     

    死亡個案方面,再多117名新冠肺炎患者離世,年齡介乎58至100歲,大部分為院舍長者。

     

    談及遺體處理,李立業表示,食物環境衞生署與衞生署連日增派人手運送和處理需移往公眾殮房的遺體,醫管局會繼續與這些部門緊密合作。

     

    他又說,局方已聯絡供應商日內在不同醫院安裝冷凍貨櫃,預計可臨時存放約500具遺體。他強調,局方會做好感染控制,由存放空間、溫度,以至存入和領取遺體程序均按現行機制,遵守尊重先人的大原則。

     

    食環署表示,部門轄下五個火葬場已大幅增加火化時段,並把服務時間延長至晚上。殯儀業界和死者家屬應盡快辦理先人身後事,以紓緩公眾殮房和醫院殮房的壓力。

     

    該署指,每日可供預定訂的火化時段有所增加,由平日130至140節增至現時180至200節,除長洲外,所有場地延長開放至晚上8時後,讓市民有更多選擇。目前火化時段仍有餘額,需要時會進一步增加。

  • 十萬盒國家捐贈中藥陸續到港

    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統籌的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與內地專班緊密對接,新一批十萬盒由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分批陸續到港。

     

    邱騰華今日出席捐贈儀式,感謝中央政府對本港抗疫工作的關顧,提供大量抗疫中成藥和其他醫療物資。

     

    他指,特區政府正通過「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將中成藥和其他物資送予有需要的家庭和市民。

     

    連同陸續到港的新一批中成藥,工作小組至今共接收45萬盒由國家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其中共17萬盒由「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和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

     

    其餘已到港的中成藥物則通過相關部門,分發予醫管局轄下18間中醫診所接受治療的人士和在隔離設施的確診者等。

  • 援港物資專列抵港 日用品供應足

    內地供港物資鐵路貨運首班列車今日抵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會盡最大努力保障鮮活食品和日用品的供應,這些貨品經水路、陸路或鐵路源源不絕運送到港,市民切勿誤信謠傳而恐慌或搶購日用品。

     

    林鄭月娥今日中午在羅湖迎接內地供港物資專列抵港時表示,這班列車標誌中央援港抗疫的力度大、速度快,而且全面,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和市民衷心感謝中央這次全面援港抗疫。

     

    她表示,由於鐵路的貨運量不是很大,當局日後會與物流業或貨品供應商商討哪類貨品以火車運送最佳,其他貨品可繼續經陸路和水路來港。

     

    她指,保障香港貨物供應有利特區政府的抗疫工作,特區政府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抗疫工作每個環節,也會發放準確信息。然而,網上或社交媒體有時會出現很多傳聞、錄音,有人會散播謠言,因此這段時間,全港市民應保持警覺,以平靜心態應對這次疫情。 

  • 六受限區檢逾千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東涌逸東(二)邨傑逸樓、青衣青俊苑俊軒閣、沙田博康邨博文樓、觀塘安泰邨盛泰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瑞樓、天水圍天恒邨恒健樓的強制檢測行動中,共發現1,058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向傑逸樓、俊軒閣、博文樓、盛泰樓、德瑞樓、恒健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080、520、1,740、1,820、1,880和1,90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發現145、64、211、180、228和230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55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六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七受限區檢逾千三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青衣青俊苑俊豪閣、沙田禾輋邨順和樓、東涌逸東(一)邨福逸樓和漁逸樓、元朗天恒邨恒富樓和恒智樓,以及觀塘秀茂坪邨秀賢樓的強制檢測行動中,共發現1,309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向俊豪閣、順和樓、福逸樓、漁逸樓、恒富樓、恒智樓和秀賢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530、1,590、920、970、1,880、1,120和1,87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發現45、200、125、129、295、133和38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7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七個受限區域內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第 141 頁,共 3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