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疫苗氣泡下月24日起涵蓋學校

    教育局公布,疫苗氣泡下月24日起涵蓋學校,所有幼稚園、中小學、補習學校的員工、提供服務人士和到訪者須出示至少接種第一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記錄才可進入學校。安排不適用於學生。

     

    該局指,除獲豁免者外,下月24日起,所有未接種疫苗的學校僱員將不獲准於非暫停面授課堂期間進行任何線上、校外教學或其他工作。學校管理層有責任按《僱傭條例》和《資助則例》處理員工的紀律事宜。

     

    此外,所有由學校直接僱用的教學和非教學人員須在4月21日前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學校須妥善登記和保存有關疫苗記錄名冊。

     

    因健康等原因未接種疫苗但獲豁免的人士仍須每三天接受一次新冠病毒測試,且樣本必須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非自行採集,校方也須備存檢測記錄。

     

    疫苗氣泡安排不適用於學生,惟教育局呼籲適齡學生盡快接種。

     

    教育局今日致函全港學校,包括特殊學校及其宿舍、提供非本地課程的學校,通知有關安排細節。

  • 三受限區檢測完成 無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香港仔、東涌和荔枝角指明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和執法行動完成,約2,115名居民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沒有發現陽性個案。

     

    政府昨晚將香港仔嘉隆苑嘉昇閣、東涌映灣園1期賞濤軒第1座、荔枝角美孚新邨第3期百老匯街72至74號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880人、865人和370人接受檢測。

     

    三個區域的檢測行動均於今早完成,當局隨後執法,共檢查約65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沒有人未接受檢測。

     

    此外,政府派員到訪三區域約855戶,其中約90戶無人應門。有關居民應盡快聯絡當局安排檢測,以排除病毒傳播的風險。

     

    根據昨日發出的強制檢測公告,曾於指明期間身處上述大廈逾兩小時者,即使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也須於明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 兩新增疫苗接種中心明起接受預約

    政府宣布,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界限街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本月26日起免費為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市民明日起可預約。

     

    政府已在接種點增加接種間或人手,以及增加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至14間。現時接種能力較月初增加77%,達每月177萬劑,即每日接近六萬劑。

     

    所有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本月31日至下月2日農曆新年期間休息。兩間設於私家醫院的接種中心於農曆年初三,即下月3日繼續休息,其餘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當日照常提供服務。

     

    除了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院管理局25間普通科門診診所、13間公立醫院的新冠疫苗接種站、衞生署15間長者健康中心免費為合資格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他們也可到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的逾千個私家醫生或診所、參與復必泰疫苗接種先導計劃私營醫護機構的31個服務地點,以及兩個流動接種站免費接種新冠疫苗。

  • 多方面加強竹篙灣檢疫中心管理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的人數近日大增,個別人士未能在檢疫期完結前接受病毒檢測,須延遲離開。對於為檢疫人士帶來不便,當局致歉,並即時作出改善。

     

    陳肇始今日在立法會回應梁熙議員提問時指,當局已採取多項加強措施,提升竹篙灣檢疫中心的運作質素。衞生署和民安隊加派人手在檢疫中心工作,外判承辦商的人手也已增加,消防處亦臨時借調人員協助檢疫中心日常運作。現時竹篙灣檢疫中心人手已由約600人增至約1,000人。


    民安隊已安排資深人員負責輸入檢疫人士的資料,並每晚覆核電腦系統中的資料,確保入住和離開人士的紀錄準確。

     

    當局又積極加強溝通,除了加派人手處理檢疫人士的查詢,檢疫中心也會通過手機短信和即時通訊軟件適時向檢疫人士發放最新資訊,減少重覆查詢數目。衞生署並臨時新增一條24小時特別熱線,讓檢疫人士查詢離營安排。

     

    最後,政府特設由衞生署領導的跨部門協調小組。此小組由各個負責竹篙灣檢疫中心運作的部門組成,在有需要時,例如檢疫人士數目急增或檢疫政策更新,協調小組便會運作,加強各部門溝通,加快處理檢疫中心的工作。

  • A組指明地區增兩個

    政府公布,因應巴布亞新幾內亞、蘇里南發現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周六起將兩地列為A組指明地區,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

     

    至於從當地回港的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他們抵港後須到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相關指明,落實上述措施。

  •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更新

    截至本月16日,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60宗涉及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醫院管理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同日晚上8時,市民共接種超過1,051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共接獲6,727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6%,其中58宗為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總結38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5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五宗仍待取得更多資料作評估。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有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管局資料,上月20日至本月16日,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50.8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9.7宗,整體死亡率與過去三年同期數字相若。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7.4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0.8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33.3宗,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11.6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 源頭不明個案增 市民宜盡快受檢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另有初步陽性個案十多宗,最少十宗屬本地感染,部分源頭未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疫情非常嚴峻,市民應盡快自願接受檢測。

     

    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16宗個案中,九宗屬外地輸入,七宗為本地感染,其中兩宗源頭未明,包括昨日公布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的女幼稚園教師,其基因組測序分析顯示帶有N501Y和T478K變異病毒株,疑似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

     

    曾與她一起用膳的28歲男友人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他居於荃灣恒麗園6座,在尖沙咀K11 MUSEA 5樓擔任文職工作。

     

    另一宗暫時源頭不明個案男患者79歲,居於葵涌邨逸葵樓,身體狀況不佳,平日在居所樓下公園逗留並在該處吃飯。他患有氣促,口罩未必佩戴妥當。他昨日早上到仁濟醫院準備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經入院篩查後確診。

     

    張竹君表示,逸葵樓另有一名住客屬初步陽性個案,當局正了解兩人有否相遇。他們所住單位坐向、樓層均不相同。初步陽性個案患者是國泰外判商員工,在國泰航空貨運站5樓工作,主要負責以鏟車處理貨物,無須直接接觸貨物。

     

    其他初步陽性個案方面,一名就讀聖若瑟英文中學17歲學生感染源頭仍然未明,此患者居於觀塘凱匯3座,本月15日發燒,兩日後求醫。他近日並沒有到過須強制檢測或高危地方,也沒接觸過倉鼠。根據初步分析,其病毒樣本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可能是Delta變異病毒株,當局不排除與寵物店群組相關。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早前錄得感染個案,該校再有教師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女患者58歲,本月10日、11日和14日在校監考,考生中有早前確診學生,但女患者沒有與該學生有密切接觸。當局表示,在同一時間考試的學生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另有三宗初步陽性個案的青少年患者來自同一家庭,其中一人本月15日曾到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確診者的家中吃飯,可能因此感染。

     

    張竹君說,感染源頭不明個案越來越多,疫情開始非常嚴峻,在社區有隱性傳播情況,群組個案包括與Delta變異病毒株相關的Little Boss寵物店個案和抵港後在第26日染疫女患者的個案。她表示,在美孚、深水埗附近居住的市民或屬高危人士均應主動接受檢測,他們可善用區內新增的檢測點

     

    因應發現初步陽性檢測個案,政府晚上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葵涌邨逸葵樓觀塘凱匯3座深水埗富昌邨富悅樓列為受限區域,大廈內的受檢人士須於明日指定時間前接受強制檢測。

     

    另就一宗本地個案、兩宗與輸入個案有關的個案,以及十宗初步陽性個案,39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會於多個地點增設或重開流動採樣站,為須受檢人士提供免費服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兩周

    政府宣布,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兩周,至下月3日止。

     

    因應本港疫情發展,行政長官本月14日宣布現行一系列經收緊的社交距離措施須延續兩周,旨在全力遏制市面人流、社交活動和人群聚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活動,從而阻止病毒在社區傳播。

     

    政府表示,本港正面對Delta和Omicron變異病毒株同時在社區傳播的切身威脅,因此鄭重呼籲市民減少社交接觸,避免在節日期間跨家庭聚會,防止疫情擴散。

  • 北角珊瑚閣強檢執法行動完成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北角雲景道珊瑚閣採取執法行動,檢查約5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其中一人違反公告,當局已向她發出強制檢測令。

     

    東區民政事務處連同警方、醫療輔助隊今早約7時於珊瑚閣B3、B4和C2座執法,在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並入內檢查,約9時30分結束行動。

     

    政府重申,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旨在盡快堵截2019冠狀病毒病在社區散播,保障公眾衞生安全。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 政府調查國泰有否違反豁免安排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正調查國泰航空有否違反貨機與貨運的豁免檢疫安排,會按調查結果採取適當行動,並向公眾交代。

     

    警方昨日以違反香港法例第599A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拘捕並檢控兩名前國泰機艙服務員。

     

    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該兩人本應按衞生主任列明的要求接受醫學監察,但卻未符合該等要求,政府因而提出檢控。

     

    調查顯示,兩人時為機艙服務員,分別於上月24日、25日自美國飛抵香港。在醫學監察期間,兩人分別於同月25日、27日進行不必要活動,涉嫌違反第599A章。他們其後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並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現已出院。

     

    另一方面,兩人以客機去,貨機返,林鄭月娥指,儘管飛機本是客機,但因沒有乘客,國泰航空近一兩年不時以一架原本載客的客機運貨。當局正調查此安排是否符合政府要求,以及有否違反政府與國泰就貨機與貨運的豁免檢疫安排。

     

    林鄭月娥說,有關調查要審慎進行,且涉及大量文書往來,現時尚未完成,但政府定會按調查結果採取適當行動,並向公眾交代。她向公眾保證,不論對國泰航空的調查或對特區政府官員出席宴會的調查,都不會不了了之。

  • 接種率升 疫苗氣泡或提早實施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於農曆大年初四結束後,政府會審視情況,決定是否提早實施原定下月24日開始的疫苗氣泡安排,讓受影響處所提早復業,同時恢復食肆晚市堂食。

     

    林鄭月娥今早會見傳媒時說,近日市民接種新冠疫苗的意欲增強。以昨日為例,首劑接種量近18,000劑,整體接種量更逾40,000劑。她估計,若每日接種首劑疫苗的人數達20,000人,香港下月24日便會有逾80%甚至接近90%市民符合疫苗氣泡的要求。

     

    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也正在提升,70至79歲人士的接種率達55.39%,80歲及以上人士的接種率也攀至27%。

     

    林鄭月娥指出,本地疫情仍存風險,市民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當局擔心兩個群組在社區傳播病毒,其一為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酒店群組。一名抵港人士的病毒樣本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且可能在酒店內染疫,現有約九宗初步陽性個案與此群組相關。

     

    其二為銅鑼灣渣甸街寵物店群組。因確診寵物店售貨員的病毒樣本帶Delta變異病毒株,當局擔心Delta與Omicron兩種病毒株同時在本港傳播。

     

    林鄭月娥指,該寵物店有十多家分店,且確診個案涉及動物方面的風險,食物及衞生局連同漁農自然護理署會盡快交代調查進展,讓市民提高警覺。

  • 12月綜援個案跌0.3%

    社會福利署公布,上月領取綜援個案216,933宗,按月減少750宗,跌幅0.3%,受助總人數為306,377。

     

    低收入個案2,217宗,按月跌1.1%;單親個案23,785宗,下跌0.7%;年老個案124,104宗,下跌0.3%。

     

    失業個案按月跌0.9%至18,495宗,較2020年1月本港剛開始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時增加約46.9%。去年10月至12月失業個案平均每月申請數字為469宗,較9月至11月下跌7.7%。

     

    健康欠佳個案26,887宗,微升0.1%;永久性殘疾個案保持平穩,有17,518宗。

  • 第 164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