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不排除立法規管買賣撲熱息痛藥物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市面上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逾750種,除個別品牌的退燒止痛藥出現短缺外,其他品牌的撲熱息痛藥物供應維持穩定,政府不排除在有需要時立法規管買賣此類藥物。

     

    盧寵茂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政府一直積極採購和儲存撲熱息痛藥物,有關藥物在公營醫療體系的存量已提升,足夠供病人使用五至六個月。當局並要求本地藥廠加大生產量,其中半數藥廠過去兩個月已將撲熱息痛藥物的生產量增加一成多至一倍不等。

     

    他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政府不排除立法規管撲熱息痛藥物的買賣。此外,當局已通過額外採購方式建立特別藥物儲備庫,除了滿足公營醫療體系所需,也會考慮針對性地支援私營醫療機構,以提供足夠的退燒止痛藥物,並按實際情況把儲備庫藥物預留給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本月8日實施首階段通關安排,對於網上流傳有關內地旅客來港免費接種疫苗的攻略,盧寵茂澄清,短暫來港的非香港居民和旅客不可接種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的免費疫苗,他們只可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接種疫苗。據政府了解,疫苗供應商正與私營醫療機構磋商,最快本月上旬可提供復必泰二價疫苗予有需要人士自費接種。

     

    盧寵茂又提到,政府會向內地來港旅客發出健康建議,建議他們於抵港當日至第五日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若他們在港期間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會獲發隔離令,但有需要時可外出求醫,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及獲發新冠口服藥物。如這些旅客因緊急或特殊情況而到公營醫療設施求醫,並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則須繳付全費才可取藥。

  • 新冠本地個案逾萬八宗

    本港新增18,25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04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5,218宗,另有164宗輸入個案。

     

    19間安老院、九間殘疾人士院舍共34名院友和三名員工染疫。此外,836間學校呈報1,851宗陽性個案,涉及1,530名學生和321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68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36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32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33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06人危殆。

     

    鑑於大埔區、葵青區、觀塘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顧嘉煇逝世 楊潤雄深表痛惜

    香港著名作曲家顧嘉煇逝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深感痛惜,向其家人致以慰問。

     

    顧嘉煇是香港殿堂級作曲、編曲和指揮家,創作無數家傳戶曉的電影歌曲和電視劇主題曲,包括《獅子山下》、《上海灘》以及《射雕英雄傳》系列的《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和《世間始終你好》等,對香港流行文化有重要貢獻。憑其出色的音樂創作和成就,顧嘉煇獲頒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2010終身成就獎,並先後在1998年和2015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和金紫荊星章。

     

    楊潤雄表示,顧嘉煇的作品歷久常新,多年來陪伴香港人成長,豐富全球華人生活,其精神和筆下觸動人心的不朽香江樂曲將流傳後世。

     

  • 逾萬六人染疫

    本港新增16,02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094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2,928宗,另有401宗輸入個案。

     

    23間安老院、八間殘疾人士院舍共49名院友和三名員工染疫。此外,650間學校呈報1,320宗陽性個案,涉及965名學生和355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6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當中38名病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25名病人的死因沒有關連;新增31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11人危殆。

     

    鑑於東區、荃灣區和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楊潤雄悼學者劉紹銘辭世

    著名學者劉紹銘離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深表惋惜和難過。

     

    楊潤雄表示,劉紹銘為著名中國當代文學學者、教育家、翻譯家和作家,對文壇貢獻良多。此外,他曾服務嶺南大學逾十年,孜孜不倦作育英才,至2004年退休。

  • 特區政府歡迎日本放寬航班限制

    日本當局宣布放寬對香港航班的限制,特區政府表示歡迎。

     

    運輸及物流局今日與日本當局舉行視像會議,得悉本月8日起,由香港前往日本機場的載客航班可使用成田、羽田、關西、名古屋中部、新千歲、福岡、那霸以外的日本機場。日本當局同時容許航空公司恢復增加若干由香港前往日本機場的航班。

     

    然而,因日本當局仍然限制香港赴日載客航班的增幅,特區政府會繼續跟進,以期日方撤銷所有針對香港航班的限制,減少對旅客的影響。

  • 盧寵茂視察伊院運作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視察伊利沙伯醫院,了解公立醫院在服務高峰期的運作情況,並感謝前線醫護人員的努力和付出。

     

    盧寵茂巡視急症室、經改裝以接收新冠患者的普通病房和隔離病房,聽取醫院管理層和前線醫護人員匯報服務情況和人手調配安排,了解他們如何應對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帶來的雙重挑戰,以及他們面對的困難。他讚揚前線醫護在長假期期間緊守崗位,盡心盡力照顧病人,保持一貫的高度專業,守護香港醫療系統。

     

    公立醫院正處於冬季服務高峰期,加上近日天氣寒冷,新冠病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個案數字持續高企,急症室求診人數和公立醫院入院人數顯著上升。他指,醫院管理局已開設臨時病床和安排人手,同時增加遙距診療、藥物派遞等服務,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對於現時候診時間較長,盧寵茂希望病人體諒,並建議病情較輕者到普通科門診或向私家醫生求醫,讓醫院集中資源治療病情較嚴重的病人。

     

    他又提到,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人士如病徵輕微,也可向私家醫生求醫。政府一直免費向私家醫生提供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以便他們向合適病人處方。

     

    另外,盧寵茂強烈呼籲市民,特别是長者和幼童盡快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且要做好個人衞生,善用醫療服務,讓社會在復常路上繼續前行。

  • 新冠本地個案逾萬五宗

    本港新增15,86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38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3,476宗,另有324宗輸入個案。

     

    13間安老院、五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7名院友和四名員工染疫。此外,156間學校呈報266宗陽性個案,涉及114名學生和152名教職員。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因應政府早前宣布調整本地檢測策略並停止派發樣本收集包,衞生署的指定樣本收集點明日起也停止收集糞便樣本。

     

    醫院管理局公布,75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25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04人危殆。

     

    鑑於南區、屯門區和離島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新冠個案增逾萬九宗

    本港新增19,86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73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7,126宗,另有367宗輸入個案。

     

    19間安老院、九間殘疾人士院舍共31名院友和六名員工染疫。

     

    醫院管理局公布,74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23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02人危殆。

     

    鑑於沙田和黃大仙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宣布,隨着多項防疫抗疫措施陸續放寬,支援疫苗通行證的安心出行電話熱線2626 3066和設於25個港鐵站的流動支援站本月8日停止運作。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村代表選舉設竹篙灣投票站

    2023年村代表選舉星期日舉行,民政事務總署會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設立特別投票站,讓投票當天因受本地隔離措施影響而不能前往一般投票站投票的登記選民投票。

     

    民政事務總署表示,此安排適用於身在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正進行家居隔離,以及身在酒店或賓館接受隔離的登記選民。

     

    該署今日起設立24小時運作的預約熱線3693 4769,處理受影響選民的申請。該署會按選民實際需要安排接載服務,往返竹篙灣投票站和隔離設施。竹篙灣投票站的投票時間為星期日正午12時至下午5時。

     

    登記選民如要求上述特別投票安排,須於收到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隔離令後,從速致電熱線,並須於星期六晚上8時前提出申請。至於在投票日當天已身處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的選民,則可於投票日正午12時前提出申請。 

  • 逾二萬三人感染新冠病毒

    本港新增23,03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554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9,481宗,另有326宗輸入個案。

     

    18間安老院、六間殘疾人士院舍共41名院友和五名員工染疫。

     

    醫院管理局公布,62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34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07人危殆。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未病先防 管好健康

    飲食均衡,時有運動,是否一定無病無痛?58歲的黃麗芳自覺飲食清淡,每星期也會做上兩至三天運動,猜不到自己原來正處於糖尿病前期。

     

    「四年前,丈夫的血糖、血脂和膽固醇過高,家中飲食餐單已調整,我覺得自己飲食健康,有少量運動,但結果仍發現我處於糖尿病前期,感到很意外。」

     

    慢性病篩查 風險早預防

     

    黃麗芳是透過北區地區康健站參加糖尿病篩查計劃,意外發現自己的血糖偏高。

     

    「我沒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先前尚未發現的疾病,現在發現了,日後會更注意生活和飲食習慣,希望不會成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北區地區康健站護理統籌主任蘇家樂負責跟進黃麗芳的情況。他說,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降低患上慢性病的機會,但如果有家族遺傳,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機會會較高。

     

    康健站安排黃麗芳參加活動和講座,希望協助她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控制血糖水平,合適時便會安排她約見地區網絡醫生,跟進情況。

     

    地區康健站 助管理健康

     

    除了提供篩查服務,地區康健站和地區康健中心也幫助市民管理自己的健康。

     

    吳美英患上高血壓超過十年,每日也要服食降血壓藥,每三個月便會到普通科門診診所覆診。最近,診所的護士建議她到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講座,了解有關控制高血壓的方法。

     

    吳美英參加講座後才發現,原來患有高血壓,也可做適量運動,令自己更健康。

     

    「我自知運動量不足,以前不敢做太多運動,因為我以為跳得多、動得多,心跳會加快,並會引致血壓更高,但原來不會的,適量運動可以減肥,也可以降低血壓。」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設有由護士、專職醫療人員、藥劑師、社工和支援人員組成的跨專業團隊。元朗地區康健中心總護理統籌主任熊裕勤表示,跨專業團隊提供的健康資訊,能有效提升會員管控疾病的能力,令他們更關顧自己的健康。

     

    「高血壓病人服藥初期或許會感到身體不適,由於預約覆診需時,部分病人可能因而自行停藥、增加或減少藥量,其實這是有相當的風險。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的跨專業團隊在這情況下便可發揮作用,由藥劑師向病人講解服用降血壓藥的情況和注意事項,病人服藥的依從性更高,對於管理疾病也有好處。」

     

    系統性改革 扭轉舊觀念

     

    政府估計十多年後,香港慢性疾病病人的數目會由目前大約220萬增加至300萬,佔總人口37%。單憑增加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去資助公立醫院應付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並非持續之道。

     

    政府上月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一系列措施,改革醫療系統,將焦點從治療轉向至預防疾病,其中一個重點,是進一步以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模式為基礎,發展社區醫療健康系統。 

     

    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表示,市民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否患病,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和介入治理,有助降低他們成為慢性疾病患者的機會率,也可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

     

    「每年有10%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士,轉變為糖尿病患者,如果我們及早介入,他們轉為糖尿病患者的機會可降低50%。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服務,提高病人注重健康的意識。在家庭醫生、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的支援下,讓他們明白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或透過藥物治理,避免變成真正的慢性病患者。」

     

    市民如果想掌握更多健康資訊,可到居所或工作所屬地區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登記成為會員,費用全免。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的護士會為會員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如果有需要,便會轉介到地區網絡醫生接受診斷,再經醫生按情況轉介其他專業醫療服務,例如物理治療、足病診療,言語治療、職業治療等,一站式統籌合適的護理流程。

  • 第 17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