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本港檢疫檢測措施非常嚴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香港實施最高規格的外防輸入措施,在機場檢測和檢疫期間阻截五宗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個案,防止病毒流入社區,此舉符合市民期望。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香港從防控措施、全球監測、基因排序三個方向着手,堵截Omicron病毒株。

     

    入境人士抵港前後均按規定檢測,當局每天都評估風險,將錄得Omicron個案的地區列入A或A+組指明地區,相關人士須接受21天檢疫,以加強防控。

     

    此外,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加快進行確診個案的病毒基因排序,務求一旦發現Omicron個案,即盡快安排密切接觸者等人士接受強制檢測。

     

    陳肇始指出,目前香港疫情穩定,但全球各地的Omicron個案正在增加,且傳染力強,市民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以作保護。

     

    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方面,她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聯合科學委員會已就此發表建議,政府會檢視整體情況,專家如有新建議,當局會盡快公布。

     

    至於「疫苗氣泡」進展,陳肇始重申,政府會監察疫情,適時推進。

  • 再多兩國列A組指明地區

    政府公布,因應毛里求斯、塞拉利昂發現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下周三起將該兩國列入A組指明地區,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

     

    至於從當地回港的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他們抵港後須到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相關指明,落實上述措施。

  • 陳肇始籲選民齊投票建美好香港

    公共衞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要有效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必須整個社會目標一致,同心抗疫!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在虛心聆聽各界對各項防疫抗疫措施的意見之同時,我們亦曾經遇到一些別有用心的惡意攻擊,扭曲政策原意,誤導市民,嚴重影響抗疫措施的成效。

     

    愛國者治港有利香港發展

     

    食物及衞生局的工作範疇涵蓋各項重要的民生事項。無論醫療服務、公共衞生、環境衞生、食物安全和漁農發展等,均與市民大眾和業界朋友的健康及生活息息相關。前年10月,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舉行多次會議均未能選出正副主席,令特區政府不少立法工作受阻。不斷的議會內耗,不必要、非理性的爭拗,亦嚴重影響議會和特區政府管治的效能,讓我們各項關乎重要民生事項的工作大受影響,並不乎合公眾利益、期望。

     

    「愛國者治港」是正本清源的必要措施。真正愛國家、愛香港的人才會從國家及香港的根本利益出發,才會顧及廣大香港市民的總體利益。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今年3月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我作為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十分尊重,並全力支持中央對這次完善選舉制度的主導權,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當中的五大基本原則(即(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二)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三)確保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四)切實提高香港特區治理效能;及(五)保障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都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讓《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得到有效維護,亦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長治久安、繼續繁榮穩定的必然一步。放諸四海,「愛國者治港」都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基本原則。

     

    其後,特區政府在4月14日將《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和二讀,並在5月27日獲立法會三讀通過。

     

    提高議會效能有利食衞局推展民生工作

     

    特區政府的同事一直竭力向社會解釋完善選舉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完善的選舉制度如何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和提升特區管治效能,以及制度本身的種種優越性。透過不同的渠道和形式讓市民清楚認識完善選舉制度的必要性和優越性,即擴大香港社會均衡有序的政治參與和令政治體制有更廣泛代表性,更好地體現香港社會的整體和根本利益,並進一步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

     

    提高議會和特區政府管治的效能,可以讓食衞局各項民生工作順利推展,最終令廣大市民受惠。尤其面對新冠疫情,議會和政府同心必定有助有效推行各項防疫措施,不但可以讓香港保持動態清零,亦進一步為全球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作出貢獻。而從制度上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可以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這有利於促進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踴躍投票 支持立法會選舉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下星期日(12月19日)舉行,是次選舉是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將選出新一屆立法會的90個議席,包括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的40個議席、功能界別選舉的30個議席以及地方選區選舉的20個議席。新的立法會組成能突破利益和地區的局限性,有利於立法會反映香港的整體利益,從而提高特區的治理效能。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選舉管理委員會的同事正密鑼緊鼓作最後準備,確保下周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按照相關法例,在公平、公開和誠實的情況下舉行。

     

    為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我特別呼籲醫療衞生界、飲食界和漁農界的選民在12月19日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的大日子踴躍投票,選賢與能,讓愛港愛國的有志之士在相關政策範疇與食物及衞生局攜手一起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大家記得到我的Facebook專頁,看看相關的vlog。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12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多管齊下 提升安老服務

    前言

     

    近期有傳媒報道有關一些安老服務設施的規劃標準,曾於2008年間消失於《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雖然我長期跟進社會福利政策,而政府於2008年4月透過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展開有關長遠社會福利服務規劃的諮詢時,有參與表達意見,可是我一直都沒有收過任何信息關於多項社會福利設施的規劃標準會從《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被刪除。直至2012年,我在大學為社會福利署進行一項有關社署社福處所規劃程序的研究時,才發現絕大部分早年存在於《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社福設施的規劃比例都已消失了。

     

    上述研究的建議之一,便是要將一些主要的社福設施的規劃比例重新加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另一項建議便是要善用散在多個非政府機構手中的土地,透過加建或重建增加社福設施;這便是現在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2014年至2017年,我在大學協助勞工及福利局制訂《安老服務規劃方案》,其中一個工作便是訂立長遠的安老服務設施的規劃比例,現亦已寫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之中。

     

    現屆政府為增加社福設施,加入了三大舉措。一是在一些合適的賣地條款中,加入成功投標者興建福利設施的要求,主要是安老院;二是運用200億元,嘗試在現巿場上購買福利設施的處所;三便是於2020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在不影響公營房屋供應和其他配套設施的前提下,日後在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中,預留約5%總住用樓面面積的處所作福利用途。現在可以說:從長遠規劃的角度,未來的安老設施的供應,將會有所保證。

     

    由於安老院所需樓面面積十分大,在巿場上難以購買合適的處所,而上述的另外兩個舉措都涉及長遠的規劃,遠水不能救近火。現時安老服務長輪候時間又如何解決呢?先看看2017至18年度到2020至21年度的安老宿位的供應,便更清楚問題所在。

     

    2017至18年度至2020至21年度安老宿位的供求

     

    在過往四個財政年度,一共有八間資助安老院啟用,增加了584個資助宿位。若以制訂《安老服務規劃方案》時所作推算,2017年至2021年的數年間,增加的資助護理安老院與護養院宿位需求約為7,681個。需求增加是供應增加的13倍!若沒有其他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輪候時間便只會加速延長。

     

    上述在過往四年啟用的八間資助安老院,當然不是現屆政府努力的結果。這八間資助安老院中,最早規劃的是1999年,用了18年完成;最遲規劃的是2011年,完成用了九年。換言之,上屆政府努力的成果,還要待日後才可以見得到。而現屆政府開始啟動的興建安老院項目,最快都要到下屆政府2023至24年度才會落成;當中,用時間最短的都會是由舊校舍改建及私人賣地興建的安老院,亦可以說這兩個選項,有助大幅度縮短了安老院由規劃至建成的年期。

     

    安老宿位輪候時間

     

    買又會買不到,新的兩個選項(賣地條款及改建舊校舍)仍需要約五年時間,而需求增幅又遠超供應增幅,現屆政府還有甚麼辦法呢?當然,仍是要多管齊下,其中之一就是利用紅蘿蔔與大棒。

     

    剩下來較短期的方法之一,便是如何增加巿場上合符質素要求的私營安老院,然後透過買位計劃,增加資助宿位。這就是預早宣布由2019至20年度開始的連續五年,每一年增購1,000個甲一級宿位。以當時2019年的實際情況,我們基本上難以找到額外5,000個甲一級宿位。預早宣布便是告訴私營安老院的營運者,如果他們能改善現時院舍的服務質素,便有這個紅蘿蔔在前。另一方面,我們現正進行《安老院條例》的檢討,提升院舍的法定要求,亦即是說,若一些安老院不盡早作出改善,日後若修改了法例1便不能再營運2。正所謂紅蘿蔔在前,大棒在後,明顯的選擇,便是盡快改善服務至甲一水平,又可以及時賣位給政府。

     

    結果是: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輪候時間已由現屆政府開始時的平均24個月,減至最近的平均19個月。雖然追落後還有一大段距離,而且更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上述的5,000個新增買位過程,亦只是行了一半,能否再縮減輪候時間,仍有待觀察。

     

    後語

     

    政府有責任增加安老宿位以滿足需求,但這不算是上策。上策還是讓這個需求減少,而且居家安老是絕大多數長者的選擇,所以增加家居照顧服務,才是上策。現屆政府若沒有增加家居照顧服務,細心的朋友,只要將上述的多個供求數字加加減減,便知道基本上不可能將資助護理安老宿位輪候時間,如上述由24個月減至19個月,反之應還是在延長中。請看下回分解。

     

    1政府計劃於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提交有關修訂條例草案。

    2現時的構思中是會有一個過渡期。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2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五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五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涉及N501Y和L452R變異病毒株感染的各有兩宗,另一宗的病毒量則不足以進行相關檢測。

     

    患者兩男三女,年齡介乎14至62歲,由高風險地區英國、菲律賓抵港。

     

    防護中心指,五名患者中,兩人在香港機場對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兩人在指定檢疫酒店檢疫期間確診,其餘一人在酒店檢疫期間的檢測結果為不確定,入院接受檢測結果則呈陽性。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59宗,全屬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本港錄一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一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從高風險地區菲律賓來港。

     

    女患者27歲,為外籍家庭傭工,在青衣華逸酒店檢疫期間確診,惟病毒量不足以進行變異病毒株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61宗,全屬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三國家列A組指明地區

    政府公布,因應塞浦路斯、約旦、黎巴嫩發現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下周二起將該三國列入A組指明地區,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

     

    至於從當地回港的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他們抵港後須到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相關指明,落實上述措施。

     

    另外,政府正確認台灣的Omicron輸入個案詳情,並會密切留意當地疫情,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收緊相關登機、檢疫和檢測要求。

  • 港康碼註冊過程順暢

    香港健康碼今日起接受註冊帳戶申請,截至下午1時,申請人數已逾82,900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註冊過程順暢,又提醒非公屋戶申請者須在網上遞交住址證明。

      

    薛永恒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公屋居民申請者因已在房屋署的住戶紀錄上,住址可獲即時確認,繼而獲得港康碼帳戶;其他申請者則須在網上遞交住址證明資料,例如水費單、電費單、銀行紀錄等,以供系統確認。

     

    至於未能提供有關資料的人士,當局會去信其登記住址,信件內附個人開戶號碼供他們開戶。

     

    薛永恒指,視乎申請數量等因素,今日遞交申請的非公屋戶申請者可望下周初或中期收到有關開戶確認。

     

    另外,他指出,多間慈善團體和電訊公司積極回應政府呼籲,提出送贈手機予有需要人士,供他們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政府正與相關機構商討。

  •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四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四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三宗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感染,一宗尚待相關檢測結果。另外,一宗早前確診的輸入個案驗出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

     

    新增四宗個案患者年齡15至57歲,三人由中風險地區越南抵港,一人由高風險地區英國抵港。

     

    其中,57歲男患者上月18日離港經新加坡前往越南,至本月8日乘坐CX764航班抵港,在機場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沒有病徵,Ct值少於30。他於3月22日、4月12日在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新冠疫苗。為審慎計,他潛伏期在港居住的地點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相關指明人士須接受強制檢測。

     

    此外,鑑於本月8日由越南胡志明市抵港的國泰航空CX764航班有三名乘客經抵港檢測確診,衞生署按《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禁止國泰航空營運的客機今日至本月23日從胡志明市着陸香港。

     

    至於驗出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輸入個案,防護中心表示,個案編號12478的37歲男患者本月7日從美國乘搭CX881航班來港,在香港機場的檢測結果呈陽性。

     

    他沒有病徵,6月2日和25日在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入院後對抗體檢測呈陽性反應,Ct值少於20。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確認,此個案帶有需要關注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

     

    香港至今共錄得五宗涉及Omicron病毒株的個案,除上述個案外,兩宗與南非相關,兩宗與尼日利亞相關。防護中心認為,由於這五宗Omicron個案的患者均於香港機場禁區或指定檢疫酒店確診,本港沒有出現社區傳播。

     

    因應一宗曾於潛伏期間留港的確診輸入個案,薄扶林碧瑤灣16座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個案61宗,全屬輸入個案。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工作小組開會檢視祖堂管理事務

    檢討祖堂事務工作小組今日舉行第一次會議,檢視《新界條例》下有關祖堂的管理事務,並就加強祖堂管理的方向交換意見。

     

    工作小組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擔任主席。他表示,透過新界鄉議局的積極參與,工作小組的首要任務是檢視現行祖堂管理模式,並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合理權益的前提下,提出改善祖堂管理和便利祖堂處置土地的建議,以善用新界祖堂地。

     

    徐英偉指,會議充實並具啟發性,他期望鄉議局諮詢祖堂和有關人士,就改革方向提出建議和凝聚共識。

     

    行政長官於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由民政事務局局長與新界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連同發展局和其他相關部門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務實處理目前新界祖堂地難以發展的困局。

  • 長者健康中心提供乳癌篩查服務

    衞生署今日宣布,轄下所有18間長者健康中心下星期一起為65至69歲婦女會員評估罹患乳癌的風險,並適當地為她們提供乳癌篩查服務。

     

    登記使用長者健康中心服務須繳付年費110元,而合資格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婦女會員每次須額外繳付225元。如有需要,她們可獲安排接受輔助性的超聲波乳房檢查。

     

    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於公立醫院及診所醫療費用減免機制、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下領取級別0院舍券的人士可獲豁免相關服務費用。

     

    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9月展開,署方轄下三間婦女健康中心率先提供乳癌篩查服務。

  • 古巴等地列A組指明地區

    政府公布,因應古巴、科威特和列支敦士登發現帶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下周一起將該三個地區列入A組指明地區,21天內曾逗留當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

     

    至於從該三個地區回港的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持認可疫苗接種紀錄,方可登機。他們抵港後須到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其間接受六次檢測,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此外,一名從A組指明地區美國來港的旅客在機場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政府下周一起收緊相關檢疫和檢測安排,21天內曾逗留美國的抵港香港居民須先到竹篙灣檢疫中心接受七天強制檢疫,其間每天接受病毒檢測,並由醫護人員監察其健康狀況。

     

    有關人士其後會由專車送到來港前已預訂的指定檢疫酒店以完成餘下14天強制檢疫,其間仍須頻密檢測,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 第 179 頁,共 3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