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衞生署接獲疑接種疫苗後異常事件
衞生署公布,截至今日下午4時,過去24小時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一宗懷疑涉及接種新冠疫苗後14日內出現的嚴重異常事件,一名50歲男子死亡。初步臨床評估認為與疫苗接種無關。
男死者昨日被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轉往瑪麗醫院後離世,初步診斷死因為腦幹出血。他曾於本月3日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二劑科興新冠疫苗,在接種中心逗留觀察期間並沒有不適紀錄。
醫管局已向死因裁判官呈報個案。衞生署會按既定機制將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
截至5月9日,本港共接獲2,66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15%,其中包括19宗去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專家委員會總結四宗個案與新冠疫苗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2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三宗個案尚待評估。
-
徐英偉悼尤聲普逝世
粵劇紅伶尤聲普逝世,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徐英偉指,尤聲普畢生致力推廣、保存和發展粵劇,並於2016年獲頒授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於2017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尤聲普離世是香港的損失,港人將永遠懷念他。
-
七地區到港人士檢疫要求收緊
政府公布,周五起將阿根廷、意大利、日本、肯尼亞、馬來西亞、荷蘭、新加坡列為高風險B組指明地區,曾逗留該些地區而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抵港人士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日,其間接受四次檢測。
經密切監察相關地區疫情發展和可能對本港構成的輸入風險後,政府決定收緊上述海外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和檢疫要求。
所有在登機當日或之前14日曾逗留相關地區的人士,須於登機時出示預定起飛時間前72小時內進行的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以及其在香港指定檢疫酒店預訂房間的確認書。
抵港後,他們須於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安排,確認檢測陰性結果後須乘坐政府安排的專車前往指定檢疫酒店接受檢疫。
曾逗留相關地區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抵港人士須於指定檢疫酒店檢疫21日,其間接受四次檢測;已完成接種疫苗者則須於指定檢疫酒店檢疫14日,其間接受三次檢測,其後七日自行監察,以及於抵港第16日和第19日接受強制檢測。
根據適用於B組和C組指明地區的要求,曾逗留上述地區的非香港居民將不獲准入境。
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相關指明,以在周五落實新措施。
-
台灣抵港人士檢疫檢測要求再收緊
鑑於台灣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轉差,確診個案持續上升,政府宣布由明日凌晨起進一步收緊從台灣抵港人士的檢疫和檢測要求,非香港居民則不會獲准入境。
政府表示,所有在登機當天或之前14天曾逗留台灣的人士,須於登機時出示預定起飛時間前72小時內進行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以及在香港指定檢疫酒店預訂房間的確認書。
他們抵港後須於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安排,確認檢測陰性結果後須乘坐政府安排的專車前往指定檢疫酒店接受強制檢疫。
未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其間接受四次檢測。已完成接種疫苗者則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14天,其間接受三次檢測,及後自行監察七天,並於抵港後第16天和第19天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多個不同地區的疫情、新變種病毒流行程度、接種疫苗進度和出入境人數變化,按需要調整抵港人士的登機和強制檢疫要求。
-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195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955,100劑疫苗。其中,約1,167,9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787,2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市民中,約505,4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662,5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市民中,約367,8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419,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28,800名市民經計劃接種疫苗。在約3,400名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3,0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4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在約3,800名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的市民中,約3,300人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約400人在私家醫生和診所接種。
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市民分別約10,500人和11,1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的整體接種率約為96%,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則約為94%。
同日約2,9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6,1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1宗送院個案。
-
關注血壓 實踐健康生活
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衞生署呼籲市民了解個人血壓水平並定期量度,實踐健康生活,應對高血壓等非傳染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全球每四名男性和每五名女性中,有一人患上高血壓。
香港方面,衞生署2014至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5至84歲人士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7.7%,其中約一半人不察覺自身情況,通過該調查才發現血壓偏高。
署方指,高血壓是導致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和相關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有報告指出,確診者中有高血壓的人士出現嚴重病情或死亡風險高於沒有患上高血壓者。
為預防感染新冠病毒,除非有禁忌症,臨床狀況穩定的高血壓病患者應接種疫苗,以作保護。
衞生署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助降低患高血壓風險,市民應選擇低鹽、低糖、低油食物,每日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
健康成年人方面,每日應攝取少於兩克鈉,每周宜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高血壓患者應按醫生指示服藥,並定期覆診,適切跟進。
-
新冠疫苗外展接種服務安排周全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政府正敲定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外展服務細節,其中對市民接種疫苗後的護理和觀察安排不會少於疫苗接種中心或診所。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外展接種服務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須小心處理,衞生署會與營辦機構商討合適的處理方法,確保場地有適合用作接種後休息和觀察的地方,並有足夠醫護人員在場。
另就早前華大基因文職人員個案疑屬樣本受污染,陳肇始指,衞生防護中心已確定並非確診個案,當局會嚴肅跟進和調查事件成因,並要求涉事化驗所提交報告。
她強調,政府與所有向其提供服務的私營化驗所均有合約協定,如有問題,當局定會跟進調查,要求對方提交報告。日後批出新合約時,政府也會檢視化驗所整體表現是否達到要求。
-
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紓緩人手短缺
香港醫生人手嚴重短缺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病漸趨普遍,令公營醫療系統承受更大壓力。我出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後便立刻去到醫管局各聯網醫院了解情況,亦感受到人手短缺為同事帶來的工作壓力及辛勞。對市民來說,一些專科輪候時間相當長,亦是極不理想。我致力要用多管齊下的方法去解決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
首先要從規劃開始。本港醫生短缺的情況,充分反映於香港人均醫生比例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我們目前每1,000名人口2.0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
醫生人手短缺
食物及衞生局進行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顯示,根據本港人口結構變化推算醫療服務需要,醫生人手由目前到長期均會持續短缺,到2030及2040年,分別會短缺1,610名和1,949名醫生。
公營醫療醫生人手短缺尤其嚴重,2020年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分別欠缺660名和49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而在2030年及2040年的醫生短缺人數則分別為800名和51名,以及960名和51名。由此可見,要解決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實在刻不容緩。
公營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長
醫生短缺是導致醫管局和衞生署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長的主要原因。雖然醫管局的緊急和半緊急類別個案輪候時間,分別仍能維持在兩個星期和八個星期的服務承諾之內,但例行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相當長。需求極殷切的專科(如內科、眼科和矯形及創傷外科)的例行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均超過一百星期,情況不可接受。
衞生署方面,其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服務有十個專科醫生空缺(空缺率為四成)。在2020年,只有約六成的新症可以在六個月內完成兒童體能智力評估,遠遠低於90%的目標。
不能單靠增加本地醫生培訓
為填補短缺,特區政府已積極培育本地醫生人手。兩間醫學院的醫科生學額已由2008至09學年的每年250個增至目前的530個,增幅超過一倍;政府亦正積極考慮在下一個教資會三年撥款期進一步增加醫科生學額。然而訓練醫生需時,擴張醫學院培訓容量亦有實際局限,我們不能單靠增加本地學額去解決醫生人手問題。
非本地培訓醫生大幅下降
非本地培訓醫生大幅減少是造成醫生人手短缺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1991至2000年間,共有2,224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4,950名的45%。然而,2001至2010年間只有36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3,470名的10.5%。
經過政府努力游說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行醫門檻,2011至2020年合共有39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3,687名的11%。數字及比例雖然有所上升,但遠較過往為低,亦遠不足以填補醫生人手短缺。
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認為有迫切需要為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另闢途徑,讓他們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便無須通過執業資格試,亦能夠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
我們稍後會在現有的《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下,加入一條新路徑,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以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內執業。我們會盡快向市民交代詳情,並向立法提交條例草案審議。
雖然政府沒有魔術棒可以一下子變出大量的醫生,但我們有決心解決醫生人手短缺問題。我們必需多管齊下,以避免10年、20年後出現更加嚴峻的短缺情況。要維持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以應對本港人口增長和老化帶來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除了繼續增加本地醫科生學額外,現屆政府必需提出新措施以引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逐步紓緩醫生人手不足情況。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5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攜手抗疫 接種疫苗 助港復蘇
儘管疫情為香港帶來不少挑戰,政府持續紮實推動各項工程,目標是建設香港為宜居城市,提升市民享有更優質的生活。
優化海濱 共享空間
本屆政府其中一個建設宜居城市的重點是優化維港海濱,使它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及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讓市民共享。政府預留65億元的專項撥款,和海濱事務委員會攜手推動13個重點項目。過去半年多的海濱發展可謂多姿多彩,去年10月至今已經有六段新海濱開放,分別位於西環、灣仔、啟德、荃灣。其中連接金鐘添馬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灣仔海濱長廊於5月7日進一步開放,為灣仔海濱增添一個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的綠色空間。
在「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下,六公里的新海濱長廊已經完成,將長廊的總長度延伸至24公里。過往「斷截禾蟲」的海濱得以一段一段地連接起來。接通後的海濱,除了成為市民日與夜、平日和周末的消閒運動好去處外,更成為市民來往各地的熱門路徑。政府正馬不停蹄繼續籌備開通更多海濱長廊。東區走廊下之行人板道和西營盤東邊街北的休憩用地,將可望於今年上馬,冀早日為市民提供更多、有趣和便捷的海濱公共空間。
活力展現 躍動港島南
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躍動港島南計劃,把南區打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宜居、宜業及休閒玩樂的地區。發展局在今年2月成立躍動港島南辦事處,正先就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一帶擬備概念總綱計劃,提出主要概念和建議,並在過程中仔細考慮地區意見。相關決策局及部門會一同推展,以落實計劃。
政府會採取地方營造手法美化公共空間和市容,例如改善香葉道一帶的休憩空間和研究活化涌尾明渠,創造促進互動的公共空間,並加強沿河及與周邊的聯繫。在深灣及布廠灣一帶的海濱,我們會考慮如何騰出一些空間以改善步行環境。香港仔這個社區沿避風塘而建,海濱長廊是市民日常運動和散步的好去處,政府會改善海濱的通達性。
與躍動港島南計劃相輔相成的海洋公園未來發展策略,亦會逐步落實,把海洋公園轉型為一個專注保育和教育、紮根自然並結合歷險與休閒元素的渡假勝地。與此同時,我們亦已就興建兩個碼頭的工程開展籌備工作。
香港仔避風塘的使用率已相當高,政府正着手研究擴大避風塘範圍、增加船隻停泊區及提供更多登岸設施的可行性。同時,我們準備以公私營合作方式在已修復的石澳石礦場發展水上運動中心,為愛好水上活動人士提供更佳設施,稍後會公開招標。
政府一直積極推動一地多用,已開始研究如何整合或重建黃竹坑區內一些現有設施,以善用土地資源,並照顧社區需要。躍動港島南計劃多元化,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環。
奧運全民共賞 支持香港運動員
政府致力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並積極投入資源,增建更多體育設施。規模頗大,設施齊備,斥資319億元的啟德體育園現正進行底層結構、地庫及上層建築工程。整項工程預計於2023年完成,將提供多項國際級的體育設施。
談到啟德體育園這個旗艦項目,不期然想到香港運動員積極備戰東京奧運會。近年政府銳意支援精英運動員培訓,成果豐碩。香港健兒在多項國際賽事屢創佳績,目前已有27個項目取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
奧運是世界最大型和最高水平的體壇盛事,舉世矚目,預計全球透過電視觀賞賽事的觀眾超過30億。考慮到疫情及本港廣播機構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政府本周宣布破例斥資購入東京奧運的電視播映權,並交由本地五間持有電視牌照的廣播機構播放,確保香港巿民可以通過電視免費看到東京奧運會廣泛的直播,特別是香港運動員參與的所有賽事。
政府購入東京奧運電視播映權,不單會凝聚廣大市民為香港運動員打氣,同時會提升市民對運動的興趣和體育風氣。
攜手抗疫 接種疫苗
在抗疫方面,政府繼續採取精準務實、果斷迅速的策略。當中措施包括要求全港外籍家庭傭工於本月15至30日期間接受第二次強制檢測,以及涉及變異病毒株的大廈居民須接受更頻密的檢測。隨着疫情漸趨穩定,市民生活大致回復正常,全港學校於本月24日起全面恢復半天面授課堂。在第一階段「疫苗氣泡」下的社交距離措施亦有序落實,有關措施會延續14天至本月26日,包括繼續維持適用於餐飲業務處所和表列處所的限制及規定,以及有關群組聚集和佩戴口罩的要求。
疫情趨穩之際,我們絕不能再讓它反彈,甚至把香港復蘇「拖後腿」。畢竟,接種疫苗才是目前防控疫情最有效和最徹底的措施。雖然今次的變種病毒個案暫未於社區廣泛爆發,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市民應積極主動及時接種疫苗,護己護人,為香港築起群體免疫屏障。
總結
要努力建設宜居城市,單靠幾個項目不足成事。政府會透過多管齊下,與時並進,以短、中、長期的措施處理土地房屋問題,改善本港營商環境及提高競爭力,投資於教育、醫療、福利,以及改善生活環境等,持續提升香港成為更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大都會。
安全和穩定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石。去年6月30日起實施的《香港國安法》立竿見影,香港由亂到治,社會大致回復正常。繼去年制定《香港國安法》後,中央政府主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讓香港重回良政善治正軌。特區政府爭取本月底前盡快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以便開展大量的選舉籌備工作。
此外,《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於本周獲立法會通過,並將於5月21日刊憲當日生效。根據該條例,區議員等公職人員將需要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落實及完善有關公職人員宣誓規定,正本清源,與《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相輔相成,對維護特區的憲制秩序、進一步確保「愛國者治港」具重大意義,有利「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香港長治久安。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5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271
- 272
- 273
- 274
- 275
- 276
- 277
- 278
- 279
- 280
- 281
- 282
- 283
- 284
- 285
- 286
- 287
- 288
- 289
- 290
- 291
- 292
- 293
- 294
- 295
- 296
- 297
- 298
- 299
- 300
- 301
- 302
- 303
- 304
- 305
- 306
- 307
- 308
- 309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 341
- 下一頁
- 第 266 頁,共 34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