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九人確診 四宗源頭不明

    本港新增九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六宗,四宗源頭不明,其餘兩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四宗源頭不明個案患者分別為36歲女保安員、48歲女侍應、41歲家庭主婦和35歲男工程項目聯絡員。

     

    過去14天,本港新增共222宗個案,181宗屬本地個案,其中59宗源頭不明。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三國演義專題郵票下周推出

    香港郵政宣布,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為題的特別郵票和相關集郵品下周二發行,市民即日起可於郵購網訂購。

     

    該套郵票採用著名畫家董培新的畫作設計,包括一套六枚郵票及兩款郵票小型張,呈現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千里送嫂、三顧草廬、趙雲救主、空城計、轅門射戟、草船借箭共八個家喻戶曉的場景。

     

    專題郵票設有珍藏套裝和珍藏卡兩項全新產品,其中珍藏套裝齊集各式郵品,包括一套六枚郵票、一張10元郵票小型張、一張20元郵票小型張、一款已蓋銷首日封及兩款已蓋銷珍藏封。

     

    珍藏卡則嵌有一套六枚自動黏貼郵票,配合雙面的精巧設計,方便集郵愛好者欣賞。

  • 逾九萬人接種新冠疫苗

    政府公布,單日約8,100名市民經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累計約93,000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約91,8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1,2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在八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的整體接種率達82.3%。

     

    截至今日凌晨,送院個案錄得三宗

  • 逾百檢測結果短信錯發樣本瓶編號

    醫院管理局接獲承辦商通知,部分市民收到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結果手機短信載有錯誤樣本瓶編號,因此未能登入政府的電子檢測紀錄系統下載檢測紀錄。承辦商確認,事件不涉及個人資料和私隱,亦沒有影響檢測結果。

     

    受影響的103名市民本月2日在普通科門診診所交回樣本瓶,經檢測後所有結果均為陰性。

     

    醫管局接獲通報後,已要求承辦商即時通知受影響市民和發出更正電話短信,並責成承辦商全面檢視有關系統和修正錯誤。

     

    醫管局已向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報告事件。

  • 醫管局呈報疑種疫苗後異常事件

    衞生署公布,截至今日下午6時,過去24小時共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兩宗需轉介深切治療部的報告,懷疑涉及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的異常事件,已即時聯絡醫管局獲取更多資料以作調查和評估。

     

    首宗個案涉及一名80歲男子,他患有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曾經中風,本月1日在設於元朗天暉路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本月6日因胸痛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醫。病人對治療反應欠佳,當晚轉送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初步診斷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現時情況危殆。

     

    另一宗個案涉及一名72歲女子,她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不足,本月6日在設於將軍澳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其後感到身體虛弱,停用兩劑胰島素。她今早被家人發現情況轉差,被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院方其後發現她有嚴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將她轉送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

     

    衞生署會盡快將個案轉交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並會適時發布評估結果。

  • 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增16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6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13宗屬本地感染,其中五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個案暫少於十宗,大部分源頭不明。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源頭不明確診個案其中一名患者為退休人士、一人在沙田石門京瑞廣場工作、一人在機場第三跑道地盤工作、一人在尖沙咀加拿芬道上班、一人為地產經紀,公司位於東區新都城大廈B座地下。

     

    與四名患者一起工作的人士已被送往檢疫中心。其中,在機場三跑地盤工作的患者參與在機場島上無人駕駛車及行李輸送隧道工程,30多名工友被送往檢疫中心,另數百名參與同一工程的人員須接受強制檢測。

     

    至於八宗與其他確診個案相關的個案,其中一名患者居於半山聖保羅男女中學舍堂,住在同層的學生須接受檢疫;另一患者為般含道聖保羅書院學生,最後一日上學日期為本月3日,該校師生須接受強制檢測。

     

    源頭不明的初步陽性個案方面,一名48歲男患者在星光行東翼潮庭擔任樓面工作,最後一次接受定期檢測為上月25日,結果呈陰性。他本月4日感到不適,翌日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後確診。他居於深水埗福榮街15號。

     

    另一名患者65歲,居於沙田隆亨邨賞心樓,在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地盤當雜工,數名工友會被安排入住檢疫中心。

     

    一名患者為41歲家庭主婦,與一名家人居於尖沙咀華源大廈一賓館,分租者須送往檢疫中心。

     

    另一名患者為36歲保安員,她居於元朗村屋,在東涌映灣園工作,3月6日最後一日上班。

     

    第五名患者35歲,居於粉嶺綠悠軒第6座,任職工程聯絡,但無須到地盤工作。他的辦公室在順天邨天池樓,最後一日上班為本月6日。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逾75萬劑復必泰疫苗抵港

    逾75萬劑由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復必泰疫苗今日運抵香港,連同上月底抵港的585,000劑疫苗,已有合共約1,343,000劑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

     

    疫苗抵港後,工作人員隨即檢查和核對疫苗,確保疫苗符合產品規格和冷鏈運輸標準。政府會把疫苗存放在經驗證的超低溫冷藏櫃,按藥廠指定的溫度妥善保存。

     

    屬五個優先組別的市民可在網上預約本月10日至30日的接種名額,在七間由醫院管理局營運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疫苗。

     

    優先組別市民也可在網上預約八間接種科興疫苗的接種中心、醫管局轄下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直至3月28日的名額,或自行向參與疫苗接種計劃私家醫生和診所預約接種科興疫苗。

     

    市民可透過地理資訊地圖2019冠狀病毒病互動地圖儀表板搜尋所有疫苗接種地點,包括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以及參加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和診所。

  • 婦女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明天(3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婦女節。今年,基於在疫情下須減少社交接觸的考慮,行政長官將會連同我和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以視像形式跟大家一起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

     

    女性在這場抗疫戰中的貢獻尤為明顯。除了領軍的都是女性外,許多醫護人員、院舍照顧人員均是女性。她們無懼挑戰,緊守崗位,悉心照顧病患、扶持老弱,值得社會肯定。

     

    香港的勞動人口中,婦女佔了一半,不少都是雙職婦女。作為家庭照顧者,婦女日常照顧家中長幼,面對龐大的壓力。為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以減輕她們的負擔,政府今年着力完善社區上的配套,為幼兒照顧、安老及康復服務的福利設施制訂以人口為基礎的規劃比率,並推行下列相關措施,讓婦女能夠更靈活自主地選擇自己的理想生活,積極投入社會:

     

    幼兒照顧方面:

    增加幼兒中心的數目 提升幼兒中心的資助水平和合資格人員的人手比例 優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 加強課餘託管服務

     安老服務方面:

    增加資助家居照顧服務的服務名額 增加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下服務券數目 增加資助安老服務宿位 提升私營安老院服務質素

     康復服務方面:

    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讓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能盡早得到所需的訓練 豁免輪候特殊幼兒中心學習訓練津貼的家庭入息審查 增加殘疾人士家長及親屬資源中心數目

     

    政府一直致力保障婦女權益,確保婦女在不同領域能盡展所長,包括自去年12月起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延長至14星期,而僱主因此須多付的額外薪酬由政府承擔。行政長官明天會以視像形式跟大家分享政府不同政策局及部門對婦女的支援政策及措施。

     

    要有效推動婦女發展,必須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政府已建立一個公私營、跨界別的性別課題聯絡人網絡,其中包括超過300名來自政府決策局及部門,以及上市公司和社會福利界的代表,共同推動及實踐性別主流化,鼓勵不同界別在各自範疇的決策過程中考慮性別觀點,兼顧兩性不同需要。我樂見越來越多私營企業響應政府的呼籲,透過支持母乳餵哺、容許彈性上下班時間、提供比法例要求更長的產假等,支援職場上的婦女。政府會繼續加強相關推廣工作,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婦女在疫情下擔當照顧者的角色倍感吃力。婦女事務委員會為表達對婦女的關心,推出「婦女同心  『疫』境同行」計劃,就婦女在疫情中面對家庭關係、照顧孩子、照顧長者及個人壓力的挑戰拍攝宣傳短片,提供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等專家的專業意見。婦女事務委員會更鼓勵婦女透過自拍影片,分享在疫情下的經驗和生活小貼士。我們已收到40多條短片,這些短片充滿民間智慧,在這困難時刻發揮互助互勉的作用。計劃下有關專家的意見和收集到的民間影片已上載至專題網頁。大家可以到 www.women.gov.hk 瀏覽。

     

    國際婦女節的目的,旨在肯定婦女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不過,這個節日並不單為女性而設。即使身為男性,也應該響應聯合國發起的「He For She」運動(即男性也可為爭取兩性平等而發聲),在各自領域為促進婦女權益出力。趁着這個節日,各位男士請停一停,細心留意一下身邊的婦女,特別是家中的另一半、母親或祖母,跟她們簡單地說聲多謝,然後想一想如何能為她們做多一點。

     

    最後,讓我在此祝大家婦女節快樂!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3月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逾八萬人接種新冠疫苗

    政府公布,單日約11,000名市民經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自上月22日以來,累計約83,400人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另外,今日有約300名市民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

     

    今日在八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的整體接種率達89%。

     

    截至今日凌晨,送院個案錄得兩宗

  • 衞生署調查疑種疫苗後異常事件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今日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一宗懷疑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報告,已即時聯絡醫管局索取更多資料以作調查和評估。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新冠疫情簡報會上講述事件,指個案涉及一名有長期病的55歲女子,她患有高血壓、血脂高和蛋白尿,昨晚7時許在工作地點突感左邊身體乏力,遂召喚救護車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根據臨床病徵和腦掃描,院方懷疑她腦血管栓塞中風,將她送往急性中風內科病房。

     

    醫生經診斷並與家人商量後,為病人進行溶栓中風治療,注射藥物疏通栓塞血管。經治療後病人被轉往廣華醫院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但凌晨時分病人情況突然惡化,心臟一度停頓,需接受心外壓,經搶救後於凌晨4時許送往深切治療部。惟病人情況持續惡化,延至今早4時51分離世。

     

    根據家屬提供資料,死者曾於本月2日在設於佐敦官涌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

     

    劉家獻表示,由於病人突然離世,醫管局已將個案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局方獲悉病人曾接種新冠疫苗後,已即時通報醫管局總辦事處、管理層以及衞生署。

     

    衞生署會盡快將個案轉交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因果關係評估,並會適時發布評估結果。

  • 八人確診 兩個案源頭不明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八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四宗屬本地感染,其中兩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個案暫有十多宗,包括一名在屯門和葵芳執業的私家醫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源頭不明確診個案其中一名男患者34歲,在英皇道林肯大廈一間電腦公司擔任會計,但他已在家工作一段長時間,上月17日最後一日回公司上班。

     

    患者居於灣仔克街廣生行大廈B座,本月1日出現病徵,本月3日前往普通科門診求醫,本月4日遞交的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患者在傳染期曾光顧多間食肆,包括新鴻基中心的肯德基家鄉雞、合和中心薈軒、皇后大道東碗碗香,並在上月24日到過尖沙咀安年大廈15樓參加物業投資講座。他當時佩戴口罩,沒有進食和喝水。防護中心已發出短信,通知50多名講座參加者接受檢測。

     

    歐家榮指,患者前往安年大廈前,曾到K11 MUSEA地面洗手間,但只逗留約五至十分鐘,並沒有前往商場其他地方,也沒有接觸其他人,全程佩戴口罩。

     

    另一宗源頭不明個案患者為75歲退休男子,他獨居於將軍澳富寧花園1座,本月3日出現病徵,召喚救護車到急症室。他在傳染期曾光顧區內多間食肆和灣仔敏華冰廳。

     

    兩名患者居住的大廈今日會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

     

    初步確診個案約十多宗,四宗暫時源頭未明,其中一人為56歲醫生周偉文。他居於大角咀一號銀海7座,沒有病徵,因工作關係定期接受檢測,3月5日採集的樣本經私家化驗所驗出初步呈陽性。他上一次接受檢測是在2月26日,當時結果為陰性。

     

    該名醫生在兩間診所工作,其中一間為位於屯喜路柏麗廣場的屯門全康醫務綜合中心,最後一日上班日期為本月5日;另一間診所位於葵芳閣三座地下商場的葵芳全康醫務綜合中心,最後上班日期為今日。

     

    患者會到院舍探視病人或工作,潛伏期間曾前往位於南昌街新生會大樓的新生精神康復宿舍,以及位於葵涌梨木樹邨3座的匡智梨木樹宿舍,當時沒有接見任何病人。防護中心已安排兩間院舍所有員工和院友進行測試。

     

    患者到訪院舍時穿戴合適防護裝備,包括面罩、口罩、手套和防護衣,沒有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八旬新型肺炎患者離世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女患者死亡,累計196名確診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患者80歲,本身有長期病,1月29日因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而獲安排到伊利沙伯醫院隔離病房留醫。病人情況持續惡化,延至昨晚離世。

     

    院方表示難過,會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 第 310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