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將軍澳翠林邨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宣布,將軍澳翠林邨新設流動採樣站,長沙灣社區中心的流動採樣站則延長服務至本月6日。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確診個案分布全港各區,部分確診人士沒有病徵,顯示社區存在眾多隱形傳播鏈,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將全港多幢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範圍,要求居民、工作人員和曾到訪人士接受檢測。

     

    為便利強制檢測公告涵蓋的人士接受檢測,政府安排檢測服務提供者於各區多個地點設立流動採樣站,提供免費而便捷的檢測服務。

     

    就上月底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涵蓋的43幢大廈,受檢人士可於今日或之前選擇到流動採樣站或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或按公告指明的其他途徑接受檢測,費用全免。

     

    社區檢測中心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1時30分及下午2時30分至晚上8時開放,並優先向已預約市民提供服務。

  • 七旬新型肺炎患者不治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75歲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患者死亡,累計147名確診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該女患者有長期病患,上月24日因發燒和呼吸困難入住瑪嘉烈醫院治療,及後確診。情況持續惡化,延至昨晚不治。

     

    院方表示難過,會為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 註冊體育教練補助金接受申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獲第四輪注資下再向註冊體育教練提供一筆過補助金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每名合資格註冊體育教練可獲一筆過7,500元補助。

     

    鑑於11月下旬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加劇,當局進一步收緊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康文署轄下設施上月2日起再次分階段暫時關閉直至另行通知,以致大部分依賴該署場地進行體育訓練的工作再次停止。此計劃旨在進一步為合資格註冊體育教練提供即時財政紓困。

     

    在2019年4月1日至上月31日從事教練工作的體育總會或認可體育機構註冊教練均符合申請資格,申請可向署方轄下體育資助辦事處遞交,下月28日截止。

     

    申請表格和申請指引可從康文署網頁下載,或於各分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索取。

     

    體育資助辦事處收到填妥的申請表格和相關文件後,將於約兩個月後分批發放補助金。

     

    查詢可致電2601 7411。

  • 政府長假期採取跨部門防疫行動

    政府多個部門於新年長假期在外籍家庭傭工經常聚集的地方採取聯合行動,呼籲他們遵守禁止群組聚集及佩戴口罩等防疫規例。

     

    上月31日至今日的跨部門行動涵蓋金鐘添馬公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旺角花園街附近行人天橋、尖沙咀文化中心,以及不同地區多個地點。勞工處安排車輛以中、英文和外傭主要語言作流動廣播,呼籲他們遵守與防疫有關的規例。

      

    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警方和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在元朗大欖郊野公園作流動廣播並懸掛標語及橫額,呼籲郊遊市民遵守限制群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及佩戴口罩等規例及措施,不要在人多地方聚餐,以及保持郊區清潔。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呼籲市民身處部門轄下場地時應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並遵守限制群組聚集規例及佩戴口罩,違例者可被檢控。

      

    政府指,絕大部分外傭及市民經勸諭後均遵守有關規定,在今日的聯合行動中,旺角花園街附近行人天橋的外傭經勸諭後自行離去;至於屢經勸諭仍不遵守規定者,相關部門已採取執法行動,截至今日的四天期間共發出51張5,0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傳和執法,並按需要採取行動,確保有關規定得以遵從。市民應自律合作,同心抗疫。

  • 41人確診 隧道地盤再現爆發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41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40宗屬本地感染,其中16宗源頭不明。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地盤再有工作人員確診,另涉十宗初步陽性個案,地盤全數工作人員須接受檢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新增患者22男19女,年齡介乎9至82歲。

     

    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地盤一名工作人員確診,其他相關人員按照防護中心建議接受檢測,暫有十人的檢測結果初步呈陽性。

     

    張竹君表示,該地盤出現群組爆發,地盤須再次停工。

     

    政府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任何在上月21日至今日期間曾在將軍澳---藍田隧道---主隧道及相關工程地盤工作或曾身處該地盤超過兩小時的人士,須於本月6日或之前接受檢測。

     

    有關地盤早前也曾出現爆發,張竹君指當時主要涉及紮鐵工人;是次再爆發的首數宗個案涉及搭棚和釘板工人,份屬不同工種,中心仍在調查。

     

    另外,再多兩幢大廈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無關連確診個案而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其中深水埗元州邨元盛樓一個單位出現三名患者,另一單位出現一名患者;至於將軍澳翠林邨輝林樓兩個單位各有一人確診。

     

    曾於上月21日至今日期間身處該兩大廈超過兩小時人士同樣須於本月6日或之前接受檢測。

     

    元朗吉慶圍累計七宗確診個案,張竹君指,患者屬同一家庭,由於村屋分布較為分散,與屋邨共用設施不同,強制檢測與否要視乎環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院舍方面,九龍灣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護養院累計兩名院友和兩名工作人員確診,新增患者是在檢疫期間證實確診的一名護養院工友。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聯合醫院一名病人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基督教聯合醫院一名男病人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管理局表示,四名曾與他入住同一病房的病人須接受檢疫,四人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院內相關地點獲安排徹底清潔消毒。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說,該名69歲病人本月2日因腹痛到基督教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徵,院方按既定程序進行入院篩查,之後將他轉送外科病房。

     

    病人的2019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初步呈陽性,隨即被轉送隔離病房,現時情況穩定。根據醫院的追蹤調查,病人有時無把口罩佩戴好,外科病房有四名病人因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他們的檢測結果呈陰性。

     

    何婉霞表示,醫院職員有按醫院感染控制組指示穿戴合適保護裝備,為病人治療其間沒有進行霧化程序。調查工作仍在進行,醫院為急症室和有關病房徹底清潔和消毒。

  • 次輪非公屋非綜援戶津貼明日推出

    關愛基金的「十年樹人」

     

    關愛基金自2011年初成立,轉眼十年,其間就醫療、教育、福利、民政和房屋等範疇,先後推出了58個援助項目,惠及不同目標群組,包括兒童、長者、殘疾人士、病人、新來港人士和少數族裔等,以識別未能受惠於現有社會安全網的群組並提供支援。此外,基金亦發揮其先導作用,協助政府考慮將確定有效的措施納入恆常資助。上述58個援助項目中,政府已將15個基金先導項目納入恆常資助,12個項目已完成,其餘31個項目現正推行。在累積受惠人數方面,已落實推行的援助項目共惠及超過198萬人次,較去年底的173萬人次增長14.5%。目前基金的結餘約177億元,在扣除尚未支付的承擔額約102億元後,基金尚餘可動用金額約75億元1。

     

    政府除了已將15個基金項目納入恆常資助,亦計劃分別於2021年2月及3月將提高在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殘疾受助人的豁免計算入息上限試驗計劃及為低收入家庭的永久造口人士提供購買醫療消耗品特別津貼試驗計劃納入政府恆常資助。

     

    此外,在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藥物,經過近十年,有超過15,000人次受惠,當中多種藥物,在獲得足夠的臨床資料後,已被納入醫院管理局的標準藥物名冊或是撒瑪利亞基金的名冊中。

     

    2020年的工作

     

    面對經濟下行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市民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基金在2020年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展扶貧工作。現時基金各項目所涉及的總承擔額超過19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較2019年的總承擔額116億元(截至2019年12月)增加64%。其中,基金獲扶貧委員會批准在2020年及2021年推行以下三個大型項目,即2020年7月推出俗稱「N無津貼」的第一輪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2020年項目)、2020年9月推出的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計劃,以及於2021年1月推出的第二輪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2021年項目)。以上三個項目的開支預算已合共涉及約47億元。

     

    兩輪「N無津貼」的背景,是行政長官在2019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透過現金津貼,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包括輪候公屋人士提供支援。由於有關的研究工作需時,行政長官邀請基金把原本在紓困措施中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次過生活津貼(即2020年項目),於2020至21年度先後發放兩次,讓政府可以在 2020年年底前完成推出恆常現金津貼計劃的研究。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日前在立法會表示,為非居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三年及並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家庭提供現金津貼的試行計劃正制訂執行細節和詳情,目標是於2021年年中起接受申請,並於7月開始派發現金津貼。因應該試行計劃,勞工及福利局的在職家庭津貼津計劃亦會為其他非公屋合資格住戶額外訂定一套較寬鬆的入息上限。政府會適時公布安排。

     

    除了上述三個大型項目,扶貧委員會在2020年亦通過推出其他新援助項目,包括資助翻新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物業策誠軒作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計劃及向本地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發放一筆過恩恤現金津貼項目。前者為香港房屋協會推行資助計劃,翻新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物業策誠軒,作過渡性房屋用途。第一批單位的翻新工程已於2020年8月完成,住戶亦已於8月起陸續入伙。計劃的總撥款額為4,594萬元,預計提供最多252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惠及約1,120人。至於後者項目則向受僱或自僱且不享有有薪病假而在本地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提供一筆過恩恤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面對因須留院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而面對收入減少的情況,從而紓緩公眾可能對強制病毒檢測的疑慮,向社會傳達及早識別、及早隔離和及早治療感染者的信息,以有效防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本港散播。項目的總預算開支約為2,625萬元,足以惠及約5,000人。

     

    在醫療援助項目方面,醫療援助項目首階段計劃、資助合資格病人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包括用以治療不常見疾病的藥物)及資助合資格的公立醫院病人購買指定的用於介入程序及在體內設置的醫療裝置項目的2020至21年度預算開支較2019至20年度上升115%,截至2020年11月已有約16,000人次受惠。扶貧委員會亦已通過三個醫療援助項目2021至22年度指標性預算,總預算額為18億1,860萬元,亦較2020至21年度上升57%。

     

    扶貧委員會亦於年內通過延續推行為租住私人樓宇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住戶提供津貼項目及七項由社會福利署負責的援助項目,當中包括四項與照顧者有關的項目,讓政府在照顧者政策研究完成前,更全面地探討照顧者的需要。另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亦獲增撥款項5億7,546萬元,讓有關項目可持續推行至2022年2月。

     

    「明天」的關愛基金

     

    基金第二輪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將於明日展開,日前我在記者會已公布有關的申請詳情。簡單來說,由明天起,於第一輪獲得津貼的一人住戶,將會陸續收到基金秘書處寄出的通知,以確定申請人會否繼續申請第二輪的津貼;而二人、三人及四人或以上的住戶,亦會分別在2月、3月及4月陸續收到通知。至於沒有申請第一輪津貼,一人、二人、三人及四人或以上住戶人數的人士,亦分別可以由明天、2月、3月及4月提交申請。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1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有關基金的新倡議項目所涉及的款項仍未計算在內。

  • 惕勵奮進 力爭清零

    新年伊始,我祝願全體市民身心康泰,香港抗疫成功,相信這是大家的共同願望。雖然香港受疫情打擊,經濟陷入衰退,社會經歷嚴峻考驗,但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發揮抗「疫」精神,惕勵奮進,必能戰勝疫情。

     

    防疫抗疫 首要工作

     

    防疫抗疫是全社會的頭等大事,也是政府當務之急。政府會繼續強化防疫抗疫的工作,採取一切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可行措施嚴控疫情,進一步增加精準度,力爭在廣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盡早達至清零。

     

    擴大須檢必檢範圍

     

    為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政府決定擴大須檢必檢的範圍,如同一幢大廈內在過去兩星期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無關連的確診個案,政府便會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於指定期間曾身處有關處所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在擴大有關須檢必檢的範圍後,政府於去年12月30日就符合上述條件的處所發出強制檢測公告,當中涵蓋幾十幢樓宇遍布港九新界多個地區,其中接近一半在九龍東。

     

    這項規模龐大及進取的強制檢測措施,突顯了政府精準抗疫,迅速應變的決心,是特區政府抗疫戰中向前走的一大步,也是邁向清零的果段和快、準、狠的全新部署。

     

    政府會繼續全力追蹤曾到過有關地方並可能受感染人士,並嚴肅跟進相關人士有否遵從強制檢測公告。任何人士如未有遵從有關檢測公告即屬犯罪,可處定額罰款5,000元,並會收到強制檢測令,要求該人士於指明期間內接受檢測。不遵從強制檢測令即屬犯罪,並可處第四級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現時檢疫設施充足

     

    政府一直爭分奪秒,竭盡所能在極短時間內增加檢疫設施及投入運作。我12月29日視察了竹篙灣檢疫中心。

     

    在跨部門同事及承建商的努力下,分四期興建的竹篙灣檢疫中心現已全面啟用,提供共3,500個單位。連同八鄉少年警訊永久活動中心、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和西貢戶外康樂中心,全港各檢疫中心共提供約4,150個單位。此外,政府安排了四間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而設的檢疫酒店,即荃灣絲麗酒店、觀塘帝盛酒店、油麻地海景絲麗酒店和青衣華逸酒店,共提供超過1,700間房間。換言之,現時有約6,000個單位作檢疫用途。目前檢疫設施的使用率約三成,可供使用的單位達3,000多個,顯示檢疫設施充足。政府會密切監察各檢疫設施的使用情況,適時作出調整。

     

    聯合行動 嚴厲執法

     

    聖誕節及新年期間,警方與食環署等執法部門加強就防疫規例嚴厲執法。在12月24日至1月1日期間,兩個部門在聯合行動及各自巡查中,合共巡查了約 10,000間處所 (約8,500間餐飲處所及約1,500間其他處所),並向涉嫌違反第599章1及其他法例的108宗個案展開檢控程序,亦向違反有關群組聚集及佩戴口罩規定的人士共發出729張5,000元的定額罰款通知書。

     

    不少市民在聖誕及新年期間頻密外出或在家舉行派對聚餐,亦有大量外傭在多區街頭聚集,更有些不自律的人士無視禁聚令和口罩令。同期,勞工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警方及食環署也透過聯合行動,在外傭經常聚集的地方2作出宣傳及執法。在12月24日至1月1日期間,政府部門向違反有關群組聚集及佩戴口罩規定的人士共發出75張5,000元的定額罰款通知書。

     

    雖然目前確診個案數字看似正在回落,但速度緩慢,在聖誕新年假期後,確診個案數字可能會出現反彈,情況令人擔心。遏止疫情不能單靠執法。我再次提醒市民除了不要以身試法,也須自律及合作,同心抗疫。大家謹記遵守防疫抗疫的規定及指示及響應政府的呼籲,以保障自己、家人、朋友及社會大眾的健康安全。

     

    呼籲積極接種疫苗

     

    政府會爭取疫苗早日供港,並確保有關疫苗符合相關要求和程序,以及按照相關防疫規例審批作緊急使用,確保疫苗符合安全、效能和質素的要求。政府會以公開透明為原則,讓公眾掌握有關疫苗資訊。政府亦會做好溝通、解說和細緻安排,讓接種計劃順利有序地落實推行。我呼籲市民配合特區政府將制定的群組優次積極接種,為己為人,更可令香港走出「疫」境。

     

    結語

     

    2020年香港飽經磨難,上半年抗疫之餘也要抗暴,直至《香港國安法》年中落實後,社會治安及市民生活才回復平穩。疫情強化了全社會凝聚力和面對逆境的力量。政府有堅定的管治意志和決心,除了抗擊疫情外,亦會積極推動香港在經濟和社會民生各方面的進步。

     

    過去一年,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員和政府部門同事在不同的崗位抗擊疫情,我特別感謝醫護人員在防疫戰線上堅守崗位,專業承擔及默默付出。特區政府與全港市民的目標一致,就是全力抗疫和爭取盡早清零,讓香港走出困局,重新出發。只要廣大市民通力配合防疫抗疫措施,積極配合接種新冠疫苗,戰勝疫情的日子就在不遠處。

     

    1關於在下午6時後提供堂食、桌子之間的距離或分隔、佩戴口罩、多於兩人同坐一桌或妥善展示「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的海報。

     

    2包括金鐘添馬公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旺角花園街附近行人天橋、尖沙咀文化中心、中環、灣仔、深水埗、九龍城、黃大仙、青衣和將軍澳等多個地方。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政府設網站供市民下載檢測記錄

    政府宣布設立網站,方便市民通過2019冠狀病毒病電子檢測記錄系統下載自己的電子檢測記錄。

       

    市民於上月31日下午2時30分起收到由衞生署、醫院管理局及各社區檢測中心提供的檢測服務電話短信通知陰性檢測結果後,可通過系統輸入身份證號碼及樣本瓶編號,下載電子檢測記錄。

     

    政府將於本月初為提供私家化驗服務的機構舉行簡介會,介紹電子檢測記錄系統,讓市民在私營化驗服務機構接受檢測後,也可透過系統下載電子檢測記錄。

       

    系統稍後會加入「電子針卡」記錄,市民屆時透過智方便應用程式確認身分後,可同時下載電子檢測記錄及疫苗注射記錄。

  • 水邊圍邨日出康城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宣布新增兩個流動採樣站,分別位於元朗水邊圍邨和將軍澳日出康城。當局設立流動採樣站時已考慮個別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大廈的檢測服務需要和大廈附近範圍的現有檢測服務。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確診個案分布全港各區,部分確診人士沒有病徵,顯示社區存在眾多隱形傳播鏈。政府已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將全港多幢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範圍,要求居民、工作人員及曾到訪人士接受檢測。

     

    為便利強制檢測公告涵蓋的人士接受檢測,政府已安排檢測服務提供者於各區多個地點設立流動採樣站,為他們提供免費而便捷的檢測服務。當局會檢視流動採樣站使用情況及市民需求,決定是否增加流動採樣站、調整採樣站運作時間。

     

    就上月底發出的強制檢測公告涵蓋的43幢大廈,受檢人士可於明日或之前選擇到流動採樣站或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或按公告指明的其他途徑接受檢測,費用全免。

     

    社區檢測中心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1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晚上8時,中心會優先向已預約市民提供服務。

  • 近六成市民已遵從強檢公告

    政府上月30日和31日發出強制檢測公告,並為43處指明地方安排流動採樣站或其他檢測設施,以便市民接受檢測。截至今日下午5時,逾35,000人已受檢。

     

    民政事務總署表示,根據部門記錄,上述已受檢市民佔公告涵蓋大廈估算居民人數近六成。

     

    該署感謝市民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齊心抗疫,並呼籲須接受強制檢測的市民在公告限期內受檢。政府會嚴肅跟進相關人士有否遵從檢測公告。

  • 食環署加強防疫規例執法

    食物環境衞生署元旦加強防疫規例執法,又與警方在不同地區採取聯合行動,其間向12名涉嫌違反相關規例的餐飲業務或其他負責人展開檢控程序,並向一名違反佩戴口罩規定人士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上述處所涉嫌違規事項包括在下午6時後提供堂食、多於二人同坐一桌,或涉違反相關規例下有關桌子之間距離或分隔、佩戴口罩等規定。

     

    昨日行動中,兩部門人員在深水埗、九龍城、屯門、元朗和北區採取聯合行動,巡查140間餐飲處所和33間其他處所。此外,食環署人員巡查755間餐飲處所和148間其他處所。

     

    食環署周末會繼續加強執法和宣傳,並加派人手與警方採取聯合行動,對違例者嚴厲執法。該署提醒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負責人須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的相關規例,市民則須遵守餐飲處所內有關群組聚集及佩戴口罩規定。

  • 第 345 頁,共 3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