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圍封行動經驗具參考價值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近日圍封強檢錄得的初步陽性個案比例持續下降,這或與部分市民已感染新冠病毒而獲豁免強檢有關。她指,政府從圍封行動所得經驗,對日後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具參考價值。
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政府透過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進行287次圍封。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談及有關經驗,並以大埔廣福邨為例,說明受檢人數、陽性個案,以至獲豁免強檢比例等相互關係。
當局上周五、周六在廣福邨四幢大廈實施圍封強檢,行動中5,383人接受檢測,發現263宗陽性個案,佔比4.9%。不過,連同1,149名即約20%申報陽性而獲豁免強檢的住戶,四廈住戶中其實約25%染疫。
林鄭月娥表示,當局也觀察到,儘管違反圍封強檢規定者可處以一萬元定額罰款,在上述287次行動中,仍有約2,800人沒有遵從檢測要求,佔整體受檢人士約3.5%。同時,16,710戶沒有應門,佔10.5%。這反映有關行動雖屬強制,也難以百分百覆蓋所有受檢人士。
強制檢測公告方面,林鄭月娥指,近日檢測量平穩,平均每天約八萬次,其中上周五經強檢公告發現的初步陽性個案佔檢測量約6.3%,可見強檢仍為識別個案的有效工具。
至於屬自願性質的快速抗原測試,政府倉庫每日向前線抗疫的人員供應約100萬至200萬套快測包。林鄭月娥認為,各方人士如每日使用,實有普及篩查之效。
她呼籲市民善用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者應主動在申報系統呈報,這會有助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掌握本地感染情況,向患者提供適切的隔離和治療服務。
-
疫苗接種中心4月起調整服務時間
政府宣布,四間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和13間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的開放時間4月起調整,受影響的預約人士會獲電話短訊通知有關接種日期和時間。
四間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分別位於香港兒童醫院、圓洲角體育館、港怡醫院和荃灣體育館,為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4月1起,開放時間為會每天上午10時至傍晚6時,下午1時30至2時30分進行清潔。
除公眾假期除外,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4月2日起逢星期一至五開放,為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無須預約。
有關疫苗接種分別位於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將軍澳醫院、明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北區醫院、瑪嘉烈醫院、律敦治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仁濟醫院。
除瑪嘉烈醫院外,上述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午7時,最後接種時間為下午6時30分。瑪嘉烈醫院接種站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傍晚6時,最後接種時間為下午5時30分。所有接種站午膳時間照常開放。
政府表示,有關調整是考慮到接種疫苗的需求,希望更靈活運用醫護人手調動到其他接種疫苗工作,包括稍後推出的居家接種服務。
-
分析死亡個案 助治療新冠病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68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23,561宗,逾7,200人去世。醫院管理局表示,會詳細分析有關死亡個案,為治療新冠病人提供參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227宗,其中五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458宗。醫院管理局最新呈報168宗死亡個案。
這波疫情累計7,207人死亡,96%為60歲以上人士,56%居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個案病死率為約0.6%,其中,沒有接種新冠疫苗者病死率達3%,已接種疫苗人士的病死率隨接種劑數遞減,只接種一劑為0.84%,已接種兩劑和三劑疫苗者分別為0.12%和0.02%。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局方正分析第五波疫情的死亡個案,包括死者曾否接種疫苗、有否長期病,以及當中有否不作心肺復蘇術的個案,研究所得資料可為治療新冠病人提供參考。來自各公立醫院聯網和大學的專家會已獲邀參與分析。
鑑於荃灣梨木樹(二)邨松樹樓、大埔廣福邨廣仁樓、粉嶺祥華邨祥智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2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梨木樹邨榮樹樓對出空地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暫託中心接收確診者新安排公布
社會福利署宣布,各區暫託中心明日起實施新安排,接收更多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而症狀輕微的安老院院友,讓公立醫院及社區治療設施重點服務臨床上較有需要的患者。
安老院如發現院友確診可直接聯絡社署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跟進。有關部門評估後會安排症狀輕微或沒有病徵的院友到暫託中心。暫託中心會繼續透過醫院管理局轉介,接收局方評估為正在康復並適合入住的長者。
有關安排適用於所有社署營運的暫託中心,包括今日啟用的荃灣西約體育館暫託中心、啟德暫託中心、設於彩榮路體育館、石硤尾公園體育館、港灣道體育館和天水圍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以及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二、三、五、六和七號館的暫託中心。
荃灣西約體育館暫託中心設150張病床,為病人提供基本膳食和護理支援,不另收費。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組成專隊,為中心內的病人提供暫時照顧服務,港安醫院---荃灣團隊則提供醫療支援。
-
圍封行動兼為長者安排上門接種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宣布,除推行家居疫苗接種計劃,政府下周起為圍封強檢大廈內未接種新冠疫苗、年滿70歲的長者,以及因病或殘疾而未能外出接種疫苗的人士安排上門接種服務。
聶德權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截至昨晚,疫苗接種總劑量達1,490萬劑。12歲或以上人口中,618萬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佔92%;564萬人已接種第二劑,佔84%;完成接種三劑疫苗則有267萬人。
若計及超過31萬名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3至11歲兒童,目前共約650萬名市民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佔三歲或以上人口組別89.5%。如以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人口計算,接種率超過55%。
聶德權說,現時本港每日有約十萬劑疫苗可供接種,但過去七日平均每日只接種約六萬劑,當局希望在「針等人」以外,還可做到「針搵人」,並會繼續視長者和兒童為重點接種對象。
鑑於部分長者和殘疾人士因行動不便或其他原因,未能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政府會連同醫療機構、地區組織等推展家居疫苗接種計劃,為這些人士提供上門接種服務。
網上登記平台下周開放予地區組織試用,該些組織會透過派發物資或探訪活動收集有需要人士的資料,以助登記。試行結束後,平台會全面對外開放。當局會組織醫護團隊外展到不同地區為已登記人士接種疫苗。
另外,政府在公共屋邨和大廈進行圍封強檢行動期間,會一併為未接種疫苗、年滿70歲的長者,以及因病或殘疾而未能外出接種疫苗的居民登記資料,在翌日他們取得陰性結果後,由外展隊上門為他們接種疫苗。
聶德權指,這項新措施同樣於下周開始試行,政府會從中汲取經驗,改善整體服務流程,包括人手、疫苗運送、接種過程、接種後休息和觀察、印發紙本接種紀錄等安排。
至於院舍,當局會安排外展隊或到診註冊醫生下月15日前到全港1,100間院舍提供至少兩次接種服務,除為所有合適院友接種第二劑疫苗,也會為曾確診並已康復的院友接種第一劑。對於希望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小部分院友,政府已展開相關外展接種服務。
兒童方面,政府繼續提供多元途徑供學校和家長安排學生和兒童接種疫苗,期望下月底前提高3至11歲兒童第一劑疫苗的接種率。
-
三廈錄125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黃大仙東頭(二)邨、大埔廣福邨共三幢大廈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2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東頭(二)邨盈東樓、廣福邨廣平樓和廣祐樓劃為受限區域。
盈東樓有335人接受檢測,發現八宗陽性個案。廣平樓和廣祐樓分別約1,320和1,500人受檢,其中65人和52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兩大廈並各有19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
致力推動院舍長者接種疫苗
前言
雖然由於病毒株變異,疫苗防止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但所有數據都告訴我們,接種疫苗可大大減低重症及死亡個案,不打針相對只打了一針的死亡率,還是高很多倍。不少輕症康復者有後遺症,所謂「手尾長」,重症康復者的後遺症便更「手尾長」,經此第五波一役,數據已清楚反映,對於長者,特別是居於安老院的高齡體弱長者,接種疫苗是重中之重。
啟動院舍外展接種先導安排
2021年2月23日,社會福利署啟動院舍外展接種先導安排,邀請十間院舍參與。衞生署透過院舍防疫注射計劃的到診註冊醫生於院舍為同意接種的院友接種科興疫苗,另由醫院管理局負責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安排由醫護人員組成的外展疫苗接種團隊到院舍,為同意者接種復必泰疫苗。
結果可以說是極之差強人意,同意接種的只有約兩成,而當中超過九成都經醫生評估為不適合接種疫苗。這個先導安排於同年4月13日開展,結果十名院友接種科興疫苗,11名接種復必泰疫苗。
首批參與院舍外展接種安排的院舍
院友人數
表示同意接種的院友人數
經醫生評估並於院舍接受接種的院友人數
十間
約1,200人
240人
21人
全面展開院舍外展接種安排
全面院舍外展接種的工作,在啟動先導安排後不久便緊隨開展。2021年2月28日,社署向768間安老院及324間殘疾人士院舍發出邀請函。部分院舍因同意接種人數少而選擇另行安排院友在院舍以外接種,亦有院友被評估為不適合接種。最終,經評估有院友適合並有接受外展安排接種復必泰的院舍只有209間,另接種科興的院舍只有145間,佔所有院舍的三分之一。同年4月13日,外展安排開展為1,903名院友接種疫苗,佔所有院友2.4%。
院舍數目
院友人數
復必泰
科興
復必泰
科興
(一)有院友表達意願接種
588
約350
2,455
約1,500
(二)有院友被評估為適合接種並已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
209
145
963
940
上述全面展開的困難之一,是當時有不少院舍因不同原因而沒有參與外展接種,例如院友願意接種的人數很少而院舍自行安排出外接種等。2021年7月,衞生署更新給予醫生的注射疫苗指引,並於7月26日舉辦簡報會,呼籲到診醫生參與,結果有多34名醫生參與。
次輪外展接種展開
社署於2021年7月16日再次發信邀請全港1,123間院舍,參與新一輪院舍外展接種安排。截至9月7日,仍有51%家人反對院友接種疫苗,另34%院友因多個原因( 包括健康理由),不願接受接種疫苗。經過多番努力,院友疫苗第一劑注射率,由7月底約7%,提升至9月底約15%。
推展院舍疫苗接種如「揼石仔」
社署連同衞生署於9月4日嘗試為數間院舍的院友家人舉辦健康講座,以解除他們對疫苗的疑慮。當日參加的170人,講座後仍有半數(85人)不同意住院家人接種疫苗。雖然,未能說服大部分家人,但仍算是可以減少抗拒接種疫苗。因此,為加強給予院友及家人講解,衞生署為到診醫生提供津貼,用以提供健康講座與諮詢服務予院友及家人。至11月底,第一劑注射率提升至約18%。
這些工作,可以用「揼石仔」來形容,進展仍是十分可悲。於是,再多出一招,便是在11月底,引入由提供社區疫苗接種服務的私營醫療機構,分區參與院舍外展接種。至2021年底,第一劑注射率稍為提升至22%。不過,第五波疫情已經「殺到」。
第五波疫情
不論是衞生署、到診醫生或是私家醫療機構的醫生,花了幾多努力,費了多少唇舌,用了大半年時間,才能將注射率提升至22%。面對第五波的來臨,政府於今年1月27日便再調整政策,將徵求院友家人同意的範圍收窄,只有那些不能自行決定的院友,才問其家人是否反對,而若反對便必須在指定時限內提交書面反對。
今年2月12日,我在香港電台節目,呼籲私營機構的醫生以拯救生命作為優先,請他們抽時間到院舍協助為長者做打針前的評估及接種疫苗,並指出如不盡快打針,院舍或會出現許多死亡個案。呼籲後有百多名醫護界熱心人士,響應加入外展院舍接種疫苗的行列。
增添了援手,推展接種過程中,還是困難重重,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不論有多少院舍出現確診個案,不論有多少院友因染疫而離世,還是有一成家人提出書面反對院友接種疫苗;有院舍因為有院友確診,拒絕醫生到訪接種疫苗;亦有醫療隊因為院舍有確診個案,而取消接種疫苗安排;有院舍主管認為,只獲家人同意接種第一劑疫苗,所以醫生不能接種第二劑疫苗等等。透過社署和衞生署同事多番努力周旋,才可令接種工作繼續。
就如不少專家指出,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已過。雖是如此,我們還需努力,持着所謂「救得一個便一個」的心態,到3月18日,我們完成了為所有沒有反對及適合接種疫苗(包括不是確診個案)的院友接種最少一劑疫苗。
我們還需繼續努力,完成第二劑及第三劑的疫苗接種。
後語
香港是我所認識中,最着重個人主義及自由主義的社會之一,甚至說得上是難得一見。院舍接種疫苗的起點便是尊重個人意願,即尊重長者的個人意願,尊重長者家人的意願,更要尊重醫生是否願意抽出時間甚或冒上感染風險,協助接種疫苗。因此在過去一年多,需要不斷加強說服及加強誘因。但在一個集體生活的院舍,接種疫苗已不單是個人健康的問題,亦涉及其他人的感染風險及生命安全,推而廣之,更涉及香港醫療體系的壓力,全港巿民的醫療照顧與生命安全。從過往一年中,我們在院舍疫苗接種政策上,不斷調整這個在個人選擇自由與公共衞生考慮之間的平衡點,我們仍在努力尋找合情、合理及合法的可調整空間,讓院舍的疫苗保護率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們需要每一個人都懷着對生命的珍惜與熱誠,才能做得好保護生命的工作。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3月2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新增個案約八千 仍屬高水平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8,03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連續兩日少於一萬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現時每日八千至一萬宗個案仍屬相當高的水平,暫未有條件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555宗,其中兩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482宗;死亡個案單日增加151宗。
他說,一間殘疾人士院舍首次錄得感染個案,染疫院友和職員各一人。第五波疫情至今,共783間安老院和285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個案或爆發。
這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15,876宗,共7,039人離世,死亡率微升至0.63%。
歐家榮表示,過去兩日個案宗數均少於一萬是好現象,反映疫情漸趨穩定,但仍然處於相當高的水平,社區尚有大量傳播鏈,市民稍一鬆懈便可能導致疫情反彈。
另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指,當局至今已為患者處方超過18,500劑新冠口服藥,其中以默沙東藥廠的藥物居多。
他說,醫管局一直與私家醫生商討處方新冠口服藥的安排,必定會盡量配合有關醫生對藥物存貨的需求,但現時仍須處理涉及法例的細節,包括病人取藥地點和醫生處方藥物的方式等。
鑑於大埔廣福邨廣義樓、粉嶺牽晴間第5座、香港仔鴨脷洲邨利添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北區、葵青、東區和黃大仙多個屋苑和大廈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反應,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15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未來兩日會於觀塘順安邨安頌樓旁空地增設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13間社區隔離酒店轉回檢疫用途
政府表示,經評估社區隔離設施的供求和使用情況後,決定將13間早前改作社區隔離設施的酒店轉回指定檢疫酒店,額外提供逾4,400個房間,以應付海外回港香港居民的需求。
政府下月1日起撤銷對九個國家實施的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並調整海外抵港香港居民的檢疫安排。由於預期回港的香港居民增多,為應付需求,政府會在落實外防輸入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增加指定檢疫酒店的供應。
該批13間指定檢疫酒店下月1日起陸續投入服務,政府同時要求現有指定檢疫酒店開放約500個備用房間,即合共有38間指定檢疫酒店提供逾一萬個房間,供從內地和澳門以外地區回港的香港居民選擇。
此外,三間用作隔離設施的酒店同日起會預留作外籍家庭傭工檢疫用途,連同現有一間外傭指定檢疫設施,四間酒店將為外傭預留約1,600個檢疫房間。
-
政府續建長者暫託中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並無計劃如傳媒報道所指停止建設暫託中心。她說,安排符合出院準則的確診長者入住暫託中心接受醫學監察,較讓他們直接返回家居或院舍更為穩妥,當局會繼續建設並善用有關設施。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指,設立暫託中心既有助紓緩公立醫院病床壓力,讓醫院管理局集中資源治療新冠重症病人,也可減輕安老院尤其私營安老院舍的壓力,為它們提供喘息和復元空間。
她說,現時已有六間暫託中心投入運作,政府會繼續在一些室內運動場館建設暫託中心,並在由中央援建的洪水橋社區隔離設施調撥200多張病床,用作長者暫託中心,因此仍需額外人手為這些中心提供照顧服務。
另外,林鄭月娥提到,第五波疫情累計死亡個案中,逾半為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截至昨日共3,685人離世,佔整體院友人數約5%,比例相當高。因此,政府須研究如何更好保護這類人士,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仍為最重要的措施。
目前安老院舍長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比率只有56%,約四成長者因曾確診而暫時未能接種。當局未來一個月會安排外展隊到逾千間院舍為已康復長者接種疫苗,期望將院舍接種率提升至九成。
-
兩地合約照顧員陸續投入服務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逾半數內地照顧員已派駐不同暫託中心工作,本地招聘的照顧員也陸續到院舍服務,紓緩人手壓力。當局正計劃將部分暫託中心設施改作確診院友密切接觸者檢疫用途。
羅致光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說,本月6日為安老院疫情頂峰,單日73間安老院錄得感染個案。截至本月7日的過去兩周,染疫院友累計達14,000人,幸好數字持續回落。
為協助院舍應對因疫情而導致的人手短缺情況,社會福利署本月初起在內地直接聘用短期合約照顧員,合約為期三個月。羅致光指,截至昨日共630名內地照顧員抵港,他們完成三天訓練課程,學習照顧和護理體弱長者後,便到暫託中心提供服務,目前逾半數人已展開工作。
他說,社署同步在本地招聘三個月臨時合約照顧員,至今收到5,500宗申請,反應踴躍,署方已分批約見申請人。首批獲聘的42人已完成訓練,暫時獲派到人手非常緊張的院舍服務,其餘兩批共62人正接受或將於下周接受訓練。
此外,勞工處早前有時限放寬院舍通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為期三個月。截至昨日,該處接獲395宗申請,涉及2,209名護理員,其中312宗申請獲批,所涉護理員1,764人。
羅致光又透露,位於荃灣西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下周一啟用。另鑑於疫情稍為回落,為支援院舍減少感染風險,並善用設施和人手,當局計劃撥出部分暫託中心床位,接收確診院友的密切接觸者。日後院舍再有確診個案時,相關密切接觸者可離開院舍接受檢疫。
他並公布,政府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視院舍的抗疫能力,首要改善院舍通風設備和防疫指引。工作小組由勞福局常任秘書長牽頭,成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發展局和機電工程署代表,下周舉行首次會議。
-
兩屋邨檢293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黃大仙東頭(二)邨、大埔廣福邨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29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東頭(二)邨祥東樓、大埔廣福邨廣惠樓、廣崇樓、廣智樓和廣禮樓劃為受限區域。
祥東樓約770人接受檢測,發現30宗陽性個案。廣惠樓、廣崇樓、廣智樓和廣禮樓合計5,383人受檢,其中263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另有53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下一頁
- 第 40 頁,共 26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