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共創明Teen成功招募二千八學員

    政府宣布成立共創明Teen計劃合作夥伴委員會。委員會今日舉行首次會議,聽取政府匯報師生配對和活動籌備情況。計劃第一期已成功招募2,800名學員,委員欣悉計劃工作進度良好,並就即將開展的活動提供意見。

     

    合作夥伴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席,成員包括相關政府部門和就計劃提供主要支持的策略夥伴。

     

    陳國基指,自計劃8月底公布,社會各界熱切響應政府呼籲,在捐款贊助、提名友師,以至為學員籌劃團體活動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和社區機構積極招募初中學員,致力使計劃第一期順利推展。他形容政、商、民三方合作無間,向參與的企業、機構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委員會欣悉計劃第一期成功招募2,800名合資格學員,他們每人會獲配對一名友師,較原定招募2,000名學員的目標多四成。計劃獲得約120間企業和機構踴躍支持,除招募足夠友師,也籌得約1億4,000萬元捐款,計及政府部門提供的部分,約800節團體活動可供學員報名參加。

     

    陳國基表示,弱勢社群家庭初中生是計劃的扶持對象,經仔細考慮並與執行機構商討,當局決定讓全數2,800名學員參加本期計劃,其中包括住在劏房等不適切居所和來自基層家庭的初中生,務求集結政、商、民的力量提供精準扶助。

     

    有合作夥伴委員會委員表示,相信在政、商、民緊密合作下,共創明Teen計劃各環節能有序推展,包括在本月底分批展開迎新活動;策略夥伴表示會全力支持計劃推行。

  • 溱柏1座強檢公告執法行動完成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元朗溱柏1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111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他們均已按規定接受檢測。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及轄下部門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8時30分展開行動,上午約11時30分結束。政府感謝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

  • 本港增逾五千一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5,14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50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793宗;另有392宗輸入個案。

     

    兩間安老院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共五名院友確診,13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四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七名危殆患者,現時共30人危殆。

     

    鑑於葵青區、荃灣區和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大埔富雅花園12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埔富雅花園2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277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12人違反強檢公告。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8時15分展開行動,上午11時15分結束,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的12人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十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新冠患者增近五千六人

    本港新增5,58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62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963宗;另有364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共三名院友染疫,八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醫院管理局公布,七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四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6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筲箕灣、天水圍、馬鞍山、秀茂坪和大埔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74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重開薄扶林置富花園、荃灣梨木樹邨的臨時流動採樣站

     

    鑑於觀塘和元朗區數個屋苑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地區關愛隊與區議會職能不重疊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政府將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在全港推展關愛活動,有需要時動員民間力量應對重大事故。她強調,關愛隊是服務架構,區議會則屬諮詢架構,兩者職能互不重疊。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選舉政綱提出成立關愛隊,並在施政報告中落實建議。麥美娟今日出席記者會,進一步講解關愛隊的安排。

     

    她說,政府會把全港18區劃分為不同小區,招募地區團體於每個小區組成關愛隊小隊,專責該小區的工作。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總指揮,領導所屬地區的所有小隊。

     

    地區團體須通過兩階段遴選,方可成為關愛隊。當局會先進行預審,考慮申請團體是否了解地區特性、具備地區服務經驗、有能力長期提供關愛服務等,通過預審的團體才有資格申請承辦關愛隊,並提交建議書詳述服務計劃。政府收到建議書後再作審批,繼而委任每個小區的關愛隊。

     

    麥美娟提到,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時,眾多民間團體發起義務工作,幫助市民。她期望日後關愛隊可集結民間力量,遇有重大事故時與政府通力合作,做好關愛市民的工作。

     

    政府計劃明年第一季在荃灣和南區成立關愛隊,參考相關經驗後,再逐步於其餘地區設立隊伍。

  • 馬鞍山中心2座13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馬鞍山中心2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約300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13人違反強檢公告。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香港電台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9時展開行動,中午約12時結束,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的13人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八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 禁止電影播放報道與事實不符

    對於有外國媒體報道指政府禁止一套曾於2008年上映的電影下周在香港一場戶外活動中播放,政府嚴正表示,有關報道毫無根據,與事實不符。

     

    就傳媒的相關查詢,政府表示,活動主辦單位已發出聲明,清楚指出由於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認為電影含暴力內容,其程度不適宜於戶外播放,故主辦單位決定更改放映的電影。

     

    政府補充,按一貫做法,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不會就個別影片的申請作評論。

  • 重預防早治療 推動基層醫療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施政報告提到要建立健康活力的香港,政府政策是希望做到重預防、早治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則表示,政府期望老有所養,政策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

     

    盧寵茂今日在簡介施政報告措施的記者會上表示,香港人口老化,慢性疾病越來越普遍,公營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重,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不斷上升,加上從新冠疫情所見,過於倚重公立醫院會出現後遺症,因此,當局希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更有效地發揮預防作用。

     

    他說,今年會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透過地區康健中心作為基層醫療樞紐,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從而協調不同醫療專業,在社區而非醫院提供更全面、可持續兼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

     

    政府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並制訂服務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當局也會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

     

    此外,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准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以及助聽器等經專業評定醫療設備。盧寵茂說,希望引導長者使用醫療券享用基層醫療服務,從而達致預防疾病、管理健康的目標。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孫玉菡則表示,隨着香港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妥善照顧長者是全社會關注的迫切問題,政府政策以支援居家安老為主、院舍照顧為後援。

     

    他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會恆常化,服務名額由現時8,000張增加至2025至26年度的12,000張。未來五年也會增加16間長者鄰舍中心,對長者在社區得到支援大有裨益。

     

    他又說,住院長者出院後若照顧不周,很容易重新入院。因此,當局增加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名額,明年第三季起,每年受惠人數由約33,000人增至約45,000人,其中可獲轉介接受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會由約9,000人增至約11,000人。

     

    院舍方面,政府的目標是在2027年年底前增加6,200個資助院舍宿位,其中2,600個明年投入服務。

     

    孫玉菡又說,護理員長期短缺,當局正在構思的特別計劃希望長遠應對這個問題。他指,特別計劃容許所有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申請輸入護理員,並放寬輸入護理員的比例,當局會精簡申請審批程序。

  • 中學生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衞生署表示,下月10日起,本季各個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的香港居民合資格群組,將由六個月至未滿12歲兒童,擴展至包括18歲以下人士或中學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經檢視最新科學證據、本地研究和海外經驗後,今日更新就2022至23年度流感季節流感疫苗計劃的建議,擴大優先接種群組至覆蓋中學生。

     

    因應科學委員會的更新建議,衞生署各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下月10日起將中學生或18歲以下香港居民納入優先接種群組。

     

    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流感活躍程度在2019至20年度的輕度流感季節完結後一直處於極低水平,因此可預期本地人口會較易感染流感。把中學生納入優先接種群組,可預防出現學校爆發和社區傳播。

     

    此舉也有助紓緩在即將來臨的流感季節一旦出現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體同時於社區流行時對醫療系統構成的壓力。

     

    科學委員會最新建議載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只備英文版。

      

    查詢可致電2125 2125或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 

  • 本港錄逾五千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5,02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83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840宗;另有370宗輸入個案。

     

    九間安老院、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共16名院友和兩名員工染疫,76名院友和三名員工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48間學校呈報641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37名學生和104名教職員。八間學校共十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九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一名患者危殆,現時共25人危殆。

     

    鑑於沙田和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辦流行文化節 支持本地作品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特區政府會成立文化委員會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當局更會支持本地作品打入串流平台,推動港產流行文化走出香港。

     

    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講解施政報告相關措施時指,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配合國家整體文化發展策略,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為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他會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以宏觀、前瞻性的角度優化文創產業政策和發展策略。

     

    局方會設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國際大型文化藝術盛事落戶香港,促進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當局初步計劃從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每年撥款約6,000萬元資助約四項活動,以期明年舉行的文化盛事也可受惠。

     

    他指出,流行文化可彰顯香港文化特色,帶動經濟發展。康文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首階段重點介紹1960至1990年代別具香港特色的流行文化和代表人物。此外,乘串流平台普及之便,政府會資助開發串流平台內容和培育跨影視創作團隊,支持香港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開拓發行渠道。

     

    旅遊方面,楊潤雄說,政府會密切檢視新冠疫情發展,積極考慮進一步放寬限制,以推動跨境旅遊。局方會與旅遊界攜手為重振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作好準備。 

  • 第 44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