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全面復常 口罩令明起撤銷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表示,考慮到新冠疫情整體風險可控,口罩令明日起全面撤銷,市民在室內、戶外,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均無須佩戴口罩。為保護高危群組,醫院、老人院等高風險場所負責人可以行政指令要求在場人士或訪客佩戴口罩。

     

    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數據顯示,本港新冠疫情受控,沒有大幅反彈跡象,並已建立廣泛、全面的防疫屏障,醫院、老人院、學校等重點人群並沒有出現爆發。病毒變異也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壞情況,加上傳統冬季流感、呼吸道感染高峰期接近尾聲,整體風險可控,認為目前是適當時機全面撤銷口罩令。

     

    他表示,明天開始香港全面復常,今年、來年會全力拼經濟、拼發展,相信全速發展會為香港整體帶來裨益。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補充,冬季流感、呼吸道疾病高峰期接近尾聲,即使撤銷口罩令後預期新冠確診、流感個案會輕微上升,但相信持續期相對短暫,對市民健康、醫療系統的影響可控。

     

    政府決定全面撤銷口罩令而非分階段保留室內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口罩令,盧寵茂指,此乃基於當局認為局部保留口罩令的防疫效果不大,而且執行相對複雜和困難,也會為市民帶來不便。

     

    他表示,全面撤銷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

  • 公立醫院探訪下月起免核酸檢測

    醫院管理局宣布,公立醫院周三起進一步放寬探訪安排,訪客無須進行核酸檢測,只須出示探訪前24小時內的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部分醫院會調整探訪節數和時間。

     

    現時公立醫院的探訪時間限制在每日兩小時。周三起,因應運作情況,部分醫院病房的探訪時間會增加,並設不同探訪時段,讓病人有更多時間與親友見面。

     

    此外,探訪人數不設上限,訪客可以輪流探訪,但每名病人同一時間最多只可與兩名訪客在病房見面。探訪無須事先預約,訪客可以為病人餵食。

     

    除少部分運作上不容許探訪的病房外,所有公立醫院病房均會實施上述安排,探訪人士可向病房職員查詢。

     

    醫管局提醒,病人和訪客均須遵守感染控制措施,病人在飲食時間以外必須戴上外科口罩,而訪客必須時刻佩戴外科口罩和注意手部衞生,減低傳播病毒風險。

  • 李家超宴請國家男子籃球隊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禮賓府設晚宴歡迎國家男子籃球隊來港作主場作賽,並祝願國家隊運動員在國際籃球聯會籃球世界盃往後的賽事繼續有出色表現。

     

    李家超感謝國家的信任和支持,指定香港為這次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的比賽主場,是香港首次為國家隊擔起主場的責任。他認為,這次比賽對香港而言有三大特點和意義。

     

    首先,香港可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貢獻國家快速發展,不斷實現新飛躍,繼續以其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再者,香港可把握國家的大力支持,舉辦國際頂尖盛事。這次香港在國家支持下成功舉辦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比賽,為增進世界各地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

     

    此外,香港可藉一流運動員展示精湛技術,促進體育蓬勃發展。這次比賽讓市民有機會近距離、現場觀看世界級運動員作賽,激發他們對籃球和體育的熱情,提升香港體育全面發展、體育文化和運動風氣。

     

    李家超提到,香港將與廣東省和澳門攜手舉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特區政府會全力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從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產業化五方面進一步完善體育政策,支援本地體育協會參與內地和區域性大型比賽,並全面增加和提升體育及康樂設施。

     

    他又預祝國家隊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旗開得勝,繼續為國增光。

  • 嚴格監管社區核酸檢測服務質素

    就傳媒查詢社區核酸檢測服務的監管機制,醫務衞生局回應指,政府一向設有嚴謹監管機制,嚴格監察有關服務的質素,暫時沒有接獲任何有關偽造檢測樣本的報告或投訴。

     

    該局表示,政府對社區核酸檢測服務的監管,包括持續將檢測承辦商呈報的檢測數字與政府內部資訊科技系統進行比對和核實,並定期抽查覆檢不同類別的檢測個案,以確保檢測結果可信,公帑運用得宜。

     

    此外,政府一直要求檢測承辦商確保各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按照規定妥善營運,以及符合各項日常運作和感染控制要求。

     

    局方會仔細調查,如發現任何涉嫌欺詐或偽造紀錄的情況,將轉交執法部門跟進,絕不姑息。

     

    當局又指,上月至今,各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免費檢測服務使用量呈平穩下降趨勢。政府早前宣布,因應疫情發展,下月1日起停止在社區檢測網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並縮減運作規模,只保留21個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向市民提供自費核酸檢測服務。

  • 再多三款手術燈或受螺絲問題影響

    就基督教聯合醫院手術燈掉落事件,衞生署接獲涉事手術燈的本地供應商回覆,指根據製造商的初步調查資料,事件成因可能涉及固定手術燈的螺絲。製造商又發現,有關問題或影響另外三款使用同款固定方法並曾供應香港的手術燈。

     

    署方表示,轄下醫療儀器科日前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事件後,已即時聯絡手術燈的本地供應商Getinge Group Hong Kong了解,昨日收到對方提交的初步調查資料,認為事件成因可能與固定手術燈的螺絲有關。

     

    除涉事手術燈Volista STANDOP外,製造商發現上述問題也可能影響Hanaulux HLX 3000、PowerLed/Hled和Maquet PowerLed II三款使用同款固定方法並曾供應香港的Maquet手術燈。

     

    衞生署今日再致函要求該本地供應商立即通知受影響的客戶和作出跟進,並須於四星期內提交調查報告。

     

    署方指,醫療儀器科本月20日和24日已就手術燈掉落事件在其網站上載特別警示,並向各持份者發出電郵,提醒他們注意事件,若使用受影響手術燈便應聯絡相關儀器供應商。該署並提醒使用者組裝、安裝、使用和定期維修醫療儀器時,應按照製造商的建議和設備使用說明。

     

    此外,醫務衞生局已於本月19日知會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有關事件。衞生署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也聯絡各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要求他們徹底檢查相關設備,以及聯絡製造商或承辦商安排檢查,以策安全。

  • 加煙草稅合時 防吸煙率反彈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特別是佩戴口罩要求,或間接令市民減少吸煙,導致吸煙率下降。他認為,現時是合適時機調高煙草稅,以防吸煙率在口罩令解除後反彈。

     

    財政預算案宣布即時將每支香煙的煙草稅調高六角,並按同等比例提高其他煙草產品的稅率,為市民減少吸煙和戒煙提供誘因。

     

    盧寵茂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指,2021年本港吸煙率降至9.5%,有關數字可能受疫情因素影響而降低。隨着社會復常,加上政府正考慮適時撤銷口罩令,調高煙草稅屬合時措施,可預防吸煙率反彈。

     

    政府力爭在2025年把吸煙率再降至7.8%,終極目標是締造無煙活力香港。為此,除調高煙草稅外,當局會循不同方法繼續加強控煙工作,包括研究擴大禁煙區、劃出指定吸煙範圍、更改煙草包裝等,今年上半年諮詢公眾意見。

     

    就基督教聯合醫院手術燈掉落事故,盧寵茂表示,醫療設備的質量安全對醫院員工和病人都非常重要。醫院管理局責無旁貸,必須責成涉事手術燈的生產兼保養維修承辦商提交報告,並確保同類事件不再發生,讓醫院員工和病人在安全環境下工作和就醫。

  • 手術燈掉落事件初步調查結果公布

    醫院管理局今日公布基督教聯合醫院手術燈掉落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獨立專家顧問林超雄指出,初步調查發現,涉事手術燈主柱內六顆用作固定的螺絲全部斷裂。他已就手術燈的維修保養提出多項建議。

     

    林超雄指出,涉事手術燈主柱內至少四顆螺絲出現金屬疲勞,部分螺絲也發現鏽蝕,估計金屬疲勞並非短時間內造成,導致螺絲不足以支撐手術燈重量而掉落。

     

    醫管局已完成檢查公立醫院有手術燈設備的所有設施共471支手術燈,確定大部分手術燈符合安全標準,可繼續使用,但23支手術燈的螺絲有潛在風險,已即時停用,其中11支已完成維修,其餘手術燈也會在短期內維修。

     

    為審慎起見,醫管局也檢查公立醫院內482組醫療用吊塔,確定全部可安全使用。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局方非常不滿承辦商的表現,已責成承辦商必須妥善解決問題並提交詳細報告;當局會嚴肅跟進,保留追究權利,並已向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報告事件,如調查發現違規情況,會考慮轉交執法部門跟進。

     

    他說,有風險的手術燈已全部停用,現時所有運作的手術室已確定安全,病人和員工均可放心。

     

    根據林超雄的建議,手術燈必須由經培訓和考核的認可技術人員維修保養,且應使用校正扭力工具,以確認螺絲能抵抗正常扭力。此外,如發現螺絲鬆開或斷裂,應由認可維修人員更換,並要求廠方調查原因,以及定期更換全新螺絲。

     

    就此,醫管局已要求承辦商為其他相關手術燈全面更換新螺絲,並在完成更換前加密檢查次數至每一至兩星期一次。

     

    過去數日,共141名病人的非緊急手術預約需要改期,全部病人已獲編配新的手術日期。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出席立法會會議後會見傳媒。他認為手術燈供應商和維修保養承辦商在事件中責任最大。

     

    他指出,高質素的手術儀器出現問題,令人驚訝,而事後檢查更發現有其他手術燈有同樣情況,可見製造商的產品或存在問題。當局會在這方面與承辦商跟進。

  • 搶包山比賽下周一接受報名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包山嘉年華壓軸項目搶包山比賽5月26日舉行,下星期一開始接受報名,3月20日截止。

     

    比賽分為訓練、選拔賽、決賽三個階段,18歲或以上、健康和體能良好人士均可報名,名額200個,超額則抽籤選出,在長洲居住、就業或就讀的報名者優先。

     

    大會4月16日安排攀包山架和防墮安全訓練,參賽者完成訓練方可於4月30日下午參加選拔賽。

     

    選拔賽分初賽和複賽,同日進行。初賽選拔24人,包括最少六名女參賽者;複賽選拔12人,包括最少三名女參賽者。

     

    決賽5月26日晚上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12名選手需於指定時間內在包山上摘取平安包,各範圍的平安包分數有別,得分最高的男女健兒獲勝,而取得最多平安包者會獲「代代平安獎」。

     

    比賽章程和報名表格下星期一開始在康文署各區康樂事務辦事處、離島區各體育館派發,也可從專題網頁下載

  • 美食市集加入青年元素

    財政預算案建議舉辦「開心香港」活動,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該局會在全港多區舉辦大型美食市集,並加入青年元素。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旅遊業步向復蘇,他相信最艱難的時候已過去。

     

    麥美娟今日在闡述財政預算案相關措施的記者會上說,美食市集未必是恆常活動,應該會於周末在不同地區舉行。當局稍後會聯絡不同團體、業界和組織,討論市集整體安排,務求匯集內地、本港和海外美食。

     

    她說,美食市集由民青局統籌,因此一定有青年元素,會讓本地年輕人嘗試在市集營運。被問及行政費用時,麥美娟指,整個「開心香港」計劃預算約為2,000萬元。

     

    她續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在4月發放消費劵,她希望屆時有地方讓市民消費,以支持本地消費。

     

    一起出席記者會的楊潤雄表示,本港旅遊業隨着通關邁向復蘇,政府要力吸訪客。旅遊發展局會動用逾2.5億元舉辦或協助在全球推廣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或本地盛事,例如首次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疫情後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等,重塑香港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

     

    旅發局也會在今年夏季籌辦以維港為舞台的大型海陸嘉年華,並上演全新燈光匯演。楊潤雄指,這既是旅遊項目,更可配合「開心香港」活動。

     

    支援旅遊業方面,政府會撥款3,000萬元推出旅行社資訊科技發展配對基金計劃,提升旅行社運用資訊科技拓展業務的能力。此外,政府會為獲發遊覽服務批註的本地旅遊巴士營辦商提供百分百擔保的貸款計劃,每輛巴士的最高擔保貸款額為十萬元,惠及約3,000輛合資格巴士。

  • 重視青年發展 推動城市運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會逐步落實支持青年發展的措施,其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研究把官涌市政大廈部分樓層改建為城市運動體育中心,為攀登、滑板等青少年熱愛的城市運動提供合適場地。

     

    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指出,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政府重視青年發展,致力讓年輕一代看到向上流動的機會。當中職業專才教育一直為年輕人提供多元靈活的學習路徑。由2023至24學年起,職業訓練局會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讓中學生及早接觸職專教育,發掘興趣。政府也會由該學年起恆常推出應用教育文憑課程,以取代現有的毅進文憑課程。

     

    關愛共融措施方面,陳茂波提出預留一億元加強支持婦女發展及相關工作,包括協助婦女在就業市場轉型;就照顧子女或長者提供培訓;以及就關注工作與生活平衡、精神健康等範疇舉辦交流學習活動。

     

    陳茂波計劃增撥資源加強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將第一層支援服務恆常化,並擴展到近900間學前教育機構,同時與支援輕度殘疾學前兒童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融合,以跨專業服務團隊和校本綜合模式為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提供全面、及時的支援,預計涉及每年經常開支約1.74億元。

     

    多項支援長者和照顧者計劃也將恆常化,政府今年第三季會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恆常化,受惠人數將增至2025至26年度的1.2萬人,涉及經常開支每年約九億元;今年10月起則把兩項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並增加每月津貼金額,涉及開支每年約4.3億元。

     

    其他支援居家安老措施還包括今年第三季起將擴大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季內也會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由專業社工提供緊急支援、情緒輔導、外展等服務。

     

    為鼓勵僱主繼續聘用年長僱員,陳茂波建議提高僱主為其65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現時該等開支100%增至200%。

     

    至於私營長者和殘疾人士院舍設施,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提供更多誘因,鼓勵發展商於私人發展項目內興建和營運安老院。當局決定除繼續豁免這些私營安老院所涉的樓面面積地價外,也提高每個發展項目能受惠的安老院舍面積,並建議進一步寬免該等樓面計入項目可容納最高樓面面積,冀可增加優質私營安老院的供應。

     

    上述優化措施今年第二季推出,試行三年再作檢討。而發展局和勞工及福利局也會為殘疾人士院舍制訂同類計劃。

     

    此外,為鼓勵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水務署會豁免在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計劃下每個獨立水錶的水費按金和提供水錶的費用。每個獨立水錶帳戶會有獨立水費單供繳交水費,以及每四個月首12立方米免費的用水量。

  • 撥款支持香港藝術家到大灣區演出

    為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文化藝術交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建議撥款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和創作。另外,香港將成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主辦城市。

     

    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說,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首次納入國家規劃,充分肯定香港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優勢。政府繼續銳意推動文化發展,包括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培育多元人才,豐富文藝創意內容,提升文化基建,以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

     

    他表示會撥款2,000萬元舉辦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預計5,000名本港和內地藝術家、藝文同業參與,吸引14萬名觀眾。

     

    他又建議自下一財政年度開始的五年合共撥出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和創作,預計每年有1,000名本地藝術家參與,吸引四萬名區內觀眾。

     

    支持創意產業發展方面,政府計劃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五億元,鼓勵更多具創意和文化底蘊的跨界別、跨領域合作項目,並支持本地電視台與內地或亞洲團隊聯合製作綜藝電視節目,提升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有關計劃也會資助香港設計中心、貿易發展局的旗艦活動和培育計劃。

     

    創意智優計劃2009年推出,截至去年9月底已撥出近23億元資助創意業界在本港和外地舉辦約650個項目,約1.3萬家中小企受惠,創造近三萬個職位和超過八萬個培育機會。

  • 調高煙草稅 減吸煙誘因

    財政預算案提出即時將每支香煙的煙草稅調高六角,並按同等比例提高其他煙草產品的稅率,以期為減少吸煙和戒煙提供誘因。另外,預算案會預留資源支援公營醫療服務、基層醫療和中醫藥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增加煙草稅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控煙措施,距離特區政府上一次較大幅提高煙草稅已逾十年,政策效果隨通脹等因素逐漸淡化。目前香港煙草稅佔零售價約62%,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75%。

     

    他續說,政府的目標是把吸煙率由目前的9.5%降至7.8%,會為此持續檢視整體控煙措施成效,同時加強推動戒煙及針對私煙的執法工作。

     

    另一方面,在2023至24年度,投放在醫療衞生的預算達1,044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約19%。

     

    陳茂波表示,醫院管理局會完善一系列服務,例如加強癌症等疾病的臨床服務、增加公立醫院病床、增加手術室節數等。醫管局並正推行措施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包括理順跨科個案的轉介安排,以及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局方會分階段推出全新的藥物送遞服務,並進一步推廣遙距視像診症服務。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去年年底推出,希望提供連貫全面的醫療服務,建立可持續的醫療系統。陳茂波說,政府今年第三季會按藍圖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和優化長者醫療券的詳情,預算案會為此預留足夠財政資源。

     

    中醫藥發展方面,中醫藥發展基金已推出十多項資助計劃,惠及業界不同從業員及機構,更在新冠疫情期間支援社區中醫師為離院和康復人士提供遙距及復康診療。陳茂波在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五億元,支持基金就策略性主題委託大型培訓、研究及推廣,推展更多提升行業能力的項目,包括為香港首間預計於2025年投入服務的中醫醫院做好準備,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在基層醫療體系內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 第 5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