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設夜間流動隊 加強捕鼠效能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星期日啟動,當局將在全港各區設立19支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希望此舉可更具針對性地於深夜時段捕鼠,加強捕鼠效能。

     

    謝展寰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局會使用新技術、工具和鼠餌,提高捕鼠成效。

     

    他說,很多街市或商販密集的地方日間不能放置鼠籠,原因是放置鼠籠會造成阻礙。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則可在以往日間放置鼠籠計劃不能覆蓋的地方,晚上放置鼠籠,日間收回。

     

    此外,謝展寰指出,另一個市民相當關注的是發泡膠箱堆積問題,受疫情影響,盛載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重用運輸鏈今年初暫時中斷,以致運送來港的發泡膠箱堆積在社區。

     

    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將加強清理在批發市場、公共街市和街道棄置和囤積的發泡膠箱,改善發泡膠箱堆積造成的阻街和衞生問題。食環署也會加強執法以打擊非法棄置垃圾行為。

     

    他又說,環境及生態局會加強督促跨部門的協作,並與內地相關單位探討,在適當時間盡快容許經消毒的發泡膠箱恢復運返內地重用。

     

    屋邨清潔方面,房屋局常任秘書長兼房屋署署長王天予表示,就公共屋邨內的垃圾站和雜物站,除持續每天巡視,當局會額外增加清理雜物次數,也會按需要在合適情況下,於垃圾站或雜物站安裝閉路電視監察系統,防止非法棄置垃圾情況。

     

    王天予說,當局本月起一連三個月會於房屋委員會轄下所有191個公共屋邨推行加強版屋邨清潔大行動。

     

    至於危險和棄置招牌的問題,屋宇署署長余寶美表示,會要求招牌擁有人維修或拆除,從而減低這些招牌對街道上市民構成的潛在風險。

     

    她補充,除了經市民舉報,屋宇署會選取目標區域,主動巡查街道上棄置或危險招牌,並加強執法。

  • 打擊衞生黑點計劃星期日啟動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宣布,將於星期日啟動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工作包括清理街道和後巷衞生黑點、鼠患黑點等,以及拆除危險或棄置的招牌。

     

    卓永興今日率領跨部門代表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早前已召開會議,17個政策局和部門群策群力,敲定今年展開兩階段工作。

     

    首階段為打擊衞生黑點計劃。計劃重點包括打擊衞生黑點並強化日常清潔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和社區參與,以及加大執法力度。

     

    相關部門本月至10月會着力清理全港600多個衞生和街道管理黑點,如街道和後巷衞生、鼠患、非法傾倒建築廢料、海上垃圾、冷氣機滴水黑點、阻塞街道等黑點。

     

    卓永興指出,棄置垃圾問題遍及各區,造成環境衞生問題和滋擾,乃當局優先處理事項。

     

    食物環境衞生署、路政署、海事處、各區民政事務處和各部門已初步敲定,重點打擊衞生和街道管理黑點中約300個垃圾棄置黑點。

     

    此外,政府多個部門會同心協力,在全港約4,000個地點加強日常清潔和移除大型物件。

     

    卓永興說,當局也會在排水渠和污水渠作預防性清潔,並加快拆除危險或棄置的招牌。他期望在行動後,市民感受到環境衞生改善,以及政府對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的決心和努力。

     

    第二階段工作10月展開,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會改善市容,包括美化公共空間、改善街道設施、優化園林建築等,為香港創造賞心悅目的城市風景。

  • 盧寵茂分享習近平講話精神

    醫務衞生局舉辦「國家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局長盧寵茂分享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的精神,醫衞局中、高層人員深入思考如何在該局和醫療衞生改革上落實講話中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

     

    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以及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他也對新一屆政府提出四點希望,分別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盧寵茂在會上提出「政府主導、敢於擔當;引領灣區、創出香港;優化醫療、病有良醫;求同存異、變革共贏」,把習近平「四點希望」體現在醫衞局的工作方向,以保障市民健康和提升幸福生活指標,共建「健康香港」,融入國家「健康中國」。習近平講話不單為特區政府未來五年施政提供重要指引,更對相關目標作出重大啟示。

     

    盧寵茂指,習近平重要講話充分反映他對香港特區的關心、重視與支持,以及國家對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的堅持與肯定,具有重要意義。

     

    盧寵茂鼓勵醫衞局同事把握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的核心要義,聯繫自身工作,做好實事,不斷求進,以結果為目標,讓該局成為行動型和執行型的政策局,以切實政策措施回應中央和廣大市民的期盼。 

  • 簡化程序 提升疫苗到戶接種效率

    政府下星期一起委託13間醫療機構,繼續為全港已登記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的長者和有特別需要市民提供免費上門接種新冠疫苗服務,醫療機構不會向接種者收取任何費用。

     

    疫苗到戶接種服務4月中推出至今接獲逾31,400個登記,派出近1,700隊外展隊,為年滿70歲長者或因病患或殘疾不便外出人士接種逾34,300劑疫苗。由於使用者陸續增加,當局預期利用服務接種第二至第四劑疫苗的個案會相繼增多。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政府簡化行政程序,完善疫苗到戶接種服務流程。新模式下,當局委託固定醫療機構在各區提供一條龍服務,從致電市民預約日期到行程編排和上門接種,均由醫療機構直接處理。

     

    政府下星期一起分批以短信或郵件,按已登記服務市民接種下一劑疫苗的時序,通知他們有關的醫療機構名稱及查詢電話。

     

    年滿70歲或因病患或殘疾不便外出人士如尚未接種疫苗,可透過網上登記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也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5688 5234登記,公眾假期除外。

  • 嘉徑苑嘉善閣檢八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沙田嘉徑苑嘉善閣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八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八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956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32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紅館屬多用途場地 不設舞台監督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紅磡香港體育館屬多用途場地,可舉辦體育活動、大型演唱會或其他節目,租用者可按不同需要設計場地。由於紅館不設舞台,因此並沒有駐場舞台監督負責舞台設施管理。

     

    就傳媒查詢紅館不設駐場舞台監督的安排,康文署指,該署轄下表演場地如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等設有舞台,並提供舞台設施和裝置,以支持文化藝術活動,因此這些表演場地安排駐場舞台監督執行日常舞台運作,並提供舞台服務、監督舞台技工、與使用場地者溝通以解決技術問題和協助擬備及更新設施技術資料、舞台平面圖案、工作圖、器材、設施紀錄等工作。

     

    這些舞台監督並非擁有註冊工程師資格或負責審批舞台結構安全的人員。如租用者在這些表演場地的舞台加設大型構建物或機械裝置,仍須聘請合資格專業人士向署方證實所搭建的舞台和裝置是安全穩妥的,與紅館的安排類似。

     

    該署指出,在紅館表演所用的整個舞台及其他裝置均由租用者設置,主辦機構須自行委聘合資格專業人士,在工程完成後以書面向署方證實所搭建、安裝的舞台搭建物和器材工程安全穩妥。

  • 新冠陽性個案逾四千一宗

    本港新增4,18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289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891宗,另有196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一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五間安老院和一間殘疾人士院舍錄得感染個案,相關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她指,其中逢源護老院有限公司個案較多,繼昨日錄得兩宗,今日再有五名院友確診,相關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此外,231間學校共呈報287宗陽性個案,涉及230名學生和57名教職員,防護中心建議三間學校個別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一周。過去七日,121間學校呈報兩宗或以上個案。

     

    今日下午,政府按防疫需要將沙田嘉徑苑嘉善閣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沙田、南區和油尖旺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本港年中人口逾729萬

    政府統計處公布,2022年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291,600人,較2021年年中減少121,500人,下降1.6%。

     

    2021年年中至2022年年中,本港有35,100人出生,61,600人死亡,自然減少26,500人。

     

    淨移出人數為95,000人,其中18,300人持單程證來港,113,200人為其他香港居民淨移出。

     

    政府表示,香港過去五年出生人數持續下降,生育率一直在亞洲經濟體中屬最低地方之一,過去兩年出生人數大幅下跌也可能是受到2020年年初爆發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隨着人口高齡化趨勢,死亡人數過去五年逐漸上升。

     

    在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下,香港和內地以至世界其他地區實施嚴厲關口管制和檢疫措施,跨境行程受到嚴重影響,移入香港的人數,包括單程證持有人和外籍家庭傭工繼續處低水平。疫情前已離港的香港居民可能選擇暫時在其他地區居留或未能返港,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期內錄得香港居民淨移出。

     

    政府表示,疫情和相關防疫要求影響人才流入,尤其是持有短期工作簽證/進入許可的人士。當隔離和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問題或會得到解決。當局會繼續吸引海內外人才落戶香港,並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

     

    政府指,淨遷移涵蓋香港居民以工作、讀書和移民等各種目的進出香港的流動,香港居民離境時無須申報外遊目的。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人口流動性一直很高。過去十年,不包括單程證持有人的香港居民在大部分年份均錄得淨移出。

     

    總人口中,常住居民佔7,181,900人,流動居民則佔109,700人。

  • 港灣豪庭第7座46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大角咀港灣豪庭第7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354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其中46人違反強檢公告,當局已向該些人士發出強制檢測令。

     

    稅務局連同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7時15分展開行動,派員到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上午約10時結束。

     

    當局向其中六名違反強制檢測公告的人士發放定額罰款10,000元通知書。

     

    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 增渠道便利市民接種新冠疫苗

    政府宣布,港鐵青衣站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和兒童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下星期一起同時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兩間接種中心明日上午9時開始接受網上預約接種疫苗。

     

    兩間接種中心以往只提供復必泰疫苗。兒童醫院將為年齡介乎6個月至17歲人士接種科興疫苗, 5至11歲兒童仍可在該處接種復必泰疫苗。

     

    此外,衞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8月15日起,會為接受已預約常規服務的6個月大至3歲幼童,同時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當局希望靈活運用現有設施,地盡其用增加接種渠道,特別為兒童和長者推出便利措施,方便家長攜幼童到母嬰健康院使用服務時讓幼童同時接種新冠疫苗。

     

    兒童接種疫苗當日,家長須出示兒童的出生證明書或身份證正本,並攜同已簽妥的家長同意書。6個月或以上至11歲兒童須由家長/監護人陪同接種疫苗。

     

    未滿18歲接種科興疫苗和12至17歲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家長同意書,以及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家長同意書可於網上下載。接種科興疫苗最低年齡是6個月,接種復必泰疫苗最低年齡為5歲。

  • 兒童醫院四員工確診 正追查源頭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4,34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再多四人去世。香港兒童醫院血液及腫瘤科病房四名醫護人員先後染疫,醫院所有員工和病人都會接受核酸檢測,當局正追蹤感染源頭。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關慧敏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染疫員工包括兩名醫生、一名護士和一名病人服務助理,部分人曾照顧一名在社區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他們上周五起出現病徵,其後對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

     

    關慧敏指,醫院暫時沒有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醫管局正調查感染源頭和個案關聯,並為病毒樣本進行基因排序。

     

    整體感染情況方面,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說,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716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628宗;另有249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共四名院友、兩名員工受感染,相關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此外,214間學校共呈報277宗陽性個案,涉及211名學生和66名教職員,防護中心建議四間學校個別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一周。過去七日,139間學校呈報兩宗或以上個案。

     

    至於Omicron變異病毒株數字,BA.4或BA.5亞系個案數目約佔整體個案13.1%,BA.2.12.1個案佔7.5%,其餘大部分為BA.2.2個案。

     

    另外,鑑於大埔、黃大仙和中西區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續

    政府宣布延續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生效期為本月11至24日。

     

    政府表示,本港每日新增個案繼續高企於四位數字,整體入院人數持續過千,暫未見穩定向下趨勢,涉及Omicron變異病毒株BA.4或BA.5亞系的個案也增加。

     

    為管控病毒傳播風險,並平衡社會和經濟活動需要,政府決定下一個14天周期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不作放寬。

     

    所有餐飲及表列處所可在嚴格執行「疫苗通行證」和「安心出行」等要求下繼續營業;市民在交通工具和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在公眾地方禁止群組聚集等要求維持不變。

     

    政府今日起在「疫苗通行證」加入紅、黃碼,當局提醒處所負責人須按規定拒絕持紅、黃碼人士進入處所,被區分為紅碼的員工亦然。如有被區分為黃碼的人士於處所內工作,負責人須確保有關員工嚴格遵從防疫措施。

  • 第 72 頁,共 3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