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本木序推出全新的金盞花紓緩精華油 30ml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社區與健康

  • 逾二千人染疫 亞系個案續增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2,19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823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373宗;另有162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兩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八宗懷疑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個案,其中六宗源頭未明,餘下兩宗為六名患者的家人。

     

    此外,懷疑屬BA.4或BA.5亞系的個案增28宗,其中九宗感染源頭不明,另有三宗與昨日公布、居於長沙灣順寧居的患者有關,此四人上周五在觀塘萬泰利廣場為食火鍋一同用餐,該食肆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歐家榮指,懷疑BA.4或BA.5的源頭不明個案近日增加,相信這種新型Omicron變異病毒株亞系已開始在社區傳播。科學證據顯示,BA.4或BA.5病毒株的傳播力較以往的新冠病毒株強,惟暫無證據證明患者罹患重症或死亡的機會更大,當局會關注此類個案的爆發風險。

     

    另一方面,兩間安老院和五間殘疾人士院舍新增感染個案,涉及兩名院友和六名員工,相關密切接觸者會接受檢疫。

     

    沙田新生精神康復會博康宿舍今日再添一宗個案,患者為日前染疫院友的密切接觸者。該宿舍累計錄得三宗新冠個案,患者工作的新生會大樓庇護工場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並暫時關閉以作消毒。

     

    148間學校呈報192宗新冠個案,其中粉嶺救恩書院過去一周錄得六宗個案,三宗在同一班別,疑出現傳播,防護中心建議該班別暫時停課。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香港仔、柴灣、深水埗、大埔和屯門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66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位於荃灣梨木樹邨的流動採樣站延長服務至周六。

     

    鑑於荃灣、觀塘、葵青多個公共屋邨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藝術結合科技 帶你夢回清宮

    帝王治國寬嚴交替,生活也要勞逸結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二揭示清代宮廷人員一天的生活:乾隆王帝日理萬機,閒時不忘臨摹書畫,偶爾舉辦茶宴與臣同樂,夜裏追憶亡妻。展覽運用藝術科技帶領訪客從視覺、聽覺、觸覺了解紫禁城人、事、物,甚至潛入乾隆夢境,感受其哀傷之情。

     

    一日看盡帝起居

     

    展廳二是全館最大的展廳,展覽主題為「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三百多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順時序排列,訪客信步而行,可從中得知乾隆等清代帝后在紫禁城從早到晚的起居習慣。

     

    臨摹書畫和鑑賞藝術是清代皇帝的休閒活動,乾隆尤愛王羲之的書法,曾臨摹《蘭亭序》。訪客若技癢,大可執起毛筆,在互動展品上依樣畫葫蘆,揣摩乾隆摹寫《蘭亭序》的神韻與技法。

     

    治國需要良臣輔助,乾隆每年正月都會在重華宮舉辦三清茶宴,廣邀大臣品茶作詩,互相交流,促進君臣關係。宴上御賜的三清茶由梅花、松子和佛手組成,三種植物都有清雅高潔之意,乾隆更曾為三清茶賦詩。訪客可細聽場內吟詠三清茶詩的廣播,從中了解茶的製法。

     

    走到展廳盡頭,宮廷一日遊近尾聲。乾隆大約8至9時便回養心殿就寢,但工作結束,思緒卻未停。在第一任妻子孝賢純皇后病逝後,乾隆經常懷念她,為她賦詩逾百首,甚至在夢中與她相見。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首席教授邵志飛和藝術家莎拉・肯德丁從其中一首詩《夢》得到靈感,利用2D和3D動畫、電腦特效等製成投影片《夢境》。

     

    邵志飛介紹說,投影片中的龍代表乾隆,鳳代表孝賢純皇后,一雙蝴蝶象徵一對戀人。他並拍下書法家王冬齡重寫此詩的片段,配上聲效襯托。訪客可以躺下,徐徐進入乾隆夢境,體會其哀傷之情。

     

    邵志飛指出:「沒有藝術科技,你或只能以文件形式展示這首詩。我為這些歷史文物添加現代數碼藝術科技的特色,希望訪客以嶄新視角欣賞原作,從而獲得新體會。」

     

    展廳四的展覽「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也有邵志飛的作品《壽皇殿:帝后肖像的元旦大祭禮》。作品利用數碼影像技術呈現壽皇殿的建築空間,訪客可透過沉浸式體驗,猶如身歷其境了解供奉皇帝和皇后肖像的影祭。

     

    意猶未盡?可到附設在旁的「翩然入畫 — 清宮照相館」,挑選宮廷服飾留影。

     

    夙夜監控護文物

     

    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九個展廳,展出914件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藏品,其中166件屬國家一級文物,珍貴無比,館方慎之又慎,動用頂級展櫃保護,並指派藏品修復主任專責照顧,確保溫度、濕度和光度都符合每一件文物的要求。

     

    負責書畫類2D文物的藏品修復主任呂智超說,展櫃的玻璃必須隔絕紫外線:「以書畫為例,如果使用植物性顏料,受光線長時間照射的話,可能會褪色,紙張也會老化。」

     

    負責青銅器、陶瓷等3D文物的藏品修復主任梁嘉放則表示,展櫃講究氣密性,防止濕氣進出,為文物提供穩定的環境。展櫃底部設控制系統,調節展櫃內環境,並連接藏品修復主任的手機,報告實時數據。

     

    她說:「我們每天早、晚檢查,如果展櫃的環境出現異常,超出我們設計的範圍,系統會發警報,通知我們立刻處理。」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月2日起逢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開放;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開放至晚上8時。

     

    門票分為標準門票和特別展覽門票。持標準門票可參觀展廳一至七,成人50元,特惠25元;持特別展覽門票可參觀所有展廳,成人120元,特惠60元。 

  • 太空館周五推恐龍主題立體電影

    太空館星期五推出全新立體球幕電影《極地尋龍3D》,影片運用頂尖電腦圖像技術,重塑史前時期的南極洲,將當時生活在青蔥森林中的恐龍和各種奇珍異獸活現眼前。

     

    《極地尋龍3D》還原早侏羅紀已知最大型的肉食動物冰冠龍捕獵時的情景,證明恐龍要生存絕非易事。

     

    節目片長41分鐘,平日下午2時和6時30分放映,周二休館除外;周末和公眾假期則於下午12時30分和5時放映。

     

    門票於太空館票房和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721 0226。

  • 居安抗疫熱線更新服務安排

    民政事務總署宣布,明日起,居安抗疫電話熱線的運作時間由全日24小時更改為每日早上7時至晚上11時,另增設電話錄音功能,讓服務時間以外致電的人士留言,以供熱線人員翌日跟進。

     

    署方表示,居安抗疫熱線1833 019自2月8日啟用後,來電數目於3月中一度高達每日逾萬個。隨着疫情改善,現時來電數目約每日1,000個,而午夜後的來電數目每小時平均少於五個。

     

    熱線將繼續支援和協助居安抗疫人士,並按需要轉介個案至相關部門處理。

  • 高拔陞續任醫管局行政總裁

    醫院管理局今日宣布,再度委任高拔陞為醫管局行政總裁,任期三年,8月1日生效。任命已獲醫管局大會通過,並得到行政長官批准。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讚揚高拔陞過去三年帶領醫管局克服挑戰,特別是全力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帶來的衝擊。高拔陞也推行一系列措施挽留人手,處理人手短缺的挑戰。

     

    范鴻齡深信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高拔陞與醫管局所有員工會繼續對公營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和市民健康作出貢獻。

  • 有機西瓜節推介三特色品種

    漁農自然護理署將舉辦本地有機西瓜節,推介三個特色有機西瓜品種,包括「無籽3F-2728」、「黛安娜」和「超甜黑美人168」。

     

    無籽品種「無籽3F-2728」呈小球形,果皮綠色並帶深色條紋,果肉呈紅色。「黛安娜」呈橢圓形,果皮鮮黃帶斑條,紅肉清甜。「超甜黑美人168」呈小球形,果皮綠色帶深色條斑,果肉鮮紅多汁。

     

    一般本地有機西瓜甜度介乎8至12度。上述三個品種甜度則介乎10至12度。

     

    漁護署一直致力推廣優良作物品種,加強本地農業可持續性。為協助農戶擴大銷售網絡,並與市民分享種植成果,漁護署今年繼續邀請本港有機農墟參與西瓜節。

     

    下月起,市民可到有機農墟購買本地有機西瓜及其他時令蔬果,也可通過「本地魚菜直送」流動應用程式選購。

     

    本地有機西瓜節7月1至3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大埔農墟舉行,現場設有機農產品展銷、有機農業資訊介紹和攤位遊戲,購買西瓜的市民可獲贈精美禮品。

  • 逾千八人染疫 個案逐步增加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84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個案數字本月初開始逐步上升,但絕大部分患者屬輕症或無症狀感染,嚴重、住院個案和死亡人數仍維持於較穩定水平。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788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061宗;另有155宗輸入個案。

     

    三間院舍新增感染個案,分別為沙田新生精神康復會博康宿舍、西貢耆康會東蓮覺苑護理安老院、南區耆康會關泉護理安老院,涉及三名院友和兩名護理員。

     

    186間學校呈報共217宗陽性個案,其中天水圍官立中學、天主教露德聖母幼稚園、合一堂陳伯宏紀念幼稚園個別班別出現感染群組,防護中心建議有關班別暫時停課。 

     

    此外,本港再添25宗懷疑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個案,其中13宗源頭未明。至於懷疑屬BA.4或BA.5亞系的個案增15宗,四宗源頭不明,患者包括一名在銅鑼灣如心酒店任職房務主管的41歲男子,或因與酒店內檢疫人士接觸而受感染。

     

    歐家榮表示,自上月底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食肆營業時間延長,市民也開始恢復正常生活,社交活動增加,近日感染個案數字上升,惟非爆炸性增長。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指,疫情目前未對公立醫院服務構成太大壓力,隔離病床充足。局方最近成立高層次緊急應變指揮中心,並已制定方案,一旦疫情惡化,可短時間內調動過千病床以接收新冠病人。

     

    另一方面,政府按防疫需要將大埔富雅花園第1座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牛池灣、大埔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36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柴灣興民邨重開流動採樣站

     

    鑑於大埔、九龍城和黃大仙多個屋苑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兩受限區檢14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沙田錦英苑錦雅閣、大埔德雅苑的強制檢測行動,其間發現1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住宅劃為受限區域。錦英苑錦雅閣有約890人接受檢測,錄得六宗陽性個案。德雅苑1,852人受檢,驗出八宗陽性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當局並派員到訪兩廈1,166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誘蚊器指數整體趨勢與去年相若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今年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整體趨勢與去年相若。因應個別監察地區5月誘蚊器指數上升,署方已即時啟動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協調相關部門和持份者加強防蚊滅蚊工作。

     

    食環署回應傳媒有關5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的報道,指本地蚊患情況與季節變化有顯著關係。秋冬時蚊患情況相對輕微,但在炎熱多雨的春夏月份,各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則相對較高;本月早前的持續雨天或導致6月誘蚊器指數上升。

     

    今年首五個月,該署消除逾22,600個蚊子滋生地點,並提出63宗相關檢控。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也於本月22日召開會議,討論當局在防治蟲鼠方面採取的優化措施,以及就近日蚊患情況商討應對策略。

     

    64個監察地區中,六個地區5月分區誘蚊器指數高於20%警戒水平。該些誘蚊器大多位於公共及私人住宅區、學校、康體設施和公眾地方,署方已立即連同相關政府部門和持份者採取行動,在有關地區加強防蚊滅蚊。

     

    此外,相關部門按誘蚊器指數快速通報系統,於個別監察地區通知自願參與機構在處所公用地方張貼特別設計的警示通告,提醒住戶和員工即時採取措施防治蚊患。

     

    食環署會繼續密切留意誘蚊器指數變化,並與相關部門加強管轄範圍的防蚊滅蚊和宣傳教育工作。

  • 紙藝見匠心 珍品慶回歸

    尋常紙張,經細緻摺疊,可成藝術珍品;小小香城,縱歷盡挑戰,終現繁盛景象。觀摩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摺紙作品,既窺見藝術家巧思,同時也可回味極具本港特色的一事一物。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邀請摺紙藝術家陳柏熹,於金鐘太古廣場L1層舉辦「香港昇平 繁盛共享摺紙藝術展」,展出其精心創作的摺紙作品。

     

    年僅29歲的陳柏熹,12歲那年乍見日本摺紙大師的紙摺飛龍,讓他大開眼界,更開展了他的摺紙人生。17年來不停鑽研,又到外地交流經驗,就是要把興趣化為藝術,如今他已聞名中外。

     

    歷盡挑戰 成就輝煌

     

    陳柏熹介紹是次展品的靈感來源,指作品題材全與香港有關,包括黃牛、海龜、招潮蟹和小灣鱷貝貝等。他說,摺紙作品就像香港,一張紙經過多重摺疊,成為一件藝術品;香港回歸25年來,一直經歷很多挑戰,才成就今天的輝煌。

     

    他以其中一件作品「鳳凰」為例,指出此靈獸有涅槃重生之意,有如香港經歷種種挑戰,重生後展現一番新景象。

     

    千變萬化 維肖維妙

     

    要令作品栩栩如生,陳柏熹有一套心得。他說一張紙平平無奇,即使摺疊多層,陰影效果也不會太理想,但利用塗色方法,在作品邊緣部位上色,即可增加立體感、層次感。整件作品看起來不像紙造,卻像一件雕塑,直至觀眾走近看時,才驚嘆它原來是摺紙作品。

     

    摺紙藝術千變萬化,要創作出色的作品,除摺疊技巧外,還要懂得計算。陳柏熹說,摺紙前需要兩至三星期蒐集資料及研究,然後在紙上畫出作品不同比例的線條,計算好摺疊部分才能動手,實際摺紙時間卻只是數小時。

     

    陳柏熹指摺紙最困難之處,是單憑一張紙摺出作品,因為紙張重疊後變厚,摺疊越多層次便越困難。摺紙時也要小心翼翼,否則可能弄破作品。所以摺紙藝術家常言,七分準備、三分摺製。

     

    展場還設有不同裝置,讓市民「打卡」,有興趣者可即日至7月10日到場參觀這些大師級藝術作品。

  • 水泉澳邨茂泉樓檢六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沙田水泉澳邨茂泉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六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三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97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483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 本港錄逾千五宗新冠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53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603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930宗;另有152宗輸入個案。死亡個案增一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屯門海港酒家群組多一名顧客染疫,累計個案42宗。

     

    此外,有海港酒家群組患者本月19日即傳染期內曾到旺角新世紀廣場翠園用膳,翠園其後錄得四宗陽性個案,防護中心認為該食肆或有短距離空氣傳播,且個案或與海港酒家群組相關,因此會進行全基因排序分析情況。

     

    歐家榮又指,屯門山景邨景安樓、大興邨興偉樓分別錄得三宗和一宗陽性個案,兩廈均有住客曾到訪涉事的海港酒家。

     

    學校方面,172間學校呈報共202宗陽性個案,其中三間學校可能出現集體傳播,防護中心建議有關班別停課一周。過去七天,79間學校錄得兩宗或以上個案。

     

    另外,本港再增28宗懷疑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的個案,其中11宗源頭未明,有六宗的患者為該11宗個案患者的家人,另有11宗與早前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當中有九宗涉及海港酒家群組。

     

    今日下午,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大埔德雅苑、沙田錦英苑錦雅閣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兩廈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屯門和元朗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 第 88 頁,共 349 頁